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新闻_第1页
怎样写好新闻_第2页
怎样写好新闻_第3页
怎样写好新闻_第4页
怎样写好新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通讯员新闻采写交流发言稿 来源:本网通讯员 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公司天湖岩矿 :刘志伟 编辑:晓舟 时间: 20080:54:20 各位领导、老师、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公司的一名基层通讯员,今天很荣幸能参加这样的会议,首先要感谢我们的上级领导和福建煤炭报为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在这里介绍经验是谈不上的,但是能谈谈我个人在新闻写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同仁进行一次交流,真的让我倍感荣耀。 我觉得作为一名基 层通讯员,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上稿率,归纳起来一定要做到 “四多 ”,即: “多想、多看、多问、多写 ”。 一、 “多想 ”,就是脑子里要经常围着新闻转 在基层中,一些通讯员经常在抱怨 “没什么东西可写 ”,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够多的原因。通讯员每天生活工作在基层,对周围的环境,接触的人,从事的专业都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应该说是个优势,但这也往往造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问题。如果对什么事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那就很难发现新闻。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这句话 ,不是基层没有新闻而是我们缺少发现。 “处处留心皆新闻 ”,只要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从平平常常中发现新闻。 不可否认,对通讯员来说,在基层要捕捉到活生生的 “大鱼 ”,机会的确不多,这时,我们的脑子里就应该多想多转,尽量抓住身边的 “小鱼小虾 ”来作文章,从这些 “小事件 ”中来反映大主题。这样写起来不但容易上手,又能集中笔墨写出深度来。这样的稿子其实是最受编辑老师的欢迎,上稿率自然就大大提升了。 例如:这个月初,我参加矿里的一次安全检查汇总会,如果就会议本身来说,写成一篇会议报道顶多是上我们公 司的广播,但是会上,矿长说起他遇见的一件小事,让我觉得里面有更大的新闻。矿长说他在井口值班遇到了一名农民工跑到井口要矿车,这件事令矿长大为恼火,而他在会上的怒斥,正是我们当前要大力提倡和宣扬的精神,这就是新闻的主题。于是,我就写了 “小事 ”引怒老矿长的报道,送到福煤报后,编辑老师把标题改为矿长坚决抵制 “衙门作风 ”,在一版刊登了这篇小稿子。试想,如果,当时没有多思考这其中的新闻,一篇好的题材就会从身边溜走。 二、 “多看 ”,就是要多阅读各种报刊书籍 特别是我们的福煤报,在一个时期,一个 阶段都有一个宣传重点,而要把握这个重点,除了上面给我们传来的信息外,另外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注意关注报纸,看看现在报道的主要方向,看看别人是怎么采写的,通过看别人的文章,还经常能触发自己的 “新闻敏感 ”。当然,福煤炭是周报,在时效上有一定的局限,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来解决这个问题。平常,我最经常去的网站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公司的内部网,一个就是我们的福煤网。现在,每周五的下午基本上就能看到新一期的福建煤炭报。 在这里,我觉得还要有意识地多看些好稿,这对提高写作水平帮助很大。去年,我在网上买了好几本获 “中 国新闻奖 ”的新闻书籍,里面不但有原文,还有精彩的点评,通过读这些好新闻,看专家的精辟分析,知道了这些好新闻,好在哪里,贵在哪里,并把它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加以借鉴、模仿,我想这也不失为提高自己多出新闻精品的良策。 三、 “多问 ”,就是要在采访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基层的通讯员,大多在政工岗位上任职,可能对于井下的现场管理、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等方面比较不了解,在写这方面报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被 “卡 ”的问题。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出现,在动笔前,我们就应该在采访上多下功夫,对于 不明白的地方,要虚心向一些专业人士请教,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等到要 “下锅 ”了才发现没有 “米 ”还没准备好。试想,如果连自己都搞得不清不楚,那怎么通过报道让读者清楚呢? 在新闻界,有人把新闻采访叫 “跑新闻 ”,可见,新闻很大程度上是靠 “跑 ”出来, “问 ”出来的。我们作为基层的通讯员,虽然没有像专业记者要求那么严格,但凡是从事新闻报道的人,我想多多少少都要学一点这种 “跑 ”的技巧, “问 ”的功夫。在这方面,本人也是做得很不够,没有什么经验。 四、 “多写 ”,就是要经常动笔、练笔 大家可能都会有 这样一种感觉,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东西,突然间叫你写个什么的,好像心里空荡荡的、笔下白晃晃。而如果经常写,好像越写写顺、越写越有感觉,我想,真的是: “笔不练则疏 ”。 “多写 ”其实是最难做到的事。在这方面,我体会很深,基层通讯员,大多身兼数职,白天忙里忙外的,写稿常常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完成,别人在打牌、喝酒、上网,我们却经常是一个人关在宿舍里 “默默的工作 ”。我想,要坚持这种写作方式,内心一定要对这份工作抱有狂热的激情。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没有特殊情况,每周最少写两篇外稿。说实在,很 多时候,一忙起来,也达不到这个要求了。 要做到 “多写、多练 ”,可以扩大写的范围,消息、通讯、言论、散文、诗歌、小说等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写了,哪怕没有发表,哪怕只有你自己是读者,你的写作水平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一点,这样的一点点,我想加起来就是一大点、一大步。此外, “多写、多投 ”必定带来更多的收获,因为我们的毅力一定会感动 “上帝 ”的。 