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我县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2/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1.gif)
![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我县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2/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2.gif)
![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我县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2/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3.gif)
![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我县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2/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4.gif)
![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我县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2/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2f60ee19-b6c8-426c-88a6-65099d1645b85.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我县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甘肃省渭源县 李昭今 仰明义 80 年代初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农业和农 村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适应 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在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的带 领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经济合作 组织,这类组织统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简称农技协)。从 1999 年年 底召开的“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研讨会”上得知: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农 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 11 万多个,会员 620 万户,实现年总产值达 171.4 亿元。 甘肃省渭源县总人口 33.8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占了 32.54 万人,是一 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技协的兴起在我县较迟,是在 80 年代末期。近年来,县委、 县政府对农技协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组织动员科技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 积极、科学地开展农技协工作,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到 2002 年全县农技协 已发展到了 45 个,会员人数 8200 人。这些农技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 技术交流型,主要是对会员普及实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和服 务,如水家窑蔬菜协会等;二是技术经济服务型,在技术交流的基础上,还为 会员提供包括优良品种、生产资料、市场信息、运销服务等在内的产前、产中、 产后服务项目,连丰农作物试验示范协会等:三走技术兼经济和经营实体型。 具有了为会员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或统一经营的能力和帮助会员提高经济效益 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些协会还实行了股份合作制。通过资本、技术、劳 动的联合,把会员和协会的利益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如渭源县养殖业开发协会、 五竹良种洋芋协会、五竹蚕豆开发协会等。1999 年 7 月,全省农技协经验交流 会在莪县召开;2002 年 8 月,全区农业协会现场会议在渭源召开,两个会议充 分肯定了我县在农技 协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农技协是农村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社会力量, 是推进科技转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组织。农民通过农技协走向了市场。 虽然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技协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很不够,还需要从 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充分认识,这样才能使农技协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 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农技协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技协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是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 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我县农技协在 10 多年的发展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农 技协是新时期农民走向互助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的基础之上,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新时期农民在技 术、资金、劳务等方面的自愿联合与合作,是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和生产关系 的重大变革。它尊重了农民的意愿,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了广大 农民消化、吸收、推广及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加快了农业商品化、专业化、产 业化的进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已经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2001 年,我县 农技协实现产值 6760 万元,会员户均收入 7875 元,人均纯收入 1750 元,较邻 近非会员户人均增收 500 多元。2002 年,协会共建立科技 6 范基地田 343 万 亩;建立规模养殖示范基地 4 个,培育养殖大户 334 户,年计划出栏肉牛 2500 头、羊 5000 只、鸡 36 万只、仔猪 30 万头、育肥猪 30 多万头。 (一)农枝协是科技推广与开发的重要基地。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正是通过农村 专业技术协会这个载体,普及和推广到广大农村,转为生产力,尤其是填补了 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基层村、社的技术空白,从而解决了农业技术“进村 入户难”的问题。一方面,农技协是专业技术的需求者、直接应用者、传播者 和受益者,融技术、生产、服务于一体,它上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技术推 广部门和各类学会,下联千家万户,具有联系广泛、贴近生产实际、对各种消 息反应敏感、与会员联系紧密等优势。可以将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及时传播到 会员中去,大大提高了技术推广的速度。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传播和创 新,形成了一种新的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另一方面,协会聚集了一 大批科技能人和专业技术能手,建立了一批民办科研机构,可以对各类专业技 术进行有效开发和研究。如连丰农作物良种试验示范协会,有会员 87 户,聘请 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9 位专家为技术顾问。从 1997 年成立到 1999 年,共引进、 试验、推广农作物良种 100 多个,中药材 20 多个。使小麦亩产由 180 多公斤提 高到了 300400 公斤。小麦、油菜、蚕豆优良品种推广面积达到了 16 万亩, 增产粮食 2800 万公斤;五竹蚕豆协会有会员小组 100 个,会员 5000 多人,两 年来加工青豆 170 吨,引进高质 蚕豆新品种种子 6 万公斤,有力促进了蚕豆产业的发展。 (二)农枝协是技 术培训与服务的重要组织。一方面,根据生产的需要,协会定期、不定期地举 办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技术交流、培训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接受和应用 新技术的能力。成了“没有围墙的科普学校”。近年来,我县农技协每年举办 培训班 200 多期,培训人员 1 万人次,90的受培人员掌握了 12 门实用技术, 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在生产管理中的技术需求,农技 协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服务,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如渭源县水家窑蔬菜协会,近 年来每年培训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人员 400 人次,并带动全县发展高效日光温室 250 多座。他们组成了近 10 人的技术服务队,全年巡回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了 全区的日光温室发展。会长常生强被县政府聘为全县蔬菜技术总顾问,被定西 县聘为“五位一体”模式技术指导。 (三)农技协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形成。市 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除了政府的行政推动,更重要的还是要 看群众的利益取向。