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丢丢的奇遇》阅读推进课_第1页
《乌丢丢的奇遇》阅读推进课_第2页
《乌丢丢的奇遇》阅读推进课_第3页
《乌丢丢的奇遇》阅读推进课_第4页
《乌丢丢的奇遇》阅读推进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丢丢的奇遇阅读推进 教学目标: 1、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2、通过乌丢丢的成长历程感受爱,懂得回报爱。 3、了解人的成长需要不同的经历才能长大。 4、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怎样回报爱。 教学重难点: 目标 2、3、4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踏上了整本书共读的历程。我们和乌丢丢一起走进了共读的旅程, 我们随着乌丢丢一起经历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奇遇事件,鉴证了乌丢丢的成长,今天这节 课我们就一起重温乌丢丢的奇遇 。 二、回顾故事内容,谈论探讨主题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名时咱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吗?老师对这些问 题进行了梳理。 1、探讨主题: (1) 、乌丢丢是谁? (2) 、乌丢丢都有哪些奇遇? (3) 、 乌丢丢的奇遇中有哪些奇遇是最让人难忘的呢? (4) 、乌丢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2、讨论以上主题 3、共同重温故事中的“逆风的蝶” 过渡:那只为了报恩、为了自己的诺言不惜牺牲了生命的蝴蝶,最后化作风中的一朵白花 飘向蔷薇花的故事,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只蝴蝶为了回报 爱不惜一切的蝴蝶吧! (1) 、共读“逆风的蝶” (2) 、讨论: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 乌丢丢经过这次经历又懂得了什么? 4、认识最后有了鲜活生命的乌丢丢 过渡:乌丢丢终于向我们所期盼的那样,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感情的鲜活的人。乌丢丢 最后这样的结局你有什么看法? (1)乌丢丢把自己的脚给了珍儿,你们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这个时候的乌丢丢和开始的小脚丫有什么不一样? (3)你喜欢最初的小脚丫还是最后结局中的乌丢丢? 5、了解吟痴爷爷在股市中的重要性联系生活 过渡:乌丢丢是幸运的就好而我们一样,在成长中有很多的人陪着我们扶着我们,最后看 着我们长大成人,就像书中的吟痴爷爷。 (1)你认为吟痴爷爷在书中起到什么作用? (2)书中的吟痴爷爷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谁?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4)逆风的蝶、蘑菇人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自己,我们来和书中的人物比照一下看看 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话? 6、总结整本书 过渡:我们和吟痴爷爷一样帮扶着乌丢丢长大,看到他懂事了我们除了高兴外肯定有许多 的话想说。现在就给你们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1)你可以对书中的人物说几句话,也可以谈谈你读了这本书后的看法和想法。 (2)交流自己的读后感言。 三、师总结,结束全文 乌丢丢再一次次的人生经历中长大成人,他的成长离不开书中那些奇特、有趣的奇遇, 也离不开吟痴爷爷的教诲。最后乌丢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生命不仅如此他还帮珍儿 甩掉了拐杖,帮珍儿的妈妈治好了病。让我们记住这个从小脚丫到丑娃娃再到乌丢丢最后 历经奇遇之后长的乌丢丢吧!再见了乌丢丢!让我们再次出发开始我们新的读书旅程吧! 力量,在冥思中拔节乌丢丢奇遇记班级读书会 周益民,特级教师。1989 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海 门实验学校小学部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被聘为南通市小 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兼职讲师,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兼职导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 育教学文章近百篇,在“创新杯”全国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先后应邀赴二十余省市作 观摩教学。