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 项审查技术要点的实施细则 1 总则 1.1 根据201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及 2010 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制定本细则 1.2 建筑抗震设计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 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 的严重破坏。 1.3 建筑抗震设计应重视抗震概念设计,应坚持建筑形体多样化与结构受力合 理性统一的原则,使建筑物既满足建筑功能和形体美观的要求,又保证地震下 的结构安全。同时也倡导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与计算分析并重的原则,设计者 应通过已有的工程经验、仔细的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精细的结构分析、有针对 性的抗震措施或必要的结构抗震试验验证,来满足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 时的特殊要求。 2 2 术语 2.1 高层建筑 10 层及 10 层以上住宅建筑或房屋高度大于 24m 除住宅建筑以外的建筑物。 2.2 房屋高度 自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主要屋 面板指屋面建筑面积大于下一层楼面建筑面积的 30%的屋面。若建筑地下室有 一面临空,则应从临空面的地面开始计算。 2.3 高宽比 房屋高度与建筑平面宽度之比。 2.4 抗震设防标准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2.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 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2.6 抗震措施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7 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 的各种细部要求。 2. 8 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墙及柱所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底部地 震倾覆力矩的 40%(应小于 50%),同时应适当控制短肢剪力墙和柱所承担的负荷 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宜不大于 40%)及短肢剪力墙与总剪力墙的比值(宜不 大于 40%) ,且短肢墙不宜集中布置在一起。注:短肢剪力墙:墙肢截面总高度 与墙厚度之比为 58 之间的墙,当墙肢截面总高度大于 2000mm,且墙厚大于 300mm,或墙厚大于 400mm 时,可不按短肢剪力墙设计。 2. 9 建筑不规则程度的划分 1. 不规则:指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10 版)第 3.4.3 条表 3.4.3-1 和 表 3.4.3-2 中一项及一项以上的不规则指标。 2. 特别不规则:指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者,即: 具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10 版)第 3.4.3 条表 3.4.3-1 和表 3.4.3-2 中六个主 要不规则类型的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具有本细则的表二中所列的一项不规则; 具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10 版)表 3.4.3 所列两个方面的基本不规则且其 3 中有一项接近本细则的表二中的不规则指标 3. 严重不规则:指的是形体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2010 版)第 3.4.4 条上限值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现有技术和经 济条件不能克服的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可能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 2. 10 多遇地震 50 年超越概率为约为 63%的地震烈度(重现期为 50 年) ,比基本烈度约低 一度半,为“第一水准烈度” 。 2. 11 设防地震 50 年超越概率为约为 10%的地震烈度(重现期为 475 年) ,为“第二水准烈 度” 。 2. 12 罕遇地震 50 年超越概率为约为 2%3%的地震烈度(重现期为 16002400 年) ,为 “第三水准烈度” ,当基本烈度 6 度时为 7 度强,7 度时为 8 度强,8 度时为 9 度弱,9 度时为 9 度强。 2.13 “三个水准”抗震设防 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一般情况下,遭遇第一水准烈度 众值烈度(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 态;遭遇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设防地震)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状态, 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遭遇第三水准烈度最 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影响时,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 的范围内,以免倒塌。 2.14 二阶段设计 为了实现“三个水准”设防的目标而进行的结构设计,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 力验算,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 震作用效应,并采用相应规范规定的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 承载力抗震验算,来满足第一水准下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同时满足第二 水准的损坏可修的目标。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通过概念设 计和抗震措施来满足三水准的设计要求。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对 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以及有专门要求的建筑,进 行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实现第三 水准的设防要求。 