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传统节日详解_第1页
亚洲传统节日详解_第2页
亚洲传统节日详解_第3页
亚洲传统节日详解_第4页
亚洲传统节日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洲传统节日详解 亚洲的节日大都古老而富于传统。这些节日凝聚了东方人的信仰、道 德、情感和东方式的浪漫,虽经世事沧桑,仍一代代传承。不过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的亚洲各国,毕竟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和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改革,日本的飞速发展和东南亚“四小龙”的腾飞,以 及阿拉伯国家和南亚次大陆的发展,都会给各国的节日习俗带来深刻影响, 促其摒弃落后的不合时宜的陋习,为其注入新的现代化的内容,并且不可避 免地接受更多的西方文明。 亚洲人最重视的节日莫过于各种传统历法的新年。如中国、朝鲜、蒙古、 越南、新加坡等国的农历新年春节, 东南亚一带的佛历新年泼水节,印 历新 年洒红节,伊朗历新年诺鲁兹节,犹太教 历的新年逾越节,回 历新年开斋节。 虽然 19 世纪末以来,亚洲各国相继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公历,公历新年也 已成为亚洲许多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但旧的历法仍在亚洲一些国家,特别是 在乡村通行,公历新年,其隆重和热闹的程度也远不及传统历法的新年。 亚 洲人的新年节俗丰富而有特色,许多传统的庆祝方式至今盛行,但也发生了 很大变化。 中国人过春节过去有一套祭祖敬神敬佛的仪式,腊月初八就拉开了序 幕。这一天是腊八节,民间要以干果、 杂粮熬粥,用来敬佛过节。腊月二十 三祭灶过“小年”。过去的中国,灶神是家家必供的神祗。传说腊月二十三 灶神要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家家的善恶行止,所以这一天家家要摆各种供品为 灶神送行,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除夕前,家家贴门神供 财神,倒贴“福”字,贴春联。除夕夜,阖家团聚吃年夜饭,要先祭祀祖先。 元宵夜要点灯敬神。经过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后,这 一套祭祀的仪式已不常 见,但是喝腊八粥、过“小年”,倒贴“福”字, 贴春联,家人团聚,吃年 夜饭守岁,初一吃饺子、拜年,十五吃元宵、看花灯,这些习俗还是保留了 下来。过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自古到今都必不可少。过去是为给孩子“压祟” 保护孩子,现在是为了给孩子增添节日的快乐。但也有人借此机会比富斗 阔,溺爱孩子。而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此 风近年大有愈演愈烈之 势,以 至年年春节后,舆论界都要就此问题表示担忧。除夕守岁时,家庭中往往有 一些娱乐活动,以前多为打麻将,打扑克牌,或玩其他游戏,放烟花、爆竹 等。打麻将一度遭禁,近年来又开始风行。燃放烟花爆竹 1995 年相继在一 些大城市被明令禁止。这一取意消灾祛邪、可以渲染喜庆气氛,但却威 胁到 人身安全的习俗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更为文明的庆祝方式已在影响着节 日习俗。1983 年开始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就是一例。这个节目荟萃全 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节目都是精心安排,春节文艺晚会通过覆盖全国的电 视网向各地播放。除夕夜,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这台节目,已成 为春节 时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农历春节也是朝鲜的传统节日,1896 年朝鲜采用公历后,曾中断这个节 日,许多朝鲜人为此大感遗憾。 1989 年韩国恢复了春节,受到 欢迎。 在蒙古国,农历新年现在不是国家规定的正式节日,但在民间仍很受重 视。 “小年”要祭灶, “大年”要守岁和拜年。旧 时初一往往要 请喇嘛到家 中念经或去寺庙拜佛,祈求来年的平安,如今这一活动已不盛行。 越南人过春节,各地都要举行庙会,表演文 艺节目,进行各种游艺活动, 最受欢迎的是对唱民歌。 新加坡的春节近年来呈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许多大公司,包括西 方的跨国公司,在春节期间,也学着当地 华人的做法,在公司建筑物上 张挂 春联,在客厅内摆放春节的饰物银柳和金桔,以求来年顺利。春 节家家团聚 仍为人们所重视,但一些受西方影响较深的年轻人,现在已不喜欢在家过 年,而是去国外旅游。 日本经济高度发展,日本的传统习俗也得到珍视。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 改用公历,公历的元旦就成为日本最为隆重的节日。但是尽管过的是新历 年,习俗中却有许多是春节旧俗。年前用一种叫作 “注连绳”的草绳和松树 装饰家庭和商店,除夕全家团聚守岁, 过年吃年糕和“杂煮”,初一参拜神 社,这些都是旧时传统;办公大楼、大商店和汽 车上也用“注连绳”和松树 装饰,不打年糕买机制年糕,很少上门拜年而采用贺年卡“以卡代人”,却 是新的时尚。日本人有在除夕午夜时倾听寺庙里 108 声钟鸣的习俗,现在则 通过电视将著名寺庙的钟声传递到全国和世界各地。