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建议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_第1页
两会关注:建议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_第2页
两会关注:建议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会关注:建议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在北京,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公费医疗费用为 66 元,而武汉地区平均只有 40 元左右。 40 元能干什么? 66 元也治不好一次 感冒。”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 代表周洪宇发现,上世纪 50 年代制定的高校公费医疗制度,如今早已形同虚设, 而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进入高校,使得大学生医疗费用的矛盾更加突出。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周洪宇代表今年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大学生医疗 保障体系的建议,试图从制度设计层面上解题。 学校担不起公费医疗形同虚设 一直从事教育领域工作并对高校情况相当熟悉的周洪宇代表表示,现有的高 校公费医疗制度,是从 1953 年开始实施的。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学生 人数的不断增加,微不足道的公费医疗费用早已是杯水车薪。 周洪宇代表举例说,武汉有一所高校,一年时间里出现了 13 位身患重病的 大学生,医疗费用都达 10 万元左右,而政府给学校的全部医疗拨款不到 100 万元,一个重病学生就会花光全年级的医疗费用。绝大部分大学生只能享受低水 平的医疗服务。 周洪宇代表调查发现,为了弥补旧制度下的公费医疗不足,许多高校动了很 多脑筋,出台了形式不一、标准不同的新的学生公费医疗方案。但这些方案没有 法律保障不说,也仅能提供低水平的医疗服务。有的学校将国家拨发的医疗费用 全部发给学生,不再承担学生的医疗保障,大部分院校则是以“国家拿一点,学 校负担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方式,分担医疗费用。 以省属院校湖北大学为例,现在学生在本校医院门诊医疗费用自负 20%, 学校报销 80%;在校外医疗门诊费自负 40%,学校报销 60%。无论在校内、 校外医院住院,其医疗费用累计报销金额不得超过 10 万元,超过部分自负。湖 北大学在校学生 1.6 万人,而享受国家拨款的计划内学生仅 1 万人,即 40 万 元拨款。据学校统计,平均每名学生每年仅门诊费用就是 137 元,大大超过了 国家拨款标准,这还不包括住院费用。学校只有每年从“校长基金”中拿出 150 万元至 180 万元作为医疗经费投入。 “如今,几乎所有高校都被类似的问题困扰着。”周洪宇代表说。 学生病不起爱心只解一时之困 “可能与应试教育下的高三后遗症 有些关系,现在大学生的体质令人担忧。 ”周洪宇代表说,“ 有些贫困学生由于过去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体质很差。 我了解到,武汉有一所大学进行军训,站一两个小时就有学生晕倒了。”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患大重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占 8% 至 10%,如果按普通疗法治疗乙肝,通常一年需要 1 万元。结核病也是呈上升 趋势,武汉地区 2002 年至 2003 年一年间,就有 311 名大学生因肺结核病住 院,按常规治疗,一个普通结核病患者治愈,至少需要 8000 元医疗费用。 为什么大学生不像企业职工那样有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周洪宇代 表一言以蔽之:还是钱的问题。除了入校体检按照有关规定不得不进行之外,多 数学校并不愿意增加额外的投入做体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个学生家在福建农村,父亲下岗后一直打工,母亲在 家务农,弟弟妹妹都在念书,家里负担很重。她品学兼优,一个月生活费不足 100 元。但她突然被确定为高危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手术费用约 30 万元。对于这样一个贫困家庭,学校给予了特殊照顾,全校师生为她进行了 募捐,可还是无法解决她的医疗费用问题。” 周洪宇代表说,每年分摊到每个学生头上的医疗拨款连一次感冒都无法治愈。 “病不起”,已经成为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负担与压力。而爱心捐助只 可以解一时之困,无法彻底解决后续的治疗问题,更何况,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受 捐助的机会。 尽快建立大学生医保体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病不起 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找办法。 ”周洪宇代 表开出了五剂“药方” 。 第一,尽快建立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请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 织专人专班,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校进行调研,制定相对统 一的医疗保障标准。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要改变几十年来一直不变的投入标准,根据 目前的经济消费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 第三,建立大学生医疗救助体制。将各种慈善、爱心捐献纳入其中。 第四,把大学生医疗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在制度设计上,将社保覆盖到每个 大学生。 第五,加强大学生参与商业保险的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面临 更多的挑战,挑战越多,风险越大。”周洪宇代表说,“目前中国社会的保险意识 仍十分薄弱,参加保险,无疑是降低大学生意外风险的较好选择。” 链接 2005 年 3 月 7 日上午,南京一名大二男生在上课时突然昏倒,经抢救无 效后死亡。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称,其可能是死于心脏或血管畸形破裂。 2005 年 1 月 4 日上午,吉林省一名大学生在期末考试过程中突然倒地身 亡。经有关专家检测,该生死于心源性猝死。 2004 年 12 月 29 日,北方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突然晕倒,最后 抢救无效死亡,该生当时仅 19 岁。 2004 年 12 月 17 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 2002 级一名本科生在操场踢球 时突然倒地,但当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其已经死亡。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刘红斌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时 猝死。 背景 多数高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费用问题是阻碍定期体检这一制度实施 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大学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定期进行正规体检,费用对 学校来说不算小数目。而学校有限的医疗经费维持正常的开支已经捉襟见肘,再 想实现定期体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学校还有好多教师的医药费都还拖着没法 报销,学生的问题就更难解决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校长诉苦道。 链接 22 岁的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刘宁突患白血病,虽有不少好心人捐款,但治 病钱远远不够。要完全治好刘宁的病,还需要 15 万元左右。2005 年 3 月,刘 宁含泪泣求:谁能还他生命,他将无偿为该单位工作 10 年。 一名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橄榄球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被查 出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队友、同学和老师纷纷伸出援助的双手,现虽已为他 筹得 5 万元人民币,但相比手术需要的 50 万元还只是杯水车薪。 元旦刚过,南京大学的周煜被诊断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第一个 月的治疗费将需要 30 万元之巨。南京大学的同学和老师在校园内为她募捐,几 天下来,共募集到 25 万元人民币,这在南京高校募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然而, 正当南大师生都在期盼小周能用这笔捐款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时,该校化学化工学 院的一位同学又被查出身患癌症。 背景 据了解,国家对每个统招生下拨的医疗费用是每人每年 60 元。学生在入校 时,每人每年交纳 30 元参加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