写稿虽然苦点累点,但我觉得很有意义,这种意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对我们的重视,如提高了稿费奖励的幅度、经常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等等;另一 方面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自己的报道发表了,为企业的做了宣传。看到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满足感。 以上是我在基层几年里,作为一名通讯员的一点体会,其实道理大家都懂,权当我个人的哆嗦。说得不好,让大家见笑了。谢谢大家! 程宫:新闻要有 “度 ” 中国煤炭新闻网 2008:55:17 新闻写作 作者单位 :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党委工作部 07年 7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中报联举办的第 80期全国报纸编采创新与策划研 修班,再一次接受新闻专业化培训。 在中报联学习期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中国青年报记者部副主任、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畅、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高钢、法制日报总编辑王林以及新华通讯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主任记者朱玉等全国资深专家教授和有着多年新闻采访经验的总编、记者,着重针对舆论监督报道的立场与方法、热点新闻的发现与追踪、系列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深度报道的理念与重大选题的策划实施以及人物报道的关键点等方面内容,为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奉上了精彩绝伦的饕餮文化盛宴,使我们开了眼界、开了思路、长了见识、受益 非浅,同时也为我们今后采写新闻指明了方向。最让感受到的就是新闻必须要有 “度 ”。 角度。新闻对于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和从事新闻工作时间长短的人眼中,有着各自的认识。一般的老百姓对新闻没有准确地定位,记得一名记者下乡采访,见到老百姓就问 “有没有新闻 ”?结果问谁,人家都是一致的回答 “没有 ”。 等到一谬能够资深记者在下乡途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在保证或电视刊播以后,老百姓才恍然知道这是新闻。也许这是我的一孔之见。而对于从事新闻时间长短的新闻记者来说,对于新闻事实报道手法也有所区别,有的写消息、有的写通 讯、有的拍照片、有的做深度报道等。新闻报道可以采取倒金字塔的形式、也可以以 “五个 W”的形式、可以以第三人称的语气报道、也可以引述当事人的话来采访报道,不同的采写方式,所报道的新闻角度也各不相同。 面对一个新闻事件不管如何选择角度,原华生报杂志总编辑、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高钢教授指出必须把握五个要素: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要素、最能表现非同寻常之处的新闻要素、最能与受众利益最为密切的新闻要素、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要素和最能触动受众情感的新闻要素 ”。只有把握住这五个要素,选择什么角度都能引起不 同深度影响。 深度。随着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出现,印刷媒体之所以没有走向消亡,它不仅仅是人们有着传统的阅读方式,更重要的是报纸引入了深度报道理念,一大批特稿、调查报道、深度报道频频问世,让印刷媒体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依然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深度报道是对主体新闻时间与空间维度进行深度扩展的报道,它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展示。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曾提出深度报道三个层面的概念,即:对主体新闻事实的直接报道、挖掘涉及主体新闻背后原因及实质的调查性报道和在调查性报道的 基础上作出解释性、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聚焦在四大领域;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各级政府、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弊端以及重大的突发事件。 要写出一篇深度报道,必须要有庞大的背景考察材料、要有不断质疑的观念等。高钢教授指出:美国新闻记者在采写调查类报道时,采访对象不少于 15人,聆听专家、官方、媒体、互联网和群众各方面的声音,看结果是否众口一词;要做个怀疑主义者,提出一切你怀有的疑问。同时,新闻从业人员还必须具有智力、思维和素质基础,统筹、合作与交际、获取并利用信息、系统运 作和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工作的五大能力。 尺度。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曲有这么一句 “天地之间有杆称,那称坨是老百姓 ”。那我们干新闻的心中理应有把称,这称坨就是新闻事实和发现新闻的 “尺子 ”,只有这样发觉新闻才会有依据敏锐,才会真实可靠。否则,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只会是视而不见或不问事实是否有价值,只是凭空乱抓。为了避免局限,要经常与矿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和职工接触交谈,了解全矿及基层有关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且站在全局看问题。 “心中有全局,眼力自然强 ”。只有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结合矿上的实际,才便于把某 项工作的事实和问题,置于集团公司的 “大气候 ”进行对比,从而才能敏锐地把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鉴别出来。只有十分熟悉矿上情况掌握 “大气候 ”和全局动态后,深入实际,熟悉周围发生的情况,比较采写重点哪个突出、哪个次之,敏锐地把事实进行对比,准确地作出判别。 程度。这里的程度指的是从事新闻行业人员自身。中国青年报记者部副主任、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畅在讲课时指出:记者要有诗人的激情、作家的叙事能力、史学家的客观理性、法学家的公正公平和哲学家的思考思辩能力。 