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规划》考试复习_第1页
《绿地规划》考试复习_第2页
《绿地规划》考试复习_第3页
《绿地规划》考试复习_第4页
《绿地规划》考试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地设计考试辅导 复习要点:识记部分,要求全部背会 理解部分,每一点的标题要求背会,后面的解释内容以理解为主 应用部分,每一点的标题要求背会,能适当展开解释 第 1 章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 识记部分 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要求背会) 理解部分 城市绿地存在的重要性(主要功能) 、园林绿地对保护环境的作用 考核册 P2 题 2 (一)保护城市环境(重点) 1、净化空气、水体、土壤(书 P5-11):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有害气体、 放射性物质、粉尘,杀灭空气中的细菌;许多植物能净化水中和土壤中的污染。 2、改善城市小气候(书 P12-15):减少温差变化,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有效缓减 城市“热岛效应” 。 3、降低噪声(书 P16):通过合理布置城市绿地,能减低城市环境噪声。 4、保护农田(书 P16):农田防护林可阻隔有空气体,降低风速,增加湿度,提高土壤含 水量。 5、保持水土(书 P17):植物根系能固定土壤,地表覆盖植物可减少表土流失。 6、安全防护(书 P1719):蓄水保土、防震防火、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等多种防 护作用 7、监测环境污染(书 P19):利用某些植物的敏感性可以监测环境的污染。 (二)文教和游憩功能(书 P2022 ) 1、文化教育功能:通过城市园林绿地中进行文化宣传、开展科普教育,提高人们艺术修养 水平,丰富历史和科技知识,陶冶性情。 2、游憩功能:为人们提供日常游憩活动、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场所。 (三)景观功能(书 P22-26):城市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常起决定性作用。 应用部分 一、城市景观五大要素及其应用 (一)道路(书 P24) 1、具有连续性:道路通畅,其宽度、道路两侧建筑的功能及风格要统一。利用绿化创造美 的景观,形成城市的特有面貌。 2、具有方向性:道路沿线的两个方向应容易区分,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端点处重点绿 化。 (二)边界(书 P25):可利用空旷地、水体、森林等形成边界景观。 (三)区域(书 P25-26):对线索进行一定的强化,创造一个强烈的景观形象,强化其现 有的特征,保持区域特征的统一性。 (四)节点(书 P26):在道路上的不同地段、多条道路的集合点上,设置不同的节点以 增加景观的丰富性。 (五)标志物(书 P26):标志物常在节点处应用,造型应独特,位置应醒目,具有一定 内涵或重大历史意义,可通过与背景的强烈对比来突出标志物。 二、城市绿地游憩、景观和防护功能 答案见“城市绿地存在的重要性” 第 2 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识记部分 一、相关术语与概念(要求背会) 1、城市绿地面积(书 P30) 2、绿地率(书 P30) 3、人均绿地面积(书 P30) 4、绿化覆盖率(书 P31) 5、公园服务半径(书 P31) 6、城市绿线(书 P32) 7、道路红线(书 P32) 8、建筑红线(书 P32) 二、城市绿地分类(书 P3536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 地(背会) 三、城市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书 P66):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 混合式绿地布局 理解部分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方法(书 P56):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 绿地率 应用部分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原则(书 P6365 ) 1、应结合其它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与工业区布局、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 统规划应密切配合、协作,不能孤立地进行。 2、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必须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现状特点,根据地形、地貌等自 然条件、城市现状和规划远景进行选择 3、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需要:公园绿地的分布,应考虑一定 的服务半径,根据各区的人口密度来配置相应数量的公共绿地,保证居民能方便地利用。 做到四个结合,即点(公园、游园、花园) 、线(街道绿化、游憩林荫带、滨水绿地) 、面 (分布广大的专用绿地)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二、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原则(书 P7172 ,考核册 1 第 6 题) 1、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域自然规律:参考当地植被区域的特点,合理调整,不能违背自 然规律。 2、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乡土树种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对已在本地适应多年的外来树 种也可选用。还可有计划地引种一些本地缺少,而又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经济价值高、 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3、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选择对“三废”适应性强,对土壤、气候、病虫害等不利因素适应 性强的树种,有利于城市中各类绿地的建设。 