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产业业和和劳劳动动者者历历届届高高考考试试题题 1农农业业是是国国民民经经济济的的基基础础 (20052005 年文综北京卷第年文综北京卷第 2424 题)题)北京市贯彻中央精神,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 作重点,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回答 24. 北京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城区与郊区的投资比例 2003 年是 80:20,2004 年是 60:40,2005 年是 50:50。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是因为( ) A. 提高农业占 GDP 的比重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B.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C. 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 D. 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北京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2005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年广东政治试卷第1010题)题)10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中 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的原因是: A农村社会还处于封闭原始的发展水平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农民增产就能增收 (2005 年文综全国卷年文综全国卷 I,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各省,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各省 考卷第考卷第 38 题)题)38(32 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表 1 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 分) 在农民收人的构成中,工资性收人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 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 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 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2)根据表 1 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 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 分) 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 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 营。 (2005 年江苏政治试卷第年江苏政治试卷第 39 题)题)39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04 年初下发了 关于促进 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的 1 号文件; 2005 年初又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的 l 号文件。 (1) 上述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图一说明,2004 年夏粮产量较上年均有增长,其中秋粮比夏粮增长更多。全年粮食产 量比上年显著增长。图二说明,2004 年 1-9 月居民消费价格走势节节攀升,从 10 月秋粮 上市后,粮价回落,物价总水平也随之走低。表一说明,两年来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增加, 农民收入 2004 年增幅比 2003 年大。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2)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图一、图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粮食供需缺口较大,粮价上涨,引起物价上涨;秋粮上市,粮价下跌,物价也随之走 低,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粮食生产的状况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说明,农业是国民 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20042004 年两广卷)年两广卷)13.13.GDP 和 GNP 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计算方式上 D A.GDP 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B.GNP 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C.GDP 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魏奎编辑 第 3 页 共 14 页 D.GNP 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 (20042004 年天津卷年天津卷) )26.26.国家把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作为增加种植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 这项措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 A ) A.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B.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C.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D.组织富余劳力进城务工 ( (20042004 年天津卷年天津卷) )27.27.国家决定,2004 年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这一举 措在于 ( C ) 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 C.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 D.解除计划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束缚 ( (20042004 年天津卷年天津卷) )28.28. 2004 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长 2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对粮农直接补贴,发展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其目的是为了( B ) A.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C.强化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D.发挥市场对财政投向的决定作用 (20042004 上海卷)上海卷)24242004 年 1 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 强调农民增加收入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农民增加收入 (BD) A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B有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B有助于实现社会成员财产的均等化 D有助于消除城乡差别 ( (20042004年北京卷年北京卷)41.)41. (49分)“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读图回 答: 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4分) 人均纯收入增加。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 (20042004 年湘鄂川渝卷年湘鄂川渝卷) )3838 (32 分)2004 年新年伊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 意见 (又称“一号文件” )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 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增长率 其中:8 个主要产 粮省份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增长率 1997-20034%2.73%8% 材料二:农民人均纯收入(A) 其中来自农业部分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B) A:B 年份农民人均纯 收入 A 来自农业 部分 城镇居民人均 纯收入 B A:B 19972090 元1268 元5160 元1:2.47 20032622 元1168 元8500 元1:3.24 (1)联系“一号文件”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1 分) 材料一说明近 7 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其中产粮 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尤其缓慢。 材料二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 7 年里有所扩大。而且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 有所减少,这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运用国家的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 (10 分) 农民增收缓慢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国家 具有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缩 小城乡差距是政府的责任;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有利于解决“三 农”问题。 (3)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 (11 分) 唯物辩证法强调,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农业 和农村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可以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20042004 年两广卷)年两广卷)39.39. 