在新闻事实面前尤其是不能说假话。今年 7月份中国的 新闻界曾因 “纸箱子做包子 ”这一假新闻付出了沉痛代价。据法制晚报总编辑王林介绍:按照中国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当事人最高将处 7年有期徒刑,北京电视台两名总编辑引咎辞职,就连转播这一新闻的央视经济频道也受到了处理。 特别是作为通讯员尤其要把握宣传与新闻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在展江教授眼中有两个规律:宣传重符号、重复、观点、时宜和重点,而新闻重信息、新意、实效和平衡。如何把握宣传与新闻兼顾,这就需要长久的经验积累。但坚持客观、尊重事实、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多看 横向比较、多写 勤写千字文、模仿 形成自己 的风格,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矿业集团本质化宣传。 浅议扩散新闻采写思维的几种方式 中国煤炭新闻网 2008:53:55 新闻写作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煤矿党委工作部 程 宫 “新闻 ”这个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用一般的思维是难以发现它的存在,如果新闻采写者换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去采访,也许就会 “别有洞天 ”。 记得笔者在刚刚接触新闻采访时,发生的一个笑话。就是笔者无论是打电话还是亲自上门了解 ,到处问 “有没有新闻 ”?结果问谁,人家都是一致的回答 “没有 ”。 由此可见,新闻采访的视野,即受到我们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又受到我们各自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限制。如果我们若把知识、经验比作探索新事物的纵向坐标,那么,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就是打开思路与采访视野的横向坐标。纵横坐标相交就可以衡量新闻工作者视野是否开阔的 “坐标图 ”。一般而言,知识愈丰富,思路愈开阔,愈能睁大眼睛看全局。反之,缺乏知识、采写经验,或者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思维方式单一、僵化,就很难在面对各种新闻信息时视而不见,失之交臂 。因此,作为煤矿的宣传干事、报社、电台的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扩散采写新闻的思维方式,是亟待思考的。 新闻报道中的逆向思维 在采写新闻报道中,作者的理想就是 “扫除一切巢臼,向别人搜寻不到之处,另辟新境 ”,写出“新、奇、脍炙人口 ”的重点新闻。然而做到这一点,单凭常规的思维方法是难以办到的,而逆向思维,倒不失为一招。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把遇到的事物反过来想想,从相反的方向来思考问题,从而发现人家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或别人不曾用过的表达形式。依笔者愚见,逆向思维又包括换质、换 位和对立面归纳法三种类型。其一,换质法逆向思维。这种方法,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可以改变新闻报道的主题,把曾经报道的主题变换一下,变成性质相反的报道主题。在采用换质法思维方式时,可以报道出更加新颖、更加深刻的报道主题。譬如, 2005年 9月中旬,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在深入推进安全三化工作,按照 “先化机关、先化干部 ”的原则,在机关科级干部下井时,人手配备一个文明包,目的就是让机关科级背起文明包 “走一线、管一片 ”,对沿途中的垃圾进行清理、对 “三违 ”等现象进行制止,促进职工的行为更加规范。于是笔者迅速进行采访,在潘二 电视台进行报道,引起了颇大的反响。然而,这篇文章在淮南矿工报发表时,高明的编辑同志把新闻改成短短数百字的新闻报道,并在新闻下方配发了近二百字的题为新鲜事贵在坚持的短评。这样一来,报道主题一下子变了。这就比正面宣传矿井深化安全三化工作推行的一项新举措更深了一层,它启发人们的深思:做一件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及发展的好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下去,这才是预期效果。其二,换位法逆向思维。任何事情都有上下左右、前后正反之分,当别人对同一题材执 “此一端 ”进行报道时,我们可以执其 “彼一端 ”、 “另一端 ”进行报道,这样也可以扩 大报道的视野,且给人以新鲜感。例如, 07年初,淮南矿业集团安全一号文出台后,基层单位都在掀起贯彻淮南矿业集团安全一号文的热潮,经过一番思考,淮南矿工报别出心裁地来个 “换位法逆向思维 ”,开办并推出了 “班队长眼中的安全一号文 ”和 “我看十三条红线 ”等专题栏目。报社记者和特约通讯员纷纷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领导、班队长和职工口中,表达出来淮南矿业集团安全一号文的严厉、压力和动力,读者在看了系列报道后,受益非浅、反响颇大。其三,对立面归纳法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对立的事物里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功能。如果我们在新闻采 写过程中采用这种思维,或许可以打开思路,摆脱 “山重水复疑无路 ”的困境。 06年 6月份,淮南矿业集团为加快岩巷快速掘进从英国多斯科公司购买了全国第一台价值在 2000多万人民币的岩巷综掘机,在潘二煤矿投入使用,经过前期的准备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并在中国煤炭报、中国煤炭新闻网、安徽日报、淮南矿工报等媒体报刊进行宣传,引起了强大的舆论宣传效果。但在实际现场中,这台设备的运行中效果不佳,当淮南矿工报向我约这台机器的运作的稿件时,笔者认为效果不佳,没有进行宣传报道。然而,就是听到笔者这样回复报社记者的回答后, 淮南矿工报副总编夏修怀前往使用这台设备的井下现场,进行深入了解,写出了调查,在淮南矿工报刊登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件事很有意识。你看,引进好设备是新闻,好设备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同样也是新闻。搞新闻报道的不能总盯正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是正面、反面一起抓,即抓两头的工作。 新闻报道中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来的。