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1、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项目名称与开目名称与开发单发单位位 项目名称:xx 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点:xx 县 xx 线以南,xx 以东,规划总用地面 积 76124.18 平方米,约 114.19 亩。 开发单位概况: xxxx 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二一二年 四月十八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现注册资金贰佰万 元,公司实行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公司共有干职工 16 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8 人,公司法人代表 xx,实行经理负 责制,公司下设财务科、经营管理科、工程技术科。 1.1.2 建建设设内容、内容、规规模及模及资资金来源金来源 建设内容及规模: 兴建一个 xx 农副产品综合市场,项目总建筑面积 92226 平方米,其中,住宅及门店建筑面积 84735.2 平方米,市场建筑 面积 7390.8 平方米,其他配套设施面积 100 平方米,并配套建 设道路、绿化、给排水、供配电等基础设施。 估算项目总投资:13125.4 万元。 - 2 - 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200215 号印发的投资 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1993530 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 (3)、xx 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4)、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3 可研究范围与工作概况 (1)、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xx 农副水产品 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条件、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建设方案、投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 (2)、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根据委托,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相关情况进行 了调查,分析了有关资料,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投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及项目地的地理、水文、气象、交通、 - 3 - 水电等基本情况,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综 合效益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在满足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上 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 表表 1-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总用地面积平方米76124.18 约 114.19 亩 2净用地面积平方米62669.8 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92226 住宅及门店建筑面积平方米84735.2 市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7390.8其中 其他配套设施面积平方米100 4建筑基底总用地面积平方米29917.4 5容积率1.4 6建筑密度%39.03 7绿化率%26.45 8停车位个228 - 4 - 2、项目开发背景与市场分析 2.1 经济与地理环境 项目位于 xx 省 xx 市 xx 县境内,项目区概况主要包括 xx 县基本概况、自然环境概况、人文环境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 概况,下面分别说明。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区位 xx 县处于 xx、xx、xx 三市五县中心,县城至省会 xx 仅 38 公里,位于 xx 市区 xx 半小时经济圈内,xx“两型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紧密圈层,是 xx 城市群向洞庭 xx 岸拓 展空间、带动“3+5”城市群发展、连接武汉城市圈的核心节点。总 面积 1581.5 平方公里,总人口近 70 万。全县辖 12 个镇、7 个乡: 。 xx 位于省会 xx 之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称“楚南首 治”,有“鱼米之乡”之美誉。自古以来,凭借其水陆交通区位优势, 游人如织,商贾如云,骚人唱和,题咏不绝,故又称“文献之邦”。 、历史沿革 据 xx 县出土文物青山石器分析,远在 6000 至 10000 - 5 - 年前的原始社会,先人即茹毛饮血于斯。4200 年前夏禹治水时, 黄帝后裔封于 xx 地境,史称“罗”。xx 之名始于南北朝刘宋元 徽二年(公元 474 年),xx 刺史王僧虔置县于黄陵山北(今三塘 镇),因黄陵山又名湘山,山北为阴,故名 xx。xx 县境春秋时 属楚国,公元 689 年楚徙罗子国移民于湘水之南,县境遂属罗子 国地。秦国时为罗国,西汉末析东境置汉昌县,南北朝 474 年析 罗县、xx、湘西三县部分地域置新县,因地居湘水之南,故名 xx。隋代几经废置,唐神龙三年(公元 707 年),析县境东部地域 置昌江县(今 xx 县)。今之县城,则为南宋知县李植于公元 1135 年所迁立。建国初,1966 年 3 月析县境东部置汨罗县(现汨 罗市),县境范围遂为今状。 2.1.2xx 县县自然自然环环境概况境概况 、地理概况 xx 居于湘、资两水尾闾间,濒南洞庭湖。介于东经 112 度 30 分113 度 02 分、北纬 28 度 30 分29 度 03 分之间,南北 长 61 公里,东西宽 51.3 公里。