表表 1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单位:%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 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30%-40%者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 表表 2 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图 1 2003 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 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 39.237.937.737.149.147. 746.245.6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 62806860770384722253236624762622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魏奎编辑 第 5 页 共 14 页 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 表 1 显示:从 2000 年到 2003 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 农村居民刚刚进入小康;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 (2 分) 表 2 显示:从 2000 年到 2003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 (2 分) (注:如考生通过计算,如:2000 年,城市居民与农村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 2.79:1,到 2003 年这个比例上升到 3.23:1,由引得出“差距正在扩大”的结 论,可酌情加 1 分,但该题最高得分不超过 17 分) 图 1 显示:我国农村人均税费负担包括农民上缴的税收和费用两个部分,以税收为主;2003 年农民人均 税费从类型看,越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税费负担越重;越是以种粮食为主的农民,税费负担越重。 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从表 1 与表 2 之间的关系看,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低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相关关系,城市恩格尔系数比农 村低,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多。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高,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少。 (3 分) 从图 1 与表 2 之间的关系看,2003 年农民所缴纳的税费人均虽然不足 70 元,但相对于农民较低的收入来 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不利于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3 分) (注:考 生亦可从图 1 与表 1 关系的角度回答本要点)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平均每年 降低 1 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是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 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充分体现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 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取消农业税外,还应该降低、甚至取消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此外,帮助农 民增加收入,不仅仅只是税费改革问题,还必须采取其他各种有力的措施。 (4 分) (注:如考生提出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其他措施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对农 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帮助农民工进城等,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加 1 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超 (20032003 年江苏年江苏 2424)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 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从经济常识看,这句话说明 (C) A、农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业现代化就是国民经济现代化 简析:本题考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基础的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涉及对三大产业关系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农业是 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是错误的,故 A 不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故 B 错, 不选。农业现代化对于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两者并不等同,故 D 错, 不选。解答本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排缪法,但这必须以坚实的知识功底为基础。 (2003 年上海第年上海第 22 题题*多项)多项)22温家宝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税赋重 的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下列举措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 ( ACD ) A减免农业税收 B将农民作为制定农业政策的主体 C精简农村政府机构 D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001 年全国高考试题)年全国高考试题)表一 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 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年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 居民消费额的比重 (%) 1996 9。0 3。9 51。0 1997 4。6 3。4 50。0 1998 4。3 5。8 47。0 1999 3。8 9。2 47。0 2000 2。1 6。4 表二 农产品的供求和加工状况 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 农产品加工 供给 需求 国家 农产品加工量占 全部农产品比重 (%) 每亿元农产品加工处理 后可增加附加值 以口感较差 的早籼稻为 主 口感较好的优质 水稻增加 发达国 家 80 约 24 倍 初级农产品 为主 初级农产品减少, 加工农产品增加 中国 20 0。38 倍 (1)表 1 和表 2 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 1 和表 2 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3)根据表 1 和表 2 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及其途径。 破译思路破译思路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有关国民经济 发展和全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重视还是不重视“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 村经济日益繁荣,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在我国加入 WTO 之后,农业面 临的挑战是最直接的。本题不回避这一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探讨增加我国 农民收入的意义和途径。解图表题,要采取逆推法带着问题看图表,迅速弄清图表所反映 的中心问题。先看题目的设问,带着问题再审看图表,这样能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如本题,带着题目所提的三个问题看图表,看过之后,就能大体确定表 1 反映的是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逐年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逐年下 降,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也逐年下降。表 2 反映的是水稻品种和以初 级产品为主的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占全部农 产品的比重偏低,农产品附加值还比较低。把表 1 和表 2 联系起来,通过表 1 和表 2 的比 较找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表 1 和表 2 可以看出二者是结果和原因的关系,即表二的 水稻品种不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低,是表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年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最后一个问的设问比较明确,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根据课本的 有关内容,结合表 1 和表 2 的关系,提出解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年增长率下降的具体措 施,不要生搬硬套课本的内容。 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1。(1)表 1 反映:1996-2000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逐年增加,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逐年下降,且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也逐年下降。(4 分) (2)表 2 反映:水稻品种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占全部农产品的比重偏低,农产品加工后可以增加附加值,但我国还比 较低。(3 分) 2。