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学科衔接教学初探.doc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学科衔接教学初探.doc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学科衔接教学初探.doc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学科衔接教学初探.doc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学科衔接教学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重学段对接 能力持续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学科衔接教学初探 摘要:初、高中化学课程同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课程是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和条件,高中化学课程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发展和提高,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要借助化学学科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如何衔接,是当前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过渡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在课程开发、建设中不断摸索、探究,逐步建立一个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等各方面衔接较为顺畅的结构,才能使中学化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课程;高中化学课程;衔接教学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也日渐成为化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不少高中化学教师反映,升入高中的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具备的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普遍反映高中化学内容多、难理解、题难做。鉴于此,积极开展初、高中化学课程的对比学习与研究活动,落实好课改后化学课程的教学衔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从教师方面看: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对课改后使用的初中化学教材不熟悉,不知道相关的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所要求的层次和难度,不清楚作为高中化学学习所必须的知识预备中还有哪些漏洞。从学生方面看:进入高中,一些新的化学用语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电解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扑面而来,这种化学语言的抽象和变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学习任务,自然感觉学习困难;当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做好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也是制约学生顺利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原因。从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看:初中化学以直观教学为主,教学形式丰富,目标要求较低,内容上不太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思维训练跨度较小;而高中化学对知识间的联系要求高,综合训练程度大,研究问题着眼于探究问题的本质,以结构为中心来指导研究物质的性质;认识上从宏观转向微观,由描述转向推理,要求上有了更大的提高。二、把握课程特点,深入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衔接(一)明确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搞好衔接教学奠定基础联系之一:在“课程性质”上,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都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基础性与启蒙性。”1同样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化学知识层次是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则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仅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联系之二:在设置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上,都注重了学生的评价方式、个性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高中化学课程同样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联系之三:在化学“课程目标”的设置上,都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新课改以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要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使每位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高中化学课程和初中一样,继续以学生科学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在化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合作交流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二)把握初、高中课程标准在两个阶段对化学学习的不同要求,为衔接教学找到突破口不同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基础性、一般性,在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会普遍较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比初中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即在初中的启蒙性、基础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综合利用,同时在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实际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同之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高中课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方面与初中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因学生的年龄特点、教育的阶段性等原因决定的。初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思维不太成熟等原因,还不会自主选择。所以初中课程会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作出努力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的普遍要求。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2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2多样化、选择性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选择提供了最好的保障。不同之三: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注重课程的多元化。与初中化学课程相比,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改变较大:既有体现课程基础性的必修课程,又有让不同潜力、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最大发展的选修课程,课程的模块多、弹性大、具有很大的选择性。这种多元化的课程更符合社会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更能体现基础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特色。让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智力特长选择自己的学习重点和发展方向,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各自获得最有价值的发展。(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切实做好初、高中教材中重要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否顺利。如果初中学习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酸碱盐等知识不熟练,高中化学就学的很困难,甚至掉队。所以抓好初、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现对初、高中化学教材中一些重要的知识衔接点总结如下:知识点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衔接方式基本概念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并且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开来讲。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复习元素、原子团化合价;举例分析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关系。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知道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等。 通过初中常见的反应复习总结反应的放热和吸热规律;明确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外界因素(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复习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如温度、催化剂等;复习酸和不同的金属的反应规律。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等。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复习酸碱盐初步知识,明确溶液导电的原因;复习离子符号的书写;复习酸碱盐的通性等。有机物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甲烷、乙醇),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甲烷、乙烯等的主要性质;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应用。复习有机物的概念及常见的甲烷、乙醇两种有机物的性质。金属材料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复习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规律;复习合金的形成和常见合金的性质化学实验实验技能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结合实验要求对基本操作进行复习和熟练分离提纯检验初步学习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复习初中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蒸发;复习初中物质的检验方法。化学计算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主要是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复习关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把握课程特点,着力做好教与学两方面的衔接(一)立足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切实做好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衔接初中化学的教学由于受到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进入高中,教师应注意领会教材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策略,切实做好教学方式的教学衔接。1不断寻找初中知识的生长点,注重在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处理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2教师要熟悉初、高中化学教材,了解课程标准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有计划的处理各部分知识的衔接点,并及时寻找、补充新的知识生长点,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更全面。例如,学习“胶体”时,可以与初中的“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相联系;学习“盐的水解”时可联系初中学习的“酸碱盐在水中的离解”;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及时联系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思路,并总结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和方法,甚至拓展到其它气体制备方法和其它反应装置等。2复习“化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物质,从而搭建高中化学学习的桥梁,形成新知”,2从而使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根据学生初中学习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物质做突破口,寻找能够促进新知识的“桥梁”,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同时产生认知冲突,实施有效教学。例如关于“离子反应”的教学,可利用学生已知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阴阳离子形成的知识搭设桥梁,让学生一步一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电离的概念,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会不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记忆,使他们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吸收和同化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并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3继续“贯彻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原则,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从而延续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一致性。”2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置于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情景中 一个生动的实验、一篇新闻报道等,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如在进行“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时,以环保创设情景:首先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引入二氧化硫的学习,然后从氧化物的通性和硫的化合价预测二氧化硫的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这种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实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跨越4合理运用探究教学,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严密性。如何组织实施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深思的问题。受必修模块课时以及其它条件限制,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教材中的任何内容都采取探究学习。探究的问题,应该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只有突出主题内容,才能为探究活动留下一定空间与时间。例如,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由于重点内容是离子反应概念的形成,而电离、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是为认识离子反应而准备的,所以就不能费过多时间探讨,而只是知道概念即可。探究教学中,如果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那么探究设计问题要简单,开放程度要小,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细致指导。这对保护学生的探究信心与兴趣尤其重要。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有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自学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讲授法等。它这些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才能更好抓好衔接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二)立足探究教学,科学引导,切实做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衔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 “改革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这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相一致的:课程标准的五个一级主题中,“科学探究”主题无疑是最具核心的内容,是一种既符合科学知识产生规律又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学习内容,因而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1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化学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1这是因为科学探究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内容标准”中将科学探究确定为第一个一级主题,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希望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多带领和指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化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化学课程虽然没有在“内容标准”中将科学探究确定为某一主题,但在课程标准的许多重要部分都明确说明高中化学课程必须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主旨。在高中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必须渗透于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只要条件允许、内容适合都应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2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活动的场所和时间安排上,除了要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外,还要关注课外、校外、家庭等活动场所,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互补;在活动的内容安排上,除了实验这一重要载体外,还可以是家庭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