日本电视台每年除夕还 要播放一台红白组赛歌的节目,已播放了多年,极受欢迎,已成 为日本 人和世界各地日本侨民辞旧迎新时不可缺少的节日。近年来,受西方影响, 利用新年假期外出旅游的家庭日渐增多。一项调查表明,新年时,有 10的 家庭外出旅游或去滑雪。也有人在除夕时, 选择东京迪斯尼乐园这类游乐场 所彻夜欢庆。 佛历新年称泼水节,流传在东南亚和中国西南边境一带,约在公历的 4 月 13 16 日间。节日最主要的活动是泼水狂欢。 泼水有涤旧迎新图吉祥的 意思,来源于小乘佛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至今 泼水节的活动中还保留了许多 宗教内容,如听唱经文、施浴佛礼、堆沙造塔、斋僧放生等。古时泼水仪式 讲究而文雅,人们用花枝蘸取香水,轻轻地抖洒在对方的身上。 现代绝大多 数人已无禁忌,尽情泼洒,被淋得越湿越认为有福。现代生活给泼水节带来 一些不易察觉的变化,如泼水用的工具,泰国人一般用彩色鲜艳的塑料碗, 一些年轻人还用上了可以转换方向的塑料火箭筒,它能把水射到 10 米以外。 缅甸人泼水不仅拿盆拿桶,政府还设大泼水站,准 备几十支水龙管,供男女 青年和孩子们打水仗或喷射街上的人。在没踝的积水中,人们唱着流行歌 曲,和着节拍跳舞。泰国还有巨象游行和选美活动。缅甸有花车游行。柬埔 寨则有各种民间娱乐活动。而在泼水嬉戏中,男女青年们的爱情也在传递和 滋生。洒红节是印历新年,大约在公历 2 3 月间。洒红节在印度也称泼水节, 不同的是在泼洒的水中加入了红色和其他颜色的染料。尼泊尔的洒红节更是 直接将红粉向人抛撒。洒红节原是印度最低种姓首陀罗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 节日,现在已变成印度全国性的最大节日。在尼泊 尔,洒 红节增加了新的内 容,小伙子们往往利用节日之机,到相中的姑娘门前高歌试探,而姑娘也会 含蓄地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回答。 除了过年,象征团圆的中秋节、月 圆节、祭祀亡人的清明节,象征祥和 的各种灯节,以及各种农事节如插秧节, 纪念节如端午节,拜物 节如尼泊尔 的牛节,印度的蛇节、泰国的象节,还有二战后新成立的一些国家的国 庆日, 都是亚洲人所看重的。到了近代社会,各地区的经济贸易需求增加了,又 创 立了许多利用当地资源和传统吸引顾客,发展旅游和经贸事业的节日,如中 国潍坊的风筝节,洛阳和荷泽的牡丹花会、日本札幌的雪节、新加坡的食品 节等。蒙古民族的那达慕大会既是传统的,又是 现代的,规模较为盛大,已 有数百年历史。现在,每年夏、秋季,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仍分别 举办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在蒙语中意为“娱乐”或“游戏”。过去, 节 日的主要活动是摔跤、赛马和射箭,如今早已不限于这“男儿三艺”,而是 发展到赛骆驼、套马及举行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大会期间, 还同 时举办物资交流会、经贸洽谈会、文 艺演出、草原旅游等一系列经贸和文化 活动,其规模和活动内容近些年来逐步扩大。古老的节日注入了现代的内 容,也使节日本身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也是三大宗教都得到广泛传播的区域。 三大宗教的节日很多,千百年来一直被教徒们纪念和传承。与欧洲相比,今 天亚洲的宗教节日更多地保留着原来的宗教意义和宗教庆典仪式,而较少世 俗性的转化,因而也就影响了它的传播。当然也有例外,如前面 讲过的泼水 节、洒红节。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和“西风东渐”的结果,西方同样始于宗教 的节日,二战后却在亚洲,特别是在比较开放、发达的地区 产生了影响。越 来越多的亚洲人接受了西方的节日习俗。 日本是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国家,在学习西方科技精华的同时,也引进了 西方的文化。日本的基督徒不到日本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是圣诞节却是许 多人热衷的节日。据日本儿童调查所近年对东京都 400 名小学生进行的调 查,圣诞节中,举行家庭聚会的占 71,请朋友来参加晚会的占 16.5。 50的孩子收到了父母送的圣诞礼物,祖父母赠送孩子圣诞礼物的占 30。 18的学生还收到长辈给的钱。50的学生感到圣诞节过得很愉快。圣诞节 那天在日本虽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日,但到处可见节日的气氛。西方的情人节 在日本的年轻人中也颇受青睐。商人们为此制售各种各样的情人卡、情人节 巧克力和精美的内衣以及各种饰品,供年轻人选购,送给男友或女友表达柔 情蜜意。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受到外来文化 的冲击。80 年代以后,中国各地的基督徒数量有所增长,但喜 欢过圣诞节的 中国人,远远不止这些基督徒。圣诞节在年轻一代中很流行。圣诞节前夜, 教堂里挤满了前来做弥撒和看热闹的人。中国人赠送圣诞礼物不像日本人那 样普遍,但寄送圣诞卡却很盛行。也有人在圣诞节前送出贺卡,将圣 诞、元 旦、春节三节并祝。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中,许多大饭店都装饰 了圣诞树,举办圣诞夜晚会,招待外国来客和花高价买了晚会票的中国人。 晚会上,圣诞老人穿插其间向人们送上礼物和祝福,有时还会有唱诗班为人 们演唱圣诞歌曲。大学生们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