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_第1页
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_第2页
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_第3页
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_第4页
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技术进步往往对信息交流产生一定影响。网络的发展也不断适应人类交流的需要。中国自 1994 年 4 月 20 日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到现在拥有 2000 多万用户,已经成为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网络传播的许多特点决定了网络对促进人际间交流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以技术为依托、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带给人们线上生存方式,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大大拓宽了人际传播的渠道。一种新的人际传播渠道的产生会怎样影响现有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同时,马克思指出,“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的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人际关系正是社会关系的基石,社会关系是在每一个各具特点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的改变必然引发社会关系的调整。网络传播通过对人际传播的调整,从而对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试图探究这些问题。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其中的人际关系形式概述,在追述网络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主要以促进人际交流为依托归纳出作为一种全新交流媒介的网络所具有的特色。第二章网上人际传播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它对人际关系、大众传播以及社会关系多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分析出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第三章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四对矛盾,则通过归纳四个二律背反现象,进行深入探讨。第四章结语,则简单说明本文研究的局限,同时说明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虽然存在但作用并不平衡,但其影响将会加深。本文的写作主要采取文献检索法、参与法、个案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主要研究对象则放在上网的网民上。这些人在年龄构成上偏向于 18-35 岁中间,正是对未来社会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因此研究他们因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的变动对未来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会有一定的帮助。这就是本文写作的最基本出发点。本文中提到的网络传播指一切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行为。网上人际传播则指利用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网上聊天室等网络手段进行人际间交流的行为。关键词:网络传播人际传播人际关系前言互联网络正在一步一步地加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不久以前还是为少数技术精英服务的网络,如今已经覆盖全球,使地球村的设想成为可能,不仅如此,网络还进入千家万户,参与到他们的每日生活。“网络作为信息化的特殊代名词,某种意义上说已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它的出现与发展,己引起当今社会的巨大震撼,引发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孟建 2001)日前大多数接触互联网络的人,都直觉地发现自己触及的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以技术为依托、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带给人们线上生存方式,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大大拓宽了人际传播的渠道。人际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领域,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效果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一种新的人际传播渠道的产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无疑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同时,马克思指出,“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的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人际关系正是社会关系的基石,社会关系是在每一个各具特点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没有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人际关系的改变必然引发社会关系的调整。网络传播通过对人际传播的调整,从而对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建立自己的规则、新的行为方式逐渐制度化的复杂过程,这也是社会学家所说的个人与社会互相生成的社会过程。”