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维生素(辅酶)、激素 ppt课件_第1页
生物化学  维生素(辅酶)、激素 ppt课件_第2页
生物化学  维生素(辅酶)、激素 ppt课件_第3页
生物化学  维生素(辅酶)、激素 ppt课件_第4页
生物化学  维生素(辅酶)、激素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教程教程 绪论 第一章 糖类的化学 2 . 3 第二章 脂质化学 2 . 4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2 . 5 第四章 核酸化学 2 . 6 维生素(辅酶)、激素 3 . 8、9 第七章 生物氧化 3 . 10 第八章 糖代谢 3 . 11、12 第九章 脂代谢 3 . 13 第五章 酶化学 3 . 7 第十章 蛋氨代谢 3 . 14 第 11 章 核酸代谢4. 16、17 第 12 章 蛋白质合成 4 . 18 第 13 章 代谢调控 3.15, 4.19 1 . 1、2 ; 4. 20 ; 5 . 21 5 . 23 (未讲的,自看) Date1 第六章 维生素、激素、抗生素 3 . 8、9 *2 概 述 .概述 一.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 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在机体内需要量很少,但在人和动物体内 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足机体的需要,需从食物中 摄取。 维生素不是机体的结构物质和能源物质,但在物质 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时,代谢 过程发生障碍,因而使生物不能正常生长,以至发生 维生素缺乏病。 植物和微生物一般可合成自身所需的维生素。 Date3 概述 .概述 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脂溶性:A、D、E、K等; 水溶性:C、B1、B2、B6、B12、PP、泛酸、 生物素、叶酸等; 硫辛酸在氧化型时是脂溶的,而还原型则是水 溶性的。 Date4 概述 .概述 辅酶(或辅基) : 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主要是作为氧 化还原酶类的辅助因子,起到递氢体或递电子 体作用;或者是作为基团转移酶的辅助因子, 充当被转移基团的载体。 Date5 概述 .概述 Date6 概述 .概述 Date7 概述 一.概述 二、激素:生物体内的化学讯息,由体内特定组织 (细胞)产生,经体液输送到作用部位,引起特 殊激动效应(调控物质代谢及生理作用) (自看)名称,结构,作用 Date8 Date9 Date10 概述 一.概述 三、抗生素:生物机体(主要M) 产生或化学(半)合 成的,能抑制或杀死其它生物(组织、细胞)的微量 物质; 作用特点:选择作用(对特定代谢作用,方式的类 群);选择毒力(化疗基础;杀抑特定物种,组织细 胞);引起耐(抗)药性(定向选择); 作用机理:抑制核酸合成;抑制蛋白合成;改变膜透 性;抑制细胞壁形成; Date11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 少的一类有机物质。 一.维生素的概念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 在生命活动中,维生素既不构成组织的基础物质 ,也不是能量物质.多数维生素是通过转变为酶的辅 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人体动物及多数微生物都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 必须从食物中取得.植物体能够合成维生素,因此植 物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一.维生素的概念 定义: 作用: 来源: Date12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不性同,因此难按 结构分类.现在一般是按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两类 二.维生素的命名及分类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 维生素没有统一的命名法,通常沿用习惯名称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 维生素C 二.维生素的命名及分类 分类: 命名: 维生素的命名和分类见下表: Date13 类别 名称 别名 脂溶 性维 生素 维生素A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 维生素D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 维生素E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 维生素K抗出血维生素 水 溶 性 维 生 素 维 生 素 B 族 维生素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3泛酸,遍多酸 维生素B5烟酰胺,维生素PP 维生素B6吡哆素,抗皮炎维生素 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H 维生素B11叶酸 维生素B12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维生素C抗坏血酸 Date14 硫胺素即维生素B1,硫胺素的衍生物称为焦磷酸硫 胺素(缩写为TPP),是体内脱羧酶的辅酶. 硫胺素 + ATP焦磷酸硫胺素 + AMP 在植物中分布很广,谷类、豆类的种皮含量最高, 米糠和酵母含量也很丰富,某些生鱼肌肉中含有的酶 能分解硫胺素,所以多吃生鱼肉会导致维生素B1缺乏 硫胺素激酶 一.硫胺素和脱羧辅酶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一)辅酶形式 反应如下: (二)来源 一.硫胺素和脱羧辅酶 Date15 1. 硫胺素在体内以TPP形式作为脱羧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2. 