2004 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致力于“诗化语文”的探索实践, 得到教育界、儿童文学界有关人士的关注。 力量,在冥思中拔节 逆风的蝶读书会简录与评析 师:这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乌丢丢的世界。 (显示乌丢丢的奇遇封面)在吟痴 老诗人的陪同 下,乌丢丢踏上了寻找珍儿和布袋爷爷的路途。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感 受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 这天清晨,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于是,遇到了一只美丽 的蝴蝶,从而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现 在,谁愿意简单地说说这只蝴蝶的故事? 生:蝴蝶与一棵蔷薇花去年相约,今天是她们相会的日子。蔷薇曾为她挡风遮雨。为 了去见蔷薇,蝴蝶顶风飞行,不惜献身。 生:去年的今天,一棵蔷薇为蝴蝶挡雨,保护了蝴蝶的生命。他们相约今天相会。狂 风猛烈,卷走了蝴蝶,但他的灵魂也要去寻找蔷薇。 师:是啊,去年的这天,蔷薇花与蝴蝶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约定,今天就是他们相会 的日子。蔷薇忘不了,蝴蝶更忘不了,迎着呼呼的狂风,蝴蝶出发了。我们都看到过阳光 下、微风中的蝴蝶,舞姿是那样飘逸、轻盈,那么,狂风中的蝴蝶还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吗? 请大家轻声读读。 (出示) “吟老看着手掌上的蝴蝶,他的翅膀被风吹得像叶子一样翻卷 着。蝴蝶像一片秋叶,让风吹得上下翻飞。一阵风吹来,把蝴蝶高高地卷上天空。他们看 见蝴蝶被狂风卷走,像深秋的一片叶子。 ” 生:我感觉蝴蝶飞得很艰难,就像一片落叶。 生:狂风中的蝴蝶是那样弱小,被风吹得上下翻飞。 师:大家已经读出了自己的体会。同学们,文字中是有温度、有声音、有丰富的感受 的,再静静地看一看,是否会有新的感受?(生默读,体会) 生:我似乎听到了蝴蝶喘气的声音,他飞得好艰难啊! 生:我似乎感觉到了蝴蝶被风吹裂的伤口,多疼啊! 生:我觉得蝴蝶此刻一定非常寒冷。 师:你们用心感受,便走近了蝴蝶。看着他艰难的飞行,想着他忍受着剧通,真让人 心疼。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这几句话。 (学生朗读) 师:狂风蹂躏着他,撕打着他,吞噬着他,看着风中艰难飞行的蝴蝶,同学们,让我 们来劝劝他吧。 生:蝴蝶啊蝴蝶,你歇一歇吧,多累呀! 生:蝴蝶啊蝴蝶,风太大了,你明天再去吧! 生:我说蝴蝶,你今天就别去了,否则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呢! 师:蝴蝶是怎么想的呢?一起来听听他的心声吧。 (出示) “那儿有一棵蔷薇,我们去年相约,今天是我和她相会的日子。 ” “我可不能等,真的不能等,我不能让她失望。 ” “今年她只为我开放;如果我今天不能和她见面,她就会凋谢。 ” “在别人看来,她也许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但对我来说,她是独一无二的。 ” “我不该呆在帽子里,让您带着我走。我要自己飞到她的身边。即使这大风阻挡我飞 到她那儿,我的灵魂也会飞去见她。 ” (学生各自轻声读,随后老师和个别学生对读,再和全体学生对读) 师:啊,蝴蝶,是谁给了你力量,让你如此地坚强? 生齐:“那儿有一棵蔷薇,我们去年相约,今天是我和她相会的日子。 ” 师:我们到那边的亭子里歇一会儿,等风停了再赶路。 生齐:“我可不能等,真的不能等,我不能让她失望。 ” 师:为什么,这约会那么重要吗? 生齐:“今年她只为我开放;如果我今天不能和她见面,她就会凋谢。 ” 师:那是怎样高贵的一朵花啊! 生齐:“在别人看来,她也许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但对我来说,她是独一无二的。 ” 师:来吧,来吧,快来避避风,刚才多危险啊! 生齐:“我不该呆在帽子里,让您带着我走。我要自己飞到她的身边。即使这大风阻 挡我飞到她那儿,我的灵魂也会飞去见她。 ” 师:多么动人的心声!无论什么困难都动摇 不了他的信念,这就叫“忠贞不渝” 。现在,请大家再看看狂风中的蝴蝶,静静地想一想: 蝴蝶和狂风,到底谁更强大? 生:明摆着狂风强大,你看蝴蝶已经被风吹得像秋叶在翻卷了。 生:我认为蝴蝶的力量大,狂风虽然可以吹走蝴蝶的身体,但是吹不走他的信念。 生:蝴蝶爱的力量是无限的,而狂风的力量是有限的。 生:我觉得蝴蝶比狂风更强大。狂风的强大只是外表,他再强大,也吹不散蝴蝶的期 望,吹不灭他想见蔷薇的心愿。 师:这个约定给了蝴蝶多少丰富的体验,多么强大的动力!(出示) “一想起这个美丽的约定,蝴蝶的心中就 ” 生:一想起这个约定,蝴蝶的心中就盛开出爱的花朵,就涌起爱的浪花。 生:一想 起这个约定,蝴蝶的心中就仿佛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一想起这个约定,蝴 蝶的眼前就好象出现蔷薇等待的神情。 