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巩固课) (转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 族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 华与糟粕的能力;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一、 学习内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影响文 化发展的因素;文化集成与发展的关系 二、 问题导学:(5 分钟看书完成体系,5 分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含义: 继承性的表现: 传统文化 特点: 影响: 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具体要求: 探究活动 1: 镜头一:“磨剪子来,戗菜刀”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厅里,不少参观者 正在通过点击电子触摸屏感受京城“叫卖大王”臧鸿的原声。剃头挑子、招揽 顾客的各种响器、同仁堂的药罐、全聚德的匾额、六必居的酱缸“老北京 商业民俗文化展”上 300 余件展品,生动再现了老北京的商业历史、三百六十 行等民俗文化,让参观者留连驻足。 “看这些物件儿,听这些叫卖声,觉得很亲 切,总能令我们想起过去的日子。 ”正在参观的一位北京市民如是说。一些外国 朋友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欣喜的赞叹声。人们呼吁留下祖先的记忆, 留住民族之根。 镜头二:在人们不太遥远的记忆中,浙江定海古城在一片推土机的轰隆声 中,成了瓦砾与尘土;另据报载,代表北京民居特色的传统四合院的面积在逐 年下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针对一些地方民间艺术日渐衰落,绝活绝 技后继乏人的现状,近年来多次呼吁,如不抓紧抢救, “再过 20 年,我们原生 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就会失去了”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精美的民族民 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下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 (1)在现代社会,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有何现实意义? (2)我们应当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8 分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 (辨析)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现代人而言,文化继承就是要接 受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化。 探究活动 2: 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的诞生大约在 1840 年至 1860 年。京剧是徽汉 剧在吸收其他地方戏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京剧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在念白上 改用京字京韵;在音乐上以西皮、二黄为主要曲调,并以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 在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并有固定的程式规范。京剧成为中国戏曲最有 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应怎样全面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注意 1、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注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 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注意: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 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小结: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 达标训练:(十五分钟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 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回答 1-2 题。 1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要与中国联合向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 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 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丰富多彩的 民族节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唯一表现 A. B. C. D. 2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 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 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既要 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对外开放的同时, 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 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 B C D 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 回答 3-5 题。 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 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到荀子的“制天 命而用之” ,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家争鸣”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4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 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 启迪。这说明 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 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 B C D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 务) ,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62006 年 2 月 23 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这说明 A文化具有继承性 B中华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总和 c中华文化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 D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72006 年 1 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用两年时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 ,这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姓氏人口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 。中国的姓氏是最完整 和富有内涵的,姓氏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是重要的。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B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姓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 D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 8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集大成巨著四库全书 ,2006 年 2 月 22 日 在杭州文澜阁开印,首印 500 套,每套约 1700 册。 四库全书的开印受到中 国文化界的极大关注,订购者纷至沓来。这说明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D我国注重继承传统文化 92006 年 4 月 20 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 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里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 A淘汰所有的传统文化 B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C使新文化建立在旧文化的基础之上 D首先剔除旧文化,然后建立新文化 10之所以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 统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D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11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 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这表明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继承性 C文化具有稳定性 D文化在不断发展 12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 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 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 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13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 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 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 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4下列对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形式 B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它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艺术瑰宝 D它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15、 周易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 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 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 孟子中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 (1)我国古代的“忠孝”思想在历史上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什么积极 作用和消极作用? (2)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思想? 选择题:ABCBD 6A。BC 不符合题意,D 观点错误。 2c。A 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故 B 排除;D 说法错误。 3D。ABC 不符合题目要求。 4B。AD 观点错误。C 只是强调继承。 5D。AB 是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原因。c 观点错误。 6D。注意关键词“取代” 。 7A。BCD 观点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 8D。 9B。 。AC 夸大了传统建筑的地位、作用。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 的火炬,故 D 观点错误。 10B。不要误选 D。 11A。 “打倒传统和反对别人继承传统”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 度,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故选 A。 12,A 探究活动 1: (1)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 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留住 “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有利于强化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的 凝聚力。 (2)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 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 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探究活动 2: 京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地方戏的精华,使京剧越来越具有 魅力,鲜明的民族性使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 这说明文化传承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 和发展的关系,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辨析:(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其产生发展具有规律性。 (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 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对于传统文化,要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在 继承中得以发展,在发展中加以继承。 (3)简单地认为文化继承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 化的观点在思想上是片面的,在行动上是有害的。我们要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 发展的关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履带式起重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水冷空调机组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代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2-2027年中国料酒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咖啡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吸铁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台式旋转氩弧焊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可充气透明短形打火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日用陶瓷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风机循环干燥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与预警
- 学做麦糊烧课件
- 内蒙古师范大学定向协议书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 南航社会招聘笔试题目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竖式计算200题及答案
- 燃料电池汽车讲解
- DL∕T 5161.17-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 金蝉养殖注意事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 SL-T+62-202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 CJT 120-2016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