硫胺素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水解. 乙酰胆碱能增加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 硫胺素缺乏时,糖代谢受阻,丙酮酸、乳酸在组 织中积累,影响心血管和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表现 出神经炎、心力衰竭等症状,称为脚气病 一.硫胺素和脱羧辅酶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三)生理功能 (四)缺乏症 Date16 核黄素即维生素B2,在机体内,核黄素主要以两 种形式存在: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 核苷酸(FAD) 核黄素分布于植物和许多微生物,动物不能合成 ,但哺乳动物肠道内寄生的微生物能合成而被动物吸 收; 核黄素 + ATP FMN + ADP FMN + ATP FAD + PPi 二.核黄素和黄素辅酶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二)来源 (一)辅酶形式 二.核黄素和黄素辅酶 Date17 FMN及FAD作为一类脱氢酶黄素酶的辅基,通过氧 化态和还原态的互变,起传递氢的作用 核黄素广泛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缺乏时代谢 强度降低,表现为口腔炎、舌炎、角膜炎等等 FAD + 2H FADH2 FMN + 2HFMNH2 (三)生理功能 (四)缺乏症 二.核黄素和黄素辅酶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Date18 广泛分布于肉类,蔬菜,酵母,花生中 。植物和少数细菌能合成; 维生素PP又叫维生素B5,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 胺,在体内主要转变为辅酶和辅酶。辅酶 的名称为尼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NAD); 辅酶的名称为尼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简称NADP)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一)辅酶形式 (二)来源 三.维生素 和辅酶、辅酶 PP 三.维生素PP和辅酶、辅酶 Date19 2.维生素PP在生物氧化中起重要作用,还能维持神经 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 炎,称为癞皮病; 1.NAD和NADP是脱氢酶的辅酶,在酶催化底物脱 氢时参与氢的传递: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NAD+ + 2H(H + H+e) NADH + H+ NADP+ + 2H(H + H+e) NADPH + H+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三.维生素 和辅酶、辅酶 PP Date20 在体内主要以辅酶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以及不饱 和脂肪酸大的代谢,人体很少发生缺乏症; 广泛存在于肝肾肌肉和植物中,人体的某些肠 道细菌也能合成; 吡哆素即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 胺三种化合物。在体内磷酸化为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 胺,是转氨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四.吡哆素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一)辅酶形式 (二)来源 (三)生理功能 四.吡哆素 Date21 泛酸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而得名,在体内形成为辅酶 A(缩写为CoA) 泛酸广泛的分布在动植物组织中,尤以肝脏酵母 中等含量丰富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CoA是重要的辅酶,与糖脂蛋白质代谢均有密切 关系辅酶A含有巯基(故也可写为HSCoA ),可与酰基 形成硫酯,在代谢中起转移酰基作用,人体很少发生 缺乏症 (一)辅酶形式 (二)来源 (三)生理功能 五.泛酸和辅酶 A 五.泛酸和辅酶 A Date22 叶酸在体内主要以四氢叶酸(FH4)形式作为辅酶存在,又 称为辅酶F; 叶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叶酵母及动物肝肾中;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四氢叶酸在体内作为一碳基团转移体系的辅酶,是一碳集团 的传递体.一碳集团包括甲基甲酰基甲烯基,叶酸辅酶参与核苷酸 某些氨基酸的合成代谢。人体缺乏时,会出现贫血症状; (一)辅酶形式 (二)来源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六.叶酸和叶酸辅酶 Date23 生物素是唯一以自身形式作为辅酶的维生素; 在动植物界分布很广,许多生物都能合成,人体虽 不能合成,但人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合成生物素;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在CO2的固定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缺乏时有毛发脱落,皮肤发炎等症状,鸡蛋清中有抗 生物素蛋白,故过多吃生鸡蛋,会造成缺乏症; (一)辅酶形式 (二)来源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七. 生物素 Date24 维生素B12是一种含钴的化合物,又称为钴胺素 ,是维生素中结构最复杂的化合物,维生素B12在 体内可形成甲基钴素,辅酶B12等辅酶形式;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肝脏酵母中,只有微生物 能合成,动物肠道细菌也可合成;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一)辅酶形式 (二)来源 八.