他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特质,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选择一个目标或任何一个事物为中心,把思路打开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 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法。而多思路、多角度地去思考,不是一条路走到底的,这是它最基本的特点。这一点非常符合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 例如,发散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发现大量的新闻线索。要写新闻报道先要发现新闻,而大部分的新闻并不是自动地 “撞到 ”我们的 “枪口 ”上的。只有有了新闻 “导火索 ”才能去采访。反之没有新闻线索只能像 “盲人 ”一样到处乱闯,难以提高采访效率。一般来说,我们采写新闻,大都是从日常的交往、观察、访问、会议、文件等或报社记者和单位领导的提示中得来的。如果有经验,易采用发散思维的,就会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物中获取新闻线索。例如: 06年夏天,笔者与矿工报摄影记者池宏斌一同到一个车间去采访。笔者就拿着照相机寻找工人维修工作的场景进行拍摄,而池记者却把照相机对准了夏日里几台电风扇。笔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 “这是新闻吗 ”?池记者笑答: “是 ”!说话间,三个工人又从车间外扛了三台电风扇进入车间,池记者当即拍下了扛电风扇进车间工人脸上喜悦的笑容。拍完后,池记者问: “夏天,职工在闷热的厂房里工作,是不是热 ”?笔者回答: “是啊 ”? “那矿上为了给职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工人是不是很高 兴啊 ”?笔者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池记者用崭新的思维,从另一个视角表现出矿井善待职工。 发散思维的方法也有助于我们发掘出大量的新闻细节。新闻报道要求具体、生动、形象,这三条都和新闻细节密切相关。但新闻细节并不容易捕捉,因为在很多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搞新闻的不一定在现场,需要借助采访对象来间接了解其中详情,而采访对象在这方面与我们搞新闻的配合好坏,往往取决于我们采访者自身的发散思维程度。采访者对某事件发散思维的范围愈广泛、愈周密,在采访中的提问也就愈有效,有价值或重点新闻素材的概率也就愈大。 新闻报道中的统摄思维 恰如 “文武之道 ”有张有弛一样,我们在新闻采访工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张弛交替、纵擒结合的。为了打开我们采访者自身以及采访对象的思路,我们通常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维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取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新闻素材及信息。如何分析、整理、利用一系列的新闻素材及信息,使它最终成为耳目一新的新闻呢?统摄思维即是关键了! 因为统摄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对我们采访者来说,运用统摄思维方法就意味着要对采访中获得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归纳 、整理,并在基础上根据新闻价值作出正确的概括和新的发现。概括地形容统摄思维的特点,就是一曰 “统 ”、一曰 “摄 ”。而统就是把各种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原先零碎、杂乱的信息组成系统的、条理分明的,相互间有机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简单地说,就是把 “变乌合之众 ”变成队列齐整的 “战斗大军 ”,从而为 “摄取 ”创造条件。巴尔扎克曾经说: “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 ”。新闻报道也是这样。因为新闻报道总要受到时间或版面的限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或篇幅里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起到 “以一代十、高度凝聚 ”的作用。而 “摄 ”就是摄取相关信息,从而达到 “同中观异 ”、 “异中求同 ”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梅德尼曾经设计过一套对人的创造天赋进行测验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给被测验者提出三个词: “天空 ”、 “海军制服 ”和 “多瑙河 ”,让人讲出一个对这三词都适合的定语,表面上看起来这三者并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善于 “统摄思维 ”的人不难看出,这三者的色彩上是相同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蔚蓝色的 ”,这就是三者异中求同。牛顿把行星绕日、月亮绕地、苹果落地等表面上不相干的联系起来,发现了 “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有引力 ”万有引力。 实际上,新闻工作本身就是 “同中观异 ”的工作。表面上看,搞煤矿报道,总离不开产量、安全、产值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矿井还在出煤、干部还在管理、工人还在干活等。可是我们搞新闻却不能在老调重弹,这就需要 “同中观异 ”,找出同样事情不同寻常的事情来作报道。是不是,所有的事情真的不能老调重弹能?不一定! “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粗看,差不多,但细看树叶在颜色、纹路、形状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身边往常发生的事情中找出 “异 ”来,这就需要我们对身边的事情熟不熟悉和有没有细心观察、分析比较了。比如,我们的矿 工一样的衣服、帽子、行头和 “肤色 ”等,外人是难以区分张三、李四,如果我们相互认识、了解、熟悉,大家就能看出 “同 ”中之 “异 ”了。煤矿新闻也是这样,当大家深入到采访对象的领域里了,就自然发现新的新闻了。 王成祥 :人物通讯的写作 中国煤炭新闻网 20084:34:49 新闻写作 人物通讯一般被归纳到报告文学这一类里面。有的叫人物通讯、叫特写,有的叫报告文学。对报告文学来说,一种认为报告文学就是反映真人真事的,从人物到情节,甚至到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在真实的 基础上运用文学手法来描绘,来表达人物事迹和精神面貌。