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1页
衡阳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2页
衡阳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3页
衡阳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4页
衡阳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衡阳某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露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课程设计的目的 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专业主干课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安全评价方法,重点在于: 1、 熟悉采石场的生产工艺流程; 2、 熟悉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3、 掌握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 4、 掌握常用的安全现状评价方法:事故树分析、鱼刺图分析、事件树分析方法等、 析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方法; 5、 熟悉采石场常用的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6、 运用安全管理原理因地制宜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 二、 1、年产量: 3/4/5 万立方米; 2、地质条件(较好 /一般 /较差); 3、与临近建筑物的最小距离( 30/40/50/60/70/80/90/100/110/120/ /300米)。 三、课程 设计的主要内容 1、熟悉采石场的工艺流程( 1天);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析( 1天); 3、评价单元的划分( 1天); 4、评价方法的选择( 3天); 5、安全对策措施( 1天); 6、课程设计的编写与修改( 7天)。 、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时间: 2 周; 2、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课程设计 书一份,约 6000 字。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及相关参考书籍的要求,计算正确,计算书书写工整、清晰,文笔流畅。设计合理,文字线条优美,图表清晰,符合规范; 3、独立完成。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安全评价(上下册)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2005年; 2、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 19号令; 3、 爆破安全规程, 2003; 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2006); 5、 安全评价通则( 6、安全 现状 评价导则( 录 第一章采石场基本情况 1 区范围及位置 1 区自然条件 2 区地质 2 床地质 3 石开采技术条件 4 源地质储量 5 采方式 6 阶、最终边坡角度 6 第二章采石场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7 石场安全管理人员 7 石场安全管理体系 7 石场安全管理制度 7 石场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核实 8 第三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0 坡事故 10 破 11 处坠落 12 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13 械伤害 13 体打击 14 灾 14 辆伤害 15 他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5 大危险源辨别 17 第四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17 价程序 18 价方法的选择 19 价方法简介 20 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 24 合管理评价单元 24 平面布置单元 28 场及排土场部 分单元 30 41 第六章 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措施建议 50 场及边坡稳定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50 内机动车辆运输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52 装运输的安全对策措施 52 气设备安全对策措施 53 防职业卫生安全对策措施 53 54 破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54 全管理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55 暑降温对策措施和建议 57 第七章评价结论 58 参考文献 59 后记 60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 页 共 59 页 第一章采石场基本情况 区范围及位置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东兴采石场位于祁东县双桥镇,位于双桥镇东北,直线距离为 6公里,位于 线距离小于 于 线距离小于 5公里。公路交通运输方便。其交通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矿区交通图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113 03 35,北纬 28 17 20。范围拐点坐标为: 1、 X=3459580 Y=37505800 2、 X=3459850 Y=37505800 3、 X=3459570 Y=37504550 4、 X=3459100 Y=37505800 5、 X=3459250 Y=37506070 矿区 附近最高处海拔 区面积 采 标高由 110米至 157米。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2 页 共 59 页 矿区卫星地 图 区自然条件 矿区属剥蚀丘陵地貌,海拔标高 +60 +对高差 区位于望湘岩体西南则,矿区总体山脉走向呈东西向。该区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潮湿炎热。