(孟建 2001)“这次科技革命是以往历次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的、全方位的科技革命。各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受到强烈的影响。”(张虎生 1995)面对这一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如何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勃合剂,增强社会整和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早在网络产生之初就弓!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渠道以电子信箱、网上聊天室、虚拟社区等众多形式对原有人际交往的联系方式、交往的动机和需要等许多基本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人际交往本身就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入际交往的网络势必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已有的众多有关网络问题的论述中,虽然有许多已经涉及了这一问题,但还没有人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命题加以阐述。同时,在大多数研究文章中,网络仍然被界定为大众传媒即传者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因而本文试图系统、全面地对此做一些探讨,把思想的触角深入到网络对人际关系影响这一还不很熟悉的领域,用网络的方式讨论人际传播,从人际传播的角度看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把网络还原为重点服务于人际沟通的媒介,力图在这个崭新的领域里发现问题,并做初步研究,由于水平有限,并且网络自身的不断快速变化,因此本文在研究和写作中有许多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师长指正。第一章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其中的人际关系形式概述第一节从个人交流的角度看网络的发展1、新技术对交流方式的影响。社会交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信息交流。在某种意义上,“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实际就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当信息交流手段和方式发生变化时,势必改变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严耕陆俊等 1998网络伦理:15-16)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人类的许多重要发明和技术创新,在保存原有交流方式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信息交流方式,这种改变无一例外地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无论是语言、文字的发明,还是无线通讯、电子信息网络被普及,莫不遵循这一准则。在讨论网络之前,先让我们把视线投到 100 多年前的另一项用于改变交流方式的发明。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最初电话被用作发送中心,传播音乐、牧师的布道、重要的讲话等等,也就是说,贝尔最初的想法是将电话用作一种大众媒体。但这种考虑很快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在当时电报系统服务非常完善的美国,没有几个人安装电话。大部分用户是有产阶级和对技术充满兴趣的人。后来,贝尔和他的投资者发现把电话作为“音乐盒”并不是这项发明的最佳用途,他们决定把电话作为个人化的交流工具,实时传输人类对话。电话将不再由任何广播中心控制,它将成为一种与个人息息相关的技术。第一个电话网是在波士顿周围建立起来的。其普及则缘于一次突发事件。1878 年的一场大灾难改变了人们对电话的看法,当时一列火车在康涅狄格州的特里夫维尔出了事,临近的哈特福德城的富有远见的医生们恰好安装了电话。当地的所有医生都通过电话动员起来,赶赴现场救护伤员。电话证明了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功用。(胡泳 1999网络胡话:145)当电话铃响时,不是一台机器在召唤你,而是你的朋友的热情呼唤!当人们认识到这其中的神奇时,就不再把电话当作是无用的玩具。于是,为个人交流服务的电话得以在全球普及。这个例子给我们分析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2、网络的发展过程与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程度紧密相关。追踪溯源,因特网的最初雏形是冷战时期的 ARP NET(阿帕网),当时存在着互不相连的几个网络,后来通过 TCP/IP 协议将这几个独立的网络联接起来。因为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各种网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议下的各个独立的网络可以通过网关联网,网关的作用类似于自动翻译机,它能使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间能自由通讯。由此产生了目前覆盖全球的因特网。由此打开了信息社会的大门。但当时网络仍然被认为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高科技玩意,社会公众对之知之甚少。尼葛洛庞蒂在讲述电脑发展史时曾说:“科学家曾经下意识地想保持电脑的神秘性,就好象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僧侣,刻意维护自己独尊的地位,或像当时的某些人,要独自把持古怪的宗教仪式一样。”(胡泳 1999网络胡话之二:151)但网络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没有人可以长期保持对它的控制权。网络一旦被带到这个世界,它就不再受其接生者的约束,而按照自己的意愿走自己的路了。科学家对网络日益完善所做的不懈努力最终使网络从令人生畏的高科技产品转变为人类交往的日常工具。