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铜陵市郊区 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和 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8 年 3 月 5 日在区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 区经济和发展委员会主任 周璋根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铜陵市郊区 2007 年国民经 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 2008 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 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7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 的十七大和区委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 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选资为 抓手,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打造生态山水铜都示范区为方向,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速起跳,超常发展,全区经济在较高的发 展平台上实现了持续跨越式发展。经测算,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 13.06 亿元,占年初计划的 120.9%,同比增长(现价,下同)32.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1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8.6 亿元,第三 产业增加值 3.4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7%、38.5%、24.4%;在第 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 7.09 亿元,同比增长 41%。 全区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50.56 亿元,实现增加值 11.14 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 140.4%和 112.64%,同比分别增长 49%和 33.1%;实现 利润 2.64 亿元,同比增长 96.6%;全区共实现财政收 入 2.22 亿元,占年初预算的 126.9%,同比增长 45.19%。 2 全区 30 家规模工业企业全年实现现价产值 17.6 亿元,同比 增长 26.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7.95 亿元,同比增长 28.1%;实 现工业增加值 4.2 亿元,同比增长 23.7%;规模工业企业工业产品 销售率为 101.4%。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64 亿元, 同比增长 12.3%。其中,农业产值 8795 万元,同比增长 8%。种植业全年总播 种面积 42135 亩,复种指数达到 1.7。 全区新上、技改项目 136 个,实到资金 10.93 亿元,占市下达 计划的 156.1%。其中,市外项目 42 个,实到资金 7.9 亿元。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21 亿元(辖区内固定资产投资 12.17 亿元),占市下达计划 7 亿元的 117.3%,同比增长 36.6%;其中,企 业固定资产投资 7.16 亿元,同比增长 41.24%。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考 核目标任务,其中,计生、综治、教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2007 年,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打造“跨越”郊区为动力,全力做好各项经济工作 1、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实施农业“4285”工程,编制了八大基地和大通农业科技 示范园的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了市级专家评审,规 划总面积为 4 万亩,总投资达 3.5 亿元;共计投入 500 余万元,完 成了 400 亩标准化蔬菜基地、380 亩早园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储 量 40 吨的葡萄冷藏库等项目建设。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 业的实施意见,加快了“一村一品” 建 设,共争取扶持资金约 90 万 元。加快现代农业项目编制,共编制上报省示范村镇项目 10 个, 3 市十项工程项目 78 个, “4285”工程项目 9 个,企业发展及示范户培 育项目 48 个。推进品牌农业,完成“添秀” 牌葡萄等四个主导产品 的品牌注册申报和大通蔬菜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成立了 五个专业协会和两个专业合作社。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年共落 实国家粮食直补资金 33.9 万元;争取了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市级 补贴共 5 家计 6 万元,争取国家公益林补助 21.6 万元,退耕还林 补助资金 289 万元。投入 220 万元,完成了铜山、安铜 5 座小库除 险加固工程;投入 20 万元,完成了铜山沙溪泵站技改工程。全年新 购置农机具 273 台,争取上级农机补贴资金 38.5 万元,全区农业 机械总数已达到 783 台,总动力 31245 千瓦,农机使用率达到了 55%。全年共争取国家阳光工程转移培训项目计划 1600 人,争取 培训资金 44.4 万元,全年共完成培训 1609 人,转移 1464 人,转移 率达到 90%。 2、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做 好经济结构调整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深入调研和详细摸底的基础 上,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实施意 见,做好相关配套政策的拟定工作。执行更加严格的门槛政策, 坚决把好项目准入关,积极引进具有产业特色的大项目,特别是高 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注重产学研结合,提高产品 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 规模效应。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压缩淘汰落后生产 能力,关闭整合矿山生产企业,引导高危企业和污染严重企业合理 有序退出,通过招商引资新上项目,把退出企业的优惠政策转化为 4 发展经济的新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区三次产业比例 由 2006 年的 8.9:63:28.1 调整到 2007 年的 7.7:65.8:26.5。2007 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10 家,其中省级 1 家,市级 2 家; 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 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3 家。同时,成功 举办了“东风 葡萄节 ”和“中国铜陵首届大通美食文化节”。全区万 元 GDP 综 合能耗下降 18.2%。 