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城中村建设八里村二里村安置房小区(东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三年六月xx县城中村建设八里村二里村安置房小区(东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一、总 论3(一)项目承办单位概况3(二)项目概况3(三)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及范围6(四)可行性研究综合结论8二、建设背景及必要性9(一)项目建设背景9(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三、项目定位19(一)项目目标定位19(二)项目业态定位19四、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20(一)场址现状20(二)场址条件20(三)项目建设条件25五、工程建筑方案28(一)工程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28(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29(三)工程方案31(四)主要建设内容47六、节能节水措施49(一)节能措施49(二)节水措施53七、环境影响评价55(一)项目环境保护执行的法规、标准55(二)环境现状55(三)环境影响分析55八、劳动安全保护与消防60(一)劳动安全60(二)消防措施62九、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5(一)项目建设期组织与管理65(二)项目建成后组织与管理65十、项目实施进度68(一)建设工期68(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8(三)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69十一、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70(一)投资估算70(二)融资方案74十二、还贷分析75(一)还贷资金来源及估算75(二)还贷计划75(三)分析结论76十三、社会评价77(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77(二)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78(三)项目的社会效益79(四)社会风险分析81(五)社会评价结论81十四、工程招标82(一)发包方式82(二)招标组织形式83(三)招标方式83(四)本项目招标形式与招标内容84十五、结论与建议86(一)结论86(二)建议8687一、总 论(一)项目承办单位概况1、项目名称:xx县城中村建设八里村二里村安置房小区(东区)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xx富强实业有限公司3、法定代表人: 4、联系人:4、联系电话:手机:办公室电话:5、单位概况xx富强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27日,办公地点位于xx县闸河东路与龙脊山路交汇处(幸福家园小区)。法人代表:xx;注册资本:20000万元;实收资本:20000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经营范围:承担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基础产业、社会福利等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建筑材料,研发、零售。(二)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xx县城区东北部,基地北临城市干道闸河路,南临城市次干道北环城东路和xx县基督教会,西边是铁路和防护绿地,东临城市支路乾隆湖路。2、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30272.39万元,总规划用地面积34827.50平方米(合: 52.24亩),总建筑面积85008.79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4515.49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7663.7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829.54平方米,容积率2.07,绿地率35.57%,建筑密度21.09%。住宅总户数503户,安置人员约1610人。(2)建设内容具体建设内容如下表:项 目单位数量规划用地面积m234827.50规划总建筑面积m285008.79计容总建筑面积m272179.25规划安置住房建筑面积m254515.49公共建筑面积m217663.76其中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商业建筑面积m24762.76安置房办公楼m212096.00医疗卫生用房m260.00社会服务用房m2190物业管理用房m2210文体用房m260市政公用设施公厕m260配电房m2200弱电房m215燃气调压站m210建筑基底面积m27346.96总建筑密度%21.09容积率-2.07绿地率%35.57居住总户数户503规划总人口人1610地下车库m212829.54停车位地面停车辆147地下停车辆294自行车停车位辆9943、占地面积: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34827.50平方米(合: 52.24亩)。4、投资估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272.39万元,其中:静态投资27897.39万元 (占总投资92.2%),动态投资2375万元(占总投资7.8)。静态投资估算该项目静态投资27897.3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6941.08万元;综合配套工程费3737.01万元;其它费用4923.02万元;基本预备费2296.28万元。动态投资估算动态投资2375万元,包括本次向银行申请15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在建设期利息的资本化。按银行贷款利率6.55计算1965万元。以及涨价预备金按410万估算。5、资金筹措:自有资金15727.39万元(占总投资51.2);申请银行贷款15000万元(占总投资48.8)。6、建设性质:新建7、建设周期:2年。(三)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及范围1、项目编制依据:(1)xx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xx县城乡建设发展规划;(3)安徽省、xx市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施方案。(4)国家及安徽省有关定额指标和建设标准。(5)xx县“十二五”发展规划。(6)xx市 “十二五”发展规划。(7)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和数据。(8)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10)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 50180-93(11)xx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12)项目区地质勘探资料; (1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95;(14)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建筑设计规范。(15)承办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报告编制原则:(1)依据xx市建设规划,结合xx市的客观实际,以能充分体现项目“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2)建设以“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的原则,点线面结合,参与构筑xx市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创造xx市的新形象,新面貌。