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_第1页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_第2页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_第3页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_第4页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规范 此篇文章较全面的说明了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包括临床 ,病理等),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辅助 治疗).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 20%30% 。高发年龄 为 5861 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与子宫颈癌收治率比较,已趋接近甚至超过。 由于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相关因素、病理类型与分级、转移途径、预后相关因素等认识的深入, 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问世,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也趋于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 疗。为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治水平和 5 年存活率,提出以下诊治规范。 诊断 一、病史 不孕、未产或长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延迟绝经史;与雌激素水平增高相关的 妇科疾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粒层细胞瘤,子宫内膜增生等) ;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垂 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家族癌瘤史,有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乳腺癌,卵巢 癌)病史等。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昔芬史。 有以下因素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若有症状可立即进行分段诊刮,送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 岁后) 。(2) 与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糖尿病、高 血压。(3) 与雌激素增高有关的妇科疾病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瘤、有子宫内膜 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和子宫肌瘤不规则出血者。(4)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5 ) 有癌家族 史、多发癌和重复癌倾向者(乳腺癌、卵巢癌等) 。 二、症状 1.阴道出血:(1) 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子 宫内膜癌患者中,70%75%为绝经后妇女,90%以上有阴道出血症状,绝经时间愈长而出现 阴道出血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机率愈高。(2)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约 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为围绝经期妇女。 40 岁以下妇女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约 5%10%子宫内膜癌患者为 40 岁 以下的年轻妇女。 2.阴道不正常排液:可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 3.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下腹疼痛可由宫腔积脓或积液引起,晚期则因癌肿扩散导致消瘦, 下肢疼痛等。 应重视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有以上症状妇女均应考虑有无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并应 及时进行妇科检查。 三、检查 1.全面查体:注意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2.妇科检查:排除阴道、宫颈病变出血及炎性感染引起的排液。早期盆腔检查多正常,晚 期可有子宫增大、附件肿物、贫血及远处转移的体征。 四、 辅助检查 1.细胞学涂片:阴道细胞学涂片(阳性率低) ,宫腔细胞学涂片(阳性率高) 。 2.阴道 B 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附件肿 物大小及性质等。 3.分段诊刮: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依据。 