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 1.商品是:( B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 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3.价值的本质是( D )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 会生产关系; 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 )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5.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D )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 值;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 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C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 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 定的;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9.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 A )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 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 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10.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B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 入生产领域; 1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D )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 的现象; 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 现象; 13.剩余价值来源于( C )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 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C)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 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 方式不同; 16.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 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 高低; 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 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 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 经济危机; 19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 A ) A.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 B.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运动;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资本主义竞争激 烈; 2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 )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 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 过剩的矛盾; 21.产业资本是( D ) A.生产资本; B.工业资本; C.社会总资本; D.物 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2.产业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B ) A.流通阶段; B.生产阶段; C.购买阶段; D.售卖阶段; 23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4.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C ) 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 值; 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 剩余价值; 25.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 A )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 究资本的运动;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 研究资本的运动; 26.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C )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 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 购买时间; 27.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B )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 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 周转次数成反比; 28.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 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 运动速度; 29.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A )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 30.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D )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机器、设备; 31.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 D )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货资本的总和; 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 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3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 )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33.生产成本是( A ) 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 B.实际生产费用; C.活劳动的耗费; D.物化劳动的耗费; 34.利润本质上是( D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 产物; D.剩余价值; 35.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B )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36.利润率是( D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 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 本的比率; 3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 )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 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 结果; 38.成本价格是由( D ) A.固定资本形成的; B.流动资本形成的; C.所用资本形成的; D.所费资本形成的; 39.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C )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40.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 D )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 B.资本循环为 特征的; 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 D.资本转移为 特征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的二因素是( A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BC ) 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B.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的价值是(ABCD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 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C ) 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 5.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CD ) A.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B.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 C. 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是由不同具体劳动创造的; 6.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产生的条件是( AB ) A.社会分工; B.社会化大生产; C.自然经济; D.经济危 机; 7.价值规律对私有制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是通过( A C ) A.竞争实现的; B.信用实现的; C.市场价格的波动实现的; D.成本价格的波动实现的; 8.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BC )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家属必需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D.劳动者实际需 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9.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AD ) A.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B.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 C.是扩大再生产的直接源泉; D.是价值的源泉; 1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BCD ) A.揭示了价值 的真正来源;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D.揭示了整个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11.产业资本主要是下列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ABCD ) A.工业; B.农业; C.采掘业; D.物质运 输业; 12.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的意义在于( ABD ) A.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 B.揭露了资本的真正来源; C.揭露了资本家的剥削程度; D.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矛 盾; 13.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B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固定 资本; 14.产业资本循环是( ACD ) A.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带着增殖回 到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B.生产资本的运动; 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D.三种循环 形式的统一; 15.资本周转速度与( BD ) A.周转时间成正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 C.周转时间无关; D.周转次数成正比; 16.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 ABCD ) 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 销售时间; D.购买时 间; 17.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 ACD ) A.劳动时间; B. 生产资料的供应时间; C.正常的停工时间; D.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18.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ABC ) A.划分的根据和标准不同; B.划分的目的不同; C.划分的意义不同; D.划分的内容不同; 19.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BCD )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的比重; B.流通时间 的长短; C.固定资本周转速度; D.流动资 本的速度; 20.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 ACD )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价值增殖的作用不同; C. 物质要素的更新方法和时期不同; D.价值的回收方式不同; 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CD ) A.预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B.商品生产中的所用资本; C.商品生产中的所费资本; D.商品生产所耗费的不变资本 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22.生产成本的形成( BCD ) 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B. 掩盖了剩余价值的 真正来源; C.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 耗费资本的增加额; 23.资本主义的利润率( BC ) A.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可变资本的比率; B.是剩余价值与全 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反映资本家对工 人的剥削程度; 24.利润率与年利润率的关系是( AB ) A利润率经常小于年利润率; B.利润率不受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而年利润率受资本固转速度的 影响; C.利润率经常大于年利润率; D.利润率等于年利润率; 25.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ACD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预付资本数量的多少; 三判断题: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对)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错)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例。 (错) 4.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对) 5.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错) 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者创造新的使用价值(错)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因为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职能? 答: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 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四个阶段。在货币价值形式阶段就形成了今 天的货币,当货币形成后,货币就具有以下的职能:货币的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劳动力当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 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4. 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动因是什么? 答: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 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 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动因,资本家将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用于积累。并 不是资本家出于对社会的进步和关心,资本家之所以要将剩余价值 的转化为资本。是因为:第一、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是 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它的意志就是资本 的意志。资本生命的唯一冲动就是不断增殖。所以,资本家进行积 累的意志行为不过是执行资本的职能。第二、激烈的竞争是资本积 累的外在压力。 五论述题: 1.