生:一想起这个约定,蝴蝶的心中就涌起阵阵暖意, 增添无穷的信念。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深刻!看来,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约定了,想一想,它 已经成了蝴蝶心中的什么了? 生:已经成了他心中的一个信念。 生:已经成了他的一个梦。 生:已经成了他的一个诺言。 生:已经成了他的一个追求。 生:已经成了他的一个美丽的蝴蝶结。 师:哦,那蝴蝶结一定如鲜花一样灿烂,似梦境一般动人。为了实现这个诺言,为了 圆心中的这个梦,蝴蝶逆风前行,不可阻挡!我们再来体会蝴蝶的心声!(师生对读) 师:美丽的蝴蝶就这样怀着一个美好的想望逆风飞行着。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路上 他孤单吗? 生:他不会孤单,一路上有老诗人和乌丢丢同行。 师:老诗人和乌丢丢去干什么? 生:他们是去寻找珍儿和布袋爷爷。 师:哦,他们和他一样,也是为了去会见一个人而逆风前行。 生:他不会觉得孤单,他心中想着蔷薇,就感到温暖。 生:我觉得他不孤独,因为有一朵蔷薇花永远等着他。蝴蝶和蔷薇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生:蝴蝶不会孤独,因为有他的好伙伴乌丢丢和吟老诗人,还有他那颗滚动着爱浪的炽热 的心。 生:还有比翼燕风筝也给了他力量。 (师插话:请你读读有关句子。 ) (师出示) “他们曾经在风里一起飞;今天即使挂上了树梢,还是紧紧地并肩在一起,任风吹雨 淋也不分开。 ” 师:这对比翼燕风筝是否也打动了你们? 生:他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树梢上还是紧紧依靠在一起,让我感动。 生:看到他们我想到一句话,叫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师:这也就是古人说的,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夫妻如此,人与人又 何尝不是这样?“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大家一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蝴蝶不会孤独,他有两个旅伴,还有一个美好的心愿。为了心中的梦,蝴蝶最终 化作了一叶白帆,乘风而去,去追寻心中的蔷薇了。不见不散,只为一个约定!同学们想 想,蝴蝶和蔷薇,他们谁更幸福? 生:我觉得蔷薇更加幸福,因为她的心里有蝴蝶点燃的爱的火焰,那是永远不灭的。 生:我觉得蝴蝶幸福,他付出了,也收获着。 生:我也认为蝴蝶更幸福,他思念中获得了 快乐。 生:我认为他们都很幸福,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同样的约定,这个约定就像一根红 绳,把他们拴在一起,即使天各一方,彼此都会心心相应。 生:我认为蔷薇更幸福,虽然她不能走动,只能等待,但是她有一个为自己可以不惜 生命逆风前行的朋友。 生:我觉得蔷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花了。她虽然没有等到蝴蝶的“人” ,但是等到了 蝴蝶的心。 生:他们俩爱着你的爱,苦着你的苦。蔷薇花给了蝴蝶强大的力量,蝴蝶身在 风中飞行,心已飞到蔷薇身边。 师:是啊,爱着彼此的爱,想着彼此的想,信守一个诺言, 拥有一份牵挂,这就是幸福!风息了,天蓝了。远方的河面上,漂浮着一叶白帆,在阳光 下一闪一闪的,那便是蝴蝶的灵魂。请大家一齐朗读,边读边想象这般情景。 (生读毕,一 段富于宗教色彩的音乐响起) 师:让我们一起去追寻,蝴蝶你在哪里?风息了,你看枝头飘落的最后一片秋叶,那 就是蝴蝶;天蓝了,你看拂过头顶的一片浮云,那也是蝴蝶。仰望静静的夜空,你觉得什 么是蝴蝶? 生: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蝴蝶。 生:那轮皎洁的明月就是蝴蝶。 师:俯下身子细看蔷薇,你又觉得她身旁的什么就是蝴蝶? 生:托起她的那片绿叶就是蝴蝶。 生:蔷薇花上滚动的那颗露珠就是蝴蝶。 师:只要心中有爱,蝴蝶就无处不在!絮絮的微风中,飘来了蝴蝶动人的歌唱 (感情朗诵文前十四行诗) 师:迎着风雨我把自己的心点燃,即使永远无法实现我的心愿。乌丢丢前面的路还很 长,很长。不过,一路上有逆风的蝶相伴,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力量! 主动、互动、灵动的课堂教 金 波 我从网上“观摩”了周益民先生的两节课:一节是关于诗歌的,一节是关于“逆 风的蝶”的。我好像身临其境,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们在一起兴味盎然地上课。这是一种艺 术享受。周先生的魅力就在于他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同学们的潜能,同时引领他们进入一个 更高的境界。同学们主动地在学习。我好像看到了他们睿智的目光,像触角一样探求着知 识,一步步走进他们不曾认识的世界。同学们和老师在互动地学习。