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月、那泪、那酒”——中国古典离别主题诗词中的典型意象_第1页
“那月、那泪、那酒”——中国古典离别主题诗词中的典型意象_第2页
“那月、那泪、那酒”——中国古典离别主题诗词中的典型意象_第3页
“那月、那泪、那酒”——中国古典离别主题诗词中的典型意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 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那月、那泪、那酒”中国古典离别主题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作者姓名 肖萌茹 所属单位 即墨二中 联系地址 即墨市店集镇二中路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X 邮政编码 266214 学科领域 (在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8 课时(课外两课时,课内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 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无论从思想 性还是艺术性上,都达到了文学上无法企及的巅峰至高点。研究唐诗宋词就不得不赏析诗词中的意 象,特别是离别中的凄美意象,它们在唐诗宋词的世界中飘过一阵细雨,淋湿无数诗人和读者的心。 本单元由离别主题诗词意象之一:月 离别主题诗词意象之一:泪 离别主题诗词意象之一:酒三 部分组成,各部分对应着相应的诗词,来具体地阐释离别诗词中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体会离别 诗词中是人借助这些典型意象(删掉)抒发的既含蓄又浓烈的情感。 因为诗歌是抒情的产物,理解诗情为鉴赏诗歌的最重要一环。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 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 给 予 恰 当 的 评 价 。 本 专 题 的 就 是 基 于 此 而 设 立 的 。 而 这一诗情的抒发是有独特方法的,阅读、鉴赏诗词就应该从意象角度入手, 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作品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索有着离别意象的相关诗词。另外 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 预期成果:理解意象的作用,学会利用意象分析诗歌意境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离别情感。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找出离别诗词中相关意象。 2分析相关意象,营造诗歌画面,体会离别诗词中的情感。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离别诗词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词意象体会诗人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离别诗词,认同古代知识分子离别时的伤感以及蕴含其中的友情、爱 情。 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对应课标 普 通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1 培 养 鉴 赏 诗 歌 的 浓 厚 兴 趣 , 丰 富 自 己 的 情 感 世 界 , 养 成 健 康 高 尚 的 审 美 情 趣 , 提 高 文 学 修 养 。 2 阅 读 古 今 中 外 优 秀 的 诗 歌 , 理 解 作 品 的 思 想 内 涵 , 探 索 作 品 的 丰 富 意 蕴 , 领 悟 作 品 的 艺 术 魅 力 。 用 历 史 的 眼 光 和 现 代 的 观 念 审 视 古 代 诗 文 的 思 想 内 容 , 并 给 予 恰 当 的 评 价 。 3 借 助 工 具 书 和 有 关 资 料 , 读 懂 不 太 艰 深 的 我 国 古 代 诗 文 , 背 诵 一 定 数 量 的 古 代 诗 文 名 篇 。 学 习 古 代 诗 词 格 律 基 础 知 识 , 了 解 相 关 的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 丰 富 传 统 文 化 积 累 。 4 学 习 鉴 赏 诗 歌 的 基 本 方 法 , 初 步 把 握 中 外 诗 歌 、 散 文 各 自 的 艺 术 特 性 , 注 意 从 不 同 角 度 和 层 面 发 现 作 品 意 蕴 , 不 断 获 得 新 的 阅 读 体 验 。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 设计 找出相关离别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诗人是如何利用这些意象表达离别的情感? 专题划分 专题一:离别主题诗词意象之一:月 ( 2 课时) 专题二:离别主题诗词意象之一:泪 ( 2 课时) 专题三:离别主题诗词意象之一:酒 (2 课时) 专题一 离别主题诗词意象之一:月 所需课时 2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古人对“月”情有独钟。应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 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 。在别离诗词中,月虽然常常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而出现,但它不仅烘托 着别情,而且本身便蕴含着离思,颇可供别离主题赖以生发。 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 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 学习成果:理解意象月所营造的意境并把握诗人情感,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 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的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意象“月”在离别诗词中的作用。 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诗词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 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本单元中那些离别诗词有着典型意象“月”? 这些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以杜甫的月夜为解读对象。 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月”来表达离别情感?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离别诗词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走近意象“月” 问题: 1.面对同一轮“月”,诗人都抒发过怎样不同的情感? 2. 在离别诗词中,意象“月”有着怎样的作用?(参考杜甫的月夜 )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情感。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意象营造的意境 问题: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步骤: 1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月夜 明月夜留别 送别等诗篇,了解月虽然常 常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而出现,但它不仅烘托着别情,而且本身便蕴含着离思,颇可 供别离主题赖以生发。 也可在课外到电子阅览室阅读离别诗词,理解月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 不同的作品却有着不同的熔铸与结构方式。绝大多数场合,月只是在篇末推出,以 笼罩前文;但也有些作品则以月来经纬全篇。 2课堂讨论、探究。 3撰写一篇有关意象“月”的评论文章。 教学评价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 意象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