4、速生中与慢长树种相结合:注意速生树种和慢长树种的相衔接问题,近期新建城市应以 速生树种为主,搭配一部分珍贵慢长树种,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逐步过渡。 三、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方法(书 P7273 ) 1、调查研究:调查当地原有树种和外地引种驯化树种,调查相邻近地区的树种生长情况。 2、确定骨干树种:针对本地自然条件选择骨干树种,选择一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或经济 价值高的树种,作为骨干树种来推广。 3、确定主要的树种比例 (1 )乔木与灌木的比例:以乔木米,一般占 70% (2 )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和施工力量来确定比例。 第 3 章 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 识记部分 一、综合公园的功能、分类(书 P75-76 要求背会) 1、综合公园的功能:政治文化功能、游乐休憩功能、科普教育功能 2、综合公园的分类:全市性公园、区级公园 二、城市广场的定义和类型(书 P115) 1、城市广场的定义: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 形、植物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 和规模的结合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2、城市广场的类型:按城市广场的功能、性质,可分为:集会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 商业广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等五类。 三、城市广场的作用(书 P115) 1、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社会交往和户外休闲场所的需求。 2、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改善和重塑城市景观形象和空间品质,提高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 3、带动城市土地开发,提高商业零售机会。 四、小游园在城市中的作用(书 P110) 1、弥补公园不足,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游憩环境 2、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环境 3、装点街景,美化城市 4、节省投资,方便市民 理解部分 一、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书 P74)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种年龄和 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者半日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 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活动内容与设施(书 P77-78) (一)休憩游乐 1、观赏游览:观赏山水风景、奇异花草、名胜古迹、建筑、雕塑、盆景、假山、鸟兽虫鱼 等。 2、安静休息:散步、品茗、垂钓、弈棋、书法、绘画、学习、静思、气功等 3、文化娱乐:娱乐、游戏、划船、观赏文艺节目、群众自我娱乐活动等 4、儿童活动:游戏娱乐、体育运动、动植物观赏、阅览书籍、科普学习等 5、老年人活动:锻炼身体、老年文化活动等 6、体育活动:跑步、漫步、游泳、滑冰、打球、武术等 (二)政治、文化及科学普及教育 展览、陈列、阅览、广播、电影、科技活动、演说等 (三)服务设施:休息设施、饮食服务设施、电话亭、厕所、垃圾箱等。 (四)园务管理区 应用部分 一、综合性公园出入口规划设计(考核册 P5 题 2,书 P79-80) 1、主要出入口的位置选择 (1 )应设在城市主要道路和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方,但不要受外界过境交通的干扰。 (2 )在出入口前后应留有足够的人流集散广场,入口附近设停车场及自行车存放处。 (3 )考虑与园内道路联系方便,符合游览路线。 2、次要出入口的位置选择:以方便附近局部市民为原则,辅助主要出入口的设置。 3、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选择:由园管区及花圃、苗圃等直接通向街道。 (二)出入口的景观设计 1、出入口作为游人进入公园的第一个视线焦点,给游人第一印象 2、平面布局、立面造型、整体风格应根据公园的性质和内容来具体确定。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考核册 P5 题 1,书 P81-84) 一般分为: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 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公园内功能分区的划分,要因地制宜,防止生硬划分。对面积较大的公园,主要是使各类 活动区使用方便,互不干扰;对面积较小的公园,分区困难的应从活动内容作整体的合理 安排。 三、公园景区的规划(书 P85) 1、景区规划要使公园的风景与功能使用要求相配合。但在同一功能区中,有的可形成不同 的景色,使得景观能有变化、有节奏、韵律、生动有趣,以不同的景色带给游人以不同的 情趣的艺术感受。 2、景观分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按复合式空间组织、按不同季节 季相组织景区等进行划分,也可按不同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景区。 