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第1页
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第2页
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第3页
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第4页
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重医附一医院心内科CCU 黄 琼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直击猝死!(残酷的事实) 2003年6月27日,在联合会杯的比赛中,喀麦隆国脚 维维安福猝死赛场,震惊了整个足球界。最后经严 格的尸检证实为心脏性猝死。 直击猝死!(残酷的事实) 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于 2004年4月8日晚,由于心脏病突发在京猝死。 直击猝死!(残酷的事实) 全球快餐业巨头麦当劳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 官吉姆坎塔卢波在2004 年4月19日凌晨猝死于家 中,最终死因为心脏病 突发,享年60岁。 直击猝死!(残酷的事实) 在雅典采访的北京电视台资深摄像记者郑立,在拍摄奥运火炬 传递时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47岁。 另一位在雅典的俄罗斯著名体育摄影记者尤里贝科夫斯基也因 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76岁。 直击猝死!(残酷的事实) 他们的猝然离世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小心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 l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l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10秒左右患者可 出现意识丧失。 l如及时救治可存活。 l心脏骤停为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现代SCD的定义 (1) 临床上有心脏骤停的证据。 (2) 从突发症状到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之内 。 或 (3) 不明原因的死亡,之前24小时内病人情况 良好。 l其特点是“自然”“迅速”和“不可预测”。 注意: SCD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SCA (Sudden Cardiac Arrest) 两者的定义有所不同 。 SCD的发病情况 l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发生SCD 。 l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约54.4万人,居全 球之首。 l其救治成功率却不足1%。即使在发达国家 ,在有良好救治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的条件下,SCD的救治成功率也低于5%。 。 SCD的统计情况 l在发达国家中,SCD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l在美国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SCD大约占 63%。 l大多数SCD发生在临床确诊的心脏病患者中,特别 是心梗后和心衰的患者。 SCD的病因 80%冠心病5% 其他* 15%心肌病 冠心病已成为西方国家人群发生SCD的主要病因 SCD的原因 88% 心律失常 12% 其他心脏原因 SCD的心律失常类型 单形性VT 62% 尖端扭转室速 13% 心动过缓 17% 原发性VF 8% 发生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致命 性室性心律失常! 多源室早、成对 心电图特征: 图第一排第2.4.5.7个QRS波宽大畸形(时限大于或等于0.12s ),QRS波之前之后无P波,各个早搏的波形不相同,第4.5 个室性早搏成对出现。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早,频率大于或等于100次/分。 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电图特征:频率大于100次/分的异位室性节律,RR间期不甚匀齐。 QRS综合波和T波不甚清楚,主波方向往往每隔4-9次围绕等电位线发生 一次扭转。 窦性停搏 心电图特征:在一段较平常PP间期显著延长的时间内不见P波,而长 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之间无公倍数关系。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全部P波不能下传,P与QRS之间始终没有任何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2.PP和RR间距基本规则,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 3.心室率缓 慢而匀齐,通常在30-45次/分。 室扑与室颤 心电图特征: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宽大而规则, 频率为150-300次/分。 心电图特征:心室颤动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 颤动波,频率通常超过300次/分,无法分辨QRS波群、ST 段及T波。 SCD临床过程(分四期) 1.前驱期: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有的患者 会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晕厥等非 特异性症状。 2.终末事件期:指心血管急性病变的发生至 心脏骤停之前的时间,通常在1小时之内。 典型表现: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 心悸或眩晕等。 临床过程 3.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 ,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 抽搐。典型表现:叹息样呼吸、皮肤苍白或 发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 4.生物学死亡:大部分患者将在4-6min内 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 物学死亡。 SCA的处理 l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 率在5%-60%之间 l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尽早进行复 律治疗。 