水稻品种不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低,这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魏奎编辑 第 7 页 共 14 页 年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原因。(3 分) 3。根据表 1 表 2,增加农民收人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 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 国经济持续增长。(4 分)增加农民收入途径:(1)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水稻(粮食)的品种结构, 生产优质粮食;(2)根据市场需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量,增加农产品 附加值;(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3 分) (注: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不死背教材中的现成结论,也可 酌情给分;若考生能根据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答出“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产品种,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可加分,但笼统照搬教材上“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结论,则不加分, 若考生能根据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延伸出“发展乡镇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 主要组织形式” ,可加分;但笼统照搬“发展乡镇企业”的结论,则不加分。可酌情加 23 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 75 分。) (2001 年春季第年春季第 14 题)题)14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 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这主要是因为( D ) A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比较薄弱 C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000 年全国高考试题)年全国高考试题) 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破译思路破译思路 该题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这一热点问题,以如何发展粮食生产为中心议题, 集中考查考生对粮食生产与耕地面积之间关系的认识,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农业的特 点和农业的发展问题,但题目本身并不是直接考农业的发展,而是换了一个角度考发展粮 食生产与扩大耕地面积之间的关系。要围绕“必须”两字展开对发展粮食生产的分析。考 生可自我提出问题,扩大耕地面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马?其次要根据教材中我国农业的现 状和有关发展现代农业措施的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发展粮食生产能一味的依靠扩大耕 地面积吗?若不能,它还有那些途径?其根本途径是什么?扩大耕地面积当然是发展粮食 生产的途径,但从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能可供开垦的耕地已基本开垦完毕,随着工业用 地的增多、土地沙化、耕地面积是越来越少。因此,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依靠科技提高 单位面积的产量。另外,针对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大路货粮食多,优质粮食少以及乱开垦荒 地的现象,必须致力于改善粮食品质,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就失去了依托。 (2)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品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 食生产体系。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3)从全局的观点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和 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996 年全国高考试题)年全国高考试题)我国农民把农村经济的发展生动地概括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根据所学的经济常识,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 破译思路破译思路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经济常识中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乡镇企业 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答此题首先要 弄清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样就排除了在“三大产业”范围内做文章; 其次要明确“无农不稳”和“无工不富”的含义。 “无农不稳”的“农业”是指第一产业的 农业,即广义的“大农业” ,这句话在于强调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它的兴衰 成败事关全局。 “无工不富”的“工”不是第二产业的工业,而是指农业中的乡镇企业,广 大农民正是主要依靠它才逐步走向富裕,它是“脱贫致富”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 三,农业与乡镇企业的关系是稳与富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个“联系” 虽试题并未直接要求回答,但一般说,在谈及对两个相互联系事物的认识时,二者的关系 是必须回答的,这是考生在答题时应该具有的答题思路。 答案要点 (1) “无农不稳”主要是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稳定发展,才能保证农村经 济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无工不富“主要是指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这是繁荣农 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农村剩余劳动 力就地转移;而农业的稳定发展,又能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 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2工工业业是是国国民民经经济济的的主主导导 (2005 年江苏政治试卷第年江苏政治试卷第 22 题)题)22 2003 年我国钢材、水泥、原煤消耗分别占世界总 消耗的 30 、 40 、 31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A 大力发展能源工业,提高原油和煤炭的产量 B 改善投资环境,保障安全生产 C 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缓解能源压力 D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52005 年文综全国卷年文综全国卷, 黑龙江、吉林、广西各省考卷第黑龙江、吉林、广西各省考卷第 3838 题)题)38 (24 分)根据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 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 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生 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 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将牛肉、牛奶和皮革 制品销往国内外。 (1)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涵义,并说明该企业运行模式是如何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求的。 (12 分)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发挥的工业化道路。(5 分) 从该企业的运行模式来看,它注重依靠科技,改变了企业过去的那种“资源产品 废弃物”的模式,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既充分利用了资源,提高 了经济效益,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从而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7 分) ( (20042004 年年福建浙江福建浙江卷卷) )3939(60 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四: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敢深的地区,是我国 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 降。1978 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 CDP 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 2002 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 9、第 18 位。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5)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 分)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魏奎编辑 第 9 页 共 14 页 (5)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 市场机制作用较小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 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差础地位;国家要给予东北老工 业基地更多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 (20032003 年上海第年上海第 2323 题)题)近年来, “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业方面, 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 ,但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 明(C)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和现 代化 简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主要考查考生对其中的新型工业化 道路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涉及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 系等知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故 A 错,不选。