(3)根据规划要求,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加强项目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4)合理有效使用xx市的土地资源。(5)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以服务为宗旨,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广开科技信息渠道,体现高效精干的原则。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提高企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6)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姿态,求实的态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和管理规定,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3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建设条件及场址方案;(3)建设内容和规模;(4)工程技术方案;(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项目节能评估;(8)项目财务评价等。(四)可行性研究综合结论本项目建设对促进xx县城市建设,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城市辐射的吸收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项目确定的建设内容符合实际需要,建设规模适当,工程造价适中,技术方案符合国家有关行业的技术规范标准,项目财务效益合理可行。二、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xx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xx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是xx市唯一市辖县,县城依市而建,全县辖11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xx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xx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市、县连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热、电、气一体化的能源供应,以及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图的空间。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省级开发区一xx经济开发区,“七通一平”全面实现,服务配套设施已经完成。一个以开发区为主体,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创业园区为两翼的投资载体和开放平台已经构建。“一条龙”服务制度、“一站式”审批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协调制度、投诉举报监督制度和投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省会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xx物华天宝,资源富饶。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达60亿吨,铁、铜、金矿9700万吨。国家级特大型企业xx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14对矿井座落在xx境内,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县属煤矿年产原煤百万吨以上。电力供应充足,电力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全县有剩余劳动力10-15万人,是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近300亿元的临涣煤焦化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投资额120亿元,年产甲醇170万吨的南坪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投资额100多亿元的xx煤电基地建设如火如荼,11对新建煤、铁矿井正拔地而起。新加坡、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兴业,恩远铝业、杭淮钢构、顺发食品、鲁王制粉、金沙纺织、巨成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及新型建材、针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具有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xx,这颗镶嵌在淮海大地上熠熠生辉的明珠,正以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国内外有识人士的青睐。2012年xx县抢抓机遇抢抓机遇,创新攻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15%,其中地方收入增长44.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84.5%。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完善支持工业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在规模扩张中提质升级。全年可新增规模企业28家,总数达199家。完成工业投资90亿元,增长18%;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38亿元,增长22%;利润15.5亿元,增长86%;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6亿元,增长72%。工业用电量9.2亿千瓦时,增长22%。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项目2个。金融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信用联社改制有序推进,截至11月底,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8.3亿元,较年初增加24.8亿元,存贷比38%,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xx县经济及财政的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县城城区作为向外拓展空间的第一着力点,更是掀起大建设大开发的热潮。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城市环境更加美好。同时大胆改革城建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引入经营城市理念,突破了城建资金瓶颈束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城镇化建设稳步有序发展。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取得显著成果。2、xx县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需要建设大量安置房安置拆迁户2012年xx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管理得到加强。扎实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年”活动,完成市政建设投资3.6亿元。