2.15 软弱层 某楼层抗侧刚度小于其上一层的 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 2.16 薄弱层 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首先屈服并产生较大弹塑性位移的楼层。竖向抗 4 侧力构件不连续处的楼层(抗侧力构件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倾覆力矩大于 10% 的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或楼层受剪承载力小于其上一层的 80%。楼层屈服强 度系数小于 0.5 的框架结构的楼层。 2.17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 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2.18 错层结构 楼板错层(同一层内楼板高差大于 600mm 或梁高)所占楼层数大于总楼层 数(不含地下室)的 20%或四层。 2.19 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 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5 3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认定和抗震概念设计 3.1 建筑物高度超限的认定 建筑物高度超过表一规定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属高度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 表一 房屋高度(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 结构类型 6 度 7 度(含 0.15g) 8 度(0.20g) 8 度(0.30g) 9 度 框架 60 50 40 35 24 框架-抗震墙 130 120 100 80 50 抗震墙 140 120 100 80 60 部分框支抗震墙 120 100 80 50 不应采用 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00 90 70 筒中筒 180 150 120 100 80 板柱-抗震墙 80 70 55 40 不应采用 较多短肢墙 100 60 60 不应采用 混凝 土结 构 错层的抗震墙和框架-抗震墙 80 60 60 不应采用 钢外框-钢筋混凝土筒 200 160 120 120 70混 合 结 构 型 钢 混 凝 土 外 框 -钢 筋 混 凝 土 筒 220 190 150 150 70 框 架 110 110 90 70 50 框 架 -支 撑 (抗 震 墙 板 ) 220 220 200 180 140钢结 构 各 类 筒 体 和 巨 型 结 构 300 300 260 240 180 注:当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时,其高度应 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 10%; 3.2 建筑物规则性超限的认定 下列工程为规则性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 1、同时具有表二中三项或三项以上不规则情况的高层建筑工程: 表二、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 序 号 不规则 类型 简要涵义 备注 1a 扭 转 不 规 则 考 虑 偶 然 偏 心 的 扭 转 位 移 比 大 于 1.2 参见 GB50011-3.4.2 1b 偏 心 布 置 偏 心 率 大 于 0.15 或 相 邻 层 质 心 相 差 大 于 相 应 边 长 15% 参见 JGJ99-3.2.2 2a 凹 凸 不 规 则 平 面 凹 凸 尺 寸 大 于 相 应 边 长 30%等 参见 GB50011-3.4.2 2b 组 合 平 面 细 腰 形 或 角 部 重 叠 形 参见 JGJ3-4.3.3 3 楼 板 不 连 续 有 效 宽 度 小 于 50%, 开 洞 面 积 大 于 30%, 错 层 大 于 梁 高 参见 GB50011-3.4.2 4a 刚 度 突 变 相 邻 层 刚 度 变 化 大 于 70%或 连 续 三 层 变 化 大 于 80% 参见 GB50011-3.4.2 4b 尺 寸 突 变 竖 向 构 件 位 置 缩 进 大 于 25%,或 外 挑 大 于 10%和 4m,多 塔 参见 JGJ3-4.4.5 5 构 件 间 断 上 下 墙 、 柱 、 支 撑 不 连 续 , 含 加 强 层 、 连 体 类 参见 GB50011-3.4.2 6 承 载 力 突 变 相 邻 层 受 剪 承 载 力 变 化 大 于 80% 参见 GB50011-3.4.2 7 其 它 不 规 则 如 局 部 的 穿 层 柱 、 斜 柱 、 夹 层 、 个 别 构 件 错 层 或 转 换 已计入 16 项者除外 注:1.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的变形不同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 连续中的开洞对待。若连梁两侧顺向有长度1000mm 的墙(不宜为 “一”字墙) ,且连梁 高跨比小于 5 或连梁采用刚度较大的结构型式时,可认为两侧变形相同; 2.序号 a、b 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 3.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6 对表二中条文的说明: (1a)、扭转不规则,即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 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2 倍; (2a)、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凸尺寸(从按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线算起) 大于相应边长的 30(见图 3.2.1-1) ; 图 3.2.1-1 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不规则示意图 (2b)、组合平面:结构平面为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其 中角部重叠面积应大于较小一边的 25,同时重叠处两交点的最近长度应 5.0m(见图 3.2.1-2 中的阴影部分) ,细腰形平面中部两侧收进超过平面宽度 50(应小于 60%) (见图 3.2.1-2) ; lLb5.03.或 max.BlmaxBL lLb5.03.或max30.BlmaxBL115.03.lLb或 Lb30.2max130.Bl225bl或axmax30.BlmaxB lb5.03.或max30.l LmaxBax max30.Bl 7 图 3.2.1-2 结构平面角部重叠及平面细腰形示意图 注:1.计算 Bmax 时,若凸出部分的宽度小于所在边的边长的 30%,则此凸出部分的长 度可不计算在 Bmax 之内;2. 