面积 1581.5 平方公里,约占 xx 市总面积的 10.5%、全省总面积的 0.759%。属华夏构造体系的 第二隆地带。地形以湘江为界,湘江以东称东乡,地处丘陵,山 川秀丽,青葱翠绿。青山庵、狮子岭、鹅形山、文家山、王思岩等 为县内名山。湘江以西为西乡,为滨湖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在 - 6 - 35 米以下,种植业、渔业甚为发达,乃有名的“鱼米之乡”。 、土地资源 xx 县土地资源构成可概括为“一山四水三分田,两分道路 和庄园”。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和岗地为主。成土母质以河流冲 积物、湖积物、第四纪红土为主。全县平原面积 702.11 平方公里, 低山 21.4 平方公里,岗地 200.92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657.06 平 方公里。全县地势平坦,土地适种性广:西部平原土壤以水稻土 为主,湖滨为潮土,东部低山岗地主要为红壤和水稻土。平原土 壤耕层深厚,质地疏松,肥力较高,适宜水稻、油菜等作物生长; 东部岗地红壤土质粘重,酸性较强,适种茶树;湖滨潮土土层深 厚,质地肥沃,夏季淹水,冬季干涸,可广种芦苇,亦可栽种杨柳; 广大湖区既可进行鱼、虾、蟹等大面积水产养殖,也可广种莲荷、 菱角等经济作物。可以说,xx 独特的土地资源一方面使 xx 成 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另一方面也造就了 xx 的青山绿水, 为 xx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气候资源 xx 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强,气温 较高,夏季长达 4 个月。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高温期同多 雨期一致。年平均气温 17 摄氏度,全年无霜期为 223-304 天,年 日照 1399.9-2058.9 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97 千卡-119.38 千 - 7 - 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 1392.62 毫米,雨季(3 月-7 月)平均 降雨量可占年平均总量的 54.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1.37%, 年平均风速为 3 米/秒。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xx 四季皆 宜,适游期长,旅游气候舒适度很高。因此 xx 温热湿润的气候 一方面有利于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以及各种水陆动物的繁殖, 另一方面宜人的气候也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天时条件。 、水资源 xx 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沼塘堰星罗棋 布。湘资两水在境内流经长度达 250 余公里,内江流经长度 70 余公里,另有外湖 81 个,内湖 78 个,塘堰 3372 个,水坝 2249 座,水域总面积 98 万余亩,可利用率达 55%以上,丰富的水资 源不仅为养殖、捕捞、灌溉、航运、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提供充裕 的水源,而且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河湖密布、水面广阔的自然环 境中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有利于游客放松紧张的神经,同 时丰富的水资源也使得 xx 成为美丽的水乡泽国,本身就是不 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生物资源 xx 境内适应性广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光、热、水资源,为 生物的繁衍提供的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生物资源有以水稻、 红薯为主的 11 种粮食作物,有以茶叶、棉花、藠头为主的 15 种 - 8 - 经济作物,以芦苇、湘莲为主的 10 余种水生经济作物,以松、杉、 樟、柳为主的 228 个树种,以青、草、鲢、鳙为主的 114 个鱼类品 种,以猪、牛、羊、鸡、鹅为主的 9 个畜禽种类。全县山林 4 万余 亩,林业用地占陆地面积的 16%,森林覆盖率为 12.5%。境内多 珍奇生物:珍稀树种有银杏、枫香、杜仲等 30 余种;珍禽异兽有 麂、獐、锦鸡、鸳鸯等;珍贵鱼类有中华鲟、白鲟、胭脂鱼、非洲 鲫等,白鳍豚更是世界珍稀鱼类;还有特种水产甲鱼、乌龟、泥 蛙、龙虾、河蟹、贝类等;珍稀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中华秋沙 鸭等七种,二级保护的有白琵鹭、灰鹤、天鹅小白额雁等,国际 协约组织保护品种达 21 种。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自然界馈赠给 xx 的宝贵财富,珍稀动植物更是吸引游人眼球的珍贵的旅游资 源。 、自然环境区域特点 xx 的自然环境总体来说呈低山、岗地、平原、河湖四种形 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地势东南高,西北低。xx 处于幕阜山余脉走向洞庭 湖凹陷处的过渡带上,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形成一个微向洞 庭湖盆中心的倾斜面。境内最高处为青山庵,海拔为 552.4 米, 最低处为濠河口河底,低于黄海水平面 4.3 米。 第二:以滨湖平原为主体,呈块状分布。xx 东处湘江大断 - 9 - 裂带,构成低山、岗地;西盘下切,形成滨湖平原,平原面积 702.11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44.4%。 第三:河湖交汇,水域广阔。xx 东南山岗地区水系发育不 良,而北部平原、湖州地区则河湖交汇,主要河流有湘江、资江 和白水江;主要外湖有横岭湖、团林湖、淳湖和荷叶湖;主要内湖 有 xx、洋沙湖、范家坝、白洋湖和南湖垸哑河等。水域面积 98.56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41.56%。 