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品课件儿童甲型h1n1流感_第1页
医学精品课件儿童甲型h1n1流感_第2页
医学精品课件儿童甲型h1n1流感_第3页
医学精品课件儿童甲型h1n1流感_第4页
医学精品课件儿童甲型h1n1流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甲型 H1N1流感 齐鲁医院儿童医疗中心 杨杰 目前的概况 l 疫情快速增长 l 截至到 10月 19日,全球近 40万患者,死亡 4735离,实际远高于此 l 截至 11月 15日,山东报告确诊病例 1317例,已治愈 1108例;其中 ,重症病例 19例,已治愈出院 9例。威海死亡 1例,诊断为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多器 官功能衰竭。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 l 国内监测 50%为流感,流感中超过 70%为甲流病毒株 l 目前病毒无变异,今冬变异的可能性? 病原学 l 属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 RNA病毒 l 根据核蛋白 (NP)和基质蛋白 (MP)不同 流感病毒分 3型 :甲 (A), 乙 (B), 丙 (C)型 l 表面有血凝素 (H)和神经氨酸酶 (N)2种蛋白 甲型流感病毒 H有 16个亚型, N有 9个亚 型 据此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 l 美国 CDC证实,此次流行的甲型 H1N1流感 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流感病毒、 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 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 电镜下 流感病毒的结构 血凝素血凝素 (H) 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 (N) 80 to 120 nm 核蛋白核蛋白 (NP) 基质蛋白基质蛋白 (MP) 流行病学特点 l 传染源 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虽然猪体内已发现该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l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 气溶胶 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传染 (病毒在接触到表面后,仍可存活 2-8小时并感染人。有关数据显示,甲型 HINl 流感病毒的传播范围是 1.8米) l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手传播! l 美国弗尼吉亚州立大学的教授曾经做过三种可能传播感冒的 实验: 把一个感冒病毒的供体与受体置于同一室内 72小时,并在 二者之间放置一个栅栏,防止相互间手的接触,以观察小颗粒气雾 的传播情况; 将感冒供体与几个受体围坐在一张小桌上,以观察 大颗粒气雾的传播情况; 将感冒供体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自己的手 ,然后接触受体的手,再让受体用自己已经污染了的手接触鼻子和 眼睛,以观察其直接接触传播的情况。 l 实验结果是: 10名小颗粒气雾的受体中没有一例患感冒; 12名大颗 粒气雾的受体中仅有 1人患感冒;而 15名用手直接接触的受体中, 竟有 11人患感冒。 由此可以推测:直接接触是感冒病原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易感人群 l 其发生和发展,取决于病毒或病菌的侵入和机体的防御能 力。 l 免疫功能缺陷、营养缺乏病、原有呼吸道疾患 (包括哮喘 ) 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不动纤毛综合征、胃食道返流病伴 反复吸入的患儿以及小婴儿和病程 7d的患儿,细菌病原 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如春季、秋冬之交 ,因多数人呼吸道适应、防御能力下降,而容易造成流行 。 l 高峰期尚未到来? 小儿呼吸道免疫特点 l 小儿呼吸功能储备能力低 ,易发生呼吸衰竭 l 非异性免疫功能: l 咳嗽反射差 l 气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 清除力差 l 纤毛运动功能差 l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l 补体数量及活性不足 l 特异性免疫功能: 婴幼儿 SIgA、 IgA、 IgG及 IgG亚 类 含量低 发病机制 l 人感染甲型 H1N1流感病毒后,病毒可在 整个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内 复制 ,可大量侵入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可 发现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广泛变性、坏死,支气管、细支气管腔和 肺泡内充满含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的渗出液。 l 动物研究显示,猪肺组织中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负荷量以及宿主释放 的炎症介质数量是决定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炎性细胞释放的酶和细 胞因子( IFN- 、 TNF- 、 IL-1和 IL-6等 )可导致气管阻塞、肺部损伤 、肺功能紊乱、高热、乏力和厌食等全身症状,且细胞因子间能相互 增强彼此的病理效应。 l 临床研究同样表明,呼吸道分泌物中 IL-6、 IFN- 含量以及血 IL6浓度 与流感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毒复制有关。 在诊断甲型 H1N1流感时需关注的要点 l 潜伏期一般为 1-7天,多为 1-3天 l 临床表现 流感样症状 l 发热 (腋温 37.5 ) l 上呼吸道症状:流涕、鼻塞、 咽痛、咳嗽 l 头痛、肌痛、乏力 l 呕吐和 (或 )腹泻 重症时 l 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l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卫生部, 2009年 5月 8日, 甲型 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 实验室检查 l 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l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 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l 病原学检查: l 病毒核酸检测:以 RT-PCR(最好采用 real-time RT-PCR)法检测 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l 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 H1N1流感病毒。 