农村中的技术能手、专业大户凭借其市场信息灵通和会经 营的优势,率先引进、推广适合本地条件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新品种、 新技术,并通过试验、示范、辐射,将成功的技术和经验迅速传播给会员及周 围群众,带动他们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 一片”的扩散效应,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生 产的形成。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技协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优势产业得到了 快速地发展,如 洋芋、中药材、养殖、蔬菜等支柱产业悄然而起,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加快 了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四)农技协促进了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农技协促进了专业化、规模化 生产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带动了专业市场的形成和繁荣。如, 中药材协会带动了我县会川、莲峰、清源镇的药材市场市场的发展,五竹良种 洋芋协会带动了五竹镇洋芋市场的形成发展。 (五)农技协架起了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单个 农户闯市场,往往会遇到信息闭塞、势单力薄、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等问 题,亟需一种组织把众多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闯市场。大多 数农技协都把为会员提供供销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组织专人购销,开辟了 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会员收入,有效地解决了“丰收成忧”的问题。 同时,一些协会立足行业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了产业链,提 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不少农技协正是从满足农户的 需求出发,通过以代购代销、联营联销、签订供销合同等方式,帮助农民销售 产品,降低了市场风险,保护了农民利益。所有这些,使农技协成为实行区域 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集产供销、贸 工农、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目前,“专业协会+公司 +农户”、“市场+农户”等形式,已成为农村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如, 渭源县中药材技术开发会,不但开展新品种引进、野生家种试验和栽培新技术 推广,而且以私营贩运企业、加工大户为龙头,注意深加工,进行新产品的开 发,并在福建仙游、兰州黄河市场等地建立销售窗口,使生产、加工与市场紧 密联系起来,开发加工各种饮片、佛手片等系列产品 20 多个,中药材年加工销 售量达到 3000 多吨,延长和扩展了产业链条,有力的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三合口养牛协会发展会员 60 户,资金筹集实行会员入股制,现有固定资产 100 万元、流动资金 120 万元,有标准化牛舍 33 栋、青贮窑 12 个,专职防疫员 1 名。协会与陕西、四川、兰州等省市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产销联系,每月可出栏 育肥牛 500 头、羊 500 只,纯收入 200 多万元。 (六)农技协是农村经济合作的一种新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合作制的内涵。 我县农技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协作型发展为农村技术经济 合作的新模式,具备了合作制的特征。农技协是农民(主要是专业户)按照自愿 原则,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收入为目的,以合作制方 式按业缘组织起来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组织创新。协会可以恰当地协调集体 利益和个人利益,使协会统一经营和劳动者自主经营两个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这是对传统集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它在组织上把协会分解为统一和基础两个层 次:在职能上分解为统一经营和基础经营两个职能,完全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 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健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把会员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由协会统一经营,既调动了会员 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又发挥了协会统一经营的主动性。如,大路养鸡协会,由 起初 23 户会员融资 120 万元发展到目前的总资产 300 多万元。协会聘请专家作 为技术指导,建起了饲料厂、孵化室、育雏室。他们在管理上实行“六统”(统 一引进技术、统一筹集资金、 统一饲养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经销)“二分”(分户经营、分户核 算)的办法,利用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资金、技术、销售 等难题。会员养鸡户均年收入近万元。 (七)密切了党群关系,实践了“三 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一方面,县、乡党委、政府通过帮扶农技协发展,特别 是发挥协会中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农业的生产规划:另一方面,协会代 表会员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和问题,表达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使农民的意见 和建议融入党 政决策之中。这样,农技协发挥了党委、政府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和运筹农业生产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沟通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感情,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和自治能力,扩大了党和政 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望,切实体现了“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同时,通过开 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互助合作和生产经营等活动,广大会员群众的科学文 化素质和市场意识、集体观念、协作精神、民主作风、互助风气大大增强。 二、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农技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我县农技协在发展中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又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缺少农 技协发展的政策;社会对农技协的发展支持不够(如投资贷款等);协会会员自 身素质(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法制观念,科技文化水平等)不高;农技协的横 向发展薄弱,纵向联系不够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农技协得到进一 步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把握原则上,既要引导其走大联合的路子,又要坚持以家庭联产承 包为主的责任制芊动摇。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动摇,是党在农村的基本 政策。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与 之相适应,农技协也只有走大联合的路子,才能形成规模优势,但这与现行的 土地承包政策并不矛盾。 二是在工作指导上,既要注重加强领导,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强领 导是农技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加大政府在政策、资金、培训、技术 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解放思想,捉住机遇,下大力气扶持培养农技协这一新的 农村经济增长点。另外,农技协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加强对农技协的领导应着眼于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能刮风、不能干预、 不能限制、不能索取。应坚持民办官助、官民结合,凝聚“官”民两股力量兴 会的工作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地下轨道交通基坑支护降水施工安全协议书
- 2025年管子对接自动焊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中国滑升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造价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质量追溯协议书
- 2025年度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借款结清协议
- 微课题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合同履约验收及质量评定标准
- 2025年度合伙人退伙协议书(知识产权许可)
- (2024年)剪映入门教程课件
- 《宠物饲养》课程标准
- 快餐品牌全案推广方案
- 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 口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 绪论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法课件
- 中国旅游地理(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数字货币的匿名性与反洗钱
- 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课件
- 民航保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