2.1.3xx 的人文的人文环环境概况境概况 xx 古称“楚南首治”,有“鱼米之乡”之美誉。xx 水陆交通 便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炳蔚,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自 古以来,游人如蚁,商贾如云, “迁客骚人,悉会于此”,骚人唱和, 题咏不绝,正所谓“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徵诸史册,历有黄帝 张乐,虞舜南巡;昔神农尝草百草,铸鼎于斯,神鼎山因之得名; 楚屈原行吟泽畔,乘白骥过江,今白马寺为鉴;三国关公战 xx, 于关公潭扎营练兵;南宋杨幺兴兵,驻畎口、葡萄山一带,义旗 漫卷;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跋山涉水,行走于 xx 寻常巷陌,写就 xx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彭德怀被迫离家,颠沛流离,屈身于 xx 林围,与寻常百姓朝夕相处,靠卖苦力为生,投身革命之后, 又多次领兵迂回于 xxxx 自古名贤辈出,如明永乐户部尚 书夏原吉,清封疆大臣左宗棠,清洋务先驱、中国首任驻英法公 - 10 - 使郭嵩焘,北伐军军长陈嘉佑,同盟会会员陈嘉会、郑照熙,红 军早期将领陈毅安,著名作家、表演艺术家康濯、杨沫、白杨等, 不胜枚举。xx 境内现有左宗棠故居柳庄、左文襄公祠、郭嵩 焘故居、xx 文庙、岳州窑遗址、南泉古刹、文星塔、状元塔、远 浦楼等十余处文物古迹,是人们踏访先哲时贤足迹、熟悉湖湘文 化、抒发怀古幽思的绝佳去处,也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具有丰富的文物、考古和旅游价值。 通过对 xx 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分析,我们可 以看出 xx 是堪比苏杭的典型的江南水乡,从生态建筑学的角 度来看,xx 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系统完全具备理想的风水宝 地的所有构成要件。按照生态建筑学的观点,只有当某一区域内 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 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 xx 背山面水,东南部的青山庵、狮子岭、鹅形山、文家山、王思 岩等县内名山构成了 xx 的东南天然屏障。同时,xx 水域风光 面积广阔,河渠纵横交错,更有洋沙湖、横岭湖、东湖、xx 点缀 其间,湘资两水绕城而过。从生态风水学的角度看,xx 背后的 靠山屏障,有利于抵挡冬季的寒风;面朝流水,既能接纳夏日南 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 - 11 - 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既可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气候、获取木材,这些环境因素 综合在一起,造就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因此 xx 这个富有生态 意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南水乡城市,正是生态建筑学所始终 追求的风水宝地,也是广大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2.1.4xx 县经济县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概况展概况 xx 县主要处于洞庭湖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又位于省 会 xx 近郊,水陆交通便捷,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条件很好。改革 开放以来,xx 县委、县政府坚持依托两市(xx、xx)和三路(长 湘公路、省道 s308 线和湘江水路),大力调整结构,瞄准全省强 县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使地方经济得 到迅速发展。2010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1587000 万元,比上年 增长 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37000 万元,同比增长 4.7%; 第二产业增加值 810000 万元,同比增长 23.9%;第三产业增加 值 439000 万元,同比增长 11.3%;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第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1.2%、51.2%、27.6%。 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垃动 gdp 增长 3.4、8.2、4.4 个百分点。 2010 年全县财政收入 43010 万元,同比增长 21.3%,全年税收收 入 32879 万元,同比增长 27%。 2010 年,年未总人口 75.69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2.04 - 12 - 万人。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全年农民人平纯收入 6341 元, 实际同比增长 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32 元,实际 同比增长 16.6%。 2.2 项目开发调查与分析 2.2.1 规规划与市划与市场调查场调查 (一)规划与市场调查 xx 县政府为了贯彻中央的扶农政策,根据本地农产品、水 产品产量大而交易平台缺乏的实际情况,为解决当地农民农产 品卖难、当地居民农产品买贵的现状,科学规划在 xx 开发大型 的农副水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提出了打造 xx 农批中心的发展 方向。 根据政府的规划,xxxx 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入考察 了 xx 的农产品结构优势和销售渠道,调查获知当地消费群体, 经营业者和种养殖人员的所求,认为创办区域农批中心是符合 当地政府规划的,也是做大当地现代农业物流的可行基础。 (二)打造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的构思 xx 县 xx 属农、水产品主要产区,但原有的农、水产品的 经营、销售均延续原始的塘口和场口交易方法,虽有个别小型交 易市场的存在,但交易场地小,交易类别单一,缺乏规模效应和 - 13 - 辐射功能。近几年,从 xx 县农副水产品市场供需变化情况来看, 主要是经营农副水产品商铺的供应量跟不上需求,导致经营农 副水产品商铺的略显不足,导致商铺租赁价格偏高。虽然每年都 有新建农产品商铺的推出,且稳中有升,但仍不能满足经营者对 大型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商铺的需求和市民投资置业农副批发 市场商铺的需求,市场商铺每年供应增长只有 10%左右,低于市 场需求增长 20%。 (三)项目可行的条件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地方商贸流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 济的发展,国内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增势强劲,政府商贸流通产业 发展战略为 xx 县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宽松 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证消费安全,创建放心工程直接关系 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副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的提高,农副水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 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大众对环保绿色食品、无公害绿色果蔬的 需求不断增强,搞好“放心食品”工程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稳定市场、稳定社会,体现城市综合实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 重大问题。同时,通过实施农副水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强化市 场监管,规范交易行为,全面加强农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 - 14 - 善市场食品安全状况。创建放心市场,增强大众对农副产品消费 的信心,推动“菜篮子工程”的建设深化,是项目可行条件的基础。 xx 发展潜力巨大,农业资源开发,农副水产品加工、基础 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升级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已开发 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是绿色“菜 园子”、有机“米坛子”。项目具有主渠道和龙头作用,能促进农产 品流通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 持。 - 15 - 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 项目选址 项目地选址湘县 xxs308 以南,xx 以东,规划总用地面积 76124.18 平方米,约 114.19 亩。项目用地地势平坦,分布完整, 形状规则。地块地下没有电缆、通讯线路等影响施工的因素。项 目地质状况良好,地基承载力较强,没有其他规划性限制条件。 3.2 项目建设条件 3.2.1 地地质质条件条件 、依据项目地质勘察资料显示,地质状况为表层黄色粘填 土,厚约 4.5 米;11 米以下为沉积潮粘土,地基承载力一般为 150250kpa。地质结构条件较好。 、抗震设防:建筑物按gb183062001中国地震参数 区划图规定的标准,按 xx 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抗 震设防。 、根据拟建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 充分利用地形标高,减少挖填土方及拆迁工作量,节约建设资金。 - 16 - 3.2.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气象条件 xx 县地处东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 过渡性质,属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严寒期短,无霜 期长;春温多变,秋寒偏早;雨季明显,夏秋多旱;四季分明,季 节性强, “湖陆风”盛行。 、水文特征 年平均气温 17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4.5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29.2 极端最高气温 40.0 极端最低气温 14.7 年平均气压 1009.9 百帕 年平均日照 1760 小时 年主导风向 n 夏季主导风向 s(6-7) 年平均风速 2.96m/s 年平均降水量 1509.6mm 年最少降水量 1043.2mm(1963 年) 历史最大积雪深度 32cm(1972 年) - 17 - 项目所在地临长江伴洞庭、通长江 xx 水位站历史最高水 位为 36.66 米(1996.7.21 吴凇高程),1998、1999 年也达到 36.36m、36.25m。枯水季节最低水位为 1999 年 2 月 21 日, 22.23 米,次低 1928、1929 年 22.71 米。水面宽广,水源充足,一 年四季水运交通方便。 、环保特征 大气 正常 水质 正常 拟建地周边环境 满足要求 3.2.3 交通运交通运输输条件条件 xx 县位于 xx 省北部(偏南),濒南洞庭湖,居湘江资江尾 闾。县境东接汨罗,西邻 xx,南连望城,北交沅江、xx、屈原行 政区。湘江分东、西自南向北贯穿全境,资江干流及其东支自西 向东折北流经西境。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洞庭湖冲积平原,河湖密 布,沟渠纵横,东部兼有丘陵、低山。 交通方面除有发达的水路外,还有省道 xx 至 xx 高等级 公路和 s308 线从县境穿过,xx 湘江大桥、临资口大桥已建成 通车。 3.2.4 项项目配套条件目配套条件 项目供水、排水、燃气、通讯、网络、电力等市政配套设施齐 - 18 - 全。 - 19 - 4、建设方案 4.1 总体规划方案 4.1.1 指指导导思想思想 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创造一个方便、安全、舒适、和谐的 商业、休闲和人居环境,规划布局力求具有整体性、经济性、时 代性、超前性。 4.1.2 规规划划设计设计原原则则 坚持建筑功能、建筑美学、空间组合、城市美学均满足城市 规划要求和建筑综合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实用的原则。 4.2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兴建一个 xx 农副产品综合市场,项目总建筑面积 92226 平方米,其中,住宅及门店建筑面积 84735.2 平方米,市场建筑 面积 7390.8 平方米,其他配套设施面积 100 平方米,并配套建 设道路、绿化、给排水、供配电等基础设施。 4.3 公用辅助工程 - 20 - 4.3.1 给给排水排水 、编制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 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 年版);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2001 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年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编制范围 本项目室外、室内给排水及消防。 、给水(生活给水及消防用水) a.水源 本项目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及其它用水均由市政供水管 网供给,其水量、水质均可满足本项目的要求。 b.用水量 生活给水:住宅按 300 l人d 计,小时变化系数取 2.5, 商业商务按 50 l人d 计,小时变化系数取 2.0。 冲洗道路、场地用水按 10l/m2.d 计。 绿化用水按 2l/m2.d 计。 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 15%计。 - 21 - 消防给水:室外消防用水量 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 40l/s, 火灾延续时间按 2 小时计。 c.生活给水系统 根据本建筑的高度、布局,从节能考虑,本项目为多层建筑, 生活给水靠市政管网直接供水能满足项目需求。 、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的设计原则 雨水采用重力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通过设置地埋式二级生化处理装置 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 4.3.2 供配供配电电 、依据 国家有关电气设计相关规范、规定。 项目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 、用电负荷的确定 本项目用电负荷主要以应急照明、普通照明、电器设备等。 根据目前的用电水平和国家有关标准,其用电设施按住宅 20w/m2,加上室外照明及设备用电并考虑同时系数和需要系数 等因数,估算本项目用电总负荷。 、变配电间 - 22 - 本项目的供电电源从城市电网接入,应采用双回进线电缆 埋地引至变电间,并做好防水防潮。 、保安接地与防雷接地 本项目低压侧工作接地采用 tn-c-s 系统,接地包括变电所 的接地,弱电系统的工作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等采用联合接地, 接地电阻1 欧姆。 由于本项目为商住建筑物,在防雷方面属一类保护建筑,工 程设计中分区域在屋顶端装一组高压脉冲电子避雷器,各个部 位采取均压措施,并在变电所的低压侧引至重要负荷设备的回 路内装设浪涌吸装置。 4.3.3 弱弱电电 通信:本项目位于 xx 县 xx,城区通信主干线贯穿项目地, 完全满足项目的需要。住宅和公用通信设施及宽带网的接入,由 当地电信部门实施解决。 - 23 - 5、节能、环保、消防、劳动安全 5.1 节能节水措施 5.1.1 节节能能 项目建成后,用电范围主要是照明、商业设备、空调等,为 了减少能耗,采取以下措施: 、供电设计按就近原则合理配置,以减少线路损耗,供电 设备采用节能、安全器件,线路采用铜芯电线、电缆供电。 、采取低压电容器补偿,减少无功损耗。 、在电器设备的选型及建筑物内、外照明灯具选用上,采 用新型节能设备、高效灯具,减少用电负荷。如采用节能型筒灯, 日光灯采用电子启动器,公共场所不使用白炽灯等。 、加强用电管理,减少能耗。 、本项目建筑物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 以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同时也有利于居民和场内其他人员 的身心健康。 5.1.2 节节水水 、采取节水型设备设施,降低水资源消耗; 、加强用水管理,搞好供水系统的防渗、防漏。 - 24 - 5.2 环境保护 5.2.1 依据依据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0; 、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3;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2. 污污染源与染源与污污染物染物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是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将产生 不同程度的粉尘、噪音以及项目运营时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 水、场地冲洗废水等,拟建项目无工业污染和化学污染。 5.2. 环环保措施保措施 、粉尘 本项目粉尘的形成是在工程建设期间。按环保标准和规定, 通过洒水降尘和喷洒抑尘药剂等措施,把粉尘控制在每立方米 空气含量不超过 10 毫克,控制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噪音 建设期内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音,通过建筑机械设备 选用和避免深夜作业(一般不超过晚上十点)来进行控制。 - 25 - 、废水 生活废水和机房油污水,采取雨污分流和污废水经相应处 理后实施达标排放。 、其他废弃物 生活垃圾。