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文玲 心理行为因素 能否引起心律失常? Lawn实验 n人的遗传方式与古老情感反应方式和动物的相 似性。 n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因为具有一个复杂得多 的新大脑皮质,而能作更多的复杂应对机制,但 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心理社会刺激流 n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个体的生物、心理、 环境、社会因素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反应才能 对个体的健康或疾病发挥作用,心脏和行为心理 的联系,早在希波克拉底医学就已得到确认。 n但在生物医学模式下,行为应激与心律失常及由 其引起的猝死之间的联系,常常不被科学支持。 n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律失常发生,除生物学 因素外,行为心理因素显示出愈来愈突出的作用 。 n特别是快节奏高竞争的工业化社会,增加了心脏 病的一些后天易患因素人类的不良行为 方式,使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 手。 n由心脏病引起的死亡,50 %以上是猝死,其最 终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引发的室 颤。 心理行为引起心律失常机制 Johnson 实验 悬挂5min 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的同时钳 夹冠脉,制成无痛性心梗 脑脊液、血浆儿茶 酚胺水平 脑脊液、血浆儿茶酚 胺水平 (VT) Manning 观点 大脑半球、小脑、脑干 (对各种行为刺激进行信息处理及 表达反应的网络系统) 轴索到达髓质及脊索的 迷走、交感神经 传入神经 心理行为引起心律失常机制 n行为引发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高反应性是发 生室颤的原因。 n迷走神经无致心律失常效应,因为切断双侧迷走 神经不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致心律失常效能 。 心理行为引起心律失常机制 应激源(愤怒、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指紧张刺激或紧张反应) 激活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系统 促发交感张力亢进, 释放儿茶酚胺过多 心肌纤维自律性异常增加+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快速性心律失常 行为应激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的猝死 nSzklo 进行了第一个前瞻性失亲研究,发现失去亲人后 人们的心脏性猝死率显著升高。 心脏病引起的死亡 -Framingham研究 急躁孤独 紧张 心脏病 引起的死亡 休息时间较少睡眠障碍 749 例4564 岁妇女进行无冠心病基础上的前瞻性研究,随访20 年 室性期前收缩与人的行为状态关系 nKatz 等对频发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与人的行 为状态关系研究 n入选患者102 例,进行有关个性的12 个方面的 调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与紧张、焦虑、 抑郁、愤怒、敌意、过度应激、努力奋斗、刻 苦工作等密切相关。这些个性特征,都为A 型行 为者所特有。 心理应激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的疾病 n冠心病 n遗传性长QT综合征 (LQTS)、 n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 n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性心肌病(ARVD)、 n肥厚性心肌病(HCM) n预激综合征(wpw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理行为 紧张 Stamler 通过24 小时心电动态监测从事紧张工作者期前 收缩的发生率较一般工作者增加了2 倍 VP95% MVP25% SVP60% 噩梦 n噩梦常可伴有激怒或恐惧, 出现心率加快、冷 汗和呼吸急促等躯体症状, 经常做噩梦可能诱 发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恶性心律失常, 甚至发生 心源性猝死。 一组206 例心血管疾病中发现心律失常76例(36.69 %)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 206 例患者中伴有心理障碍的有116 例( 56.6 %) A 型行为 n1959 年Friedman 等提出, 以时间紧迫感、 富含敌意及竞争意识过强为主要特征的A 型行 为是引发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1978 年美 国宣布确认A 型行为是引发冠心病的一个独立 危险因素。 A 型行为 n恼火(Aggravation) 、 n激动( Irritation) 、 n发怒(Anger) 、 n不耐烦( Impatience) , Friedman 称之为AIAI 反应 n涂鉴森观察100 例心源性猝死患者,76例为A 型行为者,有显著行为应激诱因者占83 % ,经 心电监测77 %死于室性心律失常室速 、最终诱发室颤。 