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曹刿论战》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1.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曹刿论战》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2.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曹刿论战》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3.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曹刿论战》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4.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曹刿论战》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6a3f23f7-c23a-46ba-93f5-147421b5ce5a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十一课第二十一课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基础识记一基础识记 1曹刿论战选自 ,相传是春秋时期 所作。左传原名亦称 , 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 722 年以下 200 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答案:左传|左丘明|左氏春秋 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答:_ 答案:写战前,曹刿拜见鲁庄公,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 解析:分析:概括段落内容,第一段写的是在战前,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讨论如何与齐 军作战的条件。 点评:概括文段的内容,方法是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B曹刿与同乡人的对话,表明从“请见”的原因。 C“齐师伐我”中的“伐”是攻打的意思。 D鲁庄公和曹刿都认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答案:D 解析:分析:D 应是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点评: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 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要从人物的举动、言语等来进行分析。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肉食者鄙: 鄙: 答案:参与|(见识)浅陋 解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鄙”是古今异 义古义是(见识)浅陋,今义是卑鄙。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 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_ _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_ 答案:徧,通“遍”普遍。|不|古代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牛、羊、猪等牲畜。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徧”是 通假字,通“遍”普遍,“牺牲”是古今异义,古义是古代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牛、羊、 猪等牲畜。今义是为正义一方而牺牲生命。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注意 词语的古今异义、通假字现象、一词多义现象等。 6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 小信未孚 译文: 。 答案: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 (2)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 答案:这是尽职尽责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作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 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孚:受到信任”, “以:用,凭, 靠”的意思。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 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 句。 7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答案:击第一通鼓,士兵的勇气振作,击第二通鼓士兵的勇气衰退,击第三通鼓士兵的勇 气就竭尽了。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答案:高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 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再:两次,第二次”,“间”是参与的意思。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 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 句。 3 8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答案:写战中,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 解析:分析:概括段落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第二段写的是在战中,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 点评:概括文段的内容,方法是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 _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 答案:“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再:两次,第二次|案件 解析:分析:理解文言文,文言实词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理解推断实词词义 的技巧:(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3)依据字形推 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 (7)根据修辞推断词义(8)通过归纳推断词义(9)通过比较推断词义。注意“鼓”作动词, “击鼓进军”的意思, “狱“古今异义,古义是案件,今义是监狱。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注意 词语的古今异义、通假字现象、一词多义现象等。 10加点字注音: 曹刿_又何间焉_ 肉食者鄙_ 答案:gi|jin|b 解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 q c ”,“n l ”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 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 理。 11填空。 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三:一.是 ; 二.是 ;三.是 。 答案:以弱胜强|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追击 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础,其次 要用什么人作什么事的方法来概括。 点评: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是掌握方法。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 何以战:靠什么作战? 以: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以: 答案:用,凭,靠|把 解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以“都是多义 词,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 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13加点字注音: 牺牲玉帛_ 小信未孚_ 登轼而望_ 答案:b|f|sh 解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 q c ”,“n l ”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 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 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再而衰 再接再厉 B.弗敢加 变本加厉 C三而竭 举一反三 D.问其故 无缘无故。 答案:D 解析:分析:A“再”的意思两次,第二次/又,B“加”虚夸/更加,C“三”第三次/多次。 D“故”都是缘故的意思。故选 D。 点评:解释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语境,注意词语的多个意思之间的区别。 15文章第 2 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曹刿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答案:表现了他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解析:分析:曹刿选择在齐人三鼓之后选择进军,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看出他胸有成 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表现来分析。 16加点字注音: 吾视其辙乱_夫战,勇气也_ 望其旗靡_ 答案:zh|f| m 解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 q c ”,“n l ”的区别。“夫” 5 在句首时读“f”。其余读一声。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 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 理 1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问:“何以战?” 译文: 答案:曹刿问:“您靠什么作战?” (2) 既克,公问其故。 译文: 答案:区已经战胜了,庄公问曹刿两次阻止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 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1)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曹刿问” ; “何以战?”是倒装句,应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的意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 “补”“留”“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 18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3 分)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既克 夫大国,难测也 答案: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深不可测(高深莫测)。 解析:分析:此题只要写出的成语包含题干所给字就行。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对照题干拟写答案即可。 19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 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答案: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 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 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 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6 点评: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 说即可。 20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 的看法。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答案:示例: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解析:分析:结合文章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21. 曹刿是怎样的人? 答案:是一个深谋远虑,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人。 解析:分析:站前知道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把握好战机,战后分析条条如理,可以总 结出曹刿是怎样的人了。 点评:解答此题理解句子,梳理各段中人物的表现是关键。 22.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答案: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解析:分析:曹刿在战前能看到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 件。战中,曹刿实地调查,抓准时机,结合这些来概括。 点评:此题此题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表现来分析概括。 23. 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答案: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解析:分析:知识迁移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是少年英雄,简单写出其事迹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要围绕题干来拟写答案,语言通顺合理即可。 24.阅读理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_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_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项是 _ 答案:专有|恩惠|诚信。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实词的理解的。“信”与现在的意思不同,这里是是“对神说实话” 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实词的理解的。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 弄清全文大意。 (2). 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 解析:分析:这句话的意思的“高官们见识浅陋,不能作长远谋划”,此句是曹刿请见的 原因,用高管的“鄙 ”从侧面衬托出曹刿的“远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实词虚词的理解的。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 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25.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答案:A 解析:分析:甲文: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餐饮服务管理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食品工业洗涤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鼻肠管护理查房
- 花艺作品展示技巧试题及答案
- 办公服务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品牌战略规划合同标准文本
- 激光技术重要考点补充解读试题及答案
- 光电产业的市场发展策略试题及答案
- 制造专用技术引进合同样本
- 药品过量与中毒处理试题及答案
- 跨境电商平台下的中国二手车出口模式
- 2024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力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辅导员岗位素质试题及答案
- 运动素质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讲座课件
- 急性阑尾炎中医护理查房
- (高清版)DB12∕T 934-2020 公路工程资料管理技术规程
- 居间费用分配协议
- 比亚迪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自主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