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此诗作者为金代诗人元好问,时金已灭亡,作者已入暮年,返回故里,与世无争。其 借未开之海棠,寄托自己独善其身的态度。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作者:元好问年代:宋 体裁:绝句 类别:七言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 ,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 州)人。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 年)七月初八,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 年)九月初 四日,卒于获鹿(在今河北省)寓舍,归葬故乡系舟山下山村(今忻县韩岩村) 。元好问墓 位于忻州市城南五公里韩岩村西北,1962 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 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 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著有杜诗学 、 东坡诗雅 、 锦畿 、 诗文自警 、 壬辰杂编 、 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 续夷坚志四卷、 遗山 先生新乐府五卷等,传世有遗山先生文集 ,编有中州集 ,现有清光绪读书山房重 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 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 “一代文宗” 。 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 “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 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 ,词集为遗山乐府 。辑有中州集 ,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 作品。著有其诗刚健、其文弘肆、其词清隽,缺点是“往往自蹈窠臼” 。今存诗 1361 首, 内容丰富。一些诗篇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百姓苦难,如岐阳 、 壬辰十二月车 驾东狩后即事诗,沉郁悲凉,追踪老杜,堪称一代诗史 。其写景诗,表现山川之美, 意境清新,脍炙人口。诗体裁多样,七言是其所长。 元好问之文继承唐宋大家传统,清新雄健,长短随意,众体悉备,为金代文学批评之 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 ,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 今存词 377 首,艺术上以苏、辛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当为金代词坛第 一人。今存散曲仅 9 首,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具有开创性。 续夷坚志为其笔记小说集, 为金代现存的优秀短篇小说。 注释: 1.赋:吟咏。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 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编辑本段背景: 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 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诗句也许从 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赏析: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 告它“爱惜芳心” ,不要轻易地吐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 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 “林花谢了太匆匆” ,为了 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 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 种浅薄的表现。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 ,希望“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诗人曾经说 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 )诗人作此诗时已入 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 (为邓人作诗 ) 、 “衰年那与世相关” (已卯端阳日感怀 )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 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 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赏析:海棠花比桃花、李花开得晚,而且花朵儿红白相间,色彩淡雅,深藏在浓密的绿 叶之中,并不起眼,不像桃花、李花那样,在春天争相开放,吸引人们的眼球。诗人通过 对海棠的描述,赞美海棠洁身自爱,甘于清静的品性。 它的清新,它的传神,它的志趣,无一不感动着我。公历四月上、中旬,正是百花盛 开的时候。当然,最早开放的是桃杏了。故有“占断春风是此花” (唐白敏中)和“红杏 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的歌咏。海棠,开放略晚,先叶后花。当那嫩绿的叶片重重叠起 的时候,它的花蕾也才刚刚绽裂花萼,露出花瓣的点点鲜红。作者所赋的就是这时的海棠。 我特别赞叹作者抓取的时机是那么的准确,观察的是如此细致!然而作者的本意却在后面 两句,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这正是作者自己精神的写照。 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 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夜发分宁寄杜润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 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人醉, 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乃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杜涧叟是他的友 人。 提起送别诗,不能不想起著名的阳关曲。阳关在今天甘肃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是 唐代出西域的门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动人的送别诗,写成后广泛流传,被谱成 歌曲演唱,称作“渭城曲” ;唱时还要把结尾一句反复重复三遍,所以又称“阳关三叠” 。 本篇以“阳关一曲水东流”发端,可见是在依依惜别的神情中乘船离开了乡土。故人有心, 流水无情,不可解脱的矛盾,一上来就给全诗笼罩上伤感沉重的氛围。 次句写舟中回望之景。旌阳是山名,在分宁县东一里,舟中远去之际,旌阳山下的 灯火仍依稀可辨,而自己已单独置身于一叶小舟之中,随流飘荡于江面上。此情此景,又 何以堪? 以上写离别,尚未进入直接抒情。三四句的意思是:我只不过象平时那样喝醉罢了, 倒是满川风月在替人悲愁啊!前一句语气极平淡,仿佛将满怀愁思都解除了;后一句出人 意表,却又将悲愁加于江上的清风明月。难道真是将愁思转移了吗? 非也。物本无情,人自有情以有情观无情,才会使无情之物染上人的主观情绪色彩。 这一江风月的悲愁,不就是诗人离情的外射吗?诗人不但自己悲愁,还要让天地万物来替 他悲愁,这样的愁思可真无边无际、难以排遣了。由此可以体会前句的“醉”字,那不是 一般的酒醉,而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呵!愁思浸满了心田,加上一点朦胧的酒意,放 眼望去,满川风月,一片愁情。诗人确实感到自己醉了,但并非醉于酒,而是醉于那勃发 浓郁的愁情。所以这句语气极平淡的话,其实包含着极深沉的苦味。 本诗的后一联,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而把有情的人,偏说成是无情,就形成了更 为曲折也更耐人寻思的情景关系,在艺术表现上是颇为新奇的。 本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借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愁、忧伤。 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 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注】本诗写于作者早年离开家乡分宁去外地做官之时 新晴 诗词原文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译文 夏日初晴,诗人午睡醒来,只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青苔。忽然一阵南风把房门吹开,又 掀起桌上的书页,诗人说这是他的老相识,来偷偷访问他了。 诗词赏析 诗句鉴赏 李白春思诗说:“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这里说南风是我的老朋友,是反用 其意。唐人薛能老圃堂诗道:“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一本正经地埋怨 春风吹落他正在阅读的书,这里的构思与薛诗相近,但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 声,推门而入又翻书,比薛诗更见机趣活泼。又,宋释显忠闲居诗:“闲眠尽日无人 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贺铸题定林寺诗:“蜡屐旧痕寻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 ”句 意也相近,可比读。 第一句正好和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相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青苔满地” ,比 起刘禹锡“苔痕上阶绿”来,这“苔”要多得多。同样描写幽静的境界,无苔,有苔,多 苔之差是巨大的,王安石用无苔以表现“净” ,刘禹锡用上阶绿之苔写独处陋室之“静” , 这首诗满地之苔则因久雨初晴,其中差异不能不辨,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句写午梦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一树碧无情” ,但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 经过长时间雨洗之后,树更是绿油油的,多么令人惬意!