沱河西路、国槐北路基本完工,溪河东路、滩溪路改造、滩河公园王桥至龙兴桥段已完工,碱河东路、碱河路桥等加快建设,侩河路新滩河桥、闸河中路等工程己完成招标。加强控违拆违工作,开展集中拆除违建13次,拆除违建1.2万平方米。完成食品公司地块、禽业协会地块等11个地块征收工作,征收面积65万平方米。搬迁安置房及保障性住房项目进度加快。规范电动三轮车运营秩序,综合整治城市立面景观,探索推进县城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刘桥镇结合采煤沉陷村庄搬迁和居民集中区建设,建成多层楼房40万平方米。五沟镇新区搬迁加快推进,新建道路14.4公里、供排水管道51.6公里,办公用房正在建设,完成投资20000万元。2013年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完善城镇综合功能。提升城镇规划水平,围绕生态城镇建设,完善城乡各类规划。加快县城建设进度,坚持改造、提升、拓展“三个并举”,推进县城大建设。加快政务新区开发建设,实施新区路网和安置房建设,启动政务大楼建设,筹备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旧城区综合功能,尽快完成滩河公园三期及城区路网改造工程。推进老城区改造,实现东一块与市区路网全而贯涌。xx县城镇化建设加速,需要建设大量安置房安置拆迁户。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政府尽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断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已迫在眉睫。3、本安置房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该项目是xx县城中村改造项目,本项目位于xx县城区东北部,基地北临城市干道闸河路,南临城市次干道北环城东路和xx县基督教会,西边是铁路和防护绿地,东临城市支路乾隆湖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xx县城扩容迅速,城区内形成了城中村,这些城中村现在已由村改为居。项目区有居民503户,面貌不整,住房条件差,与县城整体环境极不协调。为加快xx县城镇化建设步伐,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为进一步加快xx县城市建设发展步伐,需整合大量的土地,新建更多的安置房满足拆迁户的需要,xx富强实业有限公司提出了xx县城中村建设八里村二里村安置房小区(东区)项目。通过建新拆旧,实现了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有效利用率提高,用地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促进了xx县城镇化快速发展。(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建设对于加快xx县建设,推进xx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推进xx大建设、打造现代化城市,是县委、县政府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进xx崛起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了继续强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安置房无疑是最大的前提,谁先把社会保障性质住宅工作做好、做到位,谁将率先抢得建设先机,赢得发展主动。可见,安置房建设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先行作用日益明显,一是保障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市区的建成面积不断扩大;二是为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使其能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促进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本项目是xx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xx扩展、发展的主阵地。如果不抓紧做好安置房工作,必将错失加快建设发展的良机,丧失新一轮区域竞争的主动权。而且,安置房工作宜快不宜慢,时间拖得越长,风险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好安置房工作,就是抓机遇、抓发展、抓融入,因此,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定要以快速推进的工作成效,把机遇转化为现实。 2、本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城区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的迫切需要。xx县的经济是新兴城市经济,而城市的发展往往取决于良好的城市环境,环境出形象、出效益、出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xx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环境形象的提升。通过建设安置房,使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xx长远发展大局的高度,本着对民众负责的态度,加快安置房建设,以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进而提升xx县城镇环境吸引力,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该项目是xx县城中村改造项目,地处xx市区及xx县县城中间区域,项目区及附近居民区面貌不整,住房条件差,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为加强xx县城镇化建设,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唤起人们心中对亲切、优雅、悠闲生活的回归感,在喧嚣、激烈、多变的现代都市中,营造人们企盼已久的家。3、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xx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城镇化建设要求,安徽省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省域城镇空间格局不断完善,各中心城市不断做大做强,县城发展水平提升,小城镇和新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为促进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城镇化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今年2月底,省政府出台“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对城镇化工作做出具体要求和部署;4月24日,省政府又召开常务会议审议讨论、完善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进一步为城镇化发展绘就了蓝图。2012年10月9日下午xx市委21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xx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内需、稳增长、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选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要健全规划体系,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的衔接,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建设,积极培育中心镇。