3、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各个景区,使景区之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 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 四、公园的种植规划(书 P86-87 1-6 点) 五、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内容 (一)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书 P88 1-8 点) (二)公园规划设计的内容(书 P88-90) 1、现状分析 2、公园的总体规划 3、详细设计 4、植物种植设计 5、施工详图 6、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及建园预算 六、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考核册 P6 题 3,书 P110-112) (一)规划布局形式 1、规则式 2、自然式 3、混合式 (二)规划设计要点 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1 )布局要紧凑 (2 )空间层次丰富 (3 )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 4、植物配置应考虑以下几点: (1 )与环境结合 (2 )体现地方风格 (3 )严格选择主调树种 (4 )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 (5 )乔灌木结合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 6、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 7、动静分区,群游与独处兼顾。 七、滨河花园带的设计(书 P114 1-5 点) 八、简述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考核册 P6 题 4,书 P115-118) 1、集会游行广场 (1 )充分考虑与周围建筑布局协调。 (2 )常采用几何形广场轮廓,要求简洁、开朗,避免不必要的空间变化。 (3 )有足够的面积,结合城市干道组织交通,满足人流集散要求。 2、纪念广场 (1 )应突出某一主题,创造与主题相一致的环境气氛。 (2 )选址尽量远离喧闹的城市繁华区或其他干扰源。 (3 )绿化配合建筑小品、雕塑,形成庄严、肃穆的环境空间。 3、交通广场 (1 )站前广场要协调各方面设施,考虑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2 )环岛除了适当的绿化外,还应有主要的标志性构筑物或喷泉。 4、商业广场 (1 )多采用步地街的布置方式 。 (2 )在广场中合理设置绿化、小品和娱乐设施。 5、文化娱乐休闲广场 (1 )充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活动要求 (2 )空间形式应丰富,小品的种类也应齐全多样。 第 4 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识记部分 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书 P129 要求背会):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建设施绿 地、道路绿地。 二、居住区绿化的作用(书 P128-129 要求背会) 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在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 气候。 2、美化居住区的面貌,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3、给居民提供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 间的互相了解,和谐相处。 4、居住区绿化中选择既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 取得良好的效益。 5、居住区绿地能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绿色植物还能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 理解部分 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书 P130) 1、衡量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指标: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居住区绿地率、居住区绿 化覆盖率。 2、具体指标要求 (1 )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 30% (2 )居住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组团不小于 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小于 1.0 m2/ 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小于 1.5 m2/人。 应用部分 一、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的原则(书 P132) 1、衔接方面: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2、选址方面:尽量安排在居民经常经过并能顺利到达的地方 3、现状利用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因地制宜 4、景观方面: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植物围和、塑造空间 二、居住区各类绿地的规划布局 (一)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布局(书 P132-137) 1、居住区公园的规划布局 (1 )布局与城市小公园相似 (2 )一般结合居住区商业、文化中心布置 (3 )在内容、设施、位置、形式等各方面,要考虑到使用人群的游赏与使用方便 2、居住区小游园的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规划设计要点 (1 )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 (2 )因地制宜,力求变化。 (3 )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布局要紧凑 空间层次丰富 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 (4 )植物配置应考虑以下几点: 与环境结合 体现地方风格 严格选择主调树种 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 乔灌木结合 (5 )组织交通,吸引游人。 (6 )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 (7 )动静分区,群游与独处兼顾。 (二)宅旁绿地规划布局(书 P140) 1、宅旁绿化布置形式:树林型、围栏型、绿篱型、花园型、庭院型 2、宅旁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1 )绿地布局、树种选择要体现多样化、以丰富绿化内容 (2 )注意耐荫树种的配植,确保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 (3 )树木栽植要考虑附近管线 (4 )树木栽植不能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 (5 )绿化布置要注意尺度感,树木的高度、行数、大小要与庭院面积、建筑间距、层数相 适应 (6 )使庭院、屋基、天井、阳台、室内的绿化结合起来 (三)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专用绿地规划布局 与小区公共绿地相邻布置,连成一片,扩大绿色视野,使小区绿地更显宽阔,增大其卫生 防护功能和视觉效果。 (四)道路绿地规划布局 1、结合道路横断面、所处位置、地上地下管线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2、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主要道路应绿树成荫,景观丰富;配置的方式及树种的选择应不同 于居住区外的城市道路,要乔木、灌木、绿篱、草地、花卉相结合 3、保证安全: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交通安全 (五)儿童游戏场规划布局 1、位置选择:可安排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等绿地里。 2、活动场地分级:根据儿童的户外活动特征和年龄分组,儿童活动场地应按级别分设,可 设 3 级。第一级住宅庭院内部的幼儿游戏场,第二级住宅组团内部的游戏场,第 三级小区级少年儿童游戏场。 3、设计要点 (1 )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兴趣爱好、游戏玩耍的特点 (2 )场地的平面设计要与周围建筑群空间相协调,形成丰富多变、活泼多样的空间 (3 )场地内种植乔木、灌木、绿篱、草皮、花卉等各种植物 (4 )运用各种材料铺砌道路和场地,设置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使用的游戏器械 三、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考核册 P6 题 5,书 P146) 1、要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2、要考虑四季景观有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 3、树木花草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并结合道路的走向、建筑、门洞等形成对景、框景、借 景等,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4、植物材料的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 5、宜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还可栽植些有经济价 值的植物。 6、要多种攀缘植物,以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且攀缘植物遮蔽丑陋之物。 7、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在运动场、活 动场地不宜栽植有飞毛、落果的树木。 8、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 第 5 章 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 识记部分 一、大学校园绿地的分类(书 P147):教学科研区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职工住宅区 绿地、校园道路绿地 二、工厂企业绿地设计的依据与指标(书 P162) 1、主要依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工厂特点 2、主要指标:工厂绿化用地指标通常用绿地率来衡量,还可以用绿地覆盖率来表示。城市 工业用地的绿地率应为 30%左右,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绿地率与覆盖率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理解部分 一、工厂企业园林绿化的意义及特点(书 P157) (一)意义 1、有利于环境保护功能价值 2、有利于创造精神财富 精神价值 3、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 经济价值 (二)特点 1、环境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 2、用地紧凑,绿化用地面积少 3、绿化要保证工厂的安全生产 4、工厂绿地的服务对象以工厂职工为主 二、工厂企业园林绿化的基本原则(考核册 P88 题 3,书 159-160) 1、工业企业的绿化应有自己的风格,充分为生产服务和为工人服务。 2、满足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把保证工厂的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3、要与建筑主体相协调,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厂区绿地系统。 4、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三、工厂绿化中植物的作用(书 P172) 1、点缀衬托作用 2、替代、分隔作用 3、遮盖作用 4、围合作用 四、工厂绿化中树种选择的原则(书 P173-174) 1、确定适生植物树种 2、确定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 3、确定合理的比例关系 4、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的要求 5、选择容易繁殖、便于管理的植物 应用部分 一、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要点(考核册 P7 题 1,书 P147-150) 1、教学科研区绿地 应为师生提供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间可以进行适当活动的绿色 空间。