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预治知识_第1页
毒蕈中毒预治知识_第2页
毒蕈中毒预治知识_第3页
毒蕈中毒预治知识_第4页
毒蕈中毒预治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毒蕈中毒预治知识蕈类通常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我国目前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 300多种,有毒蕈类 100 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人死亡的约有10 种。一些毒蕈在形态上与可食用蕈差异很小,不易区别,常因误食而中毒。贵州属于毒蕈中毒易发多发省份,2011年2014 年全省累计报告毒蕈中毒事件 115 起,中毒 547人,死亡 52 人。在场所分布上,农村家庭是毒蕈中毒的高发场所;在时间分布上,毒蕈中毒多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在空间分布上,毒蕈中毒的发生主要与气候、地理位置、植被丰富程度等因素有关。一、有毒成分毒蕈中所含有的有毒成分很复杂,一种毒蕈可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蕈之中。1.胃肠毒素。含有这种毒素的毒蕈很多,主要为黑伞蕈属和乳菇属的某些蕈种,毒性成分可能为类树脂物质、苯酚、类甲酚、胍啶或蘑菇酸等。2.神经、精神毒素。存在于毒蝇伞、豹斑毒伞、角鳞灰伞、臭黄菇及牛肝菌等毒蘑菇中。这类毒素主要有 4 大类:毒蝇碱,存在于毒蝇伞蕈、丝盖伞属及杯伞属蕈、豹斑毒伞蕈等毒蕈中;腊子树酸及其衍生物,存在于毒伞属的一些毒蕈中;光盖伞素及脱磷酸光盖伞素,存在于裸盖菇属及花褶伞属蕈类;幻觉原,主要存在于橘黄裸伞属中。3.溶血毒素。鹿花蕈,也叫马鞍蕈,含有马鞍蕈酸,属甲基联苯化合物,有强烈的溶血作用。此毒素具有挥发性,对碱不稳定,可溶于热水,烹调时如弃去汤汁可除去大部分毒素。这种毒素抗热性差,加热至 70或在胃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可失去溶血性能。4.肝肾毒素。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有毒肽类、毒伞肽类、鳞柄白毒肽类、非环状肽等。这些毒素主要存在于毒伞蕈属、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孢蕈中。此类毒素为剧毒,如毒肽类对人类的致死量为 0.1mg/kg 体重,可使体内大部分器官发生细胞变性。含此毒素的新鲜蘑菇 50g 即可使成人致死,几乎列一例外。5.光过敏毒素。在胶陀螺(又称猪嘴蘑)中含有光过敏毒素。二、中毒症状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胃肠型。主要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为 0.5-6 小时。病人有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症状,体温不高。此型中毒一般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可迅速恢复,一般病程 2-3 天,死3亡率低。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约为 0.5-4 小时,临床症状除有胃肠反应外,主要有神经精神症状:流涎、流泪、大汗、瞳孔缩小、脉缓等,重症患者出现谵妄、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狂笑、动作不稳、意识障碍等,亦可有瞳孔散大、心跳过速、血压升高、体温上升等。如果误食牛肝蕈属中的某些毒蕈中毒时,还有特有的“小人国幻觉” ,患者可见一尺高穿着鲜艳的小人在眼前跑动。此型中毒经及时治疗后症状可迅速缓解,病程一般 1-2 天,预后良好,死亡率低。3.溶血型。中毒潜伏期多为 6-12 小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急性溶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病 3-4 天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少数病人出现蛋白尿。严重中毒病例可因肝、肾功能受损和心衰而死亡。4.脏器损害型。此型中毒最严重,可损害人体的肝、肾、心脏和神经系统,发生中毒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可达 50-60%,其中毒伞蕈属中毒可达 90%。此型中毒病情复杂,根据病程发展一般分为 6 期:潜伏期。此型中毒潜伏期较长,一般 10-24 小时。此期长短与中毒严重程度有关。胃肠炎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水样便腹泻,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等,多在 1-2 天后缓解。假愈期。胃肠炎症状缓解后,病人暂时无症状或感轻度乏力,但精神骤然好转,自觉轻松如常,给人以假愈现象,而实际上毒素已进入内脏,肝脏损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脏损害不严重,可由此期进入恢复期。多数病人在经过 18-48 小时假愈期后转入脏器损害期。脏器损害期。中毒严重的病人在发病后 2-3 天出现肝、肾、脑、心等实质性损害,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可出现肝大、黄疸、肝功能异常,严重者甚至出现肝坏死、肝昏迷;肾脏损害可出现少尿、无尿或血尿,甚至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精神症状期。如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此期。病人表现谵妄、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思睡,继而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有些病人在胃肠炎期后立即出现烦躁、惊厥、昏迷,但无肝肿大及黄疸,属于中毒性脑病) 。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的病人,一般在 2-3 周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征逐渐好转并痊愈。5.光过敏型。误食猪嘴蘑后出现类似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在身体暴露部位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另外还有指尖疼痛,指甲根部出血等。三、救治要点1.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迅速排出毒物。凡误食毒蕈后 10 小时内均应彻底洗胃,洗胃后可给予活性炭吸附残留的毒素。无腹泻者,洗胃后用硫酸镁 20-30g 或蓖5麻油 30-60ml 导泻。2.对各型毒蕈中毒根据不同症状和毒素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肠炎型可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神经精神型可采用阿托品治疗;溶血型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一般状态差或出现黄疸者,应尽早应用较大剂量的氢化可的松,同时给予保肝治疗。肝肾损害型可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可保护体内含巯基酶的活性。3.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四、预防措施1.最根本的办法是不采摘、购买野生蕈食用。2.食用野生蕈应注意以下几点:(1)食用野生蕈不要杂,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种。不同的野生蕈混在一起烹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2)最好选择当地群众经常食用,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的野生蕈,而且要确保烧熟煮透后再吃。(3)食用野生蕈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蘑菇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4)食用野生蕈后如感不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