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 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答: 什么是价值规律。又“称价值法则”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 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只要有 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这两个要求永远不会改变,并不以人们的 意志为转移而强制的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同所有的规律一样,价值规律也要通过 一定的方式才能发生作用。他的作用形式就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的价值脱离价格,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 动的形式得到实现的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并不是违 背价值规律,恰恰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因为,第一、价格的涨 落,总是围绕价格中心进行的。第二、从较长期的角度看,商品价 格的上涨和下跌都是可以抵消的,从平均的角度看商品仍然是按价 值出售的。第三、从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涨落情况看,无论其价格 怎样涨落总是以价值为中心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 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第四、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五、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2试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答: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 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必然性。 2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 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税利武器。 3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 为科学。 4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 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单选题(完整版)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2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B)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 C 科学技术 D 生产劳动 3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C) A 产品交换过程 B 产品消费过程 C 直接生产过程 D 成果分配过程 4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D) A 创造经济规律 B 消灭经济规律 C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D 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5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D) A 劳动生产率 B 科学与技术 C 生产劳动者 D 社会生产力 6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资料 D 生产工具 7 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 A 政治关系 B 宗教关系 C 家庭关系 D 生产关系 8 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 生产 B 交换 C 分配 D 消费 9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C) A 社会分工 B 机器的出现 C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D 货币的使用 10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11 具体劳动(C) 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 创造剩余价值 1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B) A 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 复杂劳动为尺度 D 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3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C) A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 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 C 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4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B)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5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6 货币的本质是(B)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流通手段 D 价值的表现形式 17 价格标准是从货币的(A) A 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 B 流通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 C 支付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 D 贮藏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 18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A) A 可能用观念的货币 B 必须是现实货币 C 必须用金属货币 D 必须是支付债务的货币 19 价值规律是(B) 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 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20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 A 不会发生 B 可能发生 C 取决于商品数量 D 是不可避免的 21 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C) A 商品经济 B 自然经济 C 计划经济 D 产品交换经济 22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A 价格机制 B 竞争机制 C 供求机制 D 利率机制 23 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B) A 产业资本 B 商人资本 C 工业资本 D 可变资本 24 资本的流通公式是(D) A W-G-W B G-W-G C W-W-G D G-W-G 25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D)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 价值增值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2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 A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 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 A 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 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 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28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D) A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 降低劳动力价值 D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29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D) A 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B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 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D 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30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B) A 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 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C 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31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B)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32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C)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 价值规律 C 剩余价值规律 D 相对人口过剩规律 33 社会再生产是(D) A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B 生活资料再生产和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统一 C 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4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C) A 剩余价值 B 可变资本 C 资本积累 D 剩余劳动 35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B) A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B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 D 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 36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D) A 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 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37 与资本积聚不同,资本集中(A) A 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 B 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 C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 D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 38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D) A 工人劳动的报酬 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9 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B) A 名义工资 B 实际工资 C 货币工资 D 年货币收入 40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A) A 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 B 固定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 C 劳动力总量按同一比例增长 D 人口总量按同一比例增长 41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D) A 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 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C 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 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4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C) A 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 43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44 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B) A 提高平均利润率 B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 提高剩余价值率 D 提高资本积累率 45 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C) A 流通阶段 B 销售阶段 C 生产阶段 D 购买阶段 46 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A) A 生产资本 B 货币资本 C 商品资本 D 流通资本 47 资本周转速度(B) A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48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D) A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B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49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 A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 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50 社会资本是(A) A 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B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 C 生产部门的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 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5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得以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 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B) A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B 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C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D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对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 5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C) A I(c+v+m)=I(c+c)+II(c+c) B I(v+m)II c C I(v+m)=II c D I(v+m)II c 5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54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D) A I(v+m)=II c B I(v+m)II c C II(c+v-m/x)I(v+m/x) D I(v+v+m/x)=II(c+c) 55G-WW-G是(A) A 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 生产资本循环公式 C 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 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56 年剩余价值率是(C) A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之比 B 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 C 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D 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 57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A 两类部类比例关系 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C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D 剩余价值的实现 58 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B) A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D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59 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步上升,企业利润增加,这是() A 危机阶段的特征 B 萧条阶段的特征 C 复苏阶段的特征 D 繁荣阶段的特征 60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D)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 