3、搞好重点工程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十一五 ”规划目 标,紧密结合我区 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按 照把我区打造成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新型工业创业基地、现代物 流业基地、商贸旅游业基地和生态山水铜都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大 力推进工业“322”工程和三产“115”工程建设。紧紧围绕“立足眼前、 着眼长远、调整结构、发展民营”的发展 战略,努力做好“ 大力发展 民营经济” 这篇文章,大力引 导和扶持 电子、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 型企业加快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鼓励和引导钢 铁生产、铜材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集聚发展,增加规模效应,培 育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注重产学研结合,提高产品 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 4、加大关闭整合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五小” 企业的政策措施,采取果断措 施,大力推进我区小水泥、小煤矿企业的关闭工作,全年共关闭小 水泥生产企业 9 家,支付关闭补偿资金 192.4 万元,其中区财政承 担 76.79 万元;全年共关闭小煤矿企业 4 家,区财政共安排关闭补 偿资金 165 万元。全区建设用小石子采矿企业由 2005 年的 11 家 78 个宕口,整合成 2007 年的 9 家 17 个宕口。这些小水泥、小煤矿、 5 小石子企业的关闭整合,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资源整合与节能减 排工作。全区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上年的 7.94 吨标准 煤降至 2007 年的 6.01 吨标准煤,同比下降 24.3%。 5、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力开展招商选资 认真分解落实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积极兑现 各项奖励政策;及时召开了经济运行分析会和招商引资分析会,通 报情况,查找问题,纠正偏差,取得良好效果;及时搜集、编制、包 装项目,更新了项目库。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实施“走出去”、 “请进 来” 战 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推 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 转变,努力提高招商效果。5 月份,组织参加了在合肥举行的 2007 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共签约投资项目 3 个;8 月份和 10 月份,又 分别组织开展了赴浙江杭州、福建等地的招商引资、交流洽谈和客 商邀请等活动。11 月上旬,以中国铜陵首届大通美食文化节为契 机,组织开展了项目推介和项目签约等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共签 约协议资金达 23.7 亿元的五个签约项目,其中包括投资 22 亿元 的“ 嘉国世纪工业园 项目” 。此外,积极做好各项行政服务工作,努 力优化投资环境。 6、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做好扶优扶强工作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其中,富鑫钢铁公司 450 立方米高炉项 目完成投资 3.4 亿元,铜陵海螺水泥公司余热发电项目完成投 资 22255 万元,安徽省华建商品混凝土项目建设完成投资 3030 万元,铜陵市田家炳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2800 万元, 华路沥青公司厂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2400 万元,铜陵中联房地 产开发公司科技孵化器基地项目完成投资 1999 万元,铜陵有色 6 金属公司铜山矿体探矿项目完成投资 1340 万元,铜陵丰泽建材 科技公司完成投资 1146 万元,皖江建设公司办公楼建设项目完 成投资 1000 万元。做好已签约及在建项目的动态管理和跟踪服 务工作,实行招商全过程管理。继续发挥领导干部在联系重大项 目和重点企业中的独特作用,重新调整了 25 个重点项目和企业, 由区领导重点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遇到 的困难和问题。全年新增规模内工业企业 7 家,规模内工业企业 实现利税 10821.1 万元,同比增长 139.31%;其中利润 4216.9 万 元,比上年同期增利 3542.4 万元。 7、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搭建经济发展平台 积极做好私营工业园 137 亩扩园征迁与企业布点工作,完成 了 800 余亩企业用地的办证工作,清理盘活了私营工业园 80 余 亩存量土地。推进了大通建材工业园土地征迁及土方平整等基 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建材园 830 米的主干道工程。认真做好将大 通工贸园规划和安置点建设纳入南部城区规划的报批工作,完 成了两个批次约 1500 亩土地指标的申报,启动了横港物流园控 制性和修建性详规。2007 年,大桥开发区完成企业营业收入 1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7 亿元,同 比增长 86.9%;实现财政收入 3225.8 万元,同比增长 51.6%;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1.294 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2.93 亿元。 8、实施全民创业活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将“ 开展全民创业、 发展民营经济” 作为实现 “富民强区”目标 的根本措施、加快“ 跨越郊区” 建设的重要 动力、增加居民收入的 有效手段来对待,全面落实有关政策,及时兑现有关奖励措施, 7 促进了政策惠及企业特别是创业初期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创业 咨询窗口的作用,大力优化创业环境;建立健全项目资源库,做 好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全民创业活动深入推进。全年全区 新设立企业 180 家,其中中小企业 178 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 扶持资金,帮助明诚铸造公司等 4 家企业争取了共计 40 万元的 装备制造业补助资金;帮助 8 家企业成功争取了共计 24.98 万元 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补助资金;帮助华海铜线公司等 5 家企业争取 了共计 49 万元的市专精特新资金;帮助 2 家企业获得了 35 万元 的三产引导资金;帮助双流建材公司获得了 33.12 万元的水泥工 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帮助灰河乡争取了 30 万元的公路水毁工 程补助资金;积极协助富鑫钢铁公司做好 2007 年节能和综合利 用示范项目申报等。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口核定登 记的补报、规划上报及优秀民营企业评选等工作。加快服务体系 建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全年区金诚信用担保公司共提供担保 贷款 78 笔,担保贷款额 2834 万元,在保 89 笔,在保金额 3489.3 万元。 