根据气象部门长年观测资料统计,本区多年平均气温 14 18,最低为 夏季最高气温或达 40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大日降雨量达 275.1 矿区为一山丘,位置高于周围农田标高,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及邻近没有大的地表水体,仅有山塘分布,较大的山塘有矿区北东角的罗家冲水塘,距矿区约 250 m,水面面积约 2600 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汇水面积约 次为小面积山塘,位于矿区外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山塘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区地质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3 页 共 59 页 造 矿区内未见褶皱、断裂构造形迹,但因受区域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影响,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构成节理密集带,矿区内构造简单。 层 矿区内主要分布钾长花岗岩岩体 ,未见沉积岩及变质岩地层出露 ,仅在矿区西部边缘和谷沟中 ,有第四系残坡积层分布 上部为黑色砂质粘土腐植层 ,厚 ;下部为黄褐色中粗砂及层 , 砂砾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及花岗岩碎块,粒径一般为 米,大者一般为 13 厘米。滚园度较差,显示残积相、坡积相沉积结构的特点,厚度一般为 ,下部与花岗岩风华带接触。 浆岩 岗岩岩体 矿区出露的花岗岩岩体为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少量中细粒钾长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分布广泛,为本次主要勘查评价对象;中细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仅在局部分布。花岗岩岩性分布不均一,规律性较差,可能因为岩浆侵入过程中结晶分异作用及区域变质作用所 致。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的矿物颗粒较粗,长石、石英、黑云母分布较均匀,新鲜岩石颜色为暗红色;中细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矿物颗粒较细,暗色矿物含量比前者略少,石英、长石含量略高,颜色偏浅。此外,岩体内部在节理裂隙带附近,受节理裂隙影响,岩石见破碎结构;岩体边部因受平行节理影响,岩石具似层状构造。在钻孔中,深部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岩石蚀变退色现象明显,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岩石颜色由红色变成灰白或灰绿色,但岩石矿物成分均无大的变化,可能与后期热液蚀变作用有关。 岩 矿区所见岩脉为辉绿岩脉、斜长角闪岩脉 、煌斑岩脉和少量石英脉、伟晶岩脉。其中以辉绿岩脉、斜长角闪岩脉分布较广,延伸长,具一定规模,对矿体有一定影响。而煌斑岩脉、石英脉和伟晶岩脉,仅在局部见到,一般规模甚小、延伸较短,对矿体影响极小。 床地质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4 页 共 59 页 体特征 吊溪岩花岗岩矿体位于圈椅埫钾长花岗岩南西部的过渡相带内。工业矿体主要根据采场划定的采矿边界、地形条件及开采难易程度进行圈定,空间上呈一不规则状大透镜体,似板状产出,矿体与围岩岩性一致。矿体基岩大部分裸露地表,风化带厚度较小,岩石多形成陡壁,其块度较完整。矿体以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 岩为主体;局部岩石因受风化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及节理裂隙影响,在颜色、结构、构造上有差异,长石、石英和黑云母含量略有变化,从而相交成中细粒钾长花岗岩。 岗岩岩石特征 物成分 岩石矿物成分主要是:钾长石含量 45%60%,斜长石含量 10%20%,石英20%30%,黑云母及白云母含量 2%8%,其它副矿物有:绿黝帘石 +绿帘石 1%3%,磁铁矿 +褐铁矿 6%,按矿物成分含量定名为粉红 暗红色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 矿石结构构造:花岗岩呈深灰色、灰白色。中粒结构,部分具斑状 结构,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少斑状构造等。岩石坚硬,沿裂隙充填有少量石英细脉 。 花岗岩抗压强度平均为 125风化花岗岩抗压强度为 78 90折强度平均为 当于我国同类产品抗折强度。相当于我国同产品吸水率要求。天然密度平均为 岗岩的摩氏硬度为 。放射性检测结果:该产品为 A 类装饰材料,产销与使用不受限制。经地质测试中心鉴定,该花岗岩呈灰白色、灰色,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基质粒度 2 5部见少量斑晶 粒度为 l 物晶粒,彼此紧密镶嵌,岩石坚硬,质地均匀,色调柔和,无砂眼,装饰性能良好。 石开采技术条件 文地质条件 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矿区位于单斜构造前缘,为岩溶地下水补给径流区,地貌上主要属剥蚀区,分布较多灰岩山丘,山体两侧均有冲沟发育,有利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5 页 共 59 页 于大气降水的排泄。 矿区地处丘陵区 ,区内地形坡度一般 10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区内没有断层构造 ,风化层厚度一般在 内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 由于地形坡度大 ,大气降水往往很快通过地表径流失 ,部分下渗补给风化裂隙水、 第四系孔隙水 ,涌水量极小。并且矿体赋存于当地地貌最高部位。总之,在本矿体位于当地地下水位以上,地形、地貌上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未来采坑充水因素无地下水的涌入,只有大气降水汇入。 综上所述,矿区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地下水赋存于浅部弱、强风化带中,基岩裂隙富水性极其微弱;最低开采标高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表迳流条件好,有利于自然排泄,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程地质条件 矿区露天开采,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可能诱发地表开裂、滑坡、地面崩岩等地质灾害。 境地质条件 采石场属于溶丘坡地地貌,综合本地区新构造运动、地壳厚度等特征,并参考湖南省地壳稳定性分区资料,本区地壳稳定性属于稳定类。但是露天采矿会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务必加强边坡处理。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图( ,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区地震烈度为度以下。 