但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绝对真实,千万不能虚构。另一种理解认为,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嘛,就允许虚构,人物事迹基本上是真实的,是曾经发生过的。事迹经过作者的概括、集中后,有的地方可以想象和虚构,作一些艺术加工,使它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高大,更集中,更加典型化。 这两种看法过去有争论,一直到现在并没有定论。这两种见解可以说是报告文学上的两个分枝。知道了有这两种理解以后,应该就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认为站在新闻真实性的角度考虑,我们所要写的报告文学,应该是上 面说的第一种:要绝对真实,不要虚构。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没有发生过的事就不要编造,不要凭想象添枝加叶。也就是说,咱们要写的人物通讯必须真实,这是前提。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通讯?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人物通讯采写体会,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很重要:一个是思想,一个是情节,一个是语言。可以说这是三个基本环节。首先要搞清你宣传他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宣传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主题定在哪里,这一点一定要明确。其次,为了表现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你究意掌握了这个人物的一些什么样的情节,特别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例,要有很过硬的情节。第三就是语言,究竟用什么样的语言表现你所要写的先进人物。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写人物通讯才算有了一个基础,才有写好的可能。 关于人物通讯的采访和写作 第一个问题:关于发现和识别典型的问题。 现实生活象汪洋大海,先进人物大量涌现,尤其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典型更是千千万万的。久经怎样才能发现和识别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典型呢?起码应该做到 “三个清楚 ”: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观察一切事物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要宣传什么典型,就要对要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和科学发展观,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首先搞清楚。要宣传什么,要熟悉当前我党在这方面的指示和论述,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帮助自己明确思路。 2、对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全国的宣传动向心里要清楚。我们煤炭界的通讯员就是要把你所要报道本单位的新闻放大在整个煤炭系统、乃至国际煤炭大市场上去分析研究,看是否有典型指导意义,要站的高,要扎的深,深的下,看得远,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取得实的效果。 3、对典型的全部材料(包括反面材料)心里要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衡量典型的尺度,所在单位的发展态势和确定的宣 传动向是我们选择典型的根据。为什么现在要宣传这个典型呢?目的和针对性是什么?一定要想了又想,搞清楚。同一个典型,在不同时期宣传,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每宣传一个典型,我们都要考虑:我把这个典型宣传出去,究竟要回答现实生活中一个什么问题?同是一个典型,在这个时候宣传,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另一个时候拿出来宣传,可能无声无息,或者反响很小。什么道理呢?就是没有考虑行业形势和宣传动向,没有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态势,用停止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时机不对。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宣传时机就是质量。 发现一个 典型后,首先要用当前国家总的指导思想这把尺子来量一量,然后把它放到企业发展这把 “秤 ”上来称一称,看准了,或者基本看准了。再对典型的事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研究。我们采访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材料抓了不少,例子收集几十个,上百个,但没有认真去研究,往往就自己淹没在材料堆里,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都舍不得丢掉。究竟要这些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不明确。写起来是一本流水帐。 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缺少对材料做认真的分析研究。事物本身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下就能看清楚了的,要反来复去研究才行。从发现典型到采访写作,直到 典型写作的完成,都是认识典型的过程。我过去写的一些比较大的典型报道,如全国煤炭系统优秀企业家高仰才、全国十佳矿长种欣睿、陕西省劳动模范张贺民等,凡是搞得比较好的,都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反复,才写成那个样子的。材料采访了一大堆,先仔细看材料,看了讨论,大家提方案,首先要找出这个典型的特点是什么,在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材料,搭架子。架子搭好了,当时认为还可以,过了几天又认为不行,还没有体现这个典型的本质,推翻了再从头来。一位伟人说过: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我们在采访中 ,常常被先进人物的事迹所感动,心情非常激动,有的记笔记都记不下去。但这并不等于你所想的那样。这就说明你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吃透,没有很好地理解它。