正如尼葛洛庞蒂在其数字化生存中预言的:“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同时身为电脑科研人员的克拉克也认识到:“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郭良 1998: 163)因特网对某些人来说,是传送电子邮件的通道;而对其他人来说,则是他们交友、玩游戏、辩论、工作和旅游世界的理想工具。网络的日渐傻瓜化使上网的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时,网络的结构由于历史原因而呈无中心节点模式,这种模式使任何一个节点都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理论上否定了任何人为的控制,也就是说,网络作为一种无中心节点的信息流通渠道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排斥了“把关人”的存在,当然,网络在目前的发展还是受到一定的控制和管理,毕竟所有的自由都是控制下的自由。由于网络具有以上的特征,使它成为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空间距离较远的人们之间)进行人际交流的首选工具。不管网络设计者最初的动机如何,如果网络没有电子信箱、聊天室等促进交流的功能,阿帕网不会发酵到今天这样庞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因其自身特点而使自己由冷战的产物异化为交流的工具,实在是本世纪最激动人心的转变。当网络漫游者借助各种软件,不用离开自己的座位就从一台计算机旅行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台计算机,共享资源时,无法不认为网络就是为交流而产生,因交流而扩张。同时,以往当我们研究新闻传播时,往往可以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把新闻传播的宏观意义看得很透、很深入,但却忽略了或者说看轻了新闻传播的人际性层面,没有很好地研究新闻传播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而“新闻传播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获取并交流新情况、新信息的一种活动”。(黄旦 1998: 1)而且要“从传播的质量和数量上置入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作为对人的本质和精神的关注”。(向才志 2000 新闻学者)如果说在网络出现以前,这种理论没有现实的物质形式作为依托,因为目前大众传媒受版面、时间以及必须面向所有受众等限制很难实现对个人的关怀,即使有这样的例子也仅仅是少数。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网络所带有的强烈的新闻为人际沟通色彩,将使所有人都无法不重视新闻传播的人际性层面,同时也使新闻传播成为“人与人的交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3.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中国于 1994 年 4 月 20 日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1995 年 5 月向社会开放网络接入和提供全面服务。几年的发展和应用完全可以说是“永远超乎你的想象”(ICJ 大洪 2000)。从 1997 年 10 月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半年进行一次有关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全面调查,其中网络用户数量几乎每半年翻一番。世界权威调查机构工 DG 的调查显示,到 2005 年,中国就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络市场(阂大洪2000)。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国内众多传统新闻媒体也纷纷与网络“联姻”,从开设自己的“网络版”到建立自己的网站。1995 年 1 月 12 日,神州学人杂志最早“触网”,同年 10 月 20 日,中国贸易报推出网络版,成为新闻媒体上网的先行者。1996 年 10 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19%年 12 月中央电视台建立网站,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进入网络传播领域。在以后的数年间,中国各类新闻媒体上网数量有飞快增加,到 1999 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已达 700 多家。(郭乐天:前瞻 2000 新闻传媒走势,2000 年 1 月 26 日新闻出版报第 2 版)。不少新闻媒体网站以提供完善的信息和功能服务为目标,在网络空间里延续自己的影响力。如人民日报网络版(现称人民网)被公认为新闻媒体网站中最具影响力的网站,它不仅尽可能满足用户“知晓权”,而且开设 BBS 论坛,为用户行使“表达权利”提供舞台。1999 年 5 月 9 日,即北约空军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网络版开设了“抗议北约暴行论坛”,后改为“强国论坛”,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热烈欢迎。该网站的读书论坛、体育论坛、健康论坛等论坛群,目前每天上贴量在 5 千条左右,页面访问量每天约 10 万,最高达到 27万,每周上贴量和访问量稳居全球中文论坛之首。(数字来源于人民网的资料)同时,还形成了众多媒体联合建立大型综合网站,整和新闻资源,发挥集团优势的现象。(如目前声势最大的东方网、千龙新闻网)36 家具有前瞻眼光的新闻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还曾于 1999 年论月 30 日发出了“中国互联网高层发展战略会议”倡议书,表明了中国网络信息传播业各方力量只有实行联合才能赢得发展,只有通力协作才能赢得未来的态度。另外,在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有的网站发布未经证实的假新闻、失实新闻;网上淫秽内容传播;网上知识产权等等问题也困扰着互联网的发展。江泽民主席 2000 年 5 月 17 日下午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的独家专访时就曾谈到,现在世界各国都关注确保人们不受互联网的负面信息的影响,能健康成长。(人民日报 2000 年 5 月 18 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在鼓励和促进的同时也进行规范和引导,以使其健康发展。