猝死和A 型行为相关病理生理机制 nA 型行为个体对环境应激刺激具有较强烈的变 态神经反应,这种高交感反应使心肌处于一个电 不稳定状态,而触发室性心律失常。 n由此认为,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行为特征(发 病基础) ,当遭遇生活事件(触发因素) 时,产生 与对照组不同的认知而影响应对方式, 影响着 心律失常的发生。 诊 断 心理应激严重程度的定量分析 7 级狂怒,完全失去控制, 乱扔东西, 伤害自己或他人 6 级极度愤怒,拍桌子, 几乎失去控制; 5 级大声争吵,声音极大,紧握拳头 4 级中度争吵, 音量已提高 3 级不高兴,尚未表露, 或发生轻度争吵 2级忙乱,尚未争吵 1 级安静 凡2 级以上 的应激已成 为有害的心 理应激, 5 级以上的激 怒可引起严 重心律失常 。 心理应激躯体症状及其出现频率 n睡眠障碍(98 %) n疲劳(83 %) n喉头或胸部紧束感(75 %) n食欲不振(71 %) n便秘(67 %) n体重减轻(63 %) 胸闷胸痛(60 %) 心悸气急(55 %) 头痛( 42 %) 颈背酸痛( 42 %) 恶心或腹胀(36 %) 。 致命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心理应激 nReich 分析了25 例冠心病患者出现致命性心 律失常发作前24 h 的心理应激情况。 其中17 例为愤怒, 其余为沮丧、恐惧 、悲痛、噩梦 预测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有价值 的心理行为指标 (1) Sisyphus 反应: 是指奋力拼搏, 但屡遭挫折 者的情绪反应; (2) 沮丧和压抑; (3) 完全的A 型行为。 心理应激引起的心律失常 以窦性心动过速或各类期前收缩开始 室性期前收缩连发、短阵室速 或表现为室上速及阵发性房颤 严重者出现扭转型室速、 心室颤动或心源性猝死。 治 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 (1) 消除或脱离心理应激环境; (2)对伴有窦性心动过速者应用- 受体阻滞剂, Lown 报 道应用- 受体阻滞剂成功地制止了心理应激诱发的室 速发作, 其中对QT间期延长综合征和高交感神经张力 诱发的危重心律失常的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可选用美托 洛尔、阿替洛尔或选用索他洛尔; (3)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可选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 心理应激所致心理障碍的药物 n抗焦虑+抗抑郁作用的药物为主 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 通过训练使患者能 感觉到内脏器官的 活动情况, 学会在一 定范围内对内脏活 动(如心率、心律、 血压、皮温、肌电 等) 随意控制, 恢复 内环境稳态, 达到防 治疾病的目的。 传感器将内脏 活动信息加以 处理和放大, 转 换成人的视觉 和听觉信号,液 晶显示 n1977 年Miller 首先报道应用生物反馈成功地训练病 人控制了心率和心律, 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效; n有报道应用心率生物反馈治疗一组151 例由紧张、焦 虑或抑郁等促发的各类期前收缩, 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 的效果最好; n一组窦性心动过速48 例(平均心率114 次/ min) 治疗 后窦性心动过速消失(平均心率为88 次/ min) 。 社会支持 n是应激与健康或疾病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 n一方面对应激起缓冲作用, 保护个体的健康; n另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维持个体的良好情绪体 验, 有利于健康。 室性心律失常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土壤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宫颈肿瘤的病理学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档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汽车购车贷款合同范本
- 郑州商学院《高分子科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超声基础原理知识
- 楼盘房屋销售方案范本
- 2025标准中介房屋租赁合同(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后脚踏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
- HR用工风险课件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田丽课后参考答案
- 护理给药制度课件
- 辊涂型卷烟接嘴胶动态流变性能对其上机适用性的影响
- 搅拌站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表格清单
- 智能化岩土工程监测
- 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JGJ103-2008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
- 野兽派油画欣赏课件
- 浅论文浅谈跆拳道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