9、扎实推进企业改革,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按照区企业改制领导小组会议要求,精心准备,周密安排, 分批组织实施了大通未改制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部完成了 10 家 未改制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及相关工作,目前 10 家企业职工改制 后的后续工作正有序进行中,至此,大通企业改制工作基本结束。 此外,积极协调、妥善解决了已改制企业的一些遗留问题,加大 已改制企业资产盘活步伐,努力做好企业人员信访与来访的接 待和宣传解释工作,促进了改革和发展,维护了稳定。 8 10、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狠抓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开展安全检查督查,加强安全隐患 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加大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企业安 全风险抵押金收缴力度,认真组织开展“ 全国安全生产月” 活动。 全年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 1392 条,完成整改 1357 个,隐患整改 率达 97.4%;下发行政执法文书 67 份,共关闭煤矿 4 座,危险化 学品企业 1 个,加油站 1 处,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以建设“小康”郊区为目标,竭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积极实施城乡规划整治 完成了南部城区分区规划的评审、论证和完善工作,启动了大 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大通地区村民安置点规划布局, 加快南部城区“城中村 ”改造,积极推进 近郊城市化。以省示范村镇 项目和市十项工程为抓手,继续实施了以绿化、整治、保洁、亮化 等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整治工作,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了三次 违法建筑集中整治活动,共拆除违法建筑 4000 余平方米,农村村 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2、加强项目编报工作 共争取省示范村镇项目 10 个,扶持资金 210 万元;争取市十 项工程项目 78 个,扶持资金约 200 万元。其中“一村一品” 项目 7 个,乡村清洁工程 15 个,户户通工程 27 个,新村建设(旧村改造)3 个;申报批准了 500 户农村户用沼气和 10 个沼气服务网点建设项 目,争取国债资金 55 万元。加快了 “一村一品 ”建设,共争取“一村 一品” 扶持 资金 90 万元。 对大通大嫂蔬菜、灰河乡美雨菌业食用菌 9 进行了 2007 年生态经济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对每个项目均确定了专门联系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和指导。 3、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白鹤安置点配套工程进展顺利,自来水工程、燃气工程已正式 开工;罗家村安置点工程已破土动工。实施了桥南办磷铵社区亮化 工程和铜山、桥南、灰河、安铜 10900 人饮用水安全工程,完成了 总投资 600 万元共 15 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大力推进中心村镇建设 步伐,初步涌现以灰河乡五洲村、铜山镇南泉村、安铜办马鞍村为 代表的一批中心村镇,有效推动了远郊城镇化进程。 (三)以构建“和谐郊区”为方向,努力推进各项社会建设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3473 人,是目标任务的 158%。新增劳务进出 990 人,其中输入 470 人, 输出 520 人,全年劳务输出人数达 6018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在 4%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全年办理城市低保 31615 户,共 5.96 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 874.4 万元,人均月补差 132.44 元,保障 覆盖面 12;农村低保 693 户,1127 人,累计发放低保金 74.52 万 元,人均月补差 58 元,保障覆盖面 3.3。 科教兴区和文体工作扎实开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标准化 建设,实施“ 校务公开 ”制度,推进素质 教育。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蓬勃开展。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强化。全区人口政策符合率 99.69%,人口出生率 6.9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2.29,人口自然 10 增长率 3.13。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年区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 181 起,破 获各类刑事案件 188 起;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894 件,审结各类 案件 860 件,结案率达 96.2%。 信访工作效果明显。坚持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 全年共受理信访 118 件次,同比下降 63%;来访 351 人次,同比上 升 54%;区党政领导公开接访 17 批 116 人次,其中领导带案下访 5 件,效果良好,信访态势总体平缓。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医疗监管,积极做好地方病防治,扎实开 展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以争创首届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狠 抓环境整治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全区文明创建整体水平不断 提升。 司法工作稳步提高。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 51 起,各类调解组 织共受理案件 75 起,成功调解案件 70 起,调解成功率达 93.3%。 地方志、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 人事、档案等工作扎实开展。 总结 2007 年,我区经济、社会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存 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经济总量不大,企业布局零 散,集中度低。2、经济结构不优,传统粗放型增长特点明显。3、经 济质量不稳,特色优势产业不够突出。4、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较弱。5、土地供应出现瓶颈,招商引资难度加大。6、农业 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压力较大。7、统筹城乡发展困难较多, 11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跨 越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我区的长远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 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期、超常发展的起跳期 和统筹发展的加速期。2008 年我们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大于挑 战。 (一)当前我区发展形势分析 从整体上而言,目前我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协调发 展,总体状况体现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要求。一是经济增长的 速度较快,而且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二是各级各部门对经济 结构调整的决心很大,认识一致,行动果断,经济结构调整有所进 展,三产发展速度加快;三是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意识强烈,凝心 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但是,经济发展中 的老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为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 量不稳,效益不高。当前,我们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 随着十七大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 良性发展轨道,我区将受益其中;二是国家经济运行总体比较平稳, 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好;三是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必将惠 及我区;四是随着我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我市 将按照试点县政策对各区比照执行,管理权限下放必将促进县区 经济发展;五是对郊区而言,南部城区规划的实施,物流园规划的 落实,南部城区的建设力度将逐渐加大,超常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一是为防止经济由 12 偏快转向过热,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土地调控措施将进一步趋 紧,突破加快发展的资金瓶颈和土地要素制约,压力进一步增大; 二是按照市委八届四次全委会议对我区提出的“加速起跳、超常发 展、全面建设生态山水铜都示范区”的总体要求,经济发展要抬高 标杆,超常发展的压力很大;三是县区争先进位的意识日益强烈, 县区竞争日趋激烈,你追我赶,形势逼人;四是“生态山水铜都示范 区” 的定位,对我区的 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淘汰落后产能、 关闭“五小 ”企业、促 进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的压力更大。五是安全生 产和信访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正视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必须 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在不断发展中寻 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二)2008 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008 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速起 跳,超常发展,建设生态山水铜都示范区” 这一跨越式发展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提 出如下我区 2008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1、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18 亿元,比上年增长(现价)37.8%。 2、全区企业营业收入 62.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21%。 3、全区工业销售收入 4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1%;工业增 加值 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2%; 4、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28%。 5、全区万元 GDP 综合能耗下降 4%以上。 6、农民人均纯收入 5602 元,比上年增长 12%。 7、实现财政收入 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6%。 13 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 亿元(不含辖区内属地统计数字),比 上年增长 46.1%。 9、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2以内。 10、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实现 2008 年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措施 为全面完成 2008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十一五” 规 划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山水铜都 示范区为方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 作措施,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招商选资、重点工程、园区建设、节 能减排、城乡发展和社会事业等各项重点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 (一)抓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蔬菜、生姜、林果、水产、苗木花 卉为主导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全面启动绿色 食品工业园建设,完成园区功能规划,力争有 12 家入园企业 动工建设;加快大通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基本建成核心区。全 面建设八大基地,完成 1000 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项目建 设,推进基地内科技成果转化,促其上档次、上水平。注重培育特 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金长江食品和白鳍豚小磨麻 油为重点,积极扶持一批产值超百万元企业,力争涉农企业达 30 家,年产值达亿元,其中市级龙头企业 5 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加快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积极做好农业项目的编制、储备 和上报工作,加大涉农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14 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做好林业各项工作。 (二)抓结构调整,努力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落实我区关于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文 件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 执行更加严格的门槛政策,坚决把好项目准入关。二是积极引进 符合“4285” 工程、“322”工程和“115” 工程 的重大项目,注重项目 的产业特色,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积极发展应用高效节能、 清洁生产等新技术,推进产业集聚,增加规模效应。三是继续压 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闭整合矿山生产企业,引导高危企业和 污染严重企业合理有序退出,通过招商引资新上项目,把退出企 业的优惠政策转化为发展经济的新动力。