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精品教案【教学重点】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教学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沧海变桑田引入: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海陆变迁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1. 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过渡: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实验一):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投影6)撕碎的报纸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35页活动)师:魏格纳一生都在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他牺牲在他寻找证据的途中,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建立,这是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表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投影8)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三、板块运动过渡: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2.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师: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投影11)板块的运动师: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学生回答:有些板块之间在互相靠拢,有些则正在分离。师:是的,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在靠拢,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就在分离。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叫板块挤压,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种运动形式叫板块张裂,它使地表发生断裂。(实验二)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投影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师: 图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图二:两个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最后两个大陆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图三: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动态图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投影14)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两个如此巨大的板块长期相互碰撞或张裂,是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还是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师:很好,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学生回答:环绕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下面来看看火山地震带来的灾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图【课堂小结】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
-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4 机械效率教案
- 2024四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校园招聘1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语文22 诗二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第2框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主题二 收纳衣物会摆放 第一课时(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甘肃教育出版社
- 2024北京中水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2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教学设计4 牛津深圳版
- 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
- 哈萨克斯坦劳动法中文版
- 表面粗糙度仪检定证书
- SHANLONG山龙 CA100-X雕刻机控制系统中文使用手册 V1.3
- 健身长拳《起势、开步双劈、按掌前推》教案
-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章课件
- 森林管护措施及造林工作思考
- 顺丰ai面试19道题自我介绍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5题库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 5 Part B C 第6课时
- 陕西延长石油靖边煤业有限公司海测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