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意象的翻译.pdf_第1页
论文化意象的翻译.pdf_第2页
论文化意象的翻译.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8卷第 1期 2 0 0 8年 3月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mcc vo 1 1 8 no 1 m a r 2 0 08 论文化意象的翻译 崔艳荣 , 王 成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 秦皇 岛0 6 6 0 0 4 ) 摘 要: 文化意 象是一种文化符号, 承载着独特 、 广阔、 深沉 的文化 内涵,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导致 的文 化意 象的 空缺 与错 位往 往使 译 者处 于 两难的境 地 。本 文 阐述 了翻译 文化 意 象应遵循 的首要 原 则 , 即采取 异化 的 方 法直接 移植 原文 文 化 意 象 。但 这 一 原 则 的使 用又 必 须 受到 译 文 读者 审 美意识 的制 约 。 关键词 : 文化 意象 ; 文化 差异 ; 移植 ; 审 美意识 中 图分 类 号 : 1 0 4 6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8 1 3 ( 2 0 0 8 ) 0 1 0 1 1 1 一 o 3 di s c u s s i n g t h e tr a n s l a t i o n o f cu l t u r a l i ma g e s cu i ya n r o n g,w a ng che n g (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ma n a g e me n t co l l e g e 0 ch i n a,qi n h u a n g d a o he b e i 0 6 6 0 0 4 ) ab s t r a c t :cu l t ur a l i m a ge i s a ki n d o f c u l t ur a l s y mbo1 i t c a r r i e s un i qu e, wi de, d e e p c u l t ur a l c on no t a t i on s the de f a u l t a nd m i s pl a c e me nt of c u l t u r a l i ma ge s c a us e d b y c ul t u r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l wa y s p ut t r a ns l a t o r s t o a di l e m ma thi s p a p e r e xp ou nd s t he u pmo s t pr i n c i p l e f o r t r a n s l a t i n g c u l t ur a l i m a g e s,t ha t i s , t o t r a ns pl a n t t h e or i g i n a l i ma ge s f a i t hf ul l y by m e a n s o f f o r e i gn i z a t i o n howe ve r , t hi s p r i nc i pl e m u s t b e c o ns t r a i ne d by t he a e s t he t i c c on s c i o us ne s s o f t h e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 r e a d e r s ,wh i c h j u s t i f i e s o t h e r f l e x i b l e t r a n s l a t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ke y wo r ds :c ul t u r a l i m a g e s;c u l t ur a l di f f e r e n c e s;t r a n s p l a nt ;a e s t he t i c c on s c i o us n e s s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 日益频繁,人们对翻译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人们不仅需要从译作 中 得 到“ 美” 的享 受 , 即要求 译 文语 言 的优美 流 畅 , 更 渴望 能够在 译 文 中身 临 “ 异域 文化 ” 之 中 , 从 而 达 到对外 国作 品的真实欣赏。这种对翻译 的更高要 求 使 文化 意象 的翻译 者往 往 由于担 心 “ 捡 了西瓜 , 丢 了芝 麻” 而 陷入 了“ 熊 掌 与 鱼不 可 兼 得 ” 的为 难 境地。为此 , 本文论述 了指导译者翻译文化意象 时应遵 循 的首要 原则 “ 忠 实” 及 译者 在使 用 这 一 原则 时译 文 读 者 的 审美 意 识 对 其 翻 译 策 略 的 制 约 。 1 文化 意 象的定 义 关于文化意象有几种定义 : “ 形象由两个部分 构成 , 第一部分是物象 , 它是一种感性经验 , 是可 以由一种或多种感官感 知的具体物体 , 第二部分 是寓意 , 它通常是一种抽象 的思想或情感。以具 体来表现抽象 , 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 这是形 象 运用 的功 能 。 ” 1 其次 , “ 文化 意象 大多凝 聚着各个民族的智 慧和历史文化 的结晶, 一部分 还与各 民族 的传说以及各民族初民时期 的图腾崇 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 民族漫长 的历史 岁月里 , 它们不断地出现在人们 的语言里 , 出现在一代又 一 代 的文学作品里 , 它们慢慢地成为一种文化符 号 , 具有 了相 对 固定 的独 特 的文化 含义 , 有 的还带 有 丰 富 的意 义 , 深 远 的 联 想 , 人 们 只 要 一 提 到 它 们 , 彼此 间立 刻 心 领 神 会, 很 容 易 达 到思 想 沟 收稿 日期 : 2 0 0 7 1 1 2 8 作者简介 : 崔艳荣( 1 9 7 7 一 ) , 女 , 山西忻州人 , 毕业于 四川外语学院 , 硕士 , 助教 , 研究方 向: 翻译理论及其实践 。 维普资讯 1 1 2 中国环境 管理干部学 院学 报 2 0 0 8年 3月 通 ” l j 总之, 文化意象通过简 洁精练 的形象语言来 描绘事物 的特征和本质规律 , 它承载着一定 的文 化含 义 , 而这 种文 化 含义 又具 有浓 重 的 民族 色彩 。 2 文化 意 象的空 缺与错 位 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 、 文化传统 , 文化意象存在着巨大差异。对文化意象翻译者造 成困难并提出挑战 的是文化意象 的空缺和错位 。 有些 文化 意象 在 一 国语 言文 化 中存 在 , 在 另 一 国 语言文化 中却可能并不存在甚至很陌生 , 从而造 成文化意象的空缺 。文化 意象 的错位指 的是 : 在 一 国语 言文化 中极其敏感 , 并 能使人产生特殊情 感意义的意象 , 放到另一国语 言文化 中却可能不 能产生 相类似 的反应 或截 然 不 同甚 至 完全 相反 的 联想意义 。用语言学 家的话来说 , 世界各族人看 到的是 同一客观现象 , 不同的民族语言却给它“ 刷 上了不 同的颜 色” 。例如 , 龙 ( d r a g o n ) , 在汉语文 化里 , 龙代表皇帝 , 是高贵, 神圣的象征。但在西 方文化里 , “ d r a g o n ” 是邪恶、 残暴 、 恐怖等 的文化 意象 。 文化意象的空缺与错位往往使译者处于两难 的境地 , 在翻译这些文化意象时, 译者在选择形象 和寓 意时感 到犯 难 。如把 “ 三个 臭皮 匠 , 顶 个 诸葛 亮 ” 译成“ e v e n t h r e e c o mmo n c o b b l e r s c a n s u r p a s s z h u g e l i a n g ” ,传达 了原文文化 意象, 但其 寓意没有被表现 出来 , 译成 “ ma n y h e a d s a r e b e t t e r t h a n o n e”或 “ c o l l e c t i v e wi s d o m i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a s i n g l e wi t ” , 译出了寓意 , 但丢失了两个汉 语中特有的文化意象一 一“ 臭皮匠” 和“ 诸葛亮” 。 这样 , 原文中原本和谐 、 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意象和 意义的统一体 , 在译语中不得不割裂为二, 使译者 陷入 了顾 此失 彼 的困境 。 3 文化 意象 的翻译 原则 在处理跨文化 的文化意象的翻译时 , 我们应 本着 “ 忠实 ”这 一首 要 的翻译 原 则 , 尽量 采 用 异化 翻译的方法, 首先应将 文化 意象从原语尽可能忠 实地移植到 目的语中, 其原因如下 : 首先, 翻译的 目的不仅是语言的转换 , 更是文 化的传递。鲁迅对异化问题很早就有十分精辟 的 论述, 他说: “ 如果还是 翻译 , 那么首先 的 目的, 就 在博 览外 国的作品, 不但移情, 也要益智 , 至少是 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 , 和旅行外国上很相像的 : 它必须有异 国情调, 就是所谓洋气 。其实世界上 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 , 倘有就是貌合神离 , 从 严 辨别起 来 , 它算 不得 翻译 。凡是 翻译 , 必须 兼顾 两面, 一 当然 力求其 易解 , 一则保存着原作 的丰 姿” l 3 。“ 翻译 的功能即是信息交流 , 也是文化交 流 , 而从根本上讲, 信息交流实 际上也是属于文 化交流的范畴, 不懂外语的读者之所 以要读 文学 译作 , 其 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译作来领略异族 的 文化” l 4 , “ 原作的风姿” 、 “ 异族 的文化” 主要指 的 就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所承载的特色文化 。读 者读 了没有原汁原味的译作 , 就象来 中国享受美 食的美国人吃到的却是汉堡包和炸鸡腿 , 一定会 觉得索然无味。 其次 , 文化意象是形象和意义的语言统一体 , 也即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奈达说 , 翻译就是“ 翻 译意义” , 而文化意象本身就承载着本族语国家特 殊 的文化 意 义 。因 此 , 如果 在 翻 译 过 程 中译 者 故 意避开感到棘手的文化意象 , 径直译出某种 意象 所包含 的信息 , 或者用归化的办法来译 , 这实际上 造成了信息传递上的偏差 、 缺损, 原文意象的替换 或删除对期望了解异域文化的 目的语读者是一种 巨大 的缺憾,有 时候还会对异域文化产生误解。 