我几乎没听到老师一 句直白的答案。他用自己的理解和浅近的语言启发着同学的新发现、新理解;而同学们的 每一次新发现、新理解,又在启发着老师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了同学的内心世界。每一 节课不单单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我想这正是同学们喜欢周老师的课的根本原 因吧! 整个课堂呈现出灵动的气氛。同学们对老师的启发和提问,反映是如此机敏,他 们回答问题不拘泥、不呆板,有创见、有灵性。敏捷的思维足见师生是如何融洽地在教学 相长。 主动、互动、灵动地学习,不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操的陶冶,也提升了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周先生的课,是可以让学生终身体认的课。 (金波,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乌丢丢的奇遇作者) 语言的课堂 精神的家园 周益民“童话读书会”印象 赵 江 (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 传统的阅读教学,大抵脱不了教本里的课文,将一篇课文分解成课时教学,扫清 障碍、整体感知、部分深究,最后回到整体,这种思路与模式下的教学,不免会烙上繁琐 分析、感性抽象、知识本位的印痕,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人文精神却也因此弱化和退隐。 要想重擎语文学科的人文大旗,如果跨不过思想与技术的束缚,仍旧在单个文本里试图实 现语文学科固有的价值追求,那注定是很难有所突破,有所超越的。周益民老师的阅读教 学引入儿童文学的源头活水,为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进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儿童 文学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何在?儿童文学取材于儿童的生活,艺术地表现儿童的生活世界 与心灵世界,体现着儿童的精神哲学。儿童文学与儿童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是一部部真实 生动的儿童精神成长史。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魂灵、神经、缰绳” ,忽视儿童的生活和心 理体验而谈人文性,那不啻于缘木求鱼、纸上谈兵。既然是一堂课,那么,就让我们从文 本选择、导读设计、价值导引等角度来观照与审视周老师的这节童话读书课。 一、选择什么样的文本 周老师这节读书课所选的内容节选自金波的作品乌丢丢的奇遇 。去年,一朵蔷 薇花保护了风雨中翩飞的蝴蝶,蔷薇与蝴蝶之间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一年后,蝴蝶为赶 赴这个约定,不怕风狂,逆风而行,他的生命最终凄美地凋落在风中。文本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与美学价值。金波是为数不多的以写作儿童诗见长的作家,他以“博大感人的爱的 哲学,使得乌丢丢的奇遇不仅仅是一个幻想的文本,还是一个具有厚重生命力量的路 标:它标示着生活方向,展示着人性的力量” (儿童文学评价家谭旭东语) 。周老师选择 书中精华部分,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在含蓄隽永的语言里感受文字传递的厚重的价值信 念。含英咀华,流连忘返。 “今年她只为我开放,如果我今天不能和见面,她就会凋谢。 ” “在别人看来,她也许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但对我来说,她是独一无二的。 ”信守承 诺、珍视情义、追求美好,犹如颗颗宝石在字里行间或隐或现地闪烁着价值与理想的光辉。 语言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读到这些语句,禁不住怦然心动,如沐春风。 “优秀的作品是耐 得住再三咀嚼的,也需要咀嚼再三的。 ” 由此想到教师对文本资源的开发、链接和运用,教师在引入和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时,需要格外的严谨和慎重,既能与教师预设的目的匹配吻合,更要注重文本的文质统一。 教师所择取的文本即便是沉默的,她也应具有能产生阅读快感和心灵震颤的力量。 二、寻求怎样的阅读支点 文本的力量已固有,周老师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将这种静态的力量转化为学生心灵 悄然勃发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抛出了三个问题:“狂风和蝴 蝶,谁更有力量?” “蝴蝶这一路孤单吗?” “蝴蝶与蔷薇花,谁更幸福?”