应将宫颈管刮出物及宫腔刮出物分别送活检。 4.宫腔镜检查:近年来,宫腔镜检已广泛应用于宫内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接触性宫腔镜和 放大宫腔镜下,可直接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常规诊刮的漏诊。因使用 膨宫剂时有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扩散,在选用进行辅助诊断时应予注意,以经阴道 B 超检查 子宫内膜无明显增厚和病变;或经诊刮后活检阴性,仍有反复阴道出血的患者为宜。 5.MRI、CT、淋巴造影等检查:有条件者可选用 MRI、CT 和淋巴造影检查及血 CA125 检 测。 五、诊断步骤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步骤, 根据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果等作出诊断。分段刮宫时,应注意 子宫内膜腺癌浸润、腺癌掉入宫颈管和宫颈腺癌的区别。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配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1.B 超表现: (1)早期仅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增强。增厚或伴有少许积液暗区。与子宫内膜增生、息肉、 月经前期内膜图像相似,很难诊断。 (2)中晚期病变子宫体积增大,呈实质不均质性,有增强和分布不均的光点、光团。 (3)有出血、坏死时可出现低回声或暗区。宫腔积液亦表现为透声暗区。 2.子宫输卵管造影: (1)局限的边缘清楚的充盈缺损或边缘不规则、模糊的浸润。 (2)受侵子宫壁较僵硬,可有宫腔扩大。 (3)输卵管及宫颈受侵后,可僵硬或不规则狭窄。 3.子宫动脉造影: (1)动脉期可见肿瘤区大量新生血管扭曲、紊乱,甚至可见动静脉瘘所致静脉早现。 (2)毛细血管期可见肿瘤染色,染色可不均匀,造影剂排出延缓。 (3)静脉期静脉受压移位或闭塞,侧支静脉扩张迂曲。 (4)在血管像上易与子宫肌瘤鉴别。 4.CT 表现: (l)、期子宫内膜癌不易与正常子宫肌组织鉴别。 (2)当肿瘤侵犯子宫壁超过 1/3 厚度时,强化后肿瘤相对于正常肌组织表现为不增强的低密度 病变。 (3)、期病变,子宫体对称性增大或局限性轮廓变形、分叶,密度不均,内含低密度坏 死区。 (4)宫体癌堵塞宫颈内口可产生子宫积液。 (5)肿瘤向宫外扩展,子宫周围脂肪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增厚,甚至脂肪层消失,并 可累及膀胱、直肠和盆壁。 5.MRI 表现: (l)肿瘤小于 3cm 时,病变与正常子宫内膜的信号对比差异不大,诊断困难。 (2)肿瘤较大时在 T1 加权像上与子宫肌层相比呈等信号,T2 加权像上为高信号,其间可混 有结节状中等或低信号区。 (3)显示肿瘤在宫外及周围器官的浸润;表现与宫颈癌的浸润基本一致。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主要与子宫肌瘤鉴别;前者少见钙化,后者较多见;子宫肌瘤增强后密度较高,子 宫癌密度略低。 一、临床分期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71 年)规定,于 1989 年 10 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 1971 年的规定进行临床分期,见表 7。对无法手术,单纯放疗者现仍采用 1971 年的临床分期。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期别 肿瘤范围 期 癌瘤局限于宫体 a 子宫腔长度8cm b 子宫腔长度 8cm 期 癌瘤累及子宫颈 期 癌瘤播散于子宫体以外,盆腔内 (阴道,宫旁组织可能受累, 但未累及膀胱,直肠) 期 癌瘤累及膀胱或直肠,或有盆腔 以外的播散 注:根据组织学病理腺癌分级:G1(高分化腺癌) ,G2(中分化腺癌,有部分实质区域的 腺癌) ,G3(大部分或全部为未分化癌) 二、手术-病理分期 FIGO 于 1988 年 10 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法(1989 年后全面应用于临 床) 。 有关分期的几点说明: 1.由于子宫内膜癌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分段诊刮以区分期或期的方法不再 使用。 2.少数患者首选用放疗,仍使用 1971 年 FIGO 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 期别 肿瘤范围 期 a(G1,2,3) 癌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b (G1,2,3) 癌瘤 浸润深度1/2 肌层 期 a (G1,2,3 ) 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b (G1,2,3) 宫颈间质受累 期 a (G1,2,3 ) 癌 瘤累及浆膜和 ( 或)附件和(或)腹 腔细胞学阳性 b (G1,2,3 ) 阴道转移 c (G1,2,3 ) 盆腔淋巴结和(或) 腹主动脉淋巴结 转移 期 a (G1,2,3 ) 癌瘤 侵及膀胱或直肠 粘膜 b (G1,2,3)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 内和(或)腹股沟淋 巴结转移 注: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非鳞状或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为5%; G2:非鳞状或非桑 葚状实性生长类型为 6%50%; G3: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为50% 3.