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析高速切削技术发展 摘 要:高速切削技术具有随切 削速度提高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的增 加逐渐变缓、加工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 提高、制造成本减少、产品开发周期缩 短等突出优势,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最重 要的共性基础技术之一,已成为面向 21 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机床等行 业广泛应用。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00237.htm 关键词:高速切削;机床;刀具 1 高速切削概述 高速切削是指比常规切削速度高 出很多的速度下进行的切削加工,有时 也称为超高速切削。高速切削是一个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对的概念,当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 件材料与加工刀具时,高速切削速度会 有很大的不同。高速切削强调的是高的 速度,即要有高的主轴转速,高速切削 中的高速不是一个技术指标,而应是一 个经济指标。高速切削时由于切削速度 的大幅度提高,决定了高速切削具有以 下特点:一是生产效率提高;二是切削 力降低;三是工件的热变形减小;四是 工件振动减小;五是可加工各种难加工 材料;六是生产成本降低。 高速切削加工是面向F 代加工 社会的一项高新技术,它以效率高、精 度高和表面加工质量高为基本特征,在 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和仪器仪表等行业 中应用非常广泛,并已获取了重大的技 术经济效益,是当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高速切削是实现高效率制 造的核心技术,工序的集约化和设备的 通用化使之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有些 专家把高速切削技术的出现称作是机械 加工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继数控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术之后新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常 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温度随着切削 速度的提高而升高。对于一种工件材料, 存在一个速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由 于切削温度太高,刀具无法承受,切削 加工不能进行。但当切削速度继续提高, 超过这个范围以后,切削温度反而会降 低,切削力也会大幅度下降。按照此假 设,对于一种工件材料存在一定的高速 区,在这个区域进行加工,会有比较低 的切削温度和比较小的切削力,不仅有 可能用现有的刀具进行超高速切削,从 而大幅度地减少切削时间,成倍地提高 机床的生产率,而且还将给切削过程带 来一系列的优良特性。 2 高速切削加工与常规加工的比 较 高速切削加工与常规的数控加工 方法主要区别在于进给速度、加工速度 和切削深度这三个工艺参数值不同。高 速切削加工采用高进给速度和小切削深 度,而数控加工则采用低进给速度和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切削深度。高速切削加工对机床主轴、 切削刀具、计算机数控系统、伺服进给 系统和数控编程方法的要求与常规的加 工方式不同。 1、刀具寿命。高速加工工艺能 够保证刀具在不同速度下工作的负载恒 定,加上刀具每刃的切削量较小,有利 于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2、高速加工可以在高速度、大 进给的方式下完成淬硬钢的精加工,提 高加工件的表面质量。而且由于高速加 工切削量少,提高了加工及其后续表面 光滑度,所以省去了过去机加工和电加 工的磨削和抛光工序。 3、高速切削加工及其精密度。 生产实践表明,与传统切削加工相比, 用高速加工容易产生剪断切削,当切削 厚度减少时,切削温度上升,切削更为 碎小。而当应力和切削都减少时,刀具 负载变小,同时,由于产生的摩擦热减 少,大量的切削热量被高速离去的切削 带走,故工件和刀具的热变形很小,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件表面没有变质及微裂纹,大大改善了 工件的加工质量,具有加工循环时间短、 所需的刀具数少、切削应力小、产生切 削量大、加工精度高等特点。 3 高速切削的关键技术 目前国际上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主 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模具行业,尤其是 在加工复杂曲面的领域,工件本身或刀 具系统刚性要求较高的加工领域,显示 了强大的功能,而它的发展则涉及到高 速切削机床技术、高速切削工艺技术、 高速切削刀具技术和高速切削加工中的 测试技术这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1、高速切削机床技术。性能良 好的机床是实现高速切削前提和关键, 而具有高精度高速主轴和控制精度高高 速进给系统,则是高速切削机床技术关 键。高速主轴是高速切削机床核心部件,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速切削机床所能达 到切削速度、加工精度和应用范围。目 前,适于高速切削加工中心其主轴最高 转速一般都大于 10000r/min,有高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60000r/min100000r/min,为普通机床 10 倍左右;主电动机功率 15kW80kW,以满足高速车削、高速 铣削之要求。控制精度高的高速进给系 统也是实现高速切削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进行高速切削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加 工精度,随着机床转速的提高,进给速 度也必须大幅度提高,以便保证刀具每 齿进给量不变。 2、高速切削工艺技术。进行高 速切削时,工件材料不同,所选用切削 刀具、切削工艺和切削参数也有很大不 同。工件材料与刀具材料的匹配、切削 方式、刀具几何参数、切削参数、振动 和切削液等因素对都会对加工表面的粗 糙度的产生影响,因此在高速切削加工 时切削参数的选择和表面质量控制等工 艺技术也是需要重视的。 3、高速切削刀具技术。刀具的 使用是实现高速切削重要保证,如何正 确选择刀具材料和设计刀具系统对提高 零件的加工质量、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和降低加工成本都起着重要作用。高速 切削要求刀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 和耐磨性;高韧度、良好耐热冲击性; 高热硬性、良好化学稳定性等性能,目 前使用最多的刀具材料有:涂层刀具、 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材料和聚晶金刚 石材料等。 4、高速切削加工中的测试技术。 由于高速切削加工的速度相当高,当主 轴转速达 4000r/min 时,若有大片崩裂, 碎片就会像出膛的子弹,所以高速切削 加工是在密封的机床工作区间里进行的, 这样操作人员很难直接观察、操作和控 制,因此需要对加工情况、刀具的磨损 状态等进行监控,实现在线监测,这样 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延 长刀具使用寿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 全。高速切削加工的测试技术包括传感 技术、信号分析和处理等技术。最近几 年,在线测试技术在高速机床中使用的 越来越多,如主轴发热情况、刀具磨损 状态测试和工件加工监测等。智能技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也已经应用于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中, 如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刀具磨损状态的 识别。还有一些技术正在进行研究,在 不断的进行测试,这些技术分别是传感 技术、信号分析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等 等。 4 高速切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 望 高速切削是切削加工发展的主要 方向之一,它除依赖于数控技术、微电 子技术、新材料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外, 自身亦存在着一系列亟待攻克的技术问 题,如刀具磨损严重,高速切削用刀具 切入切出时破损问题,高速切削用刀具 材料价格昂贵,铣、镗等回转刀具及主 轴需要动平衡,刀具夹持要牢靠安全, 主轴系统昂贵且寿命短,而且所有高速 加工机床及其控制方法价格昂贵,使得 高速切削的一次性投入较大,这些问题 制约着高速切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高速切削加工是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仿古木材油漆施工方案
- 组件支架水上施工方案
- 《传递积极力量》课件
- 2025智能解决方案开发合同(标准模板)
- 2025至2031年中国人造牡丹花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国际货物贸易合同范本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银包五金配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足球运动急救套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曲柳贴面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施工方案的计算软件
- 2024年度昌平区养老院食堂餐饮服务承包合同
- 矿业权评估师岗前培训课件
- 二年级家庭教育讲座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GB/T 24008-2024环境影响及相关环境因素的货币价值评估
-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分析技术考核试卷
- 2024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全文解读课件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复习试卷
- 电梯维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维护操作手册
- 低碳环保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