会议要求,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了解统筹城乡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激发全市上下支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情。xx县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在城市建设中,重点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不断更新规划理念,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在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13年以来,县城建部门全面展开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工作,完成了对上一轮总规实施情况的评估报告,制定了本轮总规纲要说明、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初步方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导向。项目建设就是xx县实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4、本项目的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安置房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建设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和城市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问题。对此,xx县委、县政府对安置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安置房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县安置房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及管理有序的运行轨道。近年来,xx县不断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但仍存在安置房的建设速度跟不上低收入家庭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现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安置房还不能完全满足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安定。为此xx县委、县政府极力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安置房建设模式,积极推行安置房建设市场化运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鼓励和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开发建设单位参与安置房建设,切实解决资金瓶颈问题。5、本项目的建设是以民为本、造福于民的体现。以民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造群众之所福,这是获得群众支持的唯一途径。xx县根据国家和安徽省有关规定,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要求,让中低收入家庭从中感受到了新旧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成为政府建立安置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对于群众来说,安置房的建设一方面将优化发展环境,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新的安置房小区建设将极大地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因建设安置房而取得的发展成果必将在最大范围、最大程度上惠及百姓。 具体到本项目的建设,还将充分利用城市水面周边环境资源,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建筑典雅、商住相宜、管理便捷的现代化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并体现本限价房小区 “亲、善、美”的和谐宗旨。因此,抓好本项目安置房建设工作,既是落实xx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具体举措,又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xx发展的现实需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xx市城市发展需要。可见,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三、项目定位 (一)项目目标定位鉴于本项目属于城中村改造项目,具有拆迁安置的特殊社会属性,因此从城市、地方区域、拆迁户、公司的角度出发考虑项目开发的目标定位为以下方面:1、通过危旧房区域的拆迁改造、提升城市区域形象。2、通过拆迁、还建安置拆迁住户,大幅度改善其居住生活条件。3、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土地价值最大化利用。(二)项目业态定位 本项目位于xx县城区东北部,基地北临城市干道闸河路,南临城市次干道北环城东路和xx县基督教会,西边是铁路和防护绿地,东临城市支路乾隆湖路。通过综合解析地块,地块周边环境以及本项目自身独有特点,寻找项目业态。经调查研究,分析得出项目的发展方向:普通住宅。住房全部按照约定作拆迁安置,档次定位中等档次。四、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一)场址现状1、地点与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xx县城区东北部,基地北临城市干道闸河路,南临城市次干道北环城东路和xx县基督教会,西边是铁路和防护绿地,东临城市支路乾隆湖路。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拟建场址土地属国有划拨用地,xx富强实业有限公司已获得建设用地批准。(二)场址条件xx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2311723,北纬33163414之间。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东近连云港,西连商丘、开封,南接宿州、蚌埠,北临徐州,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全市辖三区一县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7万公顷(202.05万亩),至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8万人,其中城区户籍人口135.4万人。xx承东启西,区位优越,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1、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xx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6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c;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54.8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蒸发量为1815.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4430.2小时。(2)水文条件xx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xx平原中部。