主楼前广场设计以大面积铺装为主,结合园林小品点缀。草坪布局形式应开阔、简 洁。 2、学生生活区绿地 空间大小应多样、类型宜丰富变化,创造适于学生进行集体活动、谈心、演讲、小集体的 文艺演出、静坐休息、思考的绿地环境。 3、教职工住宅区绿地 设计要力求新颖并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点多量多为原则。绿化配置以高大浓荫的乔木为主, 配以季相变化丰富的花灌木,并结合建筑小品点缀。 4、校园道路绿地 道路应简洁明快,以为人本,充分考虑方便交通。游路按园林自身的规律进行设计。 二、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要点(书 P150-151) 1、主体建筑绿化:布局形式要与建筑相协调,方便师生通行,多为规则式布局形式;在建 筑物周围的绿化应服从教学用房的功能要求。 2、学校出入口:在主道两侧进行重点绿化;学校大门的绿化要与大门的建筑形式相协调; 大门外面的绿化应与街景相协调,但又要有学校的特色;大门内可设小型广场,铺设草坪 点缀花坛、雕像、喷泉等。 3、体育运动用地:与教学区建筑和宿舍区要有一定的距离和隔离;场地周围的绿化以乔木 为主;应少种灌木,以留出较多的空地供活动用;同时要考虑夏季遮荫和冬季阻挡寒风袭 击及日照要求。 4、自然科学园:用地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接近水源、地势平坦之地,用地上可以 根据自然条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分别划出活动区。 三、托幼机构绿地规划设计要点(书 P153) 1、公共活动场地 (1 )根据儿童喜好,设置儿童游戏设备、活动器具 (2 )活动场地里各器械、设施要符合儿童的尺度 (3 )活动器械及活动场附近,应以种植树冠宽阔遮荫效果好的落叶乔木为主 2、班组活动场地:划分成班组专用活动场地,分班活动场地一般不设游乐器械,用无毒无 刺的绿篱围合。 3、学科学场地:可设果园、花园、菜园、小动物饲养场等 4、休息场地:在建筑附近不宜栽植高大乔木,建筑附近做基础栽植,在主要出入附近可布 置儿童喜爱的花坛、水池、坐椅等 5、绿带:场地周围列植、密植植物,形成浓密、防尘、隔音的绿带 四、工厂企业化各部分的设计要点(书 P163-168) 1、厂前区绿化 (1 )绿化布置应考虑到建筑的平面布局,多数采用规则式和混合式相结合的布局 (2 )厂门的绿化要方便交通 (3 )厂门到办公综合大楼间的道路、广场上可布置体现本厂特点的园林小品 (4 )常与小游园的布置相结合 2、生产区绿化 (1 )对环境有污染的车间:周围绿化以卫生防护功能为主,不宜布置成休息绿地,靠近车 间附近不宜稠密地栽植树木,与其他车间之间可与道路绿化结合设置隔离绿带 (2 )无污染车间周围的绿化:体现出本车间的特点,多考虑职工工余休息之需,以及本车 间职工的爱好,形成良好的休息环境。车间出入口处可重点绿化,植物选择及布置要考虑 到本车间的生产特点。 (3 )有特殊要求的车间周围绿化:根据具体要求相应进行设计 3、仓库、堆场的绿化 (1 )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和贮存物品,满足使用上的要求 (2 )选择病虫害少,树干通直的树种,分枝点要高 (3 )注意防火要求,不宜种植针叶树和含油脂较多的树种 4、厂内道路、铁路的绿化 (1 )厂内道路绿化:应满足庇荫、防尘、降低噪音、交通运输安全及美观等要求,道路两 侧通常以等距离行列式栽植布置。 (2 )厂内铁路绿化:要起到有利于消减噪声、防止水土冲刷、稳固路基的作用,还可利用 植物栽植组织人流,防止行人乱穿铁路 5、厂内休息性游园:要布置精良,小巧玲珑,往往还需结合本厂的特点,点缀一些标志性 小品,连同工厂建筑物、构筑物所特有的风貌,形成不同于城市花园、街道、居住区小游 园的格调。 五、医疗机构绿地规划设计要点(书 P179-180) 1、门诊部分:需要有较大面积的缓冲场地,场地及周边作适当的绿化布置,以美化装饰为 主。 2、住院部分 (1 )可在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小游园,供病人室外活动。中心部位可设置小型装饰广场,面 积较大时可利用原地形挖地叠山。 (2 )植物布置要有明显的季节性,常绿树与开花灌木保持 1:3 左右的比例,还可多栽些 药用植物,选用保健型人工群落。 (3 )一般病房与隔离病房应有 30m 绿化隔离地段,且不能用同一花园。 3、辅助医疗、行政管理、总务及其他部分(了解) 第 6 章 居道路及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识记部分 一、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书 P183):一板两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 五带式。 二、道路绿地的组成及绿地率(书 P184) 1、道路绿地的组成:人行道绿化带、防护绿带、分车绿带、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 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路口的绿化。 2、道路绿地的绿地率 (1 )园林景观路绿地不得小于 40% (2 )红线宽度大于 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 (3 )红线宽度大于 40-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5% (4 )红线宽度小于 4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三、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书 P192):城市防风林带、工业卫生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 铁路防护绿地、生态防护绿地 应用部分 一、行道树的种植规划(书 P1184-186) 1、行道树种植方式:树带式、树池式 2、行道树的树种选择 (1 )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移植时易成活,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 (2 )要求树龄长、材质优良的树种 (3 )树干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树冠冠幅大、枝叶茂密、遮荫效果好的树种 (4 )要求深根性的、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落果少、无飞毛、少根蘖的树种 (5 )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