这三个问题 基于教师对文本内涵的准确把握,基于对阅读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三个问题就是三个话 题,学生要解答这三个问题,就必须一次次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然后跳出文本,用自己 的生活经验、情感积淀解读文本,实现自我与文本的自觉对话。在自我表达与相互倾听的 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再度理解,学生的视界、文本的“图式”一次次汇合,一次次融通, 一次次超越。当一切归于沉默时,一位女生动情地朗读着篇首的那首十四行诗的时候, “让 微风传送去我献给你的歌,连同这满山遍野的缕缕花香。我正在一步步走进你的生活,我 的步履也沾着柔婉的芬芳。 ”那是蝴蝶心的吟唱,又何尝不是学生内心动情的歌声? 不枝不蔓,主题鲜明,三个话题以神摄形,以简驭繁,在文本价值与教学操作这 两个层面谋求到一个支点,直接切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叩动学生心灵之弦“逆风的 蝶”演化成鲜活的意象,与思维共舞。 三、放大怎样的精彩 逆风的蝶作为书中的一个章节,容量较大。随着话题研讨的层层深入,文本价 值为学生所感受,产生了共鸣。如果课堂教学的目标仅停于此,这堂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 堂文学评论课。周老师始终没有忽视文本语言,充分体现文本语言的固有特点。让精神在 语言中扎根,让语言附丽精神的光环。文本中,蝴蝶的话语比较分散,教师将其集中出示, 蝴蝶话语的空白处,则由教师语言予以填补揭示, “是谁给了你力量,让你如此地坚强?” “我们到那边的亭子里歇一会儿,等风停了再赶路。 ”“来吧,来吧,快来避避风,刚 才多危险啊!” 教师话语未了,学生情不能已,共同道出蝴蝶的心声,分散在作品里的语 言碎片在教师的言语整合下,成了一气呵成、荡气回肠的经典对白。不需要朗读的指导, 也不需要情境的渲染,蝴蝶的语言已化为学生心头的语言。此时,再多一句解释也枉然。 语文就应该是这样,纯正一些,干净一些。还是那句话,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课堂里那首撼人心魄的天籁般的音乐,带着宗教殉难的 情绪,让人的思想再次受到震撼,那只蝴蝶不再只是蝴蝶,成了美的象征,美的表达 由此让人想起了艺术与语言的关系。语言与心灵之间有座桥梁,艺术(音乐、舞蹈、绘画 等等)拓宽了前往心灵的通道。 乌丢丢的奇遇课外阅读网络课教案实录 一、 交流基本信息 师:同学们,半个月前我们班开展了师生共读乌丢丢的奇遇 系列读书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每天都有了阅读的期待,今天乌 丢丢又遇到了谁?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我们每天都有了阅读的话题, 在课堂上、在课间、在学校、在家里、在作文本上、在网络上讨论着 乌丢丢的奇遇。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乌丢丢的世界!(打 开专题网页) .师:在前期读书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乌丢丢的奇遇的作者是? (点击网页作者简介) 生:金波。 师:谁来介绍一下金波? 生:金波爷爷 1935 年 7 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 生: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读过金波爷爷的做一片美的叶子。 生:金波爷爷写了许多儿童童话,小树叶童话追踪小绿人。 生:金波爷爷为我们同学写了许多童诗。) 师小结:金波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不老童心的儿童文学作家,带着这 颗不老童心,金波爷爷创作出了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乌丢丢 的奇遇就是其中的一本。 师:读完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后,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 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生:布袋老人给了乌丢丢的最初的生命,布袋老人带着乌丢丢四 处演出,换来了多少孩子的笑声和掌声。一个拄着拐杖叫珍儿的小姑 娘捡到了布袋老爷爷掉了的小脚丫乌丢丢,珍儿把丑娃的头脑和身躯 按在小脚丫身上,给了乌丢丢第二次生命。乌丢丢有了第二次生命后 就离开了珍儿,到了吟老诗人的家。吟老师给了他第三次生命,让他 有了智慧,在寻找布袋老人和珍儿的途中乌丢丢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懂得了用爱诠释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二、给主要人物画像 师:书中的乌丢丢被布袋爷爷弄丢后,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奇遇, 在这次奇遇中他遇到了哪些人物呢?