早在 1997 年 5 月,国家就明确了积极支持、促进发展、宏观指导、归口管理的方针,并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归口管理机构。2000 年 4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立网络新闻管理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之后,各省、市、自治区也正陆续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国家于 2001 年先后出台了两个规定,为互联网网站的发展提供的法律依据和规范,对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第二节网络传播的特点概述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传播媒体,网络传播具有其他媒体所无法达到的优势。本文对以下各个特点的概括和论述,偏重于为人际交往提供方便的角度。1、信息量大。由于网上空间理论上无限,因此,理论上说,网上可以放置无限多的信息,不受纸张、频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就给个人发布信息、获取更多信息提供了最大可能。2、时效性强。互联网上没有播发时间的约束,可以 24 小时滚动播出,随时上网发布最新消息,在网上争夺新闻首发权,不再以分钟为计时单位,而是出现了 1 秒,乃至 0.1 秒、0.01 秒的争夺。因此,个人可以随时看到不断刷新的新闻,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跟踪新闻报道。同时,网络传输速度快的特点,还可以保证用户所发信息能很快地到达目的地。用电子邮箱发送信息只需几秒钟,即使是联邦快递也无法做得更好。3、多媒体传播。目前,通过各种软件,因特网可以支持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在网上,可以看到文字、漫画、图片等多种信息载体。这其中的发展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1995 年 4 月,位于西雅图的“进步网络”(progressive network)在其网页上放置了一个 Real Audio System的试用软件以提供“音频点播”(Audio on demond)服务。这标志着网络广播诞生。目前,BBC 已经建起了在线新闻网络,VOA 用 23 种语台在网络上进行新闻广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用 5 种语言在网上广播。1997 年 3 月 18 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梦晓时间节目新开设的东广信息网与“赢海威时空”合作,讨论克隆问题,涌上了来自北京、广州、沈阳等地的几十位网友,开我国网上广播之先河。1998 年 2月 28 日,北京经济广播电台动心 9 时开始网上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珠江电台也推出了网上广播。而中央电视台早就将其名牌节目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放到了网站上,网民可以随时点开任一时段的节目欣赏。4、非线性传播。传统广播、电视是顺时转播,节目呈线性流动,受众只能顺应节日安排来收听。听众尽管有选择收听节目版块的权利,但从时间上看,听众永远都是被动的。因为他无法改变固有的节目设置,特定的节目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收听。同样,报纸版面安排也是编辑部决定的,受众只能接受传者设定的程序。而在网上所有的信息都己经过数字化处理,储存在服务器的硬盘当中,由于数字化信息排列的无序性,使网上信息具有无限次的复制与组合功能,从而彻底消除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强制性,使受众真正实现非线性接收。另一方面,传统广播、电视信息保留性差,转瞬即逝,受众必须注意力集中,才可避免信息的遗漏。传统广播、电视中的节目如果错过了,就没办法重新收听、收看。而在网上,受众既可以选择网页上的“ON-AIR“(直播),也可以选择“ON-DEMOND“自选)方式,这样,即使错过了直播节目,也可以在自选节目中找到补偿。这些进步无疑会增加用户的主动性。5、互动性强。网络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更充分地实现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交互功能。交互性包括传者与受众的交流、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两方面。在传统大众传媒体制下受众只能通过读者来信、来电等形式与新闻工作者之间进行交流,这些方式既不够方便,又忽视了受众之间的交流。“他们只能在媒介每天为他们设置的有限议程或菜单中,进行有限的挑选,不能同大众传媒进行平等的交流,更不能设想,也没有条件主动地、方便地发布信息。”( Elliot King 撰彭兰译2000关于网上媒体的交互性)网络的优越性在于它理论上可以实现编者和受众的即时交流,也可以做到受众之间的即时交流。“在计算机网络营造的虚拟时空中,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可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交流伙伴。”(马克利维见笔记)虽然编者与受众的即时交流还不可能真正实现(受众之间的即时交流己通过网络聊天室、BBS 公告牌等基本实现),但网络的制作者们总是用尽可能多和尽可能方便的方式与受众交流。如很多网站在新闻结束之后都有“我来说两句”、“到 BBS 交流”或“写信谈感想”等多种让读者可以即时发表意见的图标(button)。网上把内容与通信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主动地拉出信息内容。而网络的经营者应该帮助用户收集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6、个性化服务。不管传统媒体是如何标榜自己的服务功能,它最多只能服务于“大众”,而对“小众”乃至个人的小同需求就只能爱莫能助了。但是,个人之间不同需求是无法抹杀的,尤其在这个追求个性、彰扬个性的时代,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网上已经显出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趋势。多数网站有用户注册、免费邮箱等服务,人民日报网络版还设有新闻订阅、个人定制(目前还尚未开通)服务,充分显示了网络“以人为本”的精神。2000 年 4 月 19 日,世界上第一位电脑模拟的“新闻女郎”安娜诺娃(Ananova)在互联网上与观众见面。安娜的第一句话是:“全世界,你们好。新闻来了而且是针对个人的。”