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群颖-党校案例作业_第1页
应群颖-党校案例作业_第2页
应群颖-党校案例作业_第3页
应群颖-党校案例作业_第4页
应群颖-党校案例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作业-应群颖2013.6.20 传统村落应该拆建还是保护? 从民宿业态看我国新农村出路案例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传承形式,作为农耕文明的发 生地、聚集区和传习所的传统村落,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正在逐渐离 我们远去。于是,一边是专家声嘶力竭的保护,传统民居保护下来了,但谁来 坚守这些落后的“文化传承”阵地?一边是新农村喜笑颜开的建设,新农居非 常现代和先进,但谁来缓解“千村一面”的尴尬?最终,精神和心灵被搁置, 崇尚身体享受时代还是选择了拆建,新农村改朝换代的“整村推进”成为主流。 然而,一批城市资金和人才正开始向传统村落流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带来了 一线希望,这就是民宿。 现状:传统村落的逝去 近百年来,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乡村文化正在经受着数千年来的由盛而衰, 由衰而亡的折磨。村落文化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文民俗正在 逐渐离我们远去。 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生产效率快速提高,直接推动了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 的进步。与工业化和商业化同时诞生的现代城市,成为先进、文明的代名词。 相反乡村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村落社会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正由于偏见的压制 而渐渐耗散于空虚之中。人们先是盖起“小洋楼” ,搬离原有的传统建筑,传统 的家居生活用品、装饰、服装被遗弃,与传统村落相适应的风俗、习惯、仪式、 礼节被淡化,道德秩序、审美观念、价值追求也逐渐失去影响力,传统村落逐 渐败落、腐朽。进而更大量人口主动或被动外迁,古村落逐渐走向“空心化” , 乃至消亡。而原有的生产方式也逐渐变取代,传统技艺无人继承和保护。 据统计,自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的村落数量由360万锐减至270万, 即平均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其中,依旧保存跟自然相融合村落,具有 代表性民居、呈现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也由2005年的 5000个减少至现在的3000个。还有数据表明,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的城市 人口占比由36%上升到49.68%,城市国土资源的占有量也在增加,从2000年的不 足10%,提升到2010年的20%左右。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占地也 将快速增加,中国的村落数量可能减少到100万个以下,乃至更少。 争议:拆建和保护辩论不休 支持拆建者意见: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必然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持者认为,新 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 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 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 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 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 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 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 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 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 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 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 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 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 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 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 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 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 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 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 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 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 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 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 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 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 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 相关产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 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 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 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支持保护者意见:新农村建设是农耕文明破坏的罪魁 实施了8年的新农村建设,对村落的破坏,对农耕文明的截断,比过去20年 更甚。2005年开始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政策,成为传统村落消失的最有力推手和 最便捷的执行平台。 一是上层理论指导偏颇建设而轻文化传承。