矿区内工矿业欠发达,自然条件好,基本未受到人为污染,山体植被较好,旅游资源丰富。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大气降水通过地面和水渠流入 矿区外的水沟排出,采石场的涌水量小。对土壤、农作物及河流无影响。 综上所述,该采石场水文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型,水文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轻,水文地质危害性小。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好,矿山开采环境一般,矿山的开采对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危害不严重。 源地质储量 矿区批准开采矿区面积 采深度由 +145米标高。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6 页 共 59 页 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 6400矿石体重取 0计算为 t。 该矿设计生产规模为 4万吨 /年,矿山可采服 务年限为 7年。 采方式 本区花岗岩大遍分布,矿区位于杨古它山北西侧山坡一带,矿体是在花岗岩体中圈定,本次圈出花岗岩矿体为 1 个,矿体呈整板状,部分节理较发育,矿体呈大块状。矿体上覆风化盖层厚度较大,达 8 12m。岩性为中粒和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和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区范围内矿体长 度 103m,由地表露头和采石场采坑露头控制。 地表覆盖层厚度较大,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在正式开采前需要爆破剥离风化层。 阶、最终边坡角度 根据本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露天采矿场构成要 素如下:露天采矿场底部标高为 +部标高为 +145m。台阶坡面角为 60,采场最终边坡角为 50。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7 页 共 59 页 第二章采石场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石场安全管理人员 该采石场现有从业人员 30人,建立了以矿长 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要负责人是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挖掘机司机 1人,装载机司机 2人、金属焊接工 1人),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矿山主要人员持证情况表 序号 姓名 证件类别 发证单位 证书编号 备注 1 A 注册安全主任 效期: B 安全员 安全资证3 C 矿长 安全资证4 D 特种作业员 效期: 石场安全管理体系 该采石场建立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 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及制订了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石场安全管理制度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8 页 共 59 页 (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 2)各级领导在所属职责范围内,必须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 3)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要求做到群管、群防、群查、群治的安全工作方针,确保无安全事故; ( 4)新工人进入工厂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 5)工厂生产区域以及仓库各处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妥善保管,定期更换; ( 6)事故发生后“三不放 过”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事故造成者以及广大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 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 7)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厂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厂长任组长,对全厂安全生产负责 要定期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基本教育,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安全用电,电器设备要加防护罩,线路和开关要经常检查,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目标,全部无火灾,无重大事故,无伤亡事故 转变思维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石场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核实 根据金属及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对 石场核实如下: 采石场按销售额的本分之三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年度安排经费3万元编制年度经费使用计划 采石场向从业人员发放劳动保障用品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 采石场有边坡、排土场、爆破器材库登记资料,并编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采石场未能优先采用湿式作业,产尘点和产尘设备无防护措施,需整改 采石场开采遵循了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9 页 共 59 页 举,剥离先行”的原则,符合金属及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相关规定 采剥和排土作业,没有对深部 开采或邻近矿山造成水害和其他潜在安全隐患,设置有防洪、排洪设施,并能满足要求 采石场露天矿边界没有设有可靠地围栏或者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需整改 机械铲装、爆破作业满足金属及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相关规定,爆堆高度小于 5 米,不大于机械最大挖掘高度的 钻机稳车时,千斤顶中心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台车为 1m,牙轮钻、潜孔钻、钢绳冲击钻机为 软岩体为 机作业时,其平台上无人,未有操作人员在其周围停留,符合相关规定 装车时铲斗没有 压碰汽车车帮,铲斗卸矿高度应未超过 会震伤司机,砸坏车辆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0 页 共 59 页 第三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的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从生产的种类和形式看,主要有:边坡事故、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容器爆炸、坍塌、中毒和窒息事故、放炮事故等。