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草上飞,他的特点就是热情、冲动、不服 输。 师:我们可以用几个表示人物性格的词语来描绘人物。 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生: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她是一个渴望理解, 有着美好梦想的善良女孩。 师:我们还可以用一句集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来描绘人物。还 有其它方法吗? 生:我们还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人物。 生:我们还可以为人物画幅素描像。 师: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你喜欢的书中人物画像吧。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乌丢丢的这段描写,谁写的?(师生 边说边打开乌丢丢的 word)就请你来介绍一下! 生 1:乌丢丢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他原是布袋爷爷亲手制作的只有 左脚的小木偶独脚大侠。他唯一的小脚丫丢失后,跛足的珍儿捡 到了他,将他缝在布制的丑娃身上。她把他当做自家的一员,爱他, 照顾他。可不久,他竟不辞而别,独自出走。无意中,跳到吟老身边。 在吟老的启发、指引下,他意识到自己不该只是爱的受益者,应该 “用爱来回报爱”。因此才迫不及待地要找到布袋爷爷、珍儿姐姐。 到达口袋村,得知布袋爷爷已病逝,便立即赴墓地哀悼;救火过程中, 听说珍儿仍在被烈火燃烧的教室里,便纵身冲进火海。珍儿得救,他 却被烧得只剩下个小脚丫。珍儿立即准备给他重新缝制个身体,然后 送他上学读书,面对如此完美的安排,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前程,而 是珍儿和她母亲的需要。于是,他紧紧贴着珍儿那只残疾的脚“把自 己的体温、力量全部融汇进去”,使之全然变成了珍儿的一只健康的 脚,而“他却永远地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在,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 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师:你用一段话为乌丢丢这个人物画了一幅肖像图,我们似乎真 的看到了独脚大侠乌丢丢在眼前一跳一跳的,刻画得具体、生动! 师:我们再来看看逆风而行的蝴蝶,谁写的?好,你来说! 生 2:逆风而行的蝴蝶,坚毅勇敢,坚定的信念,对友谊的忠诚! 师:你用几个词就把逆风而行的蝴蝶最显著的特点勾勒了出来!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蘑菇人这个人物!(师生打开)真棒!谁的 杰作?一看,就知道是我们班的小画家,就请你来介绍! 生 3:蘑菇人为了救大家,牺牲了自己,可是得到了一颗心。所 以我给蘑菇人画肖像时给它画了一颗心! 师: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很有创意! 生 4:吟痴老人:一个喜欢写诗,有着童心、善心、爱心的老人! 教师小结:金波爷爷用饱含爱意的笔在乌丢丢的奇遇中为我 们塑造了许多可爱美好的人物形象。淘气、善良,最终懂得用爱回报 别人的乌丢丢,喜欢写诗、追寻童心的吟痴老人,坚毅勇敢的逆风的 蝶,一群喜欢唱歌,乐于帮助别人的蘑菇人在这部童话中,每一 个人物都是美的化身,爱的代言人,读着书,我们仿佛时刻在与书中 的每一个人物对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书中的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三、畅谈阅读感受 师:在乌丢丢的这次奇遇中,有许多人、许多事感动着乌丢丢, 乌丢丢又做出了许多感动人的事。在这其中,最感动你的是哪一点呢? 让我们利用网络来记录下你最真切的感受,让我们在网上与大家一起 来分享你的读书心得。同学们,行动吧!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 师:“在大火中永生”这个题目很别致,你来说说。(点击标题, 打开网页)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第 14 章回归生命中的一段,深情地读“132 页 吟老 乌丢丢被火吞没了!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种要落泪的 感觉,乌丢丢冲进火场救出珍儿和小狗,而自己却被大火烧去了身体。 乌丢丢将会在大火中得到永生! 师:死并不可怕,那是每一个人的归宿。人死了,还活在别人的记忆里,在记忆里还 爱着他,那他就没有死。 师:“我有心啦!”是谁写的,我们来听听!(点击标题,打开网页) 生:最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