xx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 104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 104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3)地质地貌xx市地处xx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其主要类型是: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xx市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4)工程地质条件xx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历史上未发生过较大地震。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xx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 由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拟建地块内未见崩、滑、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稳定;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址灾害为填土的不均匀沉降及填土边坡开挖岩等边坡滑塌、掉块,其规模小等,危险性小等。用地范围适宜本项目建设。(6)交通运输条件xx环境优越,交通便捷。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水陆空对外交通极为方便。2、社会经济状况(1)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城市发展中,xx市始终坚持两手抓,在全力抓好城市硬环境建设,增强城市整体功能的同时,紧紧抓住优化软环境不放松,在全市上下持久、深入地开展创建全国最优经济发展环境活动,掀起了一场新的“环境革命”,一是强化效率意识,改革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阳光操作”。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推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不断优化办事模式,推出了“三零”工程模式,即:招商政策更优,实行零收费;办事效率更高,实行零环节服务;打击更有力度,努力实现外商对环境零投诉。三是强化保护意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各类检查活动的通知、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意见,设立了“xx市优化投资环境投诉受理中心”,严肃查处一切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亲商、和商、富商、安商的环境和氛围初步形成,对外商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面优化,为推进城市转型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证。(2)雄厚的经济基础长期以来,xx市在坚持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加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纺织、酿酒、建材、电子、化工等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一是煤炭产业实力雄厚。目前,拥有xx矿业集团和皖北煤电集团两大矿业集团公司,中央、省属和地方生产矿井35对,在建现代化大型矿井4对,年产原煤近3600多万吨,居华东之首,全国第4位,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二是地方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力工业装机总容量165万千瓦,年发电量105亿度。纺织工业拥有50万纱锭、4000台布机、12000万米印整能力,综合效益位于全省前列。酿酒业特别是口子系列名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创发展新高。三是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共有私营企业5122户,注册资金44.7亿元。个体工商户5.15万户,注册资金9.1亿元。并逐步由服务型、加工型向外向型和高科技型转化升级,已成为县区经济的重要主体和新的增长点。四是特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近郊型、远郊型、工矿型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成了水果、水产等八大亿元项目基地,植树造林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菜篮子”工程连续15年居全省之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粮、棉、油、水果、蔬菜等生产基地。(3)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多年来,xx市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重,不断提高城市的规模水平和整体功能。一是建设了循环畅通的城市交通网络。新建扩建了淮纺路、高岳路、东山路、东外环路、长山路立交桥和西山隧道,新增城市道路65公里,使中心城市规模面积由过去的38平方公里扩展到235.5平方公里,百万人口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二是公益配套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实现了水、电、气供应一体化;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能力8万吨/日,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体育馆、博物馆、市行政中心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阵地进一步扩大;三是邮电通讯业发达。有线、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市城乡,固定电话装机容量58万门,移动电话装机容量58.5万户,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百强市局,是全国邮电通讯枢纽之一。(三)项目建设条件1、城市规划或区域规划情况项目建设完全符合xx市城市转型及xx县总体规划要求。本项目建设已列入城市规划。2、社会环境和法律支持条件xx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大改革开放和城市转型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城市转型和建设发展的政策法规,市政府关于商品房建设和销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已出台,为项目的建设创造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3、公共设施社会依托条件(1)给水供水管网已建成通达项目区,本项目给水纳入市政供水管网解决。(2)排水本项目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由项目区内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区的生活污水经初步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市政污水管网输往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3)燃气项目区所需燃气,主要用于居民生活用气,由市华润燃气总公司供给到项目区。(4)供电项目区所需用电由xx供电输变系统供给,能够满足供电需求。4、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交通便捷,具备项目实施的交通运输条件。5、施工条件施工场地平整开阔,施工运输可利用现成的公路和城市道路。高标号水泥、砂石、石灰等建筑材料当地产量可观,能满足供应,运距短、价格便宜。