l 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 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 水平呈 4倍或 4倍以上升高。 重症与危重病例 l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l 持续高热 3天; l 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l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l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l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l 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l 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l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l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l 呼吸衰竭; l 感染中毒性休克; l 多脏器功能不全; l 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儿童急诊征兆 l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l 皮肤呈青紫色或灰色 l 流质食物摄入不足 l 严重呕吐或不停地呕吐 l 唤醒困难 l 急躁易怒,难以控制 l 玩耍或互动的意愿不强或没有兴趣 l 缺乏警觉性 l 流感样症状减轻,然后再次出现并伴有发热和严重咳嗽 l 发热并出现皮疹 Brian S. Alper, MD, MSPH Rebecca J. Stahl, MA 发生重症疾病的危险因素 WHO专家已确定 3类人群中出现甲型 1 1流感重症病 例和死亡病例的风险最高: l 孕妇(特别是怀孕 7至 9个月者) l 2岁以下婴幼儿 【 注:据报道目前发病率最多在 04岁 】 l 慢性肺病(包括哮喘)患者 早产儿、未成熟儿、原有心肺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病是严重病例的高危因素 小儿重症肺炎 l 由于小儿急症尤其是重症肺炎起病快、来势猛 、并发症多、常累及全身、典型表现常被掩盖 或被忽略等,因抢救时间仓促易致诊治不当, 导致病情进展恶化,甚至死亡。 小儿重症肺炎的识别 l 根据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强调呼吸加快是肺炎的主 要表现,呼吸急促即可诊断肺炎 【 1: 32)可做参考。恢复期血清支原体抗 体 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血中 MP IgM抗体检测阳性。 l 胸部 X线改变类型: 1.以肺门阴影增浓为主; 2.支气管肺炎 改变; 3.间质性肺炎改变; 4.均一的实变影。 注意病原学的变迁和混合感染 l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却在增加,表现多样。另外,疱疹病 毒、肠道病毒也成为我国小儿肺炎重要病原。随着肺炎病原学变迁 ,临床症状也在改变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l 鉴于此在诊断重症肺炎时有两点是应当注意的: l 在诊断病毒肺炎时,要注意有无继发细菌感染。通常在病毒感染中 往往多在发病 5 7天后继发细菌感染,同时也要注意细菌感染后交 叉感染病毒; l 在诊断病毒性肺炎时,还要注意有无病毒混合感染存在。这些为进 一步治疗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病例介绍 l 李山林,男, 6.5岁,因反复发热伴咳嗽、咳痰 8天于 2009年 11月 8 日入院。住院号: 927394 l 11月 1日胸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2009年 11月 6日 CT(省胸科医院) 实验室检查 l 2009年 11月 6日 (外院): MP-Ab 阳性 l 2009年 11月 7日(外院):血常规 WBC4.44109/L, N1.8109/L, Hb120g/L l ESR 34mm/h l 结 核抗体( -) l 甲型 H1N1流感咽拭子( -) 11月 8日入我院后检查结果 体温曲线(入院前持续高热 6天) 重症肺炎的评估 l 重症肺炎的主要和常见并发症为心衰、呼衰和中毒性脑病。保持气 道通畅和有效氧疗纠正缺氧是抗心衰和呼衰的基础。中毒性脑病近 些年来已在减少,与血管活性药物有效应用及早期干预脑损伤等因 素有关。随着血气分析技术和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时诊断呼吸衰竭 和把握气管插管时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需进一步早期认识。 l 少见并发症,如微循环障碍甚至低血压休克、内分泌障碍 (ADH分泌 异常综合征 )、机体内环境紊乱。少数并发脓胸、脓气胸、肺脓肿 、心包炎、凝血障碍、胃肠功能障碍等。 病原体 肺炎 肺血增多 支气管粘膜 充血、水肿、渗出 肺组织 充血、水肿、渗出 通气障碍 换气障碍 二氧化碳储留 缺氧 呼吸衰竭 病理生理 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必然引起低氧血症和 CO2潴留,同时合并严重的毒血症将导致如下结果 : l 循环系统: 病原体和毒素可致中毒性心肌炎;缺 氧 肺小 A收缩 肺 A高压 右心负荷 ;诱发心 衰,甚至微循环障碍、休克和 DIC 肺动脉痉挛 肺循环阻力增加 右心负荷增加 心肌缺氧 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力衰竭 病原毒素 心肌水肿,功能下降 缺氧 酸中毒 心 力 衰 竭 病 理 生 理 改 变 病理生理 l CNS: 缺氧和 CO2潴留 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脑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 血管源性脑 水肿;同时脑血流缓慢,脑组织缺血缺氧和 毒素 Na-K-ATP酶活性 细胞中毒性脑水 肿,因此引起弥漫性脑水肿 重 症 肺 炎 脑 功 能 障 碍 脑缺氧 毒素 CO2潴留 脑细胞水肿 脑血管扩张 渗透性增加 神经元兴 奋性改变 颅内压增高 意识改变 惊厥 脑功能衰竭 病理生理 l 消化系统: 缺氧和毒血症 胃肠功能紊乱 厌 食、呕吐、腹泻、便血、肝功能损害,甚至中 毒性肠麻痹 腹胀 缺氧 酸中毒 感染 肠道功 能障碍 肠壁血管 通透性增加 肠坏死 肠穿孔 休克、 DIC 肠蠕动加快 肠蠕动消失 电解质酸碱失衡 呕血、便血 腹胀 腹泻、呕吐 重 症 肺 炎 肠 道 功 能 障 碍 中毒性 肠麻痹 病理生理 l 体液紊乱: 呼吸性、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 低 Na、 高 K等 l 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发绀、鼻扇、三凹 征等,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PaO2 60mmHg, PaCO250mmHg ) 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 一、呼吸系统症状: 1.