我们所谓的深入采访,就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在采访中,大家往往重视了深入,而忽视了对材料的分析研究,这是不行的。采访之后,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反复细致的研究,力争吃透它,认识它。这个过程有时要经过好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通讯性质决定了通讯的采访一般要求比新闻的采访要深一些,细一些,而人物通讯的采访要更深、更细。不仅要对人物的先进事迹做详细了 解,而且还要注意了解 人物的职业特点: 写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的人,必须写出他们不同的职业特点。但是要区分开写职业特点不是写行业的技术过程,而是通过不同的业务写出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 我 90年代在煤炭报发表的获奖作品撬不开的 “铁匣子 ”采访马村矿财务科长刘三顺。 提起会计,大家都知道,他们的职业特点是:一丝不苟,斤斤计较, “小气 ”、 “抠 ”。可是,表现在刘三顺身上的什么样呢?我必须寻找有关他的细节、零件。在大量细节、零件的基础上,选择了几件最能说明这位最基层的财务科长职业特点的 事情。 刘科长是一丝不苟,从来不拿原则作交易。一次,矿上一名干部,拿来上千元别人的票据找刘科长签字报销。他仔细端祥票据,心里琢磨:工伤在外治疗,生活困难,哪来这么多钱垫付,财务规定无特殊情况,一月报销一次,这些发票已半年多了。这位干部是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同志,觉察到老刘对票据有疑问,赶紧说好话: “你看矿领导已签字,手续齐全,咱又是老乡,只求您高抬贵手了! ”“不行,违反财务制度,弄虚作假,坚决不能办。 ”许多人说老刘不通人情。老刘却说: “怎么能拿国家的钱财去通人情呢! ” 刘三顺不仅是对别人 “小气 ”,对自己更 “抠 ”。他一到晚上加班就是关掉办公室 60瓦的灯泡,打开桌上孩子给他买的 15瓦的小台灯照明。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正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另一面,是一般人容易忽视的另一面,我必须写出来。我写他一张纸正面用了用反面;还要把日历纸留下来开条子、写证明。以后,再写他对别人严格要求,就理所当然,值得称赞了。 刘三顺不单纯就是见钱就 “抠 ”,而是该 “抠 ”就 “抠 ”,该花就花。这也是会计人员的另一面,使在当时煤炭部提倡三年总承包的情况下,一般人较少宣传的。我就写:有些人舍不得给电机加油,长期代病运 转,为的是减少材料费的支出。刘三顺说: “不能把机器都饿坏了,这种 节约 我们不要 ”。有些区队对设备不愿停产检修,怕影响产量,刘三顺说: “设备检修影响生产,眼前亏,长年利,这钱该花! ”这样,一个会计干部的职业面貌就清晰、完整了。 思想特点: 在抓住职业特点的同时,要抓人的思想。俗话说: “隔行如隔山 ”。但是,隔行不隔理,人的思想是想通的。只有写出他的思想,才能教育别人。在通讯里写人物思想,不可能像小说里那样详细,但不能没有。 我在写已故的原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经理韩福才 我不仅写了他为了改变企业长期贫穷的落后面貌,不仅写了他为此付出了超常的精力和心血以至生命。还写他为什么这样?是如何想的?他在看望困难职工时对一同前来的上级领导和身边的同志说: “当我看到一张张饱经风霜、泪痕斑斑给我要饭吃的面孔时,我感到心酸难忍。当前和今后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就是凭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动,保证职工有饭吃,不仅要让在岗职工和 5000名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工资,还要保证 4000多名下岗职工的生活费按时发放,脱贫解困是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最大的目标和最现实的问题 由于过度疲 劳,韩福才同志的体质急剧下降,疾病时常折磨得他难以忍受,每到这时妻子都提醒说: “身体是第一位的,你要抽出点时间把病看好。 ”他说: “病可以拖,但几万名职工家属不能一天没有饭吃。我作为当家人,整天住院看病,有何脸面要求别人工作呢? ”就在胆结石一犯再犯,需要住院手术时,妻子还一再劝说: “打个电话告诉单位一下。 ”而他坚决不同意,说: “年终各自的工作都比较忙,一点小毛病就不要打扰大家了。 ”我把这些写进稿子里,读者就可以了解一个煤炭企业的老总在困难时期、在生命垂危时期心系工作、心系职工的精神境界。 我去采访 登于 2001年 7月 2日十七版新民晚报) 他说: “相信党,相信群众,也相信自己,希望和追求使我受过伤害的生命终于战胜了厄运。我放下了手中的笔,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我读完了当时能读到的列宁全集和毛泽东选集等经典理论,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他谈起自己这段艰难岁月时,只是淡淡一笑说: “我那时感到愁苦与茫然,也有过牢骚与怪怨。但与质朴、豪爽的矿工们在一起,矿工那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品德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把矿工当我师,以矿山寄我情,使我的座右铭。这样 ,我也就挺过来了。 ”由于他与矿山有切不断的情丝,与矿工有解不开的情结,最终受到党组织和群众理解支持,重新获得拿起笔的权力不久,他就全身心投入到讴歌矿山与矿工之 “美 ”的创作中去。 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完全是一个家庭历史背景复杂,受到组织的关怀、矿工朴实的性格感染后的肺腑之言,符合他的身份,也为他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奠定了思想基础。 性格和职业特点: 我采访井下农民协议工周绪乾。 他的职业特点是:热爱井下这份充满险恶又有相当技术含量的放炮员工作,废寝忘食地钻研,当好井 下煤炭生产的排头兵。 我在写他对工作的态度、事迹的同时,注意抓他不同的性格。 他貌不压众,语不惊人,充其量不过 太不起眼了,来矿七个年头,可全矿竟有75%的人叫不出他的名子,谁也说不清他的职业。 有人告诉我,他是一名放炮工。 于是,我来到了工作面。 借着矿灯的余光,透过未散的炮烟,隐约看见他灵巧的身影,正在处理未爆的残炮,他忙的团团转,一会儿做引药,一会儿又是装药进线,为了不影响生产,他每次都是等生产班把煤拉完才出工作面,这样,发现残炮便于及时 处理,他每班都是在井下干十几个小时。 我默默地看着他那湿淋淋的衣裳和满脸的煤迹,无需他开口,我就深切的体会到了他的艰辛。 有人告诉我,他是一个支架的大工。 我从生产班老师傅那里了解到,他支架的速度惊人,而且质量过关。每次架支完后,他都要反复检查几遍,看哪架支得不合乎要求,便及时调整。