区域内设置垃圾站,生活垃圾和一般包装废弃物 由专职人员清扫并送至垃圾站,再由环卫清洁车每天运往垃圾 处理场实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三化”处理。 、项目建成后,积极搞好区域绿化,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减少噪声和粉尘污染。 5.3 消防 5.3.1 设计设计依据和原依据和原则则 (1)、依据 a.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本) b.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2)、原则 a.消防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b.本项目在同一时间内按一处着火点考虑。 5.3.2 消防措施消防措施 (1)、区域内设置消防栓和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数量与间 - 26 - 距按照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布防。 (2)、平面布置上,要考虑设置消防通道、消防龙头。 (3)、室内装修及走廊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夹板 等装饰材料要用防火涂料浸泡涂刷,地毯、帘布尽量采用阻燃材 料制成的。 (4)、电器、电线的布置与装饰物要有一段安全距离。 (5)、设计时留出消防通道出口。 (6)、施工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擅自 更改施工图。 (7)、项目建成后,要建立安全巡视制度,制定安全规章,设 置安全警示,对区域内居民和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8)、注意火警预防,将本项目平面布置图交予 xx 县消防中 队,图中标明每一消防箱和消防龙头的位置,定期请消防中队到 小区来进行灭火示范。 5.3.3 消防手段消防手段 本项目区域内均采用消防冷却水和干粉灭火器共同扑灭火 灾。 冷却水消防系统采用常高压给水消防系统。 5.3.4 消防器材消防器材 本项目分别配置一定数量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 27 - 5.3.5 消防外消防外协协 消防外协由开发商或物管与 xx 县消防中队协商解决。 5.4 劳动安全卫生 、为了严防火灾发生,除采取消防措施外必须加强消防安 全教育。 、为确保人身安全,各住户对所有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和 金属外壳及管线支架等金属件采用接零保护,并设置必要的工 作接地系统。 、加强设备选型,合理布置噪声源,努力降低噪声对环境 的影响。 、合理安排功能分区和安全疏散通道,满足防护安全距离 要求,从规划上防止各类事故。 、充分利用空坪隙地进行场地绿化,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 环境。 、按规定搞好抗震设防和防雷减灾设计。 - 28 - 6、项目管理 6.1 建设工期 本项目从前期工作开始至项目竣工运营,其项目实施期自 2012 年 06 月至 2012 年 12 月: xx 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 阶段计划于 2012 年 8 月底完成所有的工程措施;第二阶段计划 于 2012 年 12 月底完成所有的附属配套工程措施。 6.2 工程招投标 6.2.1 招招标标范范围围 本项目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主要设备、构件等 原材料采购均为招标范围。 6.2.2 招招标组织标组织形式形式 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主要设备材料采购等各项招标 活动均按国家有关规定采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招标代理 公司负责招标。 - 29 -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与依据 7.1.1 编编制范制范围围 本项目的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土地征用拆迁,建设场地总图 (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消防、环保、土建工程、配套设施、 绿化等费用及与工程相配套的前期工作费用等。 7.1.2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国家及有关部委关于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要求。 (2)、土建工程费用依据 xx 市造价办公室提供单位工程造 价估算标准。 (3)、土建工程费用依据 xx 省建委 1999 年颁布的单位投资 估算表进行估算。 (4)、建设单位管理费、勘测设计费及其它费按国家计委、建 设部、xx 省建委等有关文件计算。 7.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规划总用地面积 76124.18 平方米,约 114.19 亩。建筑总用 - 30 - 地面积 62669.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92226 平方米。总建筑基底 面积 29917.4 平方米,绿化面积 16576.2 平方米。 7.2.2 投投资资估算与估算与资资金筹措金筹措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 13125.4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9896.7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603.7 万元,预备费用 625 万元。 详见投资估算表 表表 7-4 xx 农农副水副水产产品批品批发发市市场场建建设项设项目目 总总投投资资估算表估算表 单位:万元 建筑设备安装其他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 工程费购置费工程费费用 合计 1 工程费用万元 9426.79426.74704709896.79896.7 1.1 住宅及门店建筑面积 84735.28473.5 1.2 市场总建筑面积 7390.8739 1.3 附属用房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