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_第1页
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_第2页
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_第3页
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_第4页
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 的战略选择 摘要甘肃平凉自古为屏障三 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中原通往西域 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 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 积淀,曾经孕育出灿烂的地域文化。在 文化的春天到来之际,平凉应着力发展 传承西王母文化、崆峒文化、皇甫谧文 化、古成纪文化、佛教文化、陇东民俗 文化、安口陶瓷文化、泾川完颜文化、 庄浪梯田文化、红色文化等十大独具特 色的地域文化,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打造西部文化强市、名市。 中国论文网 /7/view-12878647.htm 关键词平凉;地域文化;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部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 3115(2012)08-0080-04 甘肃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 五原的重镇,是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 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也是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 40 万年 前的旧石器时代,平凉就有人类繁衍生 息。泾川大岭上古人类遗址是迄今为止 甘肃境内惟一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 化遗存,距今 11565 万年。泾川牛角 沟出土的晚期智人泾川少女头盖骨化石, 距今 52.8 万年,早于北京山顶洞人 1.23.2 万年。西周历史文化名城 灵台的青铜器,国内外闻名。平凉境内 已发现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 465 处,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70 处,全市 8 个博物馆,馆藏 文物 3.3 万多件,居全省第二。到了现 当代,平凉又创造了完颜文化、梯田文 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在文化大发展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繁荣的时代,平凉需要梳理的文化头绪 很多,应当提纲挈领,致力于西王母文 化、崆峒文化、皇甫谧文化等十大独具 特色的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推介,以提升 地域文化软实力,打造西部文化强市。 一、 西王母文化 西王母又名瑶池圣母,是中国历 史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神o 形 象。平凉市泾川境内留有大量西王母文 化遗存。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前 110 前 105)的王母宫是中国最早、最大的 西王母祖庙,距今已有 2100 多年历史; 刻于北宋时期的重修回山王母宫颂 碑,是目前幸存的最早记载西王母史迹 和祖庙的碑刻。据尔雅 、 竹书纪年 、 山海经 、 穆天子传 、 汉武帝内 传等史料记载,西王母曾宴百仙于瑶 池,乘彩云访汉宫,周穆王驾八骏到平 凉泾川与西王母相会,汉武帝 11 次到 平凉泾川拜谒西王母。西王母文化起自 远古,绵延至今,并传播到海外华人世 界,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崇信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敬仰。每年到平凉泾川寻根、朝圣的人 群多达 10 万之众,此现象引起国内外 文化界的高度关注。1999 年,国际亚细 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正式确立平 凉泾川为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的 发祥地,授予王母宫和泾川县城“国家 重点民俗文化景区” 和 “中国西王母文 化名城”称号; 2002 年,在中华世纪坛 取土仪式上,王母宫被定名为“中华西 王母祖祠”。丰厚的西王母文化积淀是 平凉泾川蜚声中外的基础,也是发展文 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条件。 二、 崆峒文化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 12 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 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 之要塞。因山体特征,有“鸡头” 、 “笄头” 等别名。崆峒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具 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首先,崆 峒文化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崆 峒山的广大区域位于丝绸之路文化带上, 无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东学西传,都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崆峒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次,崆 峒文化是一种多民族文化。历史上,陇 山地区、泾河上游先后生活着戎族、羌 族、氐族、吐蕃、党项、回族等许多少 数民族群落,他们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 和精神财富是崆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崆峒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崆峒山是道教圣地,有“天下道 教第一山”的美称,华夏人文初祖轩辕 黄帝问道的典故流传甚广。司马迁史 记中记载:黄帝“ 东至于海,登丸山 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庄子 载:“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而 造焉 。 ”庄子在宥说,黄帝当上 天子的第十九年,到崆峒山拜见广成子 (广成子是道教的始祖) ,求治国修身 之道。清同治年间张春溪编写的崆峒 山志介绍了包括黄帝、广成子等传说 中的仙人,也记录了宋元以来有名的道 人,如黄居士、张三丰等。崆峒山皇城 一带保留下来的一些道教建筑说明唐宋 时期崆峒山道教有较大的发展,而明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平凉韩王崇信道教,捐资修建宫观,使 崆峒山道教发展进入了最盛时期。 三、 皇甫谧文化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平凉市 灵台县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 , 历东汉、魏、晋三朝,一生淡泊名利, 不事权贵,潜心致学,著书等身,留存 于世的有帝王世纪 、 三都赋序 、 高士传 、 笃终论等文、史、哲学 论著 20 余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特别是 12 卷针灸甲乙经 ,奠定 了针灸学科理论基础,开创了世界针灸 医学的先河,使中国成为世界针灸医学 的发源地,被人们尊崇为“世界针灸医 学鼻祖”,是与孔子齐名的世界历史文 化名人。皇甫谧文化源远流长,蕴涵博 大,是我国历史文化苑囿中一朵绚丽的 奇葩。2010 年 11 月 16 日,中国中医针 灸正式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平凉作为皇甫谧文化的诞 生地,把开发皇甫谧历史文化资源列入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政府部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同心协力,兴建了 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建筑, 开展了皇甫谧文化资源整理、研究和开 发,出版发行了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 和皇甫谧纪念邮票,建成中国皇甫谧网, 注册了“皇甫谧 ”中文域名,成立了平凉 市皇甫谧研究院等社团组织,完成了 皇甫谧电视剧的拍摄,使皇甫谧历 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皇 甫谧历史文化,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 皇甫谧故里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 社会的一项重要义务。我们要站在落实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 大对皇甫谧历史文化研究开发力度,丰 富其科学内涵,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让 皇甫谧文化这一世界医学神奇瑰宝弘扬 广大、造福人类。 四、 古成纪文化 古成纪是见于史籍较早的一个古 地名,古代以 12 年为一纪。 遁甲开山 图云:“伏羲生成纪,徙陈仓。 ”因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氏族部落流传“ 其母怀孕十二年始生伏 羲”的神话,所以把伏羲的降生之地命 之为成纪。据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载: “古成纪在今静宁界。 ”1993 年 3 月,甘 肃省政府将位于静宁县境内的古成纪遗 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古城纪 遗址出土的大批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 静宁境内随处可见的汉瓦碎片也证明, 华夏始祖伏羲曾经在这里肇启文明,开 创了从渔猎生存到农耕生存的转变。在 中华远古文明中, “三皇五帝 ”被尊为中 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 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太昊 伏羲氏位居“ 三皇之首” 。成纪文化即伏 羲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是中华民族 的始祖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之源的成纪 文化、伏羲文化,体现了伟大的创造精 神、奉献精神。从身体力行到抽象思维, 从蛇图腾到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从 单一部族到多民族大融合,伏羲作为 “有圣德”的民族领袖和创世英雄,作为 “有大智”的思考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