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主要有粉尘、噪声、高温等。 危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存在危险 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变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安全评价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确认危险有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即及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有两个关键的任务: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 对事故类别的划分方法,并结合该矿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以矿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并根据具体的作业条件、作业方式、使用的设备设 施及周围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将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进行如下分类。 坡事故 边坡管理是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边坡管理的好坏与露天开采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 露天矿开采一般采用公路运输开拓,按照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使周边形成阶梯状的台阶。而有些露天矿,往往不分台阶开采,一次采全高,边坡高度、边坡角严重超标,甚至在边坡底部掏采等违章作业,作业环境极不安全,容易发生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事故。 特别是采埸台阶与断层、节理面相交,或岩层倾向与边坡方向一致时,很容易发生楔形滑落甚至造成大 范围滑坡。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 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边坡本身的岩性、结构面特征、岩石的内聚力、内摩擦角、岩石的抗压强度、这些是决定露天矿边坡稳定的内部条件。其次是露天矿的台阶高度、最终边坡角等,爆破震动作为一种外加的动荷载对边坡稳定也有很大影响,如爆源位置、一次起爆药量的大小、起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1 页 共 59 页 爆方式等是边坡破坏失稳的一些重要外部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 在露天矿生产期间,由于爆源位置、药量大小、起爆方式等变化,可能导致露天采场边坡局部或整体破坏,给矿山工程带来安全威胁。 破 由于炸药本身的易爆性、炸药在爆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的领取、使用操作,由于导火索火雷管起爆、爆破后处理不当、警戒不严、信号不明、安全距离不够、飞石伤人、违章或人为失误等原因,危及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的危险因素。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规 定:“作业单位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 ,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 ,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但不少采石场为了减少凿岩量,仍然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扩炮时缩短扩炮时间 ,药包和孔壁发生摩擦撞击、孔内温度过高等原因而早爆酿成事故。由于扩壶爆破大块率高,许多崩落下来的岩石尺寸过大,必须进行二次爆破,如果爆破作业人员不规范操作 ,往往产生大量的飞石, 造成更多爆破事故的发生。另外,不少采石场为了节省爆破器材用量,采用过短导火索,也是导致爆破事故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些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未参加有关爆破安 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及考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2 页 共 59 页 核,无证上岗。采石场在爆破参数选用过程中,抵抗线值选取过大,爆破质量不佳,产生底根,后冲力强,产生后冲裂隙,易发生滚石危险。炮孔间距和排距值选取不合理,不合格的大块矿石多,增加了二次破碎。不但损耗人力、物力,爆破大块矿石也带来爆破飞石伤人的安全隐患。 如图所示,爆破造成附近的居民区开裂,爆破飞石及振动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安全。 具体原因归纳如下 1)违反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无爆破设计或说明书进行爆破; 2)警戒不严、信号不明、安全距离不足,避炮设施未按规定设置; 3)无证人员担任爆破施工,起爆器材非同厂同批次产品:炮孔填塞高度不足或孔口浮、松石未清理; 4)盲炮处理方法不正确或过早进入爆区; 5)自卸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运送炸药;雷管、炸药同车或同箱运输,一人同时携 带。 处坠落 在开采作业面上进行开采、爆破前穿孔、装药、点炮起爆等作业中,由于无防护措施、防护措施不完备或损坏等原因,造成作业人员坠落等危及人员身体和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露天采石场采用自上向下的浅孔凿岩方式,作业地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3 页 共 59 页 点的高差常大于 2m。