l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 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 抢救措施。 l心肺复苏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l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速度! 初级心肺复苏 l定义: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 l识别心脏骤停: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 ,大动脉搏动消失。 l呼救: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通知急救 医疗系统。 l初级心肺复苏:一旦确定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 初级心肺复苏的ABC三部曲: -A:airway 开放气道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D:defibrillation 除颤 争分夺秒 A(airway)开放气道 l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 功的第一步,可采用仰头 抬颌法。 B(breathing)人工呼吸 l口对口人工呼吸:每30 次胸外心脏按压连续给予 2次通气。 l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临时措 施,气管内插管时建立人 工通气的最好方法。 C(circulation)胸外按压 l胸外按压是现场抢救最基本的首选方法 ,必须立即实行。 l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l幅度:使胸骨下压4-5cm。 l频率:100次/min。 l有效标志:1.面色、口唇转红 2.瞳孔有大变小 3.触到脉搏 4.出现自主呼吸 D(defibrillation)除颤 l心脏骤停后每延搁1min生存率 下降7%-10%。迅速电击除颤 是患者存活的主要决定因素。 l位置:右侧电极放在患者右锁骨 下方,左侧电极板放在与患者左 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 l在我国多为单相波形电除颤, 200J-200-300J-360J 高级心肺复苏 l纠正低氧血症:气管插管,充分通气。机械辅助呼 吸,给予纯氧,充分纠正缺氧。 l除颤和电复律:越早越好。 l药物治疗: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 1.肾上腺素:首选药,1mg/次静推,每隔3-5min1 次。 2.胺碘酮:首次150mg静推,随后10mg/kg/分iv 泵入。 3.碳酸氢钠: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复苏后处理 l维持有效循环:全面评价病人情况,做出正确的 治疗评价。 l维持呼吸:机械通气,吸氧治疗。 l脑复苏:防治脑水肿和脑缺血,是心肺复苏成功 的关键。头部和上身抬高10 -30,降温、 脱水、防治抽搐、高压氧治疗、促进早期脑血流 灌注。 l防治急性肾功衰。 l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防止继发感染。 心脏骤停的预后 l对心脏骤停者及时评估左室功能非常重要 。左室功能减退者,心脏骤停复发的可能 性较大,死亡率较高。 l急性下壁心梗心脏骤停者预后较好。急性 广泛前壁心梗心脏骤停者预后不良。 l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脏骤停者,复苏不 易成功。 SCD的预防 对SCD的预防远重于治疗。 效果最显著的预防是患者在没有遭遇心 脏猝死事件前,但已被确诊是心脏猝死高危 人群后,就进行预防性治疗 。 预 防 一级预防 对未发生过心脏骤停的高危患者的识别。 二级预防 对已发生过心脏骤停的幸存者的预防。 未雨绸缪 亡羊补牢 SCD高危因素 l增龄 l男性 l冠心病家族史 l高血压 lLDL-c增加 l吸烟 l糖尿病 预防措施 1.普及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3.介入治疗 4.外科治疗 5.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ICD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SCD的方法! 健康教育 l1.增强定期查体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治疗各 种心脏病。 l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 合、健康饮食,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保持情绪 稳定。 l3.多吃水果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 畅,不便秘不腹泻。 l4.经常测量血压,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 血糖。 l5.控制体重。 l6.若出现心慌、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 ,应及时到医院心内科检查。 SCD高危患者护理要点 l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律失常,及早发 现危险征兆。 l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l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l密切监测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l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减轻焦虑和心理压力。 l准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抢救药品。 ICD是什么? lICD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简称 植入上胸部的小型自动除颤器,随 时处于待命状态。 当监测到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后, 即刻发放治疗,使心律恢复正常。 ICD的植入过程 首先经静脉送入一根或多根 电极导线,使其头端植入心脏内 膜,并将电极导线的尾端与ICD 连接,然后进行除颤阈值测试, 最后ICD埋置于上胸部皮下。 整个手术过程约需1-2小时。 心脏突发室 性心动过速 或室颤 ICD快速识别 并发放治疗 心脏恢复 正常节律 通过 电极导线 通过 电极导线 整个过程一般仅需10秒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