严重呼吸困难 : 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下颌呼吸甚至 呼吸暂停。 2.持续中央性紫绀,一般吸氧不能缓解 二、血气分析: PaO2 60 mmHg (8KPa) PaCO2 50 mmHg (6.7KPa) 夏郁斐,男, 3.4岁,咳嗽 4天,呼吸困难 2小时,呼吸暂停 2分钟于 09年 11月 13日入院。面色青紫,血气分析 PCO2 101.9mmHg, PO2 8mmHg。二型呼衰。机械通气 3天撤机 。图示撤机后面罩吸氧,氧饱和度( 97%100%) 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概念 l 目前认为生后 1个月 3岁的小儿,因各种病原体或其他 原因除引起肺部炎症外,同时还因低氧血症和或高碳 酸血症以及病毒血症和细菌毒素作用累及其他器官 /或系 统并产生相应症状则称为婴幼儿重症肺炎。 l 在诊断肺炎时(除病原学诊断外)通常诊断为支气管肺 炎,轻症(普通型)或支气管肺炎重症,再进一步写明 并发心衰、呼衰、中毒性脑病、微循环障碍、休克、 DIC 、 ARDS、 多脏器功能衰竭,其目的提示医生根据这些诊 断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重症肺炎的表现 l 循环系统: 可发生心肌炎(面色苍白、心音低钝、严重 者可闻及奔马律),注意与心衰鉴别。 l 神经系统: 发生脑水肿时出现烦躁或嗜睡、意识障碍、 惊厥、前囟隆起、球结膜水肿、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 失,呼吸节律不整或停止。 l 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发生中毒性肠麻痹 时出现腹胀、肠鸣音消失。 l DIC: 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凉,脉速而弱,皮肤、黏膜 及胃肠道出血。 l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表现为全身浮肿,血钠 130mmol/L, 血渗透压 270mOsm/L, 尿钠 20mmol/L 。 血清抗利尿激素( ADH) 分泌增加。 重症肺炎脑病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躁动,嗜睡,昏迷 2.惊厥:强直性,阵挛性 3.颅内压增高:头痛,囟门突出 , 瞳孔改变,球 结膜水肿,呼吸改变 , 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 应激反应在重症肺炎发生发展中的影响 l 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出现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下丘 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兴奋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许多危重病的发 展和病情恶化过程中,一方面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 同时也受到机体遭受刺激后的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微循环障碍、组 织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失调,加重原发疾 病病情的发展。重症肺炎时可并发应激性溃疡和应激性高血糖。 重症肺炎与微循环障碍 l 现已认识到,微循环障碍是许多危重病儿,尤其是感染 性疾病危重阶段的一个共同病理过程,对于重症肺炎病 儿就更为常见。 l 已证实:重症肺炎均存在微循环障碍,并在临床上也产 生相应症状。 这种微循环障碍改变有一定规律性,初起 为形态学改变,随着 MOF的加重, 进而发生休克,到终 末期以血流缓慢、微血栓形成和渗出、出血为特征时则 发生 DIC。 重症肺炎的发展与全身炎症反应 l 目前认为,严重的感染、缺氧和炎症均可导致机体释放 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形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机体高代谢状态、高动力循 环和失控性炎症介质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机体一系列变化而损伤组织, 导致 MODS和 MOF。在重症肺炎时存在多种导致 SIRS的诱 因,故阻断炎症反应是有效防止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 能障得的重要手段。 重症肺炎到 ARDS l 进展到 ARDS包括多小叶肺泡不透明影 l 2-5天典型的流感后,是快速进行性发展进展 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l 排痰性咳嗽:稀薄,血性,少量细胞 l 低氧血症进展到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 气,经常仅在住院 1天后出现 儿童住院标准 l 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对危重病例,根据 当地医疗设施条件,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重症 医学科( ICU)治疗。 l 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保 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到具备条 件的医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或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行积极救 治。 l 高危人群感染甲型 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 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 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l 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抗病毒药物 l 抗病毒药物的基本要求是: l 特异性抑制病毒的复制; l 激活免疫系统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l 防止病毒基因组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 l 目前尚没有针对甲型 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药物 l 其中抗 DNA病毒的药物有阿糖胞苷、阿糖腺苷、阿昔洛 韦、更昔洛韦等; 抗 RNA病毒的药物有甲红硫脲、金刚 烷胺、金刚乙胺、扎那米韦、奥塞米韦、帕拉米韦等 ; 广谱抗 RNA、 DNA病毒的药物有利巴韦林。 