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2_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_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_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_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_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检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2.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3.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如果衣服没有摆好,如一边多、一边少,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这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从声源处想办法,在洗衣机中将衣物摆放尽量均衡,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的振动B.关上房门,让噪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戴上耳罩,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4.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5.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 dB的环境对人体健康最有益,是非常理想的环境B.城市绿化对减弱噪声有一定作用C.拖拉机产生的噪声比小轿车要大得多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噪声能影响植物生长 B.噪声能影响奶牛产奶数量 C.噪声能影响河水流动 D.噪声能影响环境质量7.噪声对人们有很大的危害,居民居住环境白天不能超过( )A.50 dB B.70 dB C.90 dB D.100 dB8.如图所示,从波形上看,下列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A. B. C. D. 9.以下四个措施中: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马路两旁植树;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A. B. C. D.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11.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A.声波的产生条件 B.声的种类 C.减弱噪声的途径 D.乐音的特性 12.计划为某高噪声车间的工人们制作消音耳罩,请你设计一下材料的选择:填料要能吸收声音,选用哪种材料好()A.碎钢块 B.硬纸片 C.泡沫塑料 D.木屑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13.请说出减少噪声污染的两个具体实例:_。14.下列属于噪声的是_。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C火车的鸣笛声D公园里悠扬的音乐声E汽车喇叭声F人们的吵闹声15.噪声的波形是_,乐音的波形是_.16.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是在_处减少了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在_减少噪声;戴上防噪声耳塞是在_减少噪音。17.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也_噪声。(选填“属于”或“不属于”)18.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19.在中考期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缓行,谢谢合作!”的提示牌,噪声是由发声体的_振动产生的,“禁鸣喇叭”的提示是在_处减弱噪声。20.减弱噪声的途径有_、_、_。21.下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图甲是的波形,理由是_;图乙是的波形,理由是_。2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声音强弱常用的单位是_。评卷人得分三、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23.张华从报纸上了解到,有一种新型隔音材料其隔音效果是普通隔音材料的3倍多。他想知道身边常见的石膏、玻璃、泡沫塑料、木材这几种材料谁的隔音效果更好。他用这些材料分别做成4个同样大小的盒子,然后把正在响的音乐芯片放入其中一个盒子中,逐渐远离盒子,测出听不到音乐时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如下:材料听不到音乐芯片声音的距离(m)玻璃板6石膏板4木板5泡沫塑料板3(1)该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实验结论:隔音效果最好的是_,最差的是_。(3)由实验可以知道所有隔音效果好的材料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是:_。1.【答案】B【解析】“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和“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它的传播;“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弱噪声。2.【答案】B【解析】A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增强了噪声的干扰,不正确;C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可减小噪声的干扰。3.【答案】A【解析】:A选项中的办法最简单、实用。4.【答案】B【解析】A、C选项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只有B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即防止噪声的产生。5.【答案】A【解析】本题易错之处,认为声强的分贝数越小越好,因此误认为0 dB的环境最理想,没有把噪声等级和人们的活动内容联系起来。其实人生活的环境需要声音,人们已经习惯有声的世界,有时太安静的环境也会使人心情烦躁,影响正常的身心健康。30&40 dB的环境是人们生活较理想的安静环境。6.【答案】C【解析】噪声能影响植物生长,能影响奶牛产奶数量,还能影响环境质量,但是噪声不能影响河水流动。7.【答案】B【解析】噪声的等级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应了解。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因此,白天人们要想正常工作和学习,居住环境的噪声不能超过70 dB。8.【答案】D【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物体做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为乐音,反之为噪音。通过观察题图的波形不难看出A、B、C波形图是规则的,是乐音的波形图,D为不规则的波形,是噪声的波形图。9.【答案】D【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马路两旁植树,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答案】B【解析】A是控制工作时间,可看成在声源处减弱;B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是限制汽车鸣笛的地点,属于在声源处减弱。11.【答案】D【解析】:乐音的特性:音调、音色、响度。频率是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不属于声音的特性。12.【答案】C【解析】:中对声音吸收性良好的应选取质地软,且有疏松微孔的材料,例如泡沫或蜂窝状的材料,由于填料要求越轻越好,因此选泡沫塑料;13.【答案】公路旁边的隔音板;摩托车上的消音器【解析】减弱噪声污染的途径有: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公路旁边的隔音板;在声源处减弱,如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加消声器;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罩等。14.【答案】BCEF【解析】15.【答案】无规则的有规则的【解析】把噪声和乐音分别输入示波器,可以看到噪声的波形是无规则的,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16.【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中耳朵处【解析】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7.【答案】无规则属于【解析】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叫噪声,故填无规则、属于。18.【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人耳【解析】19.【答案】无规则声源【解析】20.【答案】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析】21.【答案】乐音规则振动噪声无规则振动【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而乐音是物体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22.【答案】无规则振动分贝【解析】23.【答案】(1)用同一个音乐芯片;各种材料做成盒子时厚度相同;做成的盒子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