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体质研究及相关性病因分析课件_第1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体质研究及相关性病因分析课件_第2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体质研究及相关性病因分析课件_第3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体质研究及相关性病因分析课件_第4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体质研究及相关性病因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 中医体质研究及相关性病因分析 主要目的和意义: v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是一种因视网膜色素上皮屏 障功能失常,导致的以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和后极部浆液 性视网膜脱离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眼底病变。 vCSC是一种眼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又是较难治的眼病。 v本研究拟从中医体质的角度出发,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研 究,找出其易感偏颇体质,从而为通过调整偏颇体质,提 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依据,并对于 CSC的10种致病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对这些致病因素进行直观的危险效应度分析。 v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可单眼亦可双眼受累,发病年龄多在25- 50岁,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v患眼骤然视力下降,视物变暗、变形、变小、变远,视力障 碍程度不一,伴中央相对暗区。眼底检查:在病变轻者仅见 后极部视网膜呈闪烁不定的反光,中心凹光反射略弥散,重 者可见黄斑区视网膜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盘状脱离区,其边 缘可见反光轮, v中心凹光反射消失。病变后期,盘状脱离区 v视网膜下可有细小黄白点。 vFFA检查:静脉期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内出现一 个或数个荧光渗漏点,呈喷射状上升或墨渍样弥 散扩大。渗漏较重者,晚期视网膜下荧光素染色 ,可显示出浆液性脱离区轮廓。 病 因: 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 关 v内分泌因素:糖皮质激素 ,内源性盐皮质激素 v血液流变学异常 v幽门螺杆菌感染 v心理因素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vCSC属于中医眼科“内障眼病”范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视 瞻昏渺”、“视直如曲”、“视小为大”、“视瞻有色”等病。 v本病为瞳神疾患,瞳神属肾,目为肝窍,故与肝肾功能失调 关系密切。 v根据五轮学说及近代医家陈达夫教授六经辨证的观点,黄斑 属足太阴脾经,黄斑病变亦与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v病变早期,多由脾湿困阻,津液运化失常,致湿浊上泛,蒙 蔽清窍,形成标实证,治当从脾。 v当积液及渗出消退后进入恢复期或反复发作,病机多转属脾 气虚弱、肝肾亏虚,目失涵养,气血瘀滞,形成本虚证,当 从肝肾脾论治。 治 疗: 西医治疗:目前缺乏针对性的有效药物治疗。 对于渗漏点距中心凹200m以外,可采用激光光凝渗漏 点。 近年来,微脉冲半导体激光(MPD),光动力疗法(PDT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抑制剂等多种治疗手段也逐渐在临床应用。对 于视力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均有 一定效果。 治 疗: v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CSC对于促进视力恢复, 缩短病程,减少复发,避免激光光凝导致的视网 膜功能损伤,弥补光凝治疗的不足均有较好的疗 效。目前主要由分期治疗和分型治疗两种方式。 v分期治疗:多按眼底改变分为3期治疗,黄斑水肿 期;黄斑渗出期;黄斑部陈旧性病变期。 v分型治疗:根据眼底结合全身症状可分为肝郁气 滞、脾虚湿困、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气滞血瘀 等证型治疗。 vCSC有一定程度的自限性,约70%的患者于3-6个月中心视力 可恢复至接近正常,但可复发。 v近年来的观察,有的病例可以延续多年,时隐时显,病变 范围也逐渐扩大,色素上皮萎缩也严重。 v据统计约1/3或半数病眼可以复发,10%病例可多次复发, 50%病例复发期在一年左右,而顽固病例可长达10年。少数 病眼经多次发作后,最终可使中央视力遭受永久性的损害 。 v综上所述,CSC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又是较难治的 眼底病。 v本病可自愈,又易反复发作,预后并不都是良好的。 v因此,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成为本病治疗的关键。 预 后: 中医体质学概述 v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 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 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 的一门学说。 v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尤其是某些病理性 体质可以导致人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对某些疾 病的易感性。 v体质还具有可调性,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但临床 观察和研究证明它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调性,通过改 善体质,有助于有关疾病的防治。 v刘艳骄等对370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进行了调查,发 现属痰湿体质者224例(占65.94%),属非痰湿体质 者116例(占34.06%),表明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的发 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v刘艳骄还调查320例脑中风病人中,属痰湿体质者为 190人,占59.38%,其中肥胖人痰湿体质的发生率为 95.26%,揭示了肥胖人的痰湿体质是脑中风的易患 因素。 