肌层厚度应和癌瘤浸润的深度同时测量。 有关病理分级的注意事项: 1.细胞核呈明显的非典型性,病理分级时应提高一级。 2.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细胞核的分级更重要。 3.伴有鳞状上皮化的腺癌,按腺体成分中细胞核的分级定级。 病理分型 按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1987 年)的规定,进行病理分型,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类别 病理类型 子宫内膜样腺癌 粘液性癌 乳头型 浆液性癌 分泌型 透明细胞癌 纤毛细 胞型 鳞状细胞癌 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 未分化癌 鳞状上皮化生(棘腺癌) 混合型癌 鳞腺癌 手术-病理分期步骤和治疗 一、手术目的和术式的选择 1.目的:(1)进行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 (2)切除子宫及癌肿有可能转移或已有转移的病灶。 2. 术式选择依据: (1)术前临床分期; (2)术中探查,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剖视子宫 检查及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3)结合患者年龄,全身健康状况,有无内科合并症等具体情况, 决定术式或手术范围。 二、手术分期(staging laparotomy)(临床期) 三、治疗选择 (一)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治疗中应重视患者年龄和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程度(轻、中、重度);年轻、未生育或要求保 留子宫者,可采用激素治疗,密切随访;对 40 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者,若为中或重度非典型增 生可切除子宫,轻度非典型增生可选用黄体酮(1030 mg/日),安宫黄体酮(8 mg/日),于经前 78 天周期性用药;中度以上非典型增生则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持续治疗(甲地孕酮 160 mg/日, 2 个月;己酸孕酮 500mg/日, 3 个月;或 18-甲基炔诺酮 34 mg/日,3 个月),定期诊刮, 检查内膜对治疗的反应,决定是否继续激素治疗或改用手术治疗。 (二)子宫内膜癌 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趋于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应结 合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和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评估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 1.临床期: (1)开腹后冲洗盆腹腔(NS 200ml):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 (2)术式: 经腹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或)取样术。(3)有关 手术范围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次广泛子宫全切除术应包括宫颈旁组织,阴道穹窿各 2cm。因临床 I 期中,多数转移为组织学转移,故如果无明显增大的淋巴结或淋巴结取样冰 冻切片阴性者,原则上应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或分多区域淋巴结取样。若腹膜后淋巴结有明 显增大,疑有转移可取样或进行细针抽吸检查,以明确诊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范围为, 上界:十二指肠 2、3 段,跨腹膜后血管处肠系膜下动脉分支水平;下界:腹主动脉分支处。 包括:右、前、左侧及骶前 4 组淋巴结,共 1520 个。 术中剖视子宫检查:癌瘤大小、部 位、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峡部及双侧附件有无受累等(均应有冰冻检查结果) 。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步骤 2.临床期: (1)术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 扫术。(2) 术后治疗:根据手术分期及病理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若为高危组,术后可辅以腔内照 射、外照射,或化疗、激素治疗。(3)合并症治疗: 对老年、过度肥胖、严重内科合并症,或 宫颈癌瘤过大患者,可采用放疗与手术联合治疗。先放疗后再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此可缩 小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中危险及术后并发症。此类患者分期按 1971 年分期(见放疗部分) 。 3.