其它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上容易购得。施工条件基本满足要求,在拟定施工方案时注意与场地周边地衔接,充分利用场地内的空间,减少对周边人们生活及商业活动的不利影响,尽量减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见,项目建设地的各项条件满足项目建设与运营的需要,无明显不支持项目的因素。五、工程建筑方案(一)工程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1、指导思想:(1)按照xx市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精心设计本工程。(2)本项目建设应以人为本,尊从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元素,追求现代人文、自然景观的交织为设计出发点。(3)面向未来,认真进行整体空间的规划和单体建筑的设计,结合当代建筑趋向,构筑人人共有的空间和区域中心。(4)本着先进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利、适宜居住的安静、安全、卫生、舒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高级生态居住区(5)本项目建设应有其独到的特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建筑设计原则:(1)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城市规划、消防、日照及通风等规范要求。(2)着重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方便的交通体系、完善的配套设施、宜人的室外空间、高指标绿地率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3)尽量保证各种不同性质的人流、车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内部道路满足行车、消防要求。(4)强调绿地与居民活动的融合,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活动需求,使住宅建筑与绿化空间融为一体。(5)设置多样化的住宅空间与人性化场所,以适应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的多元化选择。(6)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特点,设置配套设施,以满足小区日常生活所需。(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规划设计理念(1)环境方面:规划地块面积较小,现状外部环境一般,外部环境承载力较弱,环境景观方面,主要以打造小区内部环境景观为主。(2)集中的社区配套中心结合规划区东北部,在闸河路与乾隆湖路交叉口,设置小区幼儿园、社区诊所、社会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医疗卫生用房、文体用房集中式的社区配套布置,在形成社区中心感的同时,有利于汇聚人气,方便居民的生活;而其合理的中心位置又能满足住区配套服务半径的要求。 (3)有特色的社区道路设计 在社区道路设计上,沿主要车行道内侧设置步行道,步行道结合边界绿化,小区地面停车相当集中设置避免对小区人行的过多干扰。(4)重要社区节点设计在沿城市主干道节点上,考虑以建筑布局围合成城市界面空间,以变化丰富的建筑轮廓线展示城市形象;在小区中心区域设置大场景的景观空间,做到步移景异的景观空间,在沿城市主支路乾隆湖路主入口上,设置步行景观大道,形成小区入口的大气势,提升城市沿街形象和小区品味。(5)情趣内外空间交相辉映,泛公建体系与室内外交换空间共同谱就的生活颂歌。我们可以试想一种生活:闲庭信步间徜徉在有情节的园林间,与路边的落叶一同体验四季对于这样的一个住区,封闭的居住形态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一代住区那种“关上门,便关闭了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经将一代人的生活形态变得冷漠而刻板。我们希望生产的,是一个半开放的室内空间体系,每个住户,都能在自己家的私有空间内,与整个园林的泛会所体系发生关联,视觉、嗅觉、触觉、听觉,都与整个园林体系共同活泛。居民们通过宽敞的阳台呼吸刚刚修剪过的草坪的青嫩气息;享受着咖啡与茶的氤氲芬芳;妈妈们盘坐在转角飘窗,微笑的看护着在楼下嬉戏的孩童;没有大量半开放空间的住区是乏味的,因为外面的美景与你无关。没有大阳台的空间是局促的,仿佛处处都在跟你斤斤计较;没有空中花园的住区是遗憾的,肆意的慵懒只存在别人的生活里; 在我们的住区中,齐备的安保,智能化系统,成就了整个住区舒适的前提,一种充满情趣的空间,有理由在这里恣意生长。2、规划设计结构本规划的大致结构概括为:“一心、两轴、五组团”。一心:小区中心绿地景观区。两轴:从乾隆湖路主入口向西与小区中心绿地景观连接景观轴线和小区南北向景观轴线。五组团:围绕小区中心绿地,布置的四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公建组团。内部路网形成一个环状,围绕中心组团形成小区的主要车行系统。与城市交通及城市干道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高可达性、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建筑群体。(三)工程方案1、建筑设计(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其它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项目单位提供的设计条件(2)设计原则按照规划指导原则优化整合。以人为本,以业主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谐的人文社区。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与周围建筑规划设计相协调,同时体现本区建筑特色。(3)建筑单体设计住宅单元与户型住宅单元功能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要求,这种要求相当具体,并且它将随着居民生活水准和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所以,我们的住宅单元设计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较强的合理性。户型比例表户型75 m290 m2120 m2合计套数44137322503比例8.7%27.3%64.0%100%户型设计上力求体现经济性、实用性、超前性、规范性和功能合理性。户型平面上以起居室(客厅)为中心,餐厅、公卫等公共部分布置在入口附近,卧室集中靠里边。通过厅、室、厨、卫的合理布局,使得单元组合灵活,私密性好。相互在声音、视线、通行等方面互不干扰;空间利用充分;分区明确,做到每户内“动静分区”。房间明厅、明室、明厨、明厕。平面上将起居室和主卧尽可能布置在南向或景观有利方向,辅助用房及次卧则布置在北向或景观稍逊之处。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光,夏季能有效组织户内穿堂风。主要居室设落地玻璃门通向阳台或采用低窗台落地窗,并在窗台内侧设置防护栏杆等措施保证安全。户型设计综合考虑空调安放,并尽可能使之隐蔽,合理组织空调冷凝结水收集与排放。单元入口就建筑整体而言,单元入口既是一个交通的概念,又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开始,当然也是“家”的概念遗留在“户外”的最后一站,它是内外环境的连接点。每一单元入口充分展示了住宅环境中对自然的亲切的心理需求。抬高的单元入口,回家的路径将更富情趣,通过宅前小路到单元入口形成“回家”的归属感。亲切而低矮的台阶尺度将建筑的人性展露无遗。一反以往单元入口那种简陋与粗糙,我们将材质的物质性设计为一种无声而有意的恭候欢迎您回家的姿态,仿佛伸出一只欢迎的手。精致的单元入口门套、单元门上的可视电话对讲机为住户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会让工作了一天的疲惫心情,在进入家门之前,已经有所缓释。层高住宅层高均设计为2.9米。楼梯高层住宅楼梯均出屋面,高层住宅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均大于1.10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10修订版)第6.2.9条规定。