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船舶碰撞若干问题的思考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李 海(广东海利律师事务所,深圳,518048)摘要: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包括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货物索赔的责任、比例责任的适用、碰撞产生的限制性债权等,并指出,该规定的一些内容不仅没有很好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已经存在的一些老问题,而且还在一些方面带来若干令人困惑的新的问题,这种情况是中国海商界所不愿看到的。关键词:船舶碰撞;责任主体;货物索赔;船舶触碰;比例责任;限制性债权Consideration of Certain Issues in relation to Ships CollisionBy Dr. Henry Hai LiHenry & Co. Law Firm, Shenzhen, 518048Abstract: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umber of issues covered by the judicial directive promulgated in 2008 by the Supreme Court on certain issues in relation to the trial of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collision cases, including the person liable for collision damages, 2the liability for cargo claims, the liability for damages to property not aboard the colliding vessels,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to certain collision claims, etc.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judicial directive failed to solve a number of existing old problems, and regretfully created some new confusion on certain issues. This is not welcomed by the Chinese maritime law circles.Key words: ships collision;the liable person for collision damages; liability for cargo claims;the several and non-joint liability;collision claims subject to limitation收稿日期:20091023作者简介:李海(1958),男,山东聊城人,法学博士,广东海利律师事务所律师,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国际海事委员会(CMI)执行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46 次会议于 2008 年 4 月28 日通过并公布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规定),该规定自2008 年 5 月 23 日开始施行。 规定 共计 11 条,就船舶碰撞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规定的一些内容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老问题,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带来一些令人困惑的新问题。限于篇幅,笔者仅就规定涉及以下问题进行3讨论,错误与谬误之处,敬祈批评指正。一、关于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规定第 4 条规定:“船舶碰撞产生的赔偿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碰撞船舶在光船租赁期间并经依法登记的,由光船承租人承担。”此条规定似乎关涉如何确定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的问题。众所周知,就文字表面含义而言,根据海商法第八章关于船舶碰撞的规定,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似乎是有过失的船舶 1。这显然不应是立法的本意。因为,在中国法律体系下,船舶是物,不能成为民事责任的主体。但问题是,海商法所说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或者“各船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负赔偿责任” 2,这意味着应当由什么人承担船舶碰撞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是必须予以明确回答的问题。作为对前述问题的回答,规定第 4 条作出了前述规定。不可否认,对于船员过失引起的船舶碰撞到底应当由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问题,特别是,当船舶所有人与委派或雇佣船员的雇主不是同一人时,此时又该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海商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可以说,这是一直困惑中国海商法界的老问题。应当肯定,1海商法第 168 条规定:“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过失造成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 ”此外, 海商法第 169 条第 1 款还规定:“船舶发生碰撞,碰撞的船舶互有过失的,各船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负赔偿责任;过失程度相当或者过失程度的比例无法判定的,平均负赔偿责任。 ”2 参见海商法第 168 条及第 169 条的规定。