临床期(或以上): 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一般首选放疗,或经放疗后癌灶缩小后 再手术;部分患者可首选手术。 (1)手术目的:确定诊断,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 ,尽可能切除肉眼可见的癌瘤,达到镜下水平。(2)术后应用放疗,化疗和激素综合 治疗:术后可立即应用化疗,防止远处转移,消灭盆腹腔残留病灶。对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 如浆液性乳头状腺癌(SPEC)等,或已有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者,更应重视应用化疗。 (3)术 后放疗:消除残留病灶,预防盆腔复发及阴道断端复发。 (4)激素治疗:孕激素可大剂量,长 时间应用,对受体阳性者效果好。 抗雌激素治疗可应用三苯氧胺。 (5)肝、肺等单个脏器远处 转移,可酌情进行介入治疗。 四、辅助治疗选择 手术-病理分期 辅助治疗 低危组 Ia 期(G1) 腺癌 无或激素治疗 Ib 期(G1) 中危组 Ia 期 G2、 G3 腺癌 Ib 期 G2、G3 腺癌 受体阳性者,激素治疗或全身化疗或腔内照射(阴道) 高 危组 Ic 期、期其他病理类型 a 期盆腔内病变 b 期盆腔淋巴结转移 盆腔放疗加化 疗和激素治疗 c 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放疗、激素治疗和化疗 a 期腹腔冲洗液阳性 腹腔化疗和激素治疗 注: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可加用激素治疗;中、高危组和 G3 者可加用静脉化疗 五、放疗 分为单纯放疗,术前放疗及术后放疗。单纯放疗主要用于晚期或有严重内科疾患、高龄和 无法手术的其他期患者,可按临床分期进行放疗。术前放疗,主要是为控制、缩小癌灶创造手 术机会或缩小手术范围。术后放疗是对手术-病理分期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或 作为手术范围不足的补充。 1.单纯放疗:(1) 腔内照射(后装)高剂量率:A 旁及 F 旁总剂量为 4550 Gy,每周 1 次,分 67 次完成。(2)体外照射:4045Gy,6 周完成。 2.术前放疗:(1)全剂量照射:腔内加体外照射同单纯放疗,于完成放疗后 23 个月手术 (行单纯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2)腔内照射:腔内照射 4550 Gy,完成照射后 810 周手 术;部分性腔内术前放疗:A 旁及 F 旁总剂量不低于 20 Gy,分 23 次完成,每周 1 次,放疗 后 1014 日手术(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3) 术前体外照射:不利于腔内照射者(如子宫大于 1012 周,或有宫腔以外播散者) 。盆腔外照射剂量 20Gy, 23 周完成;或 A 旁及 F 旁剂量 20Gy,每周 1 次,分 3 次完成。 3.术后放疗:(1)术后全盆腔照射:总剂量 4050Gy, 46 周完成。(2)腹主动脉旁扩大 照射区:总剂量 3040Gy,34 周完成。照射前行肾扫描定位,并加以保护(若术前已行体 外放疗,应减少术后照射剂量) 。(3)术后腔内放疗:手术范围不够;有癌瘤残存,或疑有癌瘤 残存者,可于手术后 2 周行腔内放疗,总剂量 1020 Gy,2 3 周完成。 表 11 子宫内膜癌的化疗方案 方案 药物组成 每次剂量 途径 用药间隔时间 CA CTX 500mg/m2 静脉注射 3 周 ADM 3050mg/m2 静脉注射 CAP CTX 500mg/m2 静脉注射 3 周 ADM 3050mg/m2 静 脉注射 DDP 50mg/m2 静脉滴注 CAF CTX 500mg/m2 静脉注射 3 周 ADM 3050mg/m2 静脉注射 5-FU 500mg/m2 静脉注射 六、激素治疗 为辅助治疗之一,多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以高效药物、大剂量、长疗程为好,46 周可 显效。对癌瘤分化良好、PR 阳性者疗效好,对远处复发者疗效优于盆腔复发。治疗时间目前尚 无统一看法,但至少应用药 1 年以上。 1.孕激素: (1)甲孕酮(MPA): 口服, 100mg/日;肌内注射,每日 1 次,每次 400 mg, 7 日后每周 3 次,显效后每月 1 000 mg 长期维持。(2)甲地孕酮(MA):口服;每日 80160mg。(3)氯地孕酮:口服;每日 2040 mg。(4)己酸孕酮:肌内注射;每日 500 mg, 1 个月后改为每日 250 mg。 2.抗雌激素药物治疗: 三苯氧胺为非甾体类雌激素受体竟争剂,有抗雌激素作用,低浓度 时也可刺激肿瘤内生成,使 PR 水平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疗。口服每日 20 mg,数周后可增 加剂量,或先用 23 周后用孕激素,可提高孕激素治疗效果。 七、化疗 1.多用于特殊病理类型:癌瘤分化差,PR 、雌激素受体 (ER)阴性患者;或为晚期复发癌的 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 5-FU, 噻替哌(TSPA), CTX, DDP 和 ADM 等。单一药物的有效率为 25%37%。目前,单一用药已被联合用药取代。 2.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经临床观察,疗效可达 50% 60%。见表 11。 疗程根据患者病 情、全身状况和术后是否放疗等确定,一般可应用 36 个疗程。 3.腹腔化疗: 若有子宫以外播散或仅腹腔冲洗液为阳性者,可选用 5-FU、DDP 和 TSPA 等进行腹腔化疗。 5-FU 每次 1 000 mg,或 DDP 每次 50 mg/m2,或 TSPA 每次 2030mg,NS 1 0001 500 ml,均于腹腔内输入,每月 23 次,以术后 2 个月内完成 46 次为好。 