四是大力培育特色产 业,开发特色产品,努力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 规模,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 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房地产业,提 高三产服务业水平。 (三)抓重点工程,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推进农业“4285”工程,做强 4 大优势产业,搞好 2 大示范园 区的规划建设,推进 8 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培育 5 家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全面实施“322”工程,压缩淘汰劣势产业,盘活低效 闲置资产,搞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钢 铁冶炼、铜材加工、新型建材三大支柱产业,推进机械加工、纺织 服装两大基础产业逐步壮大,促进电子材料、医药化工两大接续 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三产“115”工程,以横港物流园为依托,以物 流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物流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加快 15 以古镇大通为特色的旅游景区的招商引资步伐,启动旅游业基 地建设;积极搞好汽车贸易、花卉苗木、中国铜陵小商品集散城 等市场的规划建设。通过上述三大工程的建设,带动全区固定资 产投资的快速增长,确保全年 12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顺利 完成。 (四)抓招商选资,迅速提升经济总量 改变招商模式,创新招商方式,严格产业导向和经济结构调整 政策,出台并实施新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积极实施“走出去、请 进来” 战略,注重以商招商,实行小分队 招商方式,分别向长三角、 珠三角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定向招商,重视招商引资的质量, 大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变综合 性招商为专业化招商和特色招商。严格项目准入条件,提高引资门 槛,招大商,引强资,积极引进符合我区三大工程的重大项目,注 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科学合 理配置土地资源,切实将紧缺的土地资源用在发展前景好、发展潜 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大项目上,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08 年,力争引进市外投资 10 亿元,外商投资 1000 万美元,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12 亿元。 (五)抓扶优扶强,壮大企业规模实力 坚持和完善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 有关困难和问题,重点扶持 20 家扶优扶强企业,帮助“双扶”企业 争取劳密资金、科技创新资金、三产引导资金等上级有关政策资金; 拓宽融资渠道,优先担保“双扶” 企业, 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双 扶” 企 业做大做 强。 继续推进中小企业 促进工程和“专精特新”企业 16 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 竞争力,壮大规模实力。重点做好华路沥青、安徽丰原中药饮片等 拟进规模内企业的培育和进规模工作,确保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 业不少于 5 家。 (六)抓园区建设,全力拓展发展空间 多方筹集资金,做好项目包装,争取利用企业债券加快园区基 础设施建设。提升私营工业园,基本建成新型建材工业园,启动横 港物流园建设,力争一期扩园和大通工贸园入园项目全面开工建 设,年底有 50%企业投产;力争完成大通工贸园、横港物流园各 500 亩土地征迁;完成横港物流园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评审,落实 部分入园投资项目。努力寻求比较好的消化园区用地成本过高的 办法,优化园区招商环境,加大开发区招商选资和入园项目建设力 度,以铜材加工、新型建材、物流三大产业为重点,开展产业链招 商,加快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引进培育,打 造跨越开发区。 (七)抓监测服务,竭力提升经济质量 加强对全区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指导,及时召开经济运行 分析会,注重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认真调研,提出对 策,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 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搞好外向 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注重集聚发展,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 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从影响投资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入 手,加强调度,完善考核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认真 17 做好各项行政服务工作,彰显服务效果,扩大招商成果。 (八)抓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坚持安全生产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 大安全隐患整改和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深化煤矿的整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简单食品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劳动合同购买范文
- 2024年中国电流输出位移传感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环型鼓风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个人借款合同简单版范文
- 个人做租车合同
- 2024年电源租赁协议:户外使用细节版版
- 2025合伙购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问题与挑战
- 2025厨房设备采购合同
- 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12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B-版本3》大作业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程序设计形考任务实验六-互联网评论数据分析及其展示综合案例
- 2024年农村土地整治承包协议
-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件
- 北京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4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学生版)
- 国企内部纪检监察培训
- 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医护人文素养培训
- 投诉应急预案
- 掌骨骨折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