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 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 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 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工作成绩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 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 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其中没有一点点保护意识。 二是各级政策引导新农村现代文化建设而无传承与保护。新农村建设是中 央最关心的项目,每年都出台“1号文件”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达3397亿元, 并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大力支迟。其中不乏要求“科学 规划指导” ,但怎样的新农村规划属于“科学规划”?怎样的“科学规划”才能 实施和获得支撑政策?其中并没有明确提及要分类保护和建设新农村。特别是 “经营土地资源的融资”政策,这种方式以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手段,利 用土地规划和土地储备进行融资。经过对土地的开发,实现不同地段,不同价 格,利用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获得土地资源的经营收益进行城镇建设投资。 这项政策为“整村推进”扫清了障碍,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整村搬迁” ,依山 傍水的古村,转瞬即逝,取代之的,是新崛起的小洋楼和水泥森林。 三是各级执行者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手段。翻开任何一级 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都会看到这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法制建设。眼睛似乎一亮,但去细看,所谓“文化建设” 是这样解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 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社会建设”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 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 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 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2这样简单粗放的实施意 见和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势头,促使基层干部热衷于在新农村建设中扒旧房 盖新房。他们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特点,村庄房屋建设得整齐划 一、千篇一律。有政府补贴,老百姓还能住新房,干部们何乐而不为呢!更有 文化保护意识欠缺的官员,将一些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村落也拆建成“洋 农村”。 新农村建设这种仅靠经济补贴、隔离、行政干预等手段无法使村落从根本 上保障其自觉传承、自发维持和自我改良的良好生态循环。同时在这样背景下, 农村开发、城镇化都势必难逃城市化、过度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窠臼,乡村文 化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毁灭性蚕食,乡村原有的属性和历史记忆正在逐渐消逝, 犹如一具“失魂落魄”的“躯壳” ,这在某种程度上比失去土地更为严重。由此 可见,未来古村落的数量也会急剧减少,更有可能从此消失。 对策:民宿为传统村落保护找到出路 传统村落拆建还是保护的问题, 曾做过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两种。 一是加强规划控制。有关专家认为:城乡有别,需因地制宜,有特色者生存。 我国城市规划历来得到政府、学界与业界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那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城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呢?农村规划有 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 学的发展。二是鼓励旅游开发。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一点,那就是 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 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到,农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 色,以及对一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但是,规划的核心是找到可持续发展的业态支撑点,是乡村旅游吗?乡村 旅游发展到今天,亟需解决的是品质,当淳朴的村民看到日益高涨的商业利益 时,他会比一个商业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可怕。而且,他们向往的是城市 现代生活和现实的商业文明,传统村落的文化形态正是他急迫想要“革命”的 对象。民宿产业才是真正切合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的核。 1行业调查 1.1民宿旅游的缘起和发展 民宿旅游是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人才和资金自觉向乡村流动, 利用民居资源、农事资源、景观资源创办个性化的经营项目,形成一个以特色 旅馆业为基础,衍生酒吧、茶楼、作坊、民艺、展示等休闲业态的高端农家乐 集群,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民宿旅游缘起于欧美发达国家,亚洲民宿 始于日本,盛于台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像我们熟知的农家乐, 粗糙而原始;第二阶段,是一些在城市里资产小有积累的退休人士,回乡重构 梦想;第三阶段,则是些年轻的精英和创新型人才,他们以新农民的身份过起 了田园牧歌的生活,他们不再是“回乡”而是“选乡”发展。 1.2民宿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产品模式 台湾合法民宿的房间数最少5间,最多15间。每家民宿都有独特的主题和风 情,带着主人与众不同的情怀和审美品味,业态多元、形象精致。产生了酒店 无以替代的核心吸引力和价值旅店服务你的身体,而民宿服务你的心灵。 民宿本是住宿业的一种,但由于其融合了当地自然人文环境要素,从建筑、装 饰、业态到服务,均是主人对完美生活的一种诠释,成为一个多元创意产品。 这些创意民宿依托不同的地理条件形成不同的聚落,一般10到20户即可形成一 个区域性的特色产品,本身成为一种旅游吸引力。 1.3民宿旅游行业现状 目前台湾有民宿3000多家,其中房间数在10间以上的不到50家,许多连锁 品牌也只在每个村落经营8间左右的精品房。民宿价格从每间500台币至20000台 币不等(1元人民币4.5台币) ,居多的是介于20005000台币。大陆还基本处 于第一阶段的“农家乐” ,共同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农户主体、业态单一、价格 低廉。目前丽江、鼓浪屿、阳朔等地民宿已被业内公认,价格与当地三星级酒 店相当。