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县农业发展情况及前景分析 加入WTO 后,增加农民收入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和艰巨。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分析农民收入现 状,深入探讨其症结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农民收入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尤其是对发展中的 农业大国来说更具典型意义。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进一步增长乏力。具体 表现在: 1.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79年以来的十多年中稳定快速增长,名义年均收入增幅达 14.30%。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却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 “九五”前四年下降 8.79%,以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增长幅度仅为2.22% ,大大低于国民经济增 长速度。1 2.农民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持续减缓。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无论从名义收入, 还是从实际收入看,都出现了持续减缓趋势。1999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210元(阜阳市等 农业大区仅为2100元) ,名义收入比上年增长2.2%,实际收入增长近3.7% ,均是近几年来 增长幅度最低的。2 3.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3年下降,农村总体上已陷 于农业减收,只能靠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已减收。而且农民 人均家庭经营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已连续2年下降。从阜阳市调查来的资料更能说明这一情 况。目前,农民收入结构较改革开放之初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粮棉收入下 降(只占农民收入的23.4%) ,瓜菜收入微增(占农民收入的25.3% ) 。二是劳务输出报酬收 入增长较快,务农收入减少。这是因为个体私营经济有所发展,用工量增加,加上外出打 工人数迅速增加(其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20.4%)所致。三是畜牧业收入稳中有升。虽然 畜产品价格近几年下滑,但由于总量增长,畜牧业人均收入仍有所增长(占农民纯收入 9%) 。四是个体私营经济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当然,也应看到,不同县、 乡、村农民收入悬殊较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由1998年的 0.31、1999年的0.32,上升到2000年的0.46,已超出国际上公认的合理范围(0.3-0.4) 。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78 年为2.56:1;1982年为1.82:1;1994年为2.86:1;1999年为2.56:1。3具体来说:(1) 收入差距 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之间始终保持一定差距。90年代前期这一差距明 显反弹,中期略有缩小,但1998年以后,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仅以1999年为2.56:1为 准,若按可支配收入计算,这一差距为3:1 ,若只考虑货币收入,这一差距则为4:1 ,若将 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算进去,这一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2)生活消费差距扩大。 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当于农村居民的2.93倍。20年来,这种局面不仅没有 改变,差距还在波动中略有扩大,199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37倍。(3)储蓄差距拉大。1998 年底,占人口总量仅30%的城镇居民储蓄占到总储蓄的 80%,人均储蓄达11324元,是农村 居民人均储蓄1201元的9.4倍,而1985年是6倍。4 5.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大。1997年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是2:1.4:1 (以西部为1) , 1999年收入差距比为2:1.3:1,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差距反而扩大。 5中低收入农 户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基本上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据测算,1999年全国近80%的中 低收入户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或一兼户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再者,农村购买力对国 民经济的市场贡献仍然较小。中国农民约占全国人口80%,他们的购买力对于国民经济的 总需求水平,从而对宏观经济景气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99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 农村只占43.5%,不仅与农村人口 80%的比重不相适应,甚至与 1978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 全社会总额52%的水平相比还有所下降。 6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农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缓慢,仍存在“三大三小”问题。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 粮田面积大,经济作物面积小。以阜阳市为例,据初步匡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经济作 物播种面积之比为7:3。然而,近几年粮食产量上去了,市场价格却下来了,加上国家为减 轻财政负担一再调低保护价和定购价,农民种粮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此外,其他农产品 的市场供求关系也大都处于失衡状态,价格全线下滑,基本都降到了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 二是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林牧渔比例小。三是在农村经济结构中,一、二、 三产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5%、39% 和6%,即第一产业比例大,第三产业比 例小。 2.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持续放慢甚至下降。农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和财产转移性收入三部分构成。从这三项收入变化看,工资性收入和财产转移性收入虽然 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而经营性收入增长却持续放慢甚至下降。究其原因, (1)主要农产品产量供给相对过剩。(2)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受农产品产量供给相对过剩影 响,农产品价格水平近几年出现了持续下降趋势,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据调查,目前小麦、 玉米市场价格分别比1999年同期下降0.34元和0.12元。粮食收购价格1997年比上年同期下降 9.8%,1998年下降3.3%;棉花收购价格虽赶不上粮食价格降幅大,但也有所下降。 (3)劳动 成本较高,家庭经营费用增加。2000年比1999年柴油、农膜等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由于 农业机械的增加和冬暖式大棚的发展,柴油、农膜使用量增加,农民为此每年人均多开销 近百元。再加上化肥、农药及一些意外开支,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4)税费负担 较重。尽管部分地区实行的税费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农民税费负担仍然较 重,尤其是乡镇机构人员超编,靠对农民征收的各种费用支撑工资及活动费用很难以减下 来。 3.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致使经营分散,形不成规模,且集约化经营程度低。(1)一家一 户分散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 营耕地2亩左右(东中部多数地区还不到2亩) ,户均耕地仅7亩左右。这就决定农业生产经 营难以采用规模化的现代耕作手段,播种、管理、收获各个环节有的仍处于原始状态。(2) 农业生产仍然没走上良性循环。生产单位规模不经济、农业投入能力差、技术落后、劳动 生产率低、投入产出水平低的状况仍然没有很好解决。农民资本扩张和膨胀发展的能力十 分有限,农业生产一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探讨成功案例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启示试题及答案
- 项目供水供电协议书
- 2024年信息系统项目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 重要知识点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施工工程结算协议书
- 收益分成协议书范本
- 围挡施工承包协议书
- 违规房屋租赁协议书
- 集体良田建房协议书
- 2024年天津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
- 13R503 动力工程设计常用数据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教学设计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工业设计项目报价单模板
- 手术前呼吸功能评估
- 针灸优势病种
- 中华八大菜系-闽菜
- 基于单片机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附原理图、程序清单及外文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