在井下,他也算得上是个老工人了,对班长的分工,条件的好坏,他从来不争多论少,他来矿七个春秋,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井下度过。 有人告诉我,他是个净浮煤的小工。 我找到了他的班长, 班长说: “这是他额外干的活,曾不知有多少次,因净煤工不够,眼看就要影响当班生产,遇到这种情况,他炮放完后,准时找个大锨进了工作面,不声不吭地干了起来 ” 我最终也没能搞清楚他的专职和特长到底是什么。但是,我毕竟搞清楚了一点:他是一个出色的采煤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 我想知道,他,这个不起眼的采煤工,在做着许多不起眼的工作时,该会有怎样一些不为他人所知道的苦恼与欢乐呢? 他告诉我,他确实有过许多苦恼:和他一起来矿的,有的当上了队长、班长,有的没干几天回家当上了专业户,收入比他高出 几倍,相形之下,他曾苦恼过;几个在外干事的哥哥看不起他下井这份工作的时候,他苦恼过;还有,当他留上残炮的时候,当他老空煤按规定的时间没有清净的时候,他苦恼过。 但是,他说,他更多的还是欢乐,当他看到自己放的一帮炮的煤,生产班顺利出完的时候,当他看到他支的架,经领导验收后那满足的微笑时,他便从心底洋溢出阵阵欢乐。 他是太不起眼了,但他又是显赫的,也许很多不起眼的东西,本身就是显赫的。 他叫周绪乾,是蒲白矿务局局马村矿采二队工人。 这样,就把一个煤矿工人的个性又不同于煤矿工人的个性表 现出来了。 人们的生活经历、工作、性格、思想、感情丰富多彩,各具特点。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可以写出不同的通讯。同一个人,由不同的人来写,文章也会不同。采访时,面上的材料要掌握,但更要注意有重点地挖掘点上的情况。一个典型人物活动的方面很多,但是他总有几个活动的重点,这几个 “点 ”一定要深挖细找。对材料要充分挖掘,同时,也要重视了解反面材料。现实情况都要掌握,也要注意了解历史情况,几方面的材料掌握了,采访才算是基本完成。 过去的老记者有句话:采访时要有 “海量 ”,材料多多益善,要有一追到 底的精神,不放过一个线索。但写作时要非常 “小气 ”“吝啬 ”,细琢细磨。采访时抓一把就走是不行的,要追根究底,特别是不放过任何一点有价值的线索。一定要深挖细找,深挖有意义的细节。这样做有时会困难一些,有些人物不愿谈自己的事,有些也常因为追问的太细而不耐烦,觉得 “你这人是怎么回事,问起来没个完啦! ”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灰心,要很耐心地说服他,正面挖不到就和他闲聊,有时在无意中可能会发现很有意义的细节。你和他聊上两三次,只要能挖出几个有意义的情节,就是很大收获了。 采访的主要目的是挖掘那些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和本质的典型事例,典型情节。什么叫典型事例,典型情节?简单地说,典型事例就是能代表方向,超出一般,反映事物本质的事例。我们看过很多先进典型的人物通讯,有的人物通讯七八千字,上万字,但看完之后,给你留下印象就是那么几件事,这几件事给你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过了多少年都忘不了。比如雷锋冒着大雨送大嫂,买车票的事;王国福的 “长工屋 ”;杨水才的 “一颗核桃种 ”等等,还有像好八连 “闪闪发光的一分钱 ”,也属于这一类,这些情节所以使人难忘,就是因为它比较深刻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超出一般,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已 故的著名作家巴金有一个明言,其中提到一句话我听了很受启发,这句话的大意说,文学作品应当是 “情理之中,出人意外 ”。就是说,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使人意想不到。但是仔细一琢磨,又感到完全合情合理,在情理之中。这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常规律。文学创作上是这样,通讯写作,特别是人物通讯,也应该是这样的。采访中,我们既要注意挖掘那些能够反映事实本质的典型事例,典型情节,又要注意挖掘那些一般化的,很有特色的情节。这点对写好人物通讯很重要。 为了说明问题,我举穆青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焦裕禄 这篇通讯里,其中有这样一段: 严冬,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 “走,跟我出去一趟 ”,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学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在这里开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 ,沉重地说 : “同志们 ,他们绝大多数人是灾区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 党把 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 从车站回到县委 ,已经是半夜时分了 ,会议这时候 “才正式开始 ” 。 严冬的夜晚,开会、去火车站,要干什么,夜、会、火车站,似乎风马牛不相如,不太合理,出人意料,但仔细一想,又非常合情合理。 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就把焦裕禄那种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火样感情,一下子烘托出来。试想,如果作者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没有同人民群众火热的感情,没有很深的文学修养,而仅仅是一些事例的罗列,一种简单的叙述,那么,读 者读起来也就没有味道了。 所以说,只有深入采访,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写出好的人物通讯,俗话说: “有一头好发才能理出一个好头 ”。采访也是这样,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过硬的材料,才能写出一篇好的通讯来。 第二个问题:人物通讯的写作: 1、不要抓到材料就写,要在研究材料上多下功夫,要吃透材料。有句行话叫做 “七分思索三分写。 ”想透了才能写透。我们想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想的目的是要突出主题思想。写一个人物,首先要搞清 楚为什么要写,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要通过这个人物的宣传报道表现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这些问题一定要想透。既要想透表现什么,又要想好怎么表现,这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做到的。在写的过程中往往还有这种情况:费力不小,翻来覆去写了多次,人家看了还是没印象,不感人,什么原因呢?最主要是思想不明确,没有想透。