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喜迎十八大 感受生活新变化_第1页
定稿喜迎十八大 感受生活新变化_第2页
定稿喜迎十八大 感受生活新变化_第3页
定稿喜迎十八大 感受生活新变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迎十八大 衣食住行看变化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每次听 到房子大了,电话通了,生活越来越好这首歌时,欢快的旋 律使我想起小时候农村的生活。 服装历来是潮流的温度计,时尚的风向标。不同的时代 有着不同的着装风格,反映了不同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水平。 俗话说“盛世有 华服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 辉煌成就,在老百 姓的着装习惯和潮流更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曾几何时,在 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四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 绝对的“统 治地位” ,引 领了时代的潮流。 记得小时候,偶尔看 到谁穿上“ 的确良” 面料的衣服,羡慕的眼神会目送那人走出 好远。在当时,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能穿的起“的确良” 面 料的衣服,一般人家的衣服就是以“涤 卡” 面料为主。即便如 此,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新衣服穿。假如一家有三个孩子, 一般都会给老大买一件,老大穿过之后老二穿,老二穿过之 后才是老三的。而大人的穿法更是节俭,新三年旧三年,缝 缝补补又三年。 1978 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封闭的国门被打开, 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 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 倾思潮清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 2 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 相连。银幕上的“红 裙子” 是中国女性从 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 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 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 式到来。如果用七十年代不爱红装爱武装,八十年代流行服 装各式各样,九十年代名牌专卖店随处见,二十一世纪女同 志怕撞衫来形容三十年的着装变化最为贴切不过 改革开放 30 年,从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 里,从普 通家庭的餐桌上,也不难寻找出中国人饮食文化发展和国家 经济发展的蜕变。 20 世纪 80 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 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 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 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 经到来。20 世纪 90 年代,饕餮时代。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 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 参、甲鱼、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 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 烤等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 个时期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都随 处可见。随之而来的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 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 3 是,全社会大兴“减肥运 动” 。到了 21 世 纪吃出健康已成为 人们的意识主流,人们开始关注健康,对回归自然的 “水果 蔬菜”重新重 视。蔬菜要吃新 鲜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鸭要 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 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 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 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住房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平房,到七八十年代的筒子楼、单元 楼,再到九十年代的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 高层、复式住宅、别墅,从“居者忧其屋 ”到“居者有其屋”再到 “居者优其屋 ”的变化深刻地体 现了时代的 进步。 在居者忧其屋的 20 世纪 70 年代,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 溜,“ 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 。房子面 积分配的大小要根据 主人级别和家里人口的数量,一般是一家三四口人,甚至老 少三代一起吃、住、生活。在居者有其屋的 20 世纪 80 年代, 同样也有“ 没赶上分配,也没赶上分房” ,倒是赶上了改革的 顺口溜。1980 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中国房改的 新思路。1998 年,朱镕基总理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整套想 法,进一步加快了房改的步伐。人们在哭、笑、怒、骂之余现 实起来,房屋、楼价上升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层面。 至此,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在居者优其屋的 21 世纪,百姓 4 的住房理念有了质的变化。人们对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 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 色别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了热点,在 追求宽敞的同时,还不忘追求居住环境的各种配套设施,要 住得舒服,住的环保,住得开心。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百姓出行同样出现了巨大变化。从 八十年代前期的出门靠自行车,到 80 年代末的城市公交车。 再到 21 世纪海陆空地下全面立体覆盖,庞大的地球在变小。 国际航班把你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城市公交开始注重节能 环保,空调公交车投放使用;公交 IC 卡开始普及;地铁成为 最便捷的“ 地下公交 车” ;城市轻轨的出 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 压力;磁悬浮和高速列车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同时缩短城市的 距离,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 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回顾中国共产 党 90 年的奋斗史,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 辉煌成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