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数字化校园平台-校本教研的新家园.doc_第1页
1137.数字化校园平台-校本教研的新家园.doc_第2页
1137.数字化校园平台-校本教研的新家园.doc_第3页
1137.数字化校园平台-校本教研的新家园.doc_第4页
1137.数字化校园平台-校本教研的新家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化校园平台校本教研的新家园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同样也在改变教科研方式。一、数字化校园平台让校本教研耳目一新我们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初衷是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支持,能更好地达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事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一)、数字化校园平台物理环境具有强大的超文本功能,能将文本、图片、声音、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到计算机终端(服务器),为教师、同伴、专家提供虚拟的活动空间,为快速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数字化校园平台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传统教科研相比,网络环境支持下的校本科研具有跨时空、信息量大的功能,能为教师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能更好地反映校本科研的过程。教师的专题网站、个人博客、学校论坛,能清晰地反映科研过程、反思过程、同伴互助过程、专家指点过程,从而反映教师自我成长过程。(三)、数字化校园平台支持下的校本科研能更好地体现科研效果,它不但有助于解决教师工学矛盾,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师主动参与主题教研、自主教研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支持下的校本科研,教师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而且还提高了信息素养,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二、数字化校园平台让校本教研刻上了划时代的烙印(一)开放性与交互性。它表现在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指定内容的教学研究,而且可以链接任何相关网站,寻求更广泛的信息资料。在教学研究的同时,既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又可以通过网络和其它在线的人进行人际交互。(二)、自主性与个体性。它更好地体现了以教师为本的思想。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学习能力和作息时间,在学校网站上选择自己所要研究的内容,有效地安排教学研究时间。(三)、共享性与协作性。它更好地营造了资源共享和合作研究的环境。教师可以在任何有上网条件的地方,享用互联网资源、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校本资源、个人共享资源。实现研究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等互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协作学习精神。(四)、便捷性和经济性。它使得教科研资源传播、信息反馈的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快。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搞课题研究和无纸化办公大大降低了科研成本,节省了有关人员的出行时间和购买科研资料的费用。三、数字化校园平台构建了校本特色的研究家园花园老师们在很短的时间建起了自己研究的家园,形成了花园小学的主题研究特征:(一)、主题教研资源的整合主题教研资源整合是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资源的有效性关系到科研的有效性,资源的适用性关系到科研的适用性。主题教研资源从资料来源上讲有外购、网上浏览下载、教师自建三种。从载体上讲有纸质、磁带、光盘、活动等。从形式上讲有预设、生成两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主题教研资源整合是指在数字化校园平台环境下,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在互联网上获取的资源进行筛选、提炼、数字化等加工处理,形成数字化校园主题教研资源的过程。(二)、主题教研活动的组织主题教研的开展方式可分为集体讨论、分组研究、个人学习三种。形式可分为在线教研和离线教研两种。集体教研是学校应用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围绕主题教研的主题、共同完成任务,组织收看专家讲座、观摩优秀课例、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汇报主题教研阶段成果等活动;分组研究是在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下,若干位教师按主题教研的主题、研究任务自主结合,以虚拟的研究小组方式开展研究。小组成员通过对同一研究主题的彼此交互合作学习,达到对主题教研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个人学习是在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下,教师应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无论集体教研、分组研究还是个人学习,依靠数字化校园平台可以是同时同地进行,也可以同时异地、异时异地进行。可以是在线进行,也可以下载资源后离线进行。(三)、主题教研过程的互动主题教研过程的互动是指人与计算机、人与人相互之间发生的关联活动,称为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它是提高校本科研质量的根本保证。人机互动主要指研究者借助计算机和校本科研平台,能实时获得在线科研资源、灵活使用在线科研工具、客观记录在线研究过程;人际互动指研究者和研究者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个别研究指导、集体指导、了解研究者科研情况、基于文本的或语言交谈、在线讨论等过程。(四)、主题教研内容的展示主题教研内容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展示分为理论学习、个人自主探究、课例研讨交流、实践归纳汇总四部分。理论学习是指在数字化平台上学习有关科研的文章,然后进行组内共同探讨,经过交流后,确定一个切合学校实际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并在数字化平台专辟的主题教研区进行专题理论学习。个人自主探究是指根据理论学习阶段所收集的资料,依照本班的实际情况,上教学实践课,并在blog上写教学实践反思。课例研讨交流是指组内对某一堂实践课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进行集体备课、评课,并在论坛中跟贴提出各自看法,授课者把教案、课件资源在网络上发布进行资源共享。实践研究汇总是指在论坛上发布有关主题教研课题研究方案、论文、实践心得(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 四、数字化校园平台是校本教研的“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我们率先建立数字化校园平台,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老师们将网上和网下、真实和虚拟的科研活动整合在一起。(一)、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学校已完成了“校校通”建设。从硬件建设来看,网络设施,班级、办公室、备课室的硬件设备,宽带接入均能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当前关键之处是建立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搭建适合教师主动学、自主学的数字化校园平台。1信息发布模块:这一模块主要用web的形式,对文字、图片、多媒体教育资源和流媒体音视频进行发布。2网络社区模块:这一模块主要为每一位教师和专家提供个人的网络日志空间,方便教师和专家建立个人教育日志。最常用的有个人教育博客、教育论坛、资源管理区等。