诸葛亮高卧隆中,一觉醒来,不 是还高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吗?想到这,诗人会 心地笑了。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后两句。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 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诗人为读者种了 一株诗苑“惹笑树” ,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其实,这样写并非诗人首创, 发明权当属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李白的春 思有“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诗人融薛、李诗句于一炉,经过锤炼锻造,又添上绝 妙的“偷”字,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原作。这绝不是“偷” ,而是创新。 而诗人在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中又用这一意境,写了:“杖藤为笔沙为纸,闲 理庭前试草书。无奈春风犹制肘,等闲撩乱入衣裾。 ”可见,诗人对这一意境和这一手法是 情有独钟。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偷开门户又翻书”来得更自然亲切,也更有趣些。 清风翻书固然有趣,但也曾翻出莫大的悲剧来,金圣叹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就 翻出个文字狱来,丢了脑袋。悲乎,秦始皇首创的中国文字狱! 相关题目 (1)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 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回答 1: “偷”字好,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或: “径”字好, “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 是径直推门而入。 回答 2:“偷”字好。用“偷”字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 表现了诗人久雨初晴的欢悦和宁静恬适的心境。夏日南风通常是平和的,用“偷”字比用 “径”字更能准确表现南风的特征。 “径”字好。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而来, “排闼”而入,这就突出了南风的急切,从而表现了诗人对晴日的期盼之殷切和对初晴的 喜悦之巨。 ( 2).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 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 、 “绿树” 、 “南风” 。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 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 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 (3)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题目中的“新晴”的? “青苔满地”暗示雨下得实在太久了;“绿树”中的“绿”突出雨后的树叶比平日更 加浓绿; “南风”只在晴和天气里才有,南风是晴天的象征 作者简介 刘攽(1023-1089 年),字贡父,一作赣父,号公非。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1046 年)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在仕途上,刘攽一生比较坎坷。他中进士后,先在州县做了二十 多年的地方官,才被调到中央做国子监直讲。虽有欧阳修等人的推荐,但一直受到朝中权 贵大臣的排挤,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在政治上刘攽是保守派,曾上书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 由此得罪变法派,被王安石排挤出中央,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知府。晚年任中书舍 人。 吴门道中 原文 吴门道中 (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 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蓑烟雨湿黄昏。 。 翻译 (其一)几间茅屋的水边小村,杨柳扶疏,门窗尽绿。渡口有人在唤渡。虽然时值黄 昏,唤渡人却仍不慌不忙,披蓑戴笠站在烟雨之中,不顾浑身湿透。 作者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 ,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善 属文,尤长四六。徽宗大觌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 。政 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 ,为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集 卷三二与吴世范帖 ) 。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 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 四三、六二、七一) 。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未几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 (一一二八) ,知平江府。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出知温州,改知 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皋鸿庆宫。绍兴元年(一一三一) ,起知临安府。二年,以盗用军 钱除名,象州羁管。四年,放还,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 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 。孙觌为人依违无操, 宋史无传。有鸿庆居士集 、 内简尺犊传世。 相关题目 20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答:诗人通过烟雨打湿黄昏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 2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诗歌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美景的点染以及对烟雨黄昏中悠然独立的渡人形象的 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 赏析(其一) 这首诗着力描写乡里生活的萧散自得。几间茅屋的水边小村,杨柳扶疏,门窗尽绿。 渡口有人在唤渡。虽然时值黄昏,唤渡人却仍不慌不忙,披蓑戴笠站在烟雨之中,不顾浑 身湿透。景物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前两句,纯用景物写生方法;后两句,才点出了人物, 传出了声音,但画面却显得更为静谧。哪怕是连连传来的唤渡声,也只不过像是扔到浩淼 的湖水里的小石子,只能在湖面上掀起几小圈涟漪,并没有打破静谧。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 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 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 了“堪悲” 。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 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 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乐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 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 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 ,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 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 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 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 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 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 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 , 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 “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 把二者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的补充协议英语
- 电脑供货合同协议
- 互联网合作协议合同
- 调解协议合同效力
- 签订实习协议合同
- 雇佣做饭合同协议书范本
- 棚改补偿协议和买卖合同
- 伤亡赔偿协议合同
- 第三方协议就是劳动合同
- 直播合同协议
- 《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22年修订版(原版)
- 《电子银行安全评估过程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
- 冷藏车运输法律法规更新与培训考核试卷
- 三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部分)
- 储罐浮盘安装施工方案
- DL∕T 5210.4-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含答案
- YYT 0661-2017 外科植入物 半结晶型聚丙交酯聚合物和共聚物树脂
- 高中数学 6.3.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欧派购货合同范本
- 沉井施工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