维生素 和辅酶 B12 B12 八.维生素 B12和辅酶 B12 Date25 1.维生素B12及其类似物对维持动物正常生长和营 养,上皮组织细胞的新生以及红细胞的新生和成熟都 有很重要作用;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2.维生素B12还参与体内一碳集团代谢,是合成核 酸、蛋白质所必须的因素,维生素B12与叶酸的作用是 相互关联的,缺乏时表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 八.维生素 和辅酶 B12 B12 Date26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酸性的己糖衍 生物,可发生氧化还原互变而具有生物活性 新鲜水果及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尤以橙子、 番茄、辣椒以及鲜枣、松针等含量最富。除人体、灵 长类及豚鼠不能合成外,其他生物都能合成;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一)化学结构 (二)来源 九. 维生素 C 九.维生素 C Date27 1.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可作为供 氢体.羟化反应; 2.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增 加微血管的致密性,减低其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机 体抵抗力; 3.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造血机能障碍,血管易 破裂,严重时肌肉内脏出血死亡,统称为坏血病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九. 维生素 C Date28 维生素A是不饱和一元醇类,分为A1和A2两种,A1 又称为视黄醇,A2又称为脱氢视黄醇; 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A1存在于哺乳动物 及咸水鱼的肝脏中, A2存在于淡水鱼肝脏中;植物中 无维生素A,但植物中存在的一些色素和维生素A结构 相似,进入动物体内后,受酶作用能转变为维生素 A ,称为维生素A原,包括 、 、 胡萝卜素和玉米 黄素.;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化学结构 (二)来源 一.维生素 A 一.维生素 A Date29 胡萝卜素在胡萝卜、菠菜、番茄中含量丰富,人 体和动物利用维生素A原的能力不相等,人体能将 、 、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但效率不同, 胡萝卜素的转化率最高, 胡萝卜素的转化率 最低; 动物中,鱼、鼠的利用能力较高,鸡、兔、猪次 之,猫则完全不能利用;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 A Date30 1.维持正常视觉和形成暗视觉: 反式视黄醛视蛋白 顺式维生素 A 反式维生素A 视蛋白顺式视黄醛 视紫红质 暗光 强光 形成暗视觉 快 慢 若维生素A供应不足,即导致视紫红质恢复缓慢 ,因而造成暗视觉障碍,即夜盲症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一.维生素 A Date31 2.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与健全 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须的物质 ,缺乏时导致角膜干燥而产生干眼病;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一.维生素 A Date32 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 、 D3 、 D4 、 D 5几种.,以D 2和D 3的活性最高,几种维生素D都 是由相应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 麦角固醇 维生素D 2 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 3 22 双氢麦角固醇维生素D 4 7 脱氢谷固醇维生素D 5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化学结构 二. 维生素 D 二. 维生素 D Date33 在体内,不论维生素D 2或维生素D 3 ,本身并不具有 生物活性,必须在肝脏或肾脏中进行羟化反应,生成 1,25 二羟维生素D ,称为活性维生素D 维生素D都由维生素D原转变而来,维生素D原在动 植物中均存在.。麦角固醇存在于植物中, 7脱氢 胆固醇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和血液中;维生 素D在动物的肝、肾、脑以及蛋黄、牛奶含量较高, 鱼肝油含量最丰富常与维生素A共存;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二)来源 二. 维生素 D Date34 维生素D主要以1,25 二羟维生素D的形式发 挥作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肠壁对钙和磷 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有助于骨骼钙化和牙齿 的形成; 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吸收不足,骨骼钙化不 全,骨骼变软,结果两腿受体重影响引起弯曲和 畸形,称为佝偻病;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二. 维生素 D Date35 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酚,有六种,都是苯骈二氢吡喃的衍生物 ; 维生素E存在于植物油,豆类及蔬菜中。动物组 织中的维生素E都来自于食物; 维生素E能抗动物不育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