3在线课题研究模块:这一模块主要为教师系统地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课题任务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主要应用在互动社区主题教研模块。4即时通讯模块:这一模块主要具备包括文字、语音、视频聊天功能和文件传输功能。如:qq、msn等。(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信息素养是利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指提高教师对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态度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几个方面。1信息意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今教育关注的热点,教师要有信息第一的意识;面对课改再次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必然趋势,教师要有信息忧患的意识;随着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加速,教师要有再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2信息知识:教师要熟悉与网络相关的常用术语和符号;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及其背景;熟知与网络信息获取和使用有关的法律、规范。3信息能力:教师要具备网络信息筛选、获取与传输能力;具备信息处理、保存与应用能力;具备信息判断、免疫和批判能力;具备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的防范能力;具备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环境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4信息道德:教师在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操、具备不断创新的精神、形成相互协作的团队、加强服务社会的责任。(三)、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实效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研究,不可缺少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这些培训不是孤立的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进程。因此,要走出单一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误区,注重应用方法培训,注重应用实效研究。具体讲在培训中做到四个整合:技术培训与应用培训相整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整合、虚拟学习与真实情景相整合、部门职责与部门协作相整合。五、数字化校园平台是教师成长的大舞台 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让教师通过合作形成教与学的氛围,形成集体创新的力量。为此,学校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以校本主题教研活动为载体,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通过数字化、反思化、案例化,营造教师校本专业化发展的科研氛围。 (一)、创新主题教研模式1.数字化学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培训网络人才,创建贴近课堂教学的网络环境,开发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网上教学资源信息库,倡导实现“团队互助,资源共享”。学校针对各学科主题教研,分步实施 “电子备课”,由部分教学骨干拓展到部分年级、学科,乃至全校每一位教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整体知识构建的教学设计。学校资源库中存储了各类教学软件、课改优秀课件、音频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课改各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等。数字化校园平台资源库让优秀的教学资源在教师之间共享,让每一位教师上课都能高起点,并通过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设计得到完善,形成了教学合力,使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2.反思化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把主题教研与书写教育网志相结合,以教师自我教学实践为前提,以教师的反思性思考为切入点,使教师的学习、反思和研究立足于课堂、立足于网络、立足于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为主题教研搭建了很好的网络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还因此变革了教师们的反思方式,从行动反思开始,他们纷纷借助教育网志与校外教育同行探讨着、沟通着、交流着。blog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让教师们开始踏上自我更新和学习的专业化发展之路。3.案例化课题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既是主题教研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案例研究无疑成为老师们介入主题教研的最佳途径。学校开展的主题教研是教师们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或网上收集的教学案例,在论坛上发布,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由教研组合作研究,共同提炼教育教学观点。依托网络,教师应做到“三会”:学会积累,养成在blog上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的习惯;学会发现,善于从教学实践中或互联网上发现有价值的事例加以研究;学会写作,并通过互联网向教育类杂志投稿。(二)、专家引领以前都是依靠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听取专家讲座,聘请专家做顾问。但专家时间有限,来校时间并不多,往往趋于形式,教师收获并不大。现在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教师可在学校网站下载专家讲座资料,并可通过互联网有选择性的挑选与适合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育专家进行实时交流。现在我校教师的主题教育研究正沐浴在专家的阳光雨露下,接受他们的评点和指导。老师们在互联网上与专家、教授面对面,心贴心。一起面对新课改,讨论新课改,适应新课改,发展新课改。正如黎加厚教授所言,“以blog为信息环境载体,不仅教师可以写一些教学的反思、范例、经验和感触,为他人提供丰富的一线的实践素材,而且可以通过发表在自己的blog上,在线得到来自全国的同行和专家教授的帮助引领。”理论层次较高的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对这些范例的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实践找到相应的理论作支撑,反过来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理论起到直接指导实践的作用。(三)、骨干教师引领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的作用,让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如:在学校网站发表教学案例、论文,通过学校论坛对公开课进行点评、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进行学科教学研讨等,达到了教学骨干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通过数字化校园专业引领平台,使学校各个层面的教师都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通过网上学习与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