按照抗病毒药物对酶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药物可分为 l 抗甲流感病毒表面 M2受体蛋白的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 l 抗神经氨酸酶的药物:扎那米韦、奥塞米韦 【 oseltamivir 】 、帕拉米韦; l 抗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的药物:利巴韦林; l 抗病毒 DNA多聚酶的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l 抗 HIV逆转录酶的药物:拉米夫定、德拉维丁等; l 抗 HIV蛋白酶的药物:利托那韦、安普那韦、洛吡那韦等; l 抗唾液酸酶的药物: BCXl812、 pleconaril(virophanna); l 抗解旋酶 -引物酶复合体的药物有 BAY57-1293、 BILS 197 BS 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谱 l 利巴韦林:属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药,能阻碍病 毒核酸的合成,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对 DNA和 RNA病毒均有效 ,如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副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l 阿昔洛韦: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干扰病毒 DNA聚合酶 ,抑制病毒 DNA复制,对疱疹类 DNA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I、 型,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CMV)有效。 l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机制相似,但其三磷酸化合物在 CMV感 染细胞内的浓度比非感染细胞高 10倍,在感染细胞内的浓度也 比阿昔洛韦高 10倍,对单纯疱疹病毒 型和 CMV的作用强于阿 昔洛韦,因其半衰期比阿昔洛韦长,不需一天多次用药。 l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l 扎那米韦、奥塞米韦、帕拉米韦:能抗神经氨酸酶,对甲、乙 两型流感病毒有效。 抗病毒治疗 l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儿科更应强调早期治疗, 疾病早期病情较轻,机体调节能较强,并发症少, 及时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l 初步药敏试验提示,甲型 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 ( 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 zanamivir)敏感, 奥司他韦应尽可能在发热 48小时内使用( 36小时内 最佳),疗程为 5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用于治疗 甲型流感,它能干扰病毒 M2蛋白跨膜区的功能而阻 止病毒穿入细胞和脱去衣壳。但易产生耐药性。 l 奥司他韦的成人用量为 75mg bid l 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 体重不足 15kg者,予 30mg bid; 体重 15-23kg者, 45mg bid; 体重 23-40kg者, 60mg bid; 体重大于 40kg者, 75mg bid。 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奥塞米韦(达菲) 在美国的某些季节性流感病毒对此药物存在抗药性,但此 药物可用于治疗 H1N1 大规模流感。 扎那米韦(瑞沙) 这种药物可能会加重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奥塞米韦(也许还包括扎那米韦)在用药后不久可能增加自伤和意识错乱的风 险,特别是对儿童。应当密切关注儿童的异常行为迹象。 这些药物不能治愈流感。它们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缩短感到不适的时间。同 时,还可能预防严重的流感并发症。 其他治疗 l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 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无创机械通气 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l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 l 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 ARDS),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l 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支持疗法 l 多数原发性流感肺炎需要通气支持 l 通过通气保护降低死亡率 -潮气量 6ml/kg 预测体重 -平台气道压力目标 30cmH2O -维持足够的液体平衡 早期炎症,补充血容量 后期,保守性液体管理 l 重症,难治性: ECMO支持和针对 ARF的持续肾脏替代疗 法 整体治疗 l 治疗疾病除主要治疗外(大部分情况下为药物治疗), 尚应从机体的整体功能考虑治疗的其他方面,如重症细 菌性肺炎患儿,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同时必需注意保持呼 吸道通畅的各个方面(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供给充 足的水分、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的祛痰药物、及时 抽吸痰液等)以及患儿热量摄入情况和并发症的处理等 环节,否则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血气监测 l 重症肺炎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是缺氧和二 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能够准确反应血氧 分压和血二氧化碳水平,因此, 有效动态 监测血气分析,能及时诊断呼吸衰竭、把 握气管插管时机、评价机械通气效率和机 体内环境状态 液体疗法与液体复苏 l 重症肺炎尤其合并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时,液 体疗法十分重要,应根据病情程度计算好液体 入量和输入成份,记录出入水量,评价心脏和 循环功能,控制好输液速度,宜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