自力更生不排除通过对外开放,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包括核心技术,故 B 错,不选。 “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观 点不符合实际,错误,不选。 “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正说明发展科技 的重要性,故 C 可选。 (20032003 年全国第年全国第 3535 题)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轿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开 始进入千家万户。如果一辆轿车的销售价为 10 万元人民币,年均保险费为 3000 元,年均 维修费 3000 元,其他相关的服务费年均 4000 元,10 年以后,一辆轿车的使用费用就可能 超过其售价。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带来无限商机,一些与轿车消费相关的行业正在兴起。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经济常识知识,分析轿车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 用。 简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涉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回答本题一 定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思路和答案。 “轿车作为耐用消费品” ,这就启示我们可 以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回答轿车生产的作用。轿车的“年均保险费为 3000 元,年均维 修费 3000 元,其他相关的服务费年均 4000 元” ,这就告所我们,轿车生产对第三产业发展、 居民就业、居民收入有重大的意义。 答案:轿车进入家庭,拓展了家庭消费的新领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大发展。轿车 生产属于第二产业,轿车的家庭消费可以带动与轿车相关的第三产业包括保险、维修、各 种服务、以及旅游等行业大发展,这些第三产业所增加的附加值可能等于甚至大于汽车的 消费价格。与轿车相关的第三产业大发展,可以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3积积极极发发展展第第三三产产业业 (2005 年上海文综第年上海文综第 1 题)题)2005 年 4 月,温家宝总理 访问印度。期间公布了中印全面经济合作的五年规划, 确立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奋斗目标。 1、中印经济合作又被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 办公室”的结合。联系右图分析,相对于印度,中国的 优势产业是( ) A 畜牧业 B 制造业 C 服务业 D 种植业 (2005 年江苏政治试卷第年江苏政治试卷第 20 题)题)20 近年来,沿海某市的产业比重顺序已从过去的第二、 第三、第一产业调整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这主要体现了 A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B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城乡一体化的完成 D 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 (20052005 年文综北京卷第年文综北京卷第 4040 题)题)40. (35 分) “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 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回答: (5)结合经济常识,分析革命老区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什么相似的优势和劣势。 (6 分) “红色旅游”如何帮助老区“扬长避短” ,促进经济发展?(5 分) 优势:绿色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资源(革命传统和革命遗迹)和 劳动力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劣势:基础设施落后,工业薄弱,农业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较低。 “红色旅游”可以把老区的绿色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劳 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以旅游业带动交通、通讯等产业 的发展;以旅游业为窗口与外界加强信息交流,吸引外部资金和人才。 (2005 年文综全国卷年文综全国卷,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 3939 题)题)39(60 分) 根据图 4 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城之一。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 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表 2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单位:) 表 3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状况(单位:) (7)分析表 2 和表 3 中的数据,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 东部进行比较。(8 分) 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 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 高,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 从西部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 就业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与东部地区就业结构相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 就业 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 (20052005 年天津文综卷第年天津文综卷第 3939 题)题) 39.(40 分)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 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参 观游览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2005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正式颁布实施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将红色旅游推向一个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魏奎编辑 第 11 页 共 14 页 新阶段。 (6)结合材料四从理论上说明党和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12 分) 有利于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促进老区经济发展; 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提 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 一。 (2005 年上海文综第年上海文综第 20 题)题) (本大题共 14 分)2005 年 2 月,国家正式颁布实施 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作出 了明确规定。 20、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请在下表 中作简要表述。 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 文化意义 1、使旅游者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 3、促进各地对革命遗迹、遗址和文物的保护,推动地方的文化建设。 (20052005 年上海政治试卷第年上海政治试卷第 3333 题)题) 33读图并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注:R&D 经费指用于科学技术的研发费用。 材料二:上海市相继出台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和上海实施人才强 市战略行动纲要 。 在今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共有 42 项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 1395%。2004 年科技进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 50%。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材料一显示:近几年,上海市 GDP 年增长均超过 10%,研发经费增长较快,研发经费 投入的年增长幅度大于 GDP 的增长幅度。 (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决定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技术和制度。上海近年来注重研发经费的投入、制 定人才强市战略,说明上海市重视财政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和发挥资本资源,劳动资源在经 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资源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上海科研成果获奖、科技 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突破、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说明科学技术在当今已经成为先进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体现了技术进步是上海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两个纲要 的出台,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制度制定得科学、合理,能激发各种生产要素 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增长。 (3)请你为上海落实“科教兴市”或“人才强市”战略出一个金点子。 提出的点子只要有益于落实“科教兴市” 、 “人才强市”的均可给分。若答题超出一项, 取第一项计分。 (20042004 年两广卷)年两广卷)33.33.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就业人员中的比重,发达国家比低收人国家要高近 两倍。这说明 ABD A.发达国家总体科技水平高 B.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 C.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创造的价值高 D.低收入国家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 (20042004 上海卷)上海卷)2525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上海市政府做了大量实事,今年又决定投资 1.6 亿元新建和改造 10 所专业博物馆。发展博物馆等文化事业 (ABD) A属于发展第三产业 B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C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 D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0042004 年年福建浙江福建浙江卷卷) )2828举办奥运会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A) A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B促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 c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D促进世界市场的有机整合 ( (20042004 年年福建浙江福建浙江卷卷) )3838(32 分)我国拥有 300 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 ,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材料一:2003 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 100777 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 9.4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 分) 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发 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03 年广东题)年广东题)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已将增加就业、降低 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降低失业率的政策是 A、实行企业破产制度 B、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破译思路破译思路 我国政府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和降低失业率,体现了党和国 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题目设问的是有利于降低失业率的政策,题肢 C 从发展 第三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角度来说明,因此 C 是较明显的正确答案。题肢 B 从财政对经 济、科教文卫、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就可以选出,因此 C 是正确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一些企业在竞争中破产,这必然使一些人失业,社会保障制度 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 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其内容之一就是失业救助。可见,AC 不能选。 (2002 年上海第年上海第 14 题)题)14在韩国和日本举行的 2002 年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 游客,给两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这表明 ( D ) A旅游业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B国际旅游业是一种“有形”贸易 C国际旅游业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 D第三产业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2001 年上海第年上海第 30 题)题)30近年来,上海每年都要举办电影节、服装节等很多会展活动,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即将在上海召开,活跃的会展活动反映了第三产业在上海的迅 猛发展态势。 请简要回答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答案:(1)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力地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3 分) (2)发展第三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3 分)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魏奎编辑 第 13 页 共 14 页 (3)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 分) (4)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2 分) 4劳劳动动者者的的基基本本权权利利和和义义务务 (2005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年广东政治试卷第3939题)题)39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 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 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出台,指出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 境 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和管理,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 诚实守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广东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内非公有资本只能进入40多个 行业,而国有资本可以进入80多个行业。目前,中央明确了国有企业、国内非公有企业、 三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使非公有经济享受了真正的国民待遇。 材料三 200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理论界指出,这是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长期漠视农民工权益的一种“报应”。劳动和社 会保 障部2004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 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回答: (3)结合材料三,试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 合法权益。 根据材料,从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看,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 分)第一,要 珍惜自己的权利,不管受雇于谁,都没有改变国家主人翁的地位,都受国家法律保护。第 二,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损应当敢于依法到有关部门申诉。 (1 分) 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看: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依法按时足 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加工工资标准以及用工时间等必须符合规定;应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要保障职工依法参 加和组建工会的权利;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营造安全良好的用工环境和劳动保护条件 等。 (3 分) (以上答案的四层涵义只需要回答 3 层就可以得 3 分。若考生的答案超出参考 答案的范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小点最高不能超过 3 分 (20042004 年年江苏卷)江苏卷)1111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 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的(D) A. 权利 B义务 C权力 D权利和义务 5扩扩大大就就业业,创创造造更更多多的的就就业业岗岗位位 6劳劳动动合合同同制制度度 7我我国国的的社社会会保保障障制制度度 (20052005 年天津文综卷第年天津文综卷第 2525 题)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环境监测系统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供应合同
- 2024年度广告媒体采购服务合同
- 农业干旱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合同
- 2024屋顶停车设施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电视媒体广告合同
- 2024年度自然人汽车租赁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协议
- 2024年度大型设备搬迁安全合同
- 《我是班级的主人翁》的主题班会
- 酒店安全设施及安全制度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作业设计
- 租赁机械设备施工方案
- 屋面融雪系统施工方案
- 二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课件
- 结构加固改造之整体结构加固教学课件
- 教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 历史(心得)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 有机磷农药中毒课件-整理
- 轮对故障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