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即教育”的语文观 论文.doc_第1页
浅谈“生活即教育”的语文观 论文.doc_第2页
浅谈“生活即教育”的语文观 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生活即教育”的语文观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用生活来做教育。毋庸置疑,现在有些语文教学不是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教学。学生每天在学教材、做题目,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很少。可谓是“读死书、死读书”。陶先生对这样的死教育深恶痛绝。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我们应当建立生活即教育的语文观,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工作,让学生到生活中汲取语文知识的营养。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做法:一、 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教育为生活服务,没有生活的教育是笼统的、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挖掘社会生活的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是最自然的事,现代教育必然走向生活回归。 例如,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春游和秋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孙中山纪念馆、三河坝革命烈士纪念碑、客家围龙屋等。通过游览名胜古迹,学生不仅了解家乡的文化,也从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语文知识。再如,老师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和社区相关的活动,比如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学雷锋等活动,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由于学生是亲身参加的活动,所以当学生拿起笔记录下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才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闭门造车,这样的作文才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 纳课内课外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方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知识氛围中,语文水平也会慢慢提高。 二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语文学习不能离开生活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固然是一种办法,但学校是以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场所。要改变一学期一本教材的“死读书”的最好方法就是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想方设法使语文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语文新课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倡导语文综合性的活动,这其实就是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运用。比如:语文综合实践课中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等,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另外,老师可以组织各项活动如开展征文、演讲、辩论、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人物专访等活动;此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习之时,可以通过出示各种实例,将文本与生活紧密联系。学完之后,积极创造时机,让学生加以运用以深化学生认识与体悟。如教学将相和时可以联系到国际上最关注的美伊战争,由社会生活引入,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思,让学生明白国家只有团结协作才不被欺负的道理。由此可见只要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进课堂,都可以成为我们语文课上讨论的话题,也无不是一个很好的练笔机会。 “生活即教育”下的语文观,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它是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努力让学生在走进生活中学习语文。另外,还应努力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内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贴近生活。只要我们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作指导,把小学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