每一个先进人物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事例,用哪个,不用哪个,思想不明确就无法选择,就会被埋在材料堆里无法摆脱。我们写通讯时,常常一上来堆上十几个例子,文章搞得十分冗长,经过一遍遍修改,选来选去最后只剩下三五个、七 八个例子。我自己有这个体会:例子多了,容易被埋在里头,跳不出来。另外,有的人没有参加采访,只是个读者,比较客观,能够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听听他们的见解很有好处。 2、要写出新意来。 我们要注意,写一个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写他的眼睛,什么是这人的传神之 “眼 ”呢?如何去抓他的传神之 “眼 ”呢?这是我在采访写作中一直最苦恼的问题。 我国有近 13亿人口,煤矿工人 500万人,大家所在的矿最少也得上千人,写哪个,不写哪个,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但不管写哪个,都要明确:通过他,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教 育意义。同时,给报纸写通讯,不同于给人物立档案,写传记,要抓住他的主要特点来写。 我去采访黄陵矿业集团公司经理高仰才。 要观看千百朵花,才能找出哪朵花是自己认为最美的。要把高仰才这位经理全身上下看个仔细,才能分清哪是自己所认为的眉毛胡子,哪是眼睛。 通过工作会的书面和口头材料,我了解了黄陵矿业公司这个新型的煤炭企业,在 2002年前后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高仰才的经历、工作、作风、品质以及人们对他的反映等等。慢慢知道: (一)高仰才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做事的煤炭企业家,他一 调来就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确定矿区的发展思路。 (二)在调查研究中,他了解了黄陵矿业公司人普遍对矿区发展失去信心的心理特征。例如:黄陵诸多前几任领导都干却未能干成的大事情,都必须在他的手里变为现实。一些人说: “高仰才是脱离实际的蛮干,根本实现不了。 ” (三)他一心想着企业,冒着资金危机,承担着市场风险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迎难而上,准确分析和把握煤炭市场变化的脉搏,开拓进取,做强做大企业。(四)他不是所谓的 “救世主 ”,是国家煤炭体制和煤炭市场发展的大好趋势、是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给 了他智慧和力量。 我认为,这是国有企业结构调整重大问题,也是一位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所以我就写了好个能 “折腾 ”当家人的通讯。至于高仰才在工作中遇到多么大的阻力,他怎样吃苦耐劳等等,我把它当成眉毛胡子,一律刮掉,或者一笔带过去。 3、要精练,要有千锤百炼的精神。 写好通讯,这是一关。这和前面的是联系在一起的。想透了,主题明确了,才有可能做到精炼。否则精不下来。精炼包括两个意思:一是精简结构,一是精炼文字。古人有句话叫 “立主脑,减头绪 ”,意思就是突出思想,精简结构。我们 写文章的通病是头绪太多,面面俱到。一个先进人物的事迹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面面都写到。一定要从许多 “面 ”中,找出最主要的方面把它写好,这样就突出了。 精炼文字就是要把可有可无的字句都删掉。学会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最生动的内容。就是: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有话无话都拉得很长。原因除了对典型材料没有吃透外,还有一条,就是对读者的理解力缺乏应有的信任。一件事本来两句话就说明白了,偏要在那里无不休至地说个没完,生怕读者不懂。写文章应该是 “言已尽,意无穷 ”,留有余地 ,给人以启发。而不是 “意已尽,言无穷 ”,罗哩罗嗦,没完没了,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克服。 第三个问题、人物肖像的描写 人物的描写,本是文学领域里的话题,如果一个人从事小说创作不会人物描写,没有人物描写方面的深厚功底,那是绝对不会写出成功的文学作品的。可以说,人物的描写,就是文学创作中的生命线。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小说中的人物,是臆想虚构出来的,而新闻人物是真实的,严格说是不能臆想虚构的,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在我们的人物通讯的写作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都是同一个 人物,同是他做的事情,而不同的记者写出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有的记者写的有骨头没肉,干巴巴的,而那些新闻大家一动笔,满纸就活了起来,常用的话说,就是妙笔生辉,写不完的东西,让人看了很生动,感叹不己。 比如, 60年代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石采写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为为了六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一个阶级兄一九六年二月三日,农历正月初七, 下午四点钟 在首都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繁忙,商店披着节日的盛装,人们满面春风地南来北往。就在王府井北口八面槽路东的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部里,营业员 们正笑盈盈地答对顾客;办公室里,算盘珠响个不停,快下班了,正忙着结帐。大家兴致很高,准备晚上去参加首都商业职工春节联欢会,会上将有著名艺术家的表演,内容十分精彩。 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一个戴近视眼镜的业务员,一把抓起听筒: “喂,哪里? ” “长途!我是中共山西平陆县委,我们这里有六十一名民工发生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 二巯基丙醇 ,越快越好,越快越好! ”听筒里的声音十分响亮而焦灼。 “我们立刻准备药品! ”很怕对方听不清楚,他几乎喊起来了, “我们马上设法把药发到太原! ” “不行!太原离平陆一千多里,而且要翻山越岭,交通不便,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 六十一个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千支注射剂,非得空运不可!每一个字,都好似一颗钉,颗颗钉在人们的心上!人们的心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