另外,清除浮石也需登高作业,一旦发生意外,就有可能发生坠落或跌落,轻则伤残,重则死亡。 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 1)一些电气装置缺少屏护往往造成触电,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电路的热元件没有隐蔽;高压电气设备没有遮拦等。 ( 2)电气设备未有良好的接地,一 旦设备漏电时人触及造成触电危害。 ( 3)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也能造成人员触电危害。 ( 4)电气维修保护不当,安全管理不严,非电工作业人员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违反操作规程,检修前不施行验电及悬挂标示牌制度,或电工日常作业时不穿绝缘鞋、选用安全用具不当(过期或不合格)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 5)由于防雷设施不良,雷电可摧毁房屋,劈裂树木,损坏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而且可伤害人,雷击电流能迅速通过人体,立即使呼吸中枢麻痹,心室纤颤或心跳骤停,以致使脑组织及一些主要脏器受到严重损害,出现休克或突然 死亡,雷击时产生的电火花,还可使人遭到烧伤。 械伤害 采矿现场机械设备相对较多,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汽车、风机、空压机、凿岩机等。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是由操作工人的违章作业所造成,其次是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4 页 共 59 页 由于设备技术性能和状态不佳以及工作 环境不好等因素。根据事故分析,机械伤害多半是由人为的因素引起,其原因有:操作者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管理不善,对操作者缺乏基本训练;防护用品没有穿戴或穿戴不正确;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防护装置失效;意外因素影响,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启动;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等。 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动力,打击人体并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露天采石场因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足、思想麻痹、作业时精力不集中、违章作业,或露天开采方式和方法不当,作业场所内 存在“伞檐、老鹰嘴”等现象,或因作业场所工作面不平整等原因,造成设备、岩石从高处坠落极易击中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为了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第十四条明确规定 :作业单位在作业前和作业中以及每次爆破后,应当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工作面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伞檐体可能塌落时,相关人员应当立即撤离至安全地点,并采取可靠、安全的预防措施。危险区域应当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严禁在危险区域内从事任何作业,严禁任何人员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灾 ( 1)露天矿山火灾主要为外因火灾,包括明火引燃的火灾;油料在运输、保管和使用时引起的火灾;机械作用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和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5 页 共 59 页 性能不良、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火灾。雷击造成的火灾。 ( 2)烧砖使用煤碳作燃料,煤碳有自燃的危险,同时遇高温、明火等可能引 发火灾;砖坯制作时使用柴油,遇热、火花、明火易燃;晒坯时使用草帘等物,遇火花、明火易燃烧引发火灾事故。 辆伤害 本项目中机动车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易发生碰撞、挤压、倾翻等事故。造成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无证人员担任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车辆无牌、无证或未经检验;机动车辆制动、方向、灯光、讯号有缺陷;道路设计缺陷 (如路宽不足,坡度过陡,转弯半径过小等 );超载、超速或矿区道路无交通限速警告标志;车辆进入采场装料时不服从现场指挥等。 他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害 露天采石场必须建立有效的防 排水系统,并根据地表、地下水的渗漏采取必要的措施。采石场的总出入口、排水井口和作业场地等处,都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如果排水设施、设备施工不合理;排水设备的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没有采取防水措施;降雨量突然加大,造成采石场积水增大等原因出现就会破坏边坡的稳定,形成滑坡和坍塌,使人员安全和机械设备遭到危害和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一些采石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本没有设计排水系统或只做表面工作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更有甚者,采石场位于多雨低洼地区也没有设计专门的防水排水系统。矿山安全法 第九条 明确规定: 矿山设计下列 项目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一)矿井的通风系统和供风量、风质、风速;(二)露天矿的边坡角和台阶的宽度、高度;(三)供电系统;(四)提升、运输系统;(五)防水、排水系统和防火、灭火系统;(六)防瓦斯系统和防尘系统;(七)有关矿山安全的其他项目。 如图 示的采石场,其位于地势低洼处,一遇暴雨天气,采空区就充满积水,轻则影响作业进度,重则造成坍塌、滑坡、泥石流等事故。 尘危害 露天矿是特殊场所,危害很大,由于长期进行采装和运输等作业,产生大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6 页 共 59 页 量土尘和呼吸性粉尘,此类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较高,对人体危害极大,长期接触容易导致尘肺病。 