v钱彦方应用轻健胶囊对38例单纯性肥胖痰湿体质者 进行临床用药观察,发现轻健胶囊对单纯性肥胖痰 湿体质及夹瘀者所表现出的某些代谢异常有明显改 善作用。 眼科疾病的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v王鸿章等研究儿童近视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发现不 同程度的近视儿童体质分型均以阴虚质、气虚质为主,随 着儿童近视年龄的增加,气虚质的比例明显增加。 v钟舒阳等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中 医体质学的调查,患者以阴虚质、气虚质为主,阳虚质和 瘀血质的表现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v李娜等对干眼症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发现患者以阴虚质 、湿热质为多见,并且其肝肾亏虚证型、阴虚湿热证型与 中医体质类型有相关关系。 v徐朝阳等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D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增生性DR(PDR)患者以及非增生性DR(NPDR )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发现DM患者以痰湿质、阴虚质、 气虚质为主,DR患者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PDR 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NPDR患者以气虚质 、阴虚质、阳虚质为主。 vCSC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A型性格的人群发病具有倾 向性,复发率也较高。 v调查发现CSC的复发和脾气虚有相关性,脾气虚临床表 现越明显,CSC复发率越高。 vCSC的中医体质调查尚未有研究。 vCSC作为一种发病与心理因素、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相关 性的疾病,我们尝试从中医体质分型的角度出发,进 行中医体质方面的研究调查,找出易感体质,从而指 导临床,辅助CSC的治疗,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进行CSC的中医体质学研究和相关性病 因分析。 1.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CSC患者进行体质学的问卷调 查,将问卷资料输入国软体质软件系统,计算各体质类 型原始分及转化分,统计各个病理体质的积分,归纳出 研究对象的体质类型。再与健康市民的体质类型进行比 较,并进行流行病学的相关分析。 2.对CSC的10种相关性致病危险因素:过度疲劳(发病前半个 月内紧张性工作、熬夜、重体力劳动等)、情绪异常(发病前半 个月内因负面生活事件致悲哀、惊惧、忿怒、忧虑、急躁等)、 吸烟(平均每天吸烟3支以上者)、饮酒(平均每周饮白酒50- 100ml或相当量的其他酒)、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8)、感冒(发 病前半个月内感冒病史)、感染灶(发病前半个月内有体表感染 灶或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系统疾 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回归系数、相对危险度等指标,对CSC的 这些致病因素进行直观的危险效应度分析。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v病例来源问题。课题组拟以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和 深圳市华侨城医院眼科为主,并在深圳市多间大医 院收集病例。 v软件设备问题。我院已配备国软体质软件系统,可 保证数据收集的客观准确。 预期成果: v课题完成后,对CSC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得到了解,对 CSC的易感体质类型得到确认,从而为CSC的临床治疗提 供新的思路,为通过调整偏颇体质,提高CSC的疗效和 降低复发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v对CSC的一些致病因素的相关危险度分析,了解CSC的发 病危险因素。 v课题完成后预计可撰写1-2篇论文发表,参加国内外学 术交流。 研究对象: 预计分别收集120例正常人和患者。分为正常组和CSC组 。 v纳入标准: 正常组:年龄18岁-55岁的深圳市健康人,无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眼科疾病,同意进行 该项研究者。 CSC组:年龄18岁-55岁,诊断符合中心性浆液性脉络 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通过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 造影(FFA)检查确诊,征得患者同意进行该项研究者。 v排除标准: 患者及陪同人员不愿意合作者,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统 计分析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55岁以上者;合并有心血管 、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影响观察者;肿 瘤患者;精神病患者。 研究方法: v对两组均进行体质学的问卷调查,符合纳入标准的CSC患 者于确诊当日进行问卷调查。 v进行体质问卷的同时,对CSC组进行相关性致病危险因素 的统计,每个因素作为一个变量,有记1,无则记0。 v调查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 与判定标准,共同填写统一的临床信息采集表。 v再把问卷资料输入国软体质软件系统,统计各体质的积分 ,归纳出研究对象的体质类型。 v两组体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v相关性致病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 v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眼科医师和中医体质辨识医师 ,均在本专业领域工作多年,有丰富临床和科研经 验。 v本课题所需的相关设备和器械均已具备。现已有国 软体质辨识软件系统,保证本课题检测项目的客观 准确。 项目工作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