在杭州,桐庐芦茨土屋吃了民宿“头口水”:主人是从北京回乡的设 计师,8间客房依山势而建,每间房的设计风格迥异,价格从6001000元/ 天不 等,到了周末还会有200元至500元的上浮,从2008年8月开门迎客至今,入住率 基本超过八成。西湖景区目前也有四眼井、白乐桥等特色客栈聚集地,价格从 380元1480元 /天不等,节假日涨幅较大。由于民宿深入乡村,往往成为乡村新 文化的据点,专家统计,一个10户以上的民宿集聚地,1家民宿将在经济、文化、 生活等不同领域影响和带动约6家农户发展,到一定时候,许多村民也融入了民 宿经营者大军。 2.现实需求 2.1 先富阶层崛起于都市,实现了对财富的积累和个人自由的掌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基本摆脱饥饿和贫穷,解决了 温饱问题,过上小康和富裕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都市,特别是东部 地区的大都市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绝对人口数量不菲的在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 地位的先富阶层中等收入家庭和富人阶层。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与建行私人银行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显 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超过7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4%。高净 值家庭( 可投资资产超600万元)数量将达到174万户,较11 年增长17%。而在 2009年中国财富报告预计20092013年的五年内,中国财富市场将以年均 17.2%的速度增长,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量预计将从2008年的41.7万户增加到 78.8万户。 同时,波士顿公司把中国的家庭年收入在6万到50万人民币之间的称为中产 阶级,它认为中国落在这个区间的人口有1亿3000万。中国社科院社科院认为, 落在这个区间的家庭已经占到城市家庭的19%以上。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高储蓄率已经并将持续迅速创造 财富。与此同时,随着财富的集聚,先富阶层们通过个人拼搏和其他努力,也 掌控的个人自由时间自由支配的能力。 2.2 先富阶层在都市中陷入深度焦虑 财富自由和时间自由,使得人们开始追求个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 实现。先富阶层的崛起改变了中国的消市场和消费结构,房地产、汽车、通信、 旅游、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餐饮食品等消费全面升级,特别是休闲娱 乐文化相结合消费得到井喷式的发展。 车水马龙的喧嚣绚丽、五星酒店的富丽奢华,西式餐饮的高档佳肴,高端 酒吧的异域情调,先富阶层享受着工业文明、商业文化集大成的都会生活的舒 适和快捷。同时,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生命质量进行新思考。在过去,自己的价 值实现通过财富聚集才实现,财富的多少直接证明自我的价值乃至成功与否。 如今,自己的幸福却不能以数字来衡量,财富和幸福感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快节奏中,生活逐步失去了原有的本真;对于资源的掠夺性 开发,周遭环境在迅速的恶化;商业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使得社会心理 平衡机制缺位;“人为何而生活” ,生存和生存的无意义感油然而生。种种焦虑 困扰每一个生命主体。都市人在更多地为享有的便捷舒适的生活付出更多的身 体和精神代价。 不久前有一份白领健康调查显示,在将近2000人的心理测试中,表现 为“焦虑”的占到52%;表现为“人际关系异常”的为37%;表现为“敌对” 的10% 。为此,人们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或像王 石一样纵情山水;或背起行囊,游玩他乡;或“宅”于家中等等,就是不再像 先辈们那样加班赚钱。 2.3 后村落文化的诉求 其实,先富阶层的这种压力和焦虑,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纾解:生态 化的居住环境、质朴纯真的社交关系、自然舒缓的生活方式,快乐劳动的人生 追求。 民宿项目正是基于此种诉求之下出现,旨在网络虚拟环境下,通过村落文 化的复活,主张商业活动与生活活动的和谐统一,以构建独特的综合文化体。 在个综合体是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生存方式和传统村落自然闲适生活理念相结合 的产物,可以让人们在繁忙紧张封闭的商业生活中得到一丝喘息,能让都市回 归人群在此长期居住,也能让作家学者、创意策划人员、旅游观光者等在这里 休闲体验,享受多元文化和多重选择,纾解焦虑,它所引领的是一种工作休闲 两不误的全新生活方式。 3.空间获得 空间形式与区域内主要业态息息相关。主业态支撑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态聚 集,同时也支撑一种人的集聚状态;主业态的发展情况也决定着区域发展状态。 城市的兴起、村落的衰落,均与城中村里的主业态息息相关。村落文化的复兴 就必须紧紧的抓住两条主线:1、文化复兴;2、创新业态。 3.1 后村落是文化综合体,而非农村城镇化 民宿项目基于村落文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村落建设成一个现在商业文化 和传统村落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综合体,我们称之为“后村落文化” 。在这个村 落式的文化综合体内,使其各种文化因素能够自洽自适地生长,而不是贪大求 洋,简单的将各种要素在村落里进行集结,规模集约城镇化发展。在空间布局 上,最大程度上的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环境,尊重并尽可能的利用 当地的林相、植被,规划布局既符合村落传统的风俗仪式与规则,又能满足现 代文化的功能需求。在建筑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文化保持和谐一致,遵循在 地性唯一性的原则,继承和尊重传统村落的内在特征。在内部设计和产品开发 时,摘取传统农耕文化中传统经典、雅致的元素,对其进行可持续的、绿色的 设计改造或再造,将现代科技舒适的生活形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3.2 后村落是创新业态集聚地,而非农业现代化 后村落是创新业态集聚地,它基于村落文化与网络化科技融合的平台遴选 和创新入驻业态,主要包括文化地产、观光体验、会奖经济、运动康体、总部 经济、中医与养生、心灵修炼等多种业态。它并非农业现代化,不是保留传统 落后的手耕手织、凡事亲力亲为的原始农业形态,也不是将传统农业以科技的 方式进行高效快速、模块化、流水型生产,而是将科技与创意结合,提供兼具 慢性、休闲性和娱乐性的产品和服务,并对其进行人性智能化管理,使每一个 产品每一项服务都符号化,赋予文化价值和意义,让人们亲临农耕文化的原生 地去体验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与风俗民情,体验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便利的后村 落文化。 总之,民宿项目在空间上意图形成文化功能与新业态的集聚区,依托于网 络科技支撑下虚拟环境衍生新业态的发展,将村落文化活态化的一种文化产业 投资项目或行为,用新业态支撑空间的发展,使古村落拥有新的意义和价值, 成为文化营销理念写的一种涉农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4 形态合流 4.1 与村落文化相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