日照、采光所有住宅间距均按xx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通则进行计算和控制,设计采用全自然采光、通风设计,满足住宅室内环境的规定。墙体保温、隔热、隔声满足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保温、隔热及隔声要求。防火设计本工程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均按国家及地方有关防火规范、规定设计。小区内道路环通,均可作为消防道路;室内外按要求设置消火栓,并配备灭火器;高层地下室设专用消防水池;各建筑内均按要求设置消防疏散出口,地下室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障碍、节能、智能化设计根据有关规范及规定,设计中在所有高层住宅和公共建筑内均进行了无障碍设计。设计中按照国家颁布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标准,对小区内住宅及公共建筑进行了节能设计,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提高小区居住档次,在设计中按照较高标准进行建筑的智能化设计。(5)竖向设计本规划充分尊重周边地块、道路及内部自然地形标高,尽量不破坏地块原有地形特征。从总体上分析,社区内地形平坦,区内地形空间组织尽可能结合这一地形特征,为充分营造良好的建筑风水格局,步行系统局部地段地形标高作适当抬高和降低处理,以丰富社区空间特色。社区内部环形车行道路标高充分考虑与出入口道路标高的衔接,并以平缓为设计要点,组团院落空间标高随坡就势。各种场地的合适坡度为0.23,以利用场地排水。社区无障碍设计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50-2001)执行。(6)绿化设计小区的景观绿化布局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即采用集中绿地、庭院绿地,以及景观带相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系统。使整个小区的绿化形态丰富、形成由公共到私密的空间,有分有合的绿化体系。景观绿化采用自然式绿化,不刻意追求图案和造型,体现生动活泼、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绿化以乔木、灌木搭配。考虑四季色彩变化以及丰富景观层次的需要,结合休息亭、草皮、藤廊及卵石铺路,形成舒适而自然的绿化组群。小区中心景观区以小区的入口为起点,以景观廊道为流线,配以休闲广场、中小型景观节点、大面积的草地等。再配置具有当地特有的景观小品和景观植物,在步行景观轴的节点部分,如休闲广场、建筑物的入口处,种植乔木,为居民提供遮荫的场所。其它地方以大规模的集中绿化来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如居民健身活动场地、儿童游乐场地等,同时也创造小区的整体绿化形象、改善环境。各景观节点设计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小品,为组团居民就近提供游憩的场所,创造一个既具特色又亲切宜人的环境空间。围合庭院空间,形成多功能、多元化、复合型的景观空间,既可作为遮风挡雨的活动场所,又可午后闲坐、晚间游戏庭院绿地以住宅楼前的绿化为主,主要有单元入口景观,以草地、灌木、花卉为主要设计元素。(7)绿色节能设计设计将部分住宅居室阳台做封闭处理,冬季可作为阳光间,提高室内温度,减少冷风渗透;夏季起到一定的遮阳作用,对于降低室外气候条件对居室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室内气候意义非凡。针对本地区夏季日照强烈的特点,设计中将屋顶装饰构件与遮阳板结合设计,在丰富立面的同时有效地兼顾了遮阳的功能,提高了室内物理环境的质量,避免了能耗的无谓浪费。按照建筑节能规定,住宅外窗采用铝合金中空玻璃窗,外墙采用现抹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做法,屋面采用40厚苯板保温,保温效果好,达到节能作用,窗户选用双层中空玻璃窗,提高保温隔热效果,采用铝合金平开窗。(8)消防设计本小区内所有住宅间距均满足消防间距要求,小区内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每栋高层住宅的底边均有大于其1/4周边长度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消防扑救面,并在此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当有困难时,登高面靠近每套住宅的阳台或主窗。小区庭院区域设置消防车道并保证有18x15米的消防登高场地。消防车所经道路宽度均大于4.0米,坡度小于3%,最小转弯半径不下小于12.0米。消防扑救面与建筑物之间不得布置影响消防扑救的树木及架空线路,满足消防要求。(9)无障碍设计本期建筑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设计。有关节点遵照jgj50200l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出入口均做防滑处理,设坡度为1/12的残疾人坡道,坡道面均做防滑处理。2、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b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137-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技术规范 gb50038-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w0=0.40 kn/m2 (建筑高度大于60米时采用), w0=0.35 kn/m2 (建筑高度小于60米时采用)。地震参数: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特征周期为0.35,多遇地震影响系数0.04,阻尼比0.05。基本雪压:s0=0.55kn/(3)设计荷载(楼屋面活荷载,均为标准值)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生理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警官学院《文学批评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智能运输系统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金融企业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机械工程技术交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机器学习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药物制剂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城市绿地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财经大学《建筑设计(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际肿瘤护理进展》课件
-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 2025年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选聘编外专业技术人员20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手术室发生地震应急预案演练
- 配合、协调、服务方案
- 市政工程监理大纲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A卷)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数字素养架构与提升路径
- 2024年北京市学业水平合格性地理试卷(第一次)
- 期末测试卷(一)2024-2025学年 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上册(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