若同时应用全身化疗时,应从联合用药方案中减去相应的同类药物(即腹腔化 疗用 DDP 时,全身化疗则不用 DDP;腹腔化疗选用 TSPA 时,全身用药则不用 CTX 静脉注射)。 扩展和转移 一般,子宫内膜癌生长较缓慢,局限在子宫内膜的时间较长,但也有极少数发展较快者。 其转移途径主要是淋巴道转移、直接蔓延,晚期也可有血行转移。 1淋巴道转移 宫底部的癌多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癌在子宫角时可沿圆韧带的淋巴 管至腹股沟淋巴结;子宫下段及扩散到宫颈管的癌灶,与宫颈癌的淋巴道转移途径相同,可至 子宫旁、髂内外和髂总淋巴结。 2直接蔓延,向上经子宫角至输卵管;向下至颈管、阴道;向外经肌层浸润至浆膜面而 蔓延至输卵管、卵巢,并可广泛种植在腹膜、子宫直肠窝有大网膜等处。 3血行转移,晚期患者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有骨等处。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UPSC)较少见,为子宫内膜癌的特殊亚型。其病理形态与卵巢浆 液性乳头状癌相同,以含砂粒体的乳头状结构为其诊断特征。恶性程度高,分化低,早期可发 生腺管浸润,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深肌层受累,盆腹腔转移。预后差,期复发转移率达 31%50%;早期 5 年存活率为 40%50%,晚期则低于 15%。 诊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进行手术-病理分期:诊刮病理检查一旦诊断为 UPSC,无论临床诊断期别早晚,均 应进行全面手术分期(包括盆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盆腹腔多处活检、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等) 。 2.手术治疗: 同卵巢癌细胞减灭缩瘤术,应尽可能缩瘤,包括大网膜切除等。 3.重视术后辅助化疗:因该类肿瘤多数分化不良,盆腹腔早期播散,故辅助治疗中激素治 疗多无效。术后化疗中以铂类为主,常选用与浆液性乳头状瘤相同的方案,如 CP 或 CAP 等 (CTX 500 mg/m2, DDP 50 mg/m2 或 CBP 300 mg/m2 静脉注射,3 4 周 1 次;ADM 50 mg/m2 静脉注射) 。有子宫外癌变者术后应采用腹腔化疗。 4.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鉴别要点: 若卵巢与子宫均受累,但主要病灶在子宫,卵巢内病 变仅为卵巢门淋巴管瘤栓;若盆腹腔内有病变,卵巢皮质仅有镜下皮质受累,则可诊断为本病。 随访 完成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及时确定有无复发。随访时间:术后 2 年内,每 36 个月 1 次; 术后 35 年,每 6 个月至 1 年 1 次。随访检查内容包括: (1)盆腔检查(三合诊) ;(2)阴道细 胞学涂片检查;(3)胸片(6 个月至 1 年) ;(4) 期别晚者,可进行血清 CA125 检查,根据不同情 况,可选用 CT、MRI 等。 有改动。 现将本人整理的内容介绍如下: 治疗方式: 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 早期(临床期)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手术病理分期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术后辅助治疗; 晚期(临床期)患者则采用放疗、手术、化疗、激素等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依据: 、临床分期(见附表) ; 、病人年龄、体质状况、有无内科合并症,如心血管病等。 、术中探查情况:如冲洗液细胞学、子宫浆膜、附件是否受累、宫体剖检、冰冻切片、腹膜 后淋巴大小、质地等。 4、 施术者手术技巧及医疗机构综合水平(麻醉、抢救、术后继续治疗等) 。 术前评估: 低危组:子宫内膜样腺癌 G1,G2,MRI 或 CT 未提示宫颈受累、肌层浸润、淋巴结增大。 高危组:内膜样腺癌 G3 级,宫颈受累、肌层浸润、淋巴结增大,或特殊病理类型。 临床期 1、标准术式: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双侧附件切除术+ 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切除术。 开腹后取腹水或 NS 冲洗细胞学检查全面探查(包括横膈、肝脏、大网膜、腹膜及肠表面)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剖视子宫:病灶大小、部位及范围、肌层浸润深度冰冻切片淋巴结 处理。 2、双侧附件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约 12%可发生卵巢转移,且多为绝经后妇女,故应常规切除两侧附件。 宫底部内膜癌常沿卵巢血管表面淋巴网上行转移,故应高位切除骨盆漏斗韧带。 3、盆腔淋巴结切除或取样术适应症: 特殊病理类型如浆液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鳞癌、未分化癌等; 子宫内膜样腺癌 G3(高分化腺癌无肌层浸润a 期 G1 及b 期 G1 者淋巴转移率1% ) ; 肌层浸润深度1/2 者; 病灶累及宫腔面积超过 50%或肿瘤直径2cm 或有子宫腔下段及峡部受累者; 术中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肿大; 子宫外扩散。 淋巴结的处理方式: 淋巴结活检术:术中只切除可触及到的可疑阳性淋巴结。 