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政治_文化生活_教学课件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013高考)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政治_文化生活_教学课件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013高考)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政治_文化生活_教学课件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013高考)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政治_文化生活_教学课件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013高考)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政治_文化生活_教学课件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013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文化在交流中传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 _培根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 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 动。 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1、古代商旅活动 2、网络互动 3、教育 4、人口迀徙 5、红色旅游 6、科考队南极考察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当今世界,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重庆万州区正式确定新建三峡移民文化村景区。 三峡移民文化村欲通过“百年梦想,百万移民,十年 艰辛”的主题,反映三峡工程这一伟大壮举,三峡移 民的奋斗精神以及和兄弟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丰 硕成果。景区将建设三峡移民纪念殿、三峡移民博物 馆、特色电影院、百万大移民雕塑墙、移民纪念碑、 淹没区微缩景观在内的多个景观工程。 (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 闯关东讲述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 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 闯关东” 故事 以主人公朱开山 复杂、坎坷 一生为线索 其中穿插了朱开山 三个性格炯异 、命运不同 儿子 关东路上遇到 种种磨难和考验 。 二十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 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坂活命。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 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 听着女人们合着血泪唱的走西口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故土难离也得离 ,心爱的女人难舍难分也得舍也得分,生活中充满了多少无奈和辛酸! 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 数已达到814884人 。 到2003年,在爱尔兰的中国留学生已经达到4万 多人,占爱尔兰人口总数的1%! 截止到2004年5月1日为止,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 共有117302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77713人,占总数 的66.3%。 百 年 海 归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科学家: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祥麟 ()教育重要途径 (4)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 活动等 (3)教育 (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在日本,青少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 象十分少见。而这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却时有发生。 请说说有哪些办法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 (提示:借助一定的媒介实施一定的做法) 两个都应该摒弃 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 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 7、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口语) (文字) (商品) (电视) (网络) (印刷、报刊) (广播) 传媒的发展阶段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大众传媒 (二)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 1、传媒及其发展阶段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二)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 1.传媒及其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优点和作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 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 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4)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 间里,郑和前后七次航行到印 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 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 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 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 、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 ,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 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 ,也从海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 和名贵药材、香料等,了解了 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 术。 1、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文化传播的典范,价值何在? 2、这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文化有何启示? 2、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 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为中华文化的传 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促进了中 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秦(古印度) 马可波罗撰写东方见 闻录 利玛窦献坤舆万 国全图 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和进步。 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 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必要性: (2)意义: 1.文化为什么需要交流和传播?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 2.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我们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 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 影响力。 2 2、大众传媒及特点、大众传媒及特点 课堂小结 文文 化化 在在 交交 流流 中中 传传 播播 1 1、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 发展发展 1 1、传媒及其发展、传媒及其发展 2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 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传播的含义 2 2、文化传播的、文化传播的 主要途径主要途径 ( (三三) )文化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