英国新闻联合会称,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日益提高,互联网用户将可以直接与安娜诺娃对话,享受个性化的新闻信息、购物指南以及其他服务。如今,光顾哑:/ 的网民只需点击Ananovaalerts,告诉安娜你感兴趣的新闻,她将通过 E-mail 把你最想知道的、所有最新的新闻告诉你。此外,她还会告知你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的即时信息。7、新闻价值标准的全球化和信息选择的个人化。首先是新闻价值的全球化标准的确立。互联网意味着把我国的新闻宣传置于世界化的虚拟社会,这个社会有比较一致的标准来判断新闻。我国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如重点报道、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湮没报道、内外有别报道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例如,管理者认为这个新闻应该推迟报道并要求传统这样做了,但很多网上媒体却把它抢先披露出来,受众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率先获知。须知,在网络时代,已经不存在对资源的绝对垄断。但是,这种“抢新闻”有时会带来混乱,甚至出现误导大众的虚假报道,这就冲击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我国今年出台的关于网络的两个规定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针对这种情况的措施,该规定得到了传统媒体甚至是网站的欢迎。同时,网民现在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新闻了。他们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是“我们所要的”。而不管传统媒体如何努力,如何鼓吹为受众服务,实际上端上来的永远是传者选好的、过滤干净的东西;只能是“我们认为你们想看这个”。而实际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网络则至少提供了“只看我们感兴趣的”的可能,并能使它成为现实,如果它现在还没有做到的话。综合以上特点尤其是本节所重点阐述的几个特点如有关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的特点,正是这些突破使网络具有了以人为本位的优势,使网络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媒介,即它不仅是传者的工具,更是大众间交流的媒介,实际上,这正是互联网真正吸引人的原因所在。这种改进使网络比传统媒体更明显、更广泛、更深刻地影响了人际关系。第三节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形式1、网络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交流不足的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社会财富也大大增加。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已经极大丰富。但是,人是一种社会化动物,仅仅是物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是无法解决人的所有需求的。社会在飞快发展,经济在高速前进,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不间断运动中,人们不得不长期生活于一片前进的喧嚣中,表面上看每天都会与很多人产生联系,接触面比以往增多。但是现代人没有时间去加深与周围人的联系,表面上似乎并不孤独,而实际上人们的内心却处于孤立状态。每个人都是孤零零地在社会中独自奋斗,渴望着友谊和了解但又止步于种种束缚。每个人都是作为个体存在于世界上,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使人永远处在对交流的期待和交流的途径满足不了这种期待的矛盾之中。社会卜存在着很多宣泄渠道,但是都无法改变个人既定的社会角色,而网络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在其中可以随意进行角色转变,这就给大家一个新的宣泄途径。但网络刚出现时,很少有传播学者把它与目前人际关系中的矛盾联系起来。从网络产生之日起,传播界最常见的意见即是仅仅把网络看作大众媒体,并将其定位于“第四媒体”,研究者津津乐道于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和反馈渠道,加强了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对于这一类反映有学者批评为“轻视人类互动的天赋主观性,故而扭曲现象的本质。”(李茂政1992: 26)行为心理学家利克莱德强调“网络的功用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郭良 1998: 202)这位被称为“阿帕网之父”的学者反复强调“电脑的用途不是计算,而是交流。”(万少奇 2001)将 CNNIC 这几年有关统计数字进行一个类比,就可以看出从传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符合互联网发展特点的。必须真正从网民也即普通大众角度思考网络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会改变什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统计表 截止到 1997 年截止到 1998 年截止到 1998 年截止到 1999 年 10 月 31 日 6 月 30 日 12 月 31 日 6 月 30 日 上网用户数62 万 117. 5 万 210 万 400 万 (资料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表 1) 截止到 2000 年 1 月 截止到 2000 年 7 月 截止到 2000 年 12 月上网用户数890 万 1690 万 2250 万 续表 1)互联网用户最常用的网络服务表(资料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表 2)电子邮件帐号截止到 2000 年 1 月3560 万截止到 2000 年 7 月6510 万(资料来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表 3) 个人拥有电子邮件用户每周收到电子用户每周发出电子 帐号平均值 邮件数 邮件数 截止到 2000 年 123. 24 个 16. 82 封 9. 