选择性淋巴结切除(取样)术:每一区域切除几个淋巴结,可检出镜下转移。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髂总、腹股沟深、髂内外动脉分叉、闭孔窝的淋巴脂肪组织。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理论上应到肾静脉水平,国内建议达十二指肠 2、3 段跨腹膜后 血管处,包括右、前、左、骶前 4 组。 4、 保留生育功能或卵巢的手术:详细内容见后 对于年轻、有强烈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样腺癌a 期 G1 患者:可仅大剂量孕激素治疗。 子宫内膜样腺癌a 期 G1 及b 期 G1 的年轻患者: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单侧附件切除术 (保留一侧卵巢) 。保留卵巢术中必须做冰冻切片。 5、 手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放、化疗适应症:见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术后孕激素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期患者不常规辅助内分泌治疗。 阴道内、腔内的放疗,可以减少残端的复发;体外照射可预防盆腔局部复发,化疗和激素治疗 可预防远处转移。 但多数学者认为期的术后辅助治疗不改变 5 年生存率。 临床期 1、标准术式: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或次广泛) 术前已行体外照射或腔内照射者:行筋膜外全切+双附件切+选择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合并有内科疾病的高龄妇女:筋膜外全切+双附件切+ 选择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根据高 危因素加用放疗和(或)化疗。 2、术后辅助治疗: 见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临床、期 1、标准术式: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切除病灶、缩瘤为主,为进一步行放疗或化疗创造条件。 不主张作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2、综合治疗:大范围盆腔转移者,腔内和体外放疗。 远处转移,特别是肺转移,选择化疗和激素治疗。 化疗大多数选择联合化疗。 二、化学治疗 适应症:1、有高危因素期患者如:深肌层浸润、低分化、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2、期及以上者; 3、高危病理类型: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 4、有手术和放疗禁忌症者; 5、晚期或复发的患者。 化疗药物有铂类、阿霉素、紫杉醇等。多应用联合化疗。DDP 常规水化。疗程:36 个。 1、 PA:DDP(50mg/m2)+ 阿霉素(3050mg/m2) ,静脉用药,每 34 周重复。 内膜癌基本治疗方案。 2、 PAC:DDP (50mg/m2)+ 阿霉素(3050mg/m2)+ 环磷酰胺(500mg/m2) ,静脉用 药, 每 34 周重复。 3、 TC:紫杉醇(135175mg/m2 ) 、卡铂( AUC =4 5),静脉用药,每 34 周重复。 或泰索帝(75mg/m2)+ 卡铂。 4、 TP:紫杉醇(135175mg/m2) 、顺铂(70mg/m2),静脉用药,每 34 周重复。 或泰索帝(75mg/m2)+ 顺铂 (60mg/m2)。 5、 CA: 阿霉素(3050mg/m2)+ 环磷酰胺(500mg/m2 ) ,静脉用药,每 34 周重复。 6、 PE: DDP(50mg/m2)+表阿霉素(901000mg/m2) ,静脉用药,每 34 周重复。 术前新辅助化疗 三、放射治疗 、单纯放疗 适应症:高龄,有严重内科合并症,无法手术或晚期的患者。 期:单纯腔内照射(总剂量 4550 Gy) 。 余均腔内照射(总量 4550 Gy)体外照射(总量 4550 Gy) 。 、术前放疗 目 的:降低肿瘤活性,预防术中癌细胞的种植和转移; 减少肿瘤的范围或体积,使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能手术治疗。 适应症:1、子宫大于孕 2 个月大小; 2、期及以上者; 3、高危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 4、病理分级低分化; 术前全量照射:腔内照射体外照射。照射后 23 个月行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 术前腔内全量:腔内总量 4550 Gy。照射后 810 周可行子宫和附件切除。 腔内部分剂量:腔内总剂量20 Gy。照射后 1014 天可行子宫和附件切除 术前体外照射:不宜行腔内者(子宫1012 孕周,或有宫外播散) 。剂量:20Gy。 、术后放疗 目 的: 对可能淋巴转移区放疗,增加疗效; 对盆腔残留病灶或可能残留病灶,减少盆腔复发; 对阴道切除不足残留病灶或可能残留病灶,减少断端复发。 适应证:1、有高危因素期患者如:深肌层浸润、低分化、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2、期及以上者; 3、高危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 4、盆腔和/ 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5、手术不彻底,阴道切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