A 生产价格 B 平均利润 C 生产成本 D 利润 61 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D) E 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F 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G 所有企业都能够得到超额利润 H 少数技术先进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62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C) A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 B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 C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 63 资本主义和利润率是(A) A 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 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C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64 资本主义制度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C) A 商品的生产价格 B 商品的市场价格 C 商品的社会价值 D 商品的个别价值 65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B) A 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资本构成变化的结果 D 剩余价值增加的结果 66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D) A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所引起的 B 商品供求关系变动所引起的 C 平均利润的变动所引起的 D 商品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67 平均利润率是(A) A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B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C 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总量的比率 D 社会平均利润总量和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68 超额利润是(C) A 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 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格的差额 C 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 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 69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C) A 成本价格加利润 B 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 C 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 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70 生产成本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C) A 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B 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C 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D 所用资本的增加额 71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B) A 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 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C 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 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7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D) A 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 表明了利润的本质 C 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的利润差别 D 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73 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是(D) A 剩余价值的存在 B 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 C 利润率的存在 D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74 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的关系是(A) A 两者按相反方向变化 B 两者成反比例变化 C 两者按相同方向变化 D 两者成正比例变化 75 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为(C) A 市场价格围绕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B 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76 商业资执行和完成的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C) A 货币资本的职能 B 生产资本的职能 C 商品资本的职能 D 流通资本的职能 77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D) A 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 B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 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 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78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A) A 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剩余价值 B 销售商品和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 C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D 补偿流通领域中的流通费用 79 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应相当于(D) A 剩余价值 B 利息 C 年剩余价值 D 平均利润 80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C) A 土地优劣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81 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C) A 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 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C 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D 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82 股票价格(D) A 和股票面额完全一致 B 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C 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率成正比 D 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 83利息的本质是(A) A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 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C 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 D 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 84生产性流通费用是(A) A 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B 与商品的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 C 同商品买卖相关的费用 D 支付商业店员工资的费用 85纯粹流通费用只能由(C) A 不变资本价值补偿 B 可变资本价值补偿 C 剩余价值补偿 D 社会价值补偿 86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B) A 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C 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D 全部劳动时间实现的价值 87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B) A 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所有权 B 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 C 只放弃所有权没有让渡使用权 D 既不让渡使用权又不放弃所有权 88在平均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利息率主要取决于(A) A 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B 工商企业的经营状况 C 币值的高低 D 货币的流通速度 89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C) A 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B 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C 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D 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 90土地价格是(B) A 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 地租的资本化 C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和总和 D 农业资本家交纳的全部租金 91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 A 土地自然条件好坏 B 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92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条件是(D) A 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 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 土地的交通条件不同 D 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93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 A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C 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D 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94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是(A) A 存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 B 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C 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总额 D 银行全部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 95股分公司本质上是(D) A 资本民主化的形式 B 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 C 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 D 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96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C) A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 B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97现代西方国家经济制度的性质是(C) A 前资本主义 B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C 垄断资本主义 D 后资本主义 98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 A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 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D 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 99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D) A 垄断先进技术 B 控制商品生产 C 操纵销售市场 D 获得垄断利润 100垄断价格的出现(D) A 违背了价值规律 B 否定了价值规律 C 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 D 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101银行的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即银行(B) A 直接控制了工业生产 B 由普通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C 不仅是信用中介,而且是支付和结算中介 D 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02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C) A 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 B 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 C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D 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 10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D) A 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C 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 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0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D) A 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 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 C 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动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105把一些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的垄断组织是(A) A 辛迪加 B 卡特尔 C 康采恩 D 托拉斯 106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统治的实现手段主要是(B) A 个人联合 B 参与制 C 控制新闻出版等宣传工具 D 设立“民间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107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订货的形式属于(C) A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会计 第3版》 课件 第01章 管理会计概述
- 微积分 第3版 课件 7第七节 二重积分
-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卷-专题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 动物之最课件教学课件
- 网络接入协议书(2篇)
- 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薄膜材料与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食品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富阳佳苑4#楼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7章散客旅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导游业务》(第五版)
- 学习通《古典诗词鉴赏》习题(含答案)
- 小学安全课件《按章行路才安全》
- 转炉热试方案
- 幼儿园绘本:《小蛇散步》 课件
- DBJ∕T 15-104-2015 预拌砂浆混凝土及制品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
- 《大灰狼娶新娘》PPT
-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养老服务)专业群建设方案
- AT和D-Dimer的临床应用进展课件(PPT 44页)
-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DB33∕1121-2016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