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在艺术院校中的实际应用展开_第1页
装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在艺术院校中的实际应用展开_第2页
装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在艺术院校中的实际应用展开_第3页
装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在艺术院校中的实际应用展开_第4页
装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在艺术院校中的实际应用展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装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在艺术院校 中的实际应用展开 摘 要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能够提 高全民审美的艺术形式存在,艺术文化 的繁荣,便是一些辅助的艺术形式开始 发光发热。衣服艺术作品的产生,离不 开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后期的完善,所以 装裱艺术作为一门专业的艺术形式被现 代社会文化复苏的大背景下被重新赋予 了新的生命。 中国论文网 /1/view-12825982.htm 关键词 书画装裱;艺术人才 一、书画手工装裱艺术的传承建 议 (一)提升意识,重在弘扬 书画装裱是伴随书画艺术一同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长的古老技艺,有着千余年历史,是中 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由于其自身的文 化价值,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 征。在中国,一些地方已将书画装裱技 艺和揭裱修复技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项目,如江苏省张家港市,书画装 裱技艺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沈阳市,书画装裱修复的传统技艺成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湖北武汉, 汉口荣宝斋书画装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项目;故宫博物院,本身是世界 著名的文化遗产,同时它还是多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其中古书画装裱 修复技术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项目。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对于书 画装裱艺术的重视已经提升到一定的高 度。 从装裱艺术工作者自身来说,要 有意识地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既要赋 予书画装裱新的生命力,也要保证传统 技艺的特色。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特色 多种多样,进行书画装裱,装裱者必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熟练掌握装裱各道工序的操作方法,不 熟悉各种装式以及各种流派的特征,就 不能胜任画心的揭裱修复,然后应保证 手工操作的比重,主要工序如果全部以 机械化代替,就失去了原有的内涵,也 就无法在装裱过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 有机融合。 (二)培养人才,薪火相传 在书画装裱艺术人才的培养上, 应当意识到学校等教育机构是非物质文 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重要场所,书画装 裱也不例外。在中小学增加一两节书画 装裱兴趣课,在大中专院校开展书画装 裱技能综合课程,聘请装裱专家加强直 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专业 学习的兴趣。最好是形成良好的人才培 养模式,为书画装裱人才的成长创设良 好的环境。 在行业之间,书画装裱艺术工作 者应当逐步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相互 交流,建立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机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负责书画装裱技术实践的交流、理论的 研讨、人才培养以及宣传等工作,使书 画装裱事业成为更多青年才俊的选择, 进而拥有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使书画装 裱艺术人才辈出,薪火相传。 二、书画装裱的发展历史 装裱艺术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具 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古人云:“ 三分画,七分 被”就充分说明了装被对于装点书画的 重要性。一幅国画或书法作品,都可以 通过装裱来体现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装被艺术大约在 1700 多年前开 始萌芽。每种事物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 历史发展背景,装裱的产生与绘画、书 法的发展及其用料的变化上密切相关。 帛画、帛书的出现是装裱艺术萌 芽的标志。最早并没有装裱绘画、书法 都是镌刻到石头、金属等器物上的。由 于携带不方便,夏商周时期就开始运用 这一阶段出现的嫌吊,由于其质地柔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易于卷放的特点,决定了它对装裱艺术 不可忽视的引发作用。 和其他传统工艺同样,经济的发 展推动了装裱的发展。公元前 221 年秦 统一中国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 济高度发展,艺术在这个时期也有了明 确的分科,包括壁画、漆画、画像石、 画像砖、木板画、木筒画、帛画等。其 中的帛画是画在丝织品上,具有柔软、 飘逸的特点,也是显示装裱艺术萌芽后 状态的最好标志。 1934 年在长沙楚墓中发现“缯书” , 四方形,文字共有 900 多个。1973 年长 沙马王堆汉慕发现一大批帛书,共有十 多种,约计 20 多万字,均用墨笔篆字 或隶字书写。有志子 、 战国策 、 易经等著作。由此可见装裱在当时 的一般情况。经卷也是帛书的一种重要 形式,更明显的反映装裱和帛书的关系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耿昌月行 帛图二百三十卷;兵书略我:有记载, 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是孙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八十二篇图九卷,为了保护和使用,都 是用织物为底子做成用绢、帛、布、粗 麻等上浆,有装背的痕迹。汉朝时就有 专门用于书写的缴帛而且上面有淡雅的 图案作装饰。为了书写的方便还在上面 织有或画有红色或黑色的界行,称之 “朱丝拦”或“乌丝拦”;为了使用方便用 竹策装在帛的首与尾,这样帛书就形成 了卷,装在首尾的竹策是“轴” ,最初装 裱中手卷的款式就源于此。 装裱产生的作用,决定了它一直 伴随着书画发展的使命。中国书画从战 国到明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所 保留下来的书画珍品有一部分是比较完 整的,这就体现了装裱作用的重要和技 术的出色,也确定了装裱在历史中不断 演变的脚步。 三、装裱艺术特征表现 (一)材料选择的艺术表现 古书装裱选材精湛,有千百年造 纸文化的宣纸和各种材质优质、样式各 异的绩料。有锦料、绢料、墨、颜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动物胶、明矾等一些药材为古书画装裱 艺术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各种材料 的精挑细选,使古书画完好保存至今。 古书画装裱艺术中的选材美,是形成我 国传统书画装裱艺术有特色的主要因素。 装裱材料最重要的是宣纸部分, 宣纸具有“纸寿千年 ”的特性。因为中国 宣纸优良的制造工艺,宣纸酸碱度为中 性,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存。而且,宣 纸中含有杂质较少,在不受外界影响的 情况下,不会因为自身原因而导致变色。 宣纸的这种优良特性,使书画作品经历 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仍然保持较好的物理 和化学性能,让更多的书画作品完好流 传至今。 (二) 制作工艺的艺术表现 古书装裱是个繁琐的工艺流程, 在装裱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方法正确, 还要熟练操作,要科学掌握浆糊制作与 运用、绩料染色,才能达到古书画作品 完整精致的效果。鬃扫功、方裁功、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笔功要熟练;托心、镶活、覆被、研装 等各种环节操作要熟练正确得法,才会 使古书画作品达到平、薄、齐、软、净 的要求。 装裱的工艺美,表现在精良的做 工,这里需要装裱艺术家有过硬的基本 功。一幅达标的作品要达到平、齐、薄、 柔、净、匀、正、光、等标准。所以装 裱艺术家必须技术过硬,才能达到这种 完美的境界。 (三)装裱所烘托出的书画之美 古人留下的书画作品饱经沧桑, 价值不菲。但是如果存放的环境恶劣, 则极容易出现鼠蚀虫腐、受潮发霉,使 其破旧不堪不可观赏摆放。对于损坏的 书画作品,装裱可以对其进行第二次 “医救”,使书画作品再次流传,能体现 出装裱的可逆性。 书画作品的装裱用料选材,能表 现出本身书画的价值。如绩料选用手工 真丝编织。轴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