谢天振 ( 1 9 9 9 ) 在其译介学一书中举了一个很有说 服力的例子。他对赵 景深译 的“ 牛奶路” ( mi l k y wa y ) 的 翻译做 了评论 。 据查, 赵译 “ 牛奶路 ”出 自赵景深 1 9 2 2年翻 译 的契 诃夫 的 短篇 小说 樊 凯 , 现译 为 万 卡 , 描写的是沙俄时代一个名叫万卡 的九岁小男孩不 堪忍受城里备受欺凌 的学徒生 活, 在圣诞节前夜 写信给他在农村的祖父, 请求祖父赶快来把他接 回农村的故事。与“ 牛奶路”有关的段落反映了 万卡写信时回想在农村与祖父在一起时的愉快时 光 , 赵的翻译是根据英译本转译的, 英译文如下 : the who l e s ky s pa n gl e d ga y t wi n kl i n g s t a r s , a n d t h e m i l k y w a y i s a s d i s t i n c t a s t h o u g h i t h a d be e n wa s h e d a nd r ub be d wi t h s n ow f or h ol i d a y 赵景深的译文为: 天上闪耀着光明的亮星, 牛 奶路很 白, 好象是礼拜 日用雪擦洗过的一样。 目前 比较通 行 、 也 是 公 认 为 比较 准 确 的译 文 是这样的 : “ 整个天空点缀着繁星, 快活地眨 眼。天河那么清楚地显现出来, 就好像有人在过 节以前用雪把它擦洗过似的” 谢认为赵的译文更好 , 因为“ 河” 不能被擦洗, 而路 却 可 以。事 实 的 确 如此 , 在 希 腊 神话 里, “ mi l k y wa y ” 本来就是一条实际的路, 古希腊人认 维普资讯 2 0 0 8 年第 1 期 崔艳荣王成论 文化意象的翻译 1 1 3 为它是众 神 聚居 的奥 林 帕司 山通 往大 地 的“ 路 ” , “ 奶” 则指仙后赫拉洒落的乳汁。而在中国牛郎织 女的神 话 故 事 里 , “ 星 河 ”或 “ 银 河 ” 是 条 河 , 把 “ 路” 和“ 河” 这两个属于不 同民族 的文化意象互 换 , 不仅歪曲了原文和谐的人物形象 , 歪 曲了原文 自然合理 的情景描写 , 而且使 中译文读者失去 了 对美丽的希腊神话传说的了解 。 谢认为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文化意象的传达 问题 , 作为文学作品的译者 , 不仅应该传达原作 的 基本 内容 , 而且还应该传达原作的文化意象 , 即在 翻译文化意象时 , 不仅要译出它们 的内在含义 , 也 要尽量传 达原文承载着 丰富文化特色 的意象本 身 , 这种 文化 特色 实 际上也 是一 种文 化含 义 , 属 于 意义的一部分 。 最后 , 全球性文化趋同的大背景带来 了不 同 国家 民族之间文化意象的不断融合。随着世界经 济 、 政治 , 特别 是 文 化 的交 流 和 扩 大 , 一个 民族 对 外国民族文化特点的了解也逐渐增多 。随着读者 接触到的外来文化 日益增多 , 今 日的读者对接受 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的接受能力也 在不断增强。事实上, 许 多从前对 目的语读者陌 生的文化意象现在 已逐步熔入到 目的语文化 中, 并成为其语言的一部分。例如, 近年来 , 随着改革 开放 的进一 步进 行 及 东 西 方 文 化 的 不 断交 流 , 东 方观念 中龙 的文 化 喻义渐 渐被 西方 人所 理解 和接 受 。同样 , 国内某 出版社 出版 的一套外 国名家的 哲理散文丛书, 命名为“ 猫头鹰丛书” , 显然是受到 外 国文 化 的影响 。 4 审 美意 识对译 者 文化 意象翻 译 策 略的制 约 “ 审 美 意识是 客 观存 在 的诸 审 美 对 象在 人 们 头脑 中能动 的反 映” , “ 它是 社会 存在 的反 映 , 并通 过积 极地 影 响人 的 精 神 世 界 , 反 作 用 于人 们 改 造 客观世界的活动” 5 。接受美学认 为, “ 意义 只存 在于 解释 它 的人 的理解 意识 之 中” ,“ 作 品 的 意义 只存 在于 欣 赏 的理 解 和理 解 的欣 赏 之 中” 6 。 因 此 , 在 翻译 尤其 是 文学 翻译 中 , 我 们不 能 片面强 调 翻译“ 忠实” 及“ 原汁原味” , 而置译文读者的审美 意识 的接受 能 力 于不 顾 , 其结 果 可 能 造 成 翻 译 的 刻板。针对文化意象而言 , 其译文形式很可能让 读者感到不解 、 滑稽可笑、甚至厌恶 , 原文的美感 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 , 译者应考虑读者的审 美心理需求 , 采用变通的翻译策略加以灵活处理 。 如梁遇春先生与王佐 良先生在译爱尔兰诗人彭斯 的一节诗时采用 的不 同翻译策略颇能说 明问题 。 原 诗如下 : j o h n an d e r s o a , my j o j o h n wh e n f i r s t a c q u e n t yo u r l o c k s we r e l i k e t h e r a v e n, yo u r b on ni e br o w wa s br e n t 梁 遇 春 译 文 : j o h n an d e r s o n , 我 的 爱 人 , j o h n , 我们当初认得的时候 , 你 的头发是黑得象 乌鸦 你的额也丰润无痕。 王佐 良译文 : 约翰安特生 , 我 的爱人记 得 当年初相遇你 的头发乌黑 你的脸儿如玉。 第一种译文采取 了直接移植 的忠实策略 , 但 难 以在读 者审美 意识 中产 生共 鸣与美感 , 因为 r a v e n ” ( 乌鸦) 在 中国人心 目中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