石流 矿石剥离后的碎石、泥土没有及时清理,排土场选址不当,以及没有采取排水、防冲刷措施,都有可能形成泥石流,从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如图 石后留下的碎石、泥土没有及时清理,形成不稳定的斜坡,下雨时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事故。 器爆炸 可能造成容器爆炸原因有:空压机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失灵,空压机配件锈蚀失效:压力容器受到机械损伤,在高压下发生爆炸;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全;操作人员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或违章操 作。 声 噪声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露天采石场的噪声主要产生于凿岩作业、空压机、破碎及爆破瞬间。凿岩作业产生的噪声强度较大 (90分贝以上 )、时间长、距人近,危害性较大;空压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约为 95 分贝,但距人较远,危害性不大;破碎产生的噪声约为 90分贝,采取减震措施并经一定距离衰减后,对人体危害性不大;爆破产生噪声虽然强度大,但具有瞬时性,一般距人远,有害性较弱。当噪音超过 85,对人的 听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视觉、感知觉水平、反应时间、情绪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损伤人的抵抗力,使人得心脏病。同时对人的情绪影响也特别大,如使人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等。噪声越大,引起烦恼的可能性越大,进而使作业人员产生侵犯性、多疑性、易怒性和厌倦性。 温 露天作业夏季除受太阳辐射外,还要承受被加热的矿石、地面和周围物体释放出的热能,易造成人员中暑、太阳紫外线的烧伤和灼伤。另外,高温、高温环境可影响劳动者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7 页 共 59 页 等。高温还可以抑制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内能力降低,从而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七条 明确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而一些采石场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高温作业无防护措施和劳保用品;一些采石场虽然配备了劳保用品,但质量不合格,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大危险源辨别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 种。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 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 2268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 1+ + n 1 式中: 2Q 量 .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生产系统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第四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8 页 共 59 页 该采石场属于小型采石场,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单一,人员少等特点,其采场工艺流程如图 图 按照采石场的不同对象和工艺流程来划分评价单元,其评价单元如下: 一、 综合管理评价单元 二、 总平面布置评价单元 三、 采场 及排土厂评价单元 1、爆破 2、触电 3、排土场 4、高空坠物 四、职业卫生安全评价单元 1、粉尘 2、劳动卫生安全 价程序 专项安全评价程序 : 剥离土石 凿岩机穿孔 爆破 花岗岩 荒料 装载 汽车外运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19 页 共 59 页 价方法的选择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性、有害性及其程度后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的工具。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危险度评价法、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等。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评价选用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方法,在危险程度分级及安全评价标准方面,参照非煤矿山安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第 20 页 共 59 页 全评价导则进行是能满足评价目的需要的。 价方法简介 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 称 来检查安全,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系统地发现工厂、车间、工序或机器、设备、装置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把大系 统分割成小系统,查出不安全因素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避免漏检,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 对于安全检查工作不仅可起到指导和备忘录的作用,而且会使安全检查工作更为系统、全面和准确。 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 称 称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 1961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沃特森( 研究民兵式导弹反射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时,首先提出了这个方法。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应用 商用核电站的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发表了拉斯姆森报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此后, 军工迅速推广到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