05 封 月 31 日 (资料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表 4)根据以上图表,表 1 说明我国上网人数成倍数增长,按照这个势头,互联网覆盖人口的范围必将有大幅度提高。表 2 则显示,我国网民利用因特网的最初动机就是查阅信息、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参与网上聊天,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上网查阅信息的首要理由已让位于电子邮件(虽然后者的比例也有所下降),而且近期出现的一个主要态势就是使用网络寻呼服务的网民在稳定增加。而收发电子邮件和参与网上聊天这两种方式以及新出现的网络寻呼都基本是扩展人际传播的渠道,是为人们发展人际关系服务的。这说明众多研究者所看重的网络的特长诸如用户可以自己决定何时、何地上网看何种形式的新闻,以及用户可以向编辑记者提出要求说明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等等,以前就不是现在更不是让众多网民沉迷其中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可以说计算机网络的出现,首先给人与人之间关系造成的影响就是扩大了人际交流的范围。关于这种交流前景和目前因特网给人带来的影响,我们会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分析。每年 CNNIC 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互联网对网民来说,不是向传统媒体反馈什么的渠道,而是进行互相沟通的重要工具。“从网民的角度来看,他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与其他网民的关系,而不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同时“表面的信息与人的关系,会最终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彭兰 2000 重新认识网络)互联网上聊天室、论坛、BBS 的火暴以及 OICQ 的迅速风行即是这种需求作用下而产生的现象,同时它们的兴旺也证明了这种需求是确实存在的。所以,网络之所以能直接介入“交际”领域,在于它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以往在互联网之前所出现的不少与交际有关的技术如电话、电报等虽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沟通,但它们限于点对点的交往,难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大的交际圈。而因特网上的许多服务使上网者可以定向到达一点,也可以同时抵达多点,从而形成颇具规模的交际圈,为人们在更大范围里进行深入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独具的隐匿性特点也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使交际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于是,虽然反对的声音一直都没有消失,但是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传播的人数不断增多,对网上人际交往持肯定态度的人也在增多。“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果这种交流有问题的话,应该不是出在网络上,而是人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万少奇 2001)不管怎么说,这种使大范围人际交往成为可能的工具,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人际交往的现有范式,是任何一方都不否认的判断。因而,我们就先把争论搁置起来,看看网络人际传播究竟在那些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对一个新生事物的利弊太早下结论是肯定有弊无利的。2、网上人际交往的形式。网络与人际关系发生联系的方式在以上的叙述中都有所涉及,这里想做一下全面描述。电子邮件多用于加强已有的联系,加深人际交往的深度;而网上聊天多是结识新朋友,拓展人际交往的宽度。新出现的网络寻呼可以划到网上聊天的范畴,只不过网络寻呼也大多用于朋友间的相互联系。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预测,由于电子邮件和网上论坛的出现,将使人们以极高的效率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人际交流。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中最早发展起来的部分,同时也是网上用于人际交往的功能中发展最充分、功能最强的部分。电子邮件最早被国人熟知起因于一起求医事件。1995 年 4 月,清华大学 21 岁的朱令同学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被送到医院后出现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所患的奇怪病症在国内无法确诊,朱令的中学同学拟好一篇地道的网络新闻及公开信,4 月 10 日晚,在 IT的新闻网 Usenet 和 Bitnet 的邮件讨论组中发出求援信。Usenet 是 IT 上著名的论坛,Bitnet 是 IT 的子网。电子邮件发出三小时后便收到世界各地的热情回函,4小时后求援信已传遍美国,两周后己传遍世界。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共收到1000 多封 E-mail(到五月中旬累计共收到 3000 多封)。国外许多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最后确诊为罕见的铭(81 号重金属元素)中毒。电子邮件的功能也由此被国人接受。目前,电子邮件的使用者们把它作为扩大交往、加深友谊的重要手段。1997 年春节开始,电子贺卡成为拜年的新时尚。人们利用网络提供的电子信箱向全国各地乃至大洋彼岸的亲友发电子贺卡,传送情谊。1998年春节在许多大城市的青年知识阶层中,电子贺卡成为热门。南京电信局的金陵热线制作了能容纳 500 种花色的网络贺卡库供用户选择。目前,几乎所有人的名片上都写上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发电子邮件进行人际联系已经成为人际沟通中一种重要的选择。甚至还出现因使用电子邮件而喜结良缘的例子。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克拉克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