计算角部重叠部分的面积时可不扣除楼梯、电梯间的开洞的面 积 (3)、楼板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 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50(应大于 60%和 5m) ,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 面积的 30(见图 3.2.1-3) ,或错层大于梁高和 600mm(楼层数量应大于总层 数的 20%及四层) ; 图 3.2.1-3 楼板的尺寸或平面刚度变化不规则示意图 注:当楼、电梯间的墙体均为钢筋混凝土墙,且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 按开洞考虑:1.至少三面与净宽不小于 2000mm 的楼板相连;2.两个电梯井相邻 时,中间的隔墙应为钢筋混凝土墙;3.电梯门洞边至井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 500mm;4.井筒墙体厚度不小于层高的 1/20(一、二级抗震等级不小于层高的 1/16)及 200mm;5.楼板有效净宽不小于 5000mm;6.井筒周边的板厚及配筋应 加强。 (4a)、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的 70,或连续三层刚度变化大于 80。注: 侧向刚度计算可取地震力作用下的层剪力与层间位移的比值。 (4b)、除顶层或高度小于主楼 20%的裙房(辅楼)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 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 25;下部楼层水平尺寸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 0.9 倍, maxB A3.0LBmaxmax5.06.Bbax 8 或整体外挑尺寸大于 4m(见图 3.2.1-4) 。注:外挑时若外挑部位没有竖向构件, 则不算整体外挑。 图 3.2.1-4 建筑立面不规则示意图 (5)、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结构体系属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第 10 章定义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7 度转换层位于 5 层及以下,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转换层位于 3 层及以下) 、加强 层、连体类或错层(错层高度 600mm 或梁高)等复杂的高层建筑(任一类型 按一项不规则计) 。注:1.确定转换层所在楼层数时应从四周有土体约束的地下 室以上起算(以下同) ;2.剪力墙结构中转换的剪力墙面积不大于总剪力墙面积 的 10%时仍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6)、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80; 9 2、同时具有表三中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 表三、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 序号 不规则类型 简要涵义 1 扭转偏大 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 1.4 2 抗扭刚度弱 扭转周期比大于 0.9, 混合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 0.85 3 层刚度偏小 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50% 4 高位转换 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 度超过 5 层,8 度超过 3 层 5 厚板转换 79 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 6 塔楼偏置 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 20% 7 复杂连接 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 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者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 构 8 多重复杂 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 3 种 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二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 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对表三中的条文说明及补充: (1)、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指占裙房以上总层数的 20%的楼层数及三层。 (2)、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的一侧尺寸(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线算起)大 于其凹凸方向相应结构投影尺寸的 60; (3)、结构平面突出部分长度超过连接宽度, 抗震设防烈度 7 度时为 2 倍,抗 震设防烈度 8 度时为 1.5 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特色课程介绍
- 重庆三峡学院《食品无损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Unit 6 Part B 第一课时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大学生学业职业规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仓储与库存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二诊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统计机器学习及应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六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武汉长江大桥》课件
- 大连地域文化特色分析报告
- 2024年山西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
- 基于大数据的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
- 溶血尿毒综合征-2
- 第八章仿生原理与创新设计
- 中医外科学研究进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医药大学
- 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件:《咬人的缝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