4规定对这一问题进行司法解释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对于规定第 4 条的内容,且不去理论光船租赁登记并不是确定船员的雇主是否发生变化的依据,我们不禁要追问:第一,对于已登记的光租船发生的碰撞,在光船承租人承担船舶碰撞赔偿责任时,船舶所有人是否仍需承担赔偿责任或承担连带责任?第二,除了已登记的光船租赁之外,如果碰撞船舶的所有人不是有过失的船员的雇主(如虽有光租,但并未登记,等等),此时有过失的船员的雇主是否应当承担船舶碰撞产生的赔偿责任?对于这些问题,似乎均无法从规定中找到明确的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船舶的过失”,通常指的是驾驶和操纵船舶的船长和船员的过失(简称“船员过失”)。换言之,所谓“船舶的过失”,实际上也就是船员的过失,即是人的过失,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船舶这种物的过失。再者,船员过失通常是船员履行职务中的过失。对于船员履行职务中的过失是由作为行为人本人的船员负责或是由其雇主负责的问题,这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民法学中,有所谓“雇主责任”的理论,即“受雇人在执行雇佣活动中,由于执行雇佣活动致人损害,其雇佣人应当承担替代的赔偿责任”。 1391而且这一理论似乎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称民法通则)所确认 3。因此,除非海商法对此做出了5不同的特别规定,否则船员过失引起的船舶碰撞责任应当由委派或雇佣船员的雇主承担。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委派或雇佣船员的雇主是船舶所有人,因此明确规定由船舶所有人对船员履行职务的行为承担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令人接受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航运实践中,也存在着委派或雇佣船员的雇主不是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光船租赁即是这种情况的一个典型。此时船员的雇主与船舶所有人不是同一个人,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对于由船员过失引起的船舶碰撞是否仍可由作为非雇主的船舶所有人负责?或者应由作为非船舶所有人的船员雇主负责?由于船舶所有人须对船员的行为负责的规则所赖以成立的法理依据是雇主对雇员行为负责的理论,而在船舶所有人不是船员的雇主的情况下,就很难再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船舶所有人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在民法学中,还有所谓“物主责任”的理论。“根据物件等同于人的手臂的延长的法谚,物件致人损害等同于所有人实施了某种行为致人损害。” 1406 这一理论的影子似乎也已经出现在民法通则之中 4。根据这一理论,似乎不论船舶所有人是不是船员的雇主,均可确立其3民法通则第 43 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4民法通则第 126 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 悬挂物发生倒塌、 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6作为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的地位。总之,在航运实践中,在通常情况下,船舶所有人是船员的雇主,而在某些情况下,船舶所有人不是船员的雇主,但此时船舶所有人与船员的雇主会存在一定的合同关系,且有关的合同会约定或调整有关合同的法律会规定,如因船舶发生碰撞而导致船舶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话,船员的雇主须如数赔偿船舶所有人遭受的损失 5。另一方面,如果仅因为船舶所有人不是船员的雇主,就解除船舶所有人对船舶碰撞的赔偿责任,则很有可能会出现令人无法接受的结果,如因船员的雇主没有偿付能力而导致受害人无法得到赔偿等,同时也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即船舶所有人为了摆脱责任而故意拟制由他人扮演船员雇主的角色。因此,根据前述所谓“雇主责任”和“物主责任”的理论,有关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船舶碰撞产生的赔偿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碰撞船舶的所有人与船员的雇主不一致时,由船员的雇主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二、关于船舶碰撞导致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问题规定第 3 条规定:“因船舶碰撞导致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依照海商法第八章的规定确定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5 请参见 Barecon 89 第 15 条的规定。另参见 海商法第 149 条的规定。7众所周知,对于“船舶碰撞”,海商法第 165 条作出了明确的定义 6。一般来说,船舶碰撞,发生在船舶与船舶之间或者船舶与商用船艇(即非用于军事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艇)之间。而“船舶触碰”,则是指船舶与设施或者障碍物发生接触并造成财产损害的事故 7,其一般发生在船舶与固定物之间。其中最为典型的情况是,船舶与码头发生接触并造成财产损害的事故。实践中会有这样情况发生,一船(甲船)与另一船(乙船)互有过失发生碰撞,进而导致乙船与码头发生接触并造成码头受损的事故。从甲船的角度来观察,甲船仅与乙船发生了船舶碰撞,其赔偿责任似乎应当根据海商法第八章的规定加以确定;另一方面,从码头的角度来考察,码头仅与乙船发生了接触,这种接触似乎应属船舶触碰,而不属船舶碰撞的范畴,因此似乎不应适用海商法第八章的规定,而应适用民法的一般规定来判断有关的责任归属;而且,从过错的角度来考察,码头的损失系由甲船和乙船的共同过错所导致,因此甲船与乙船对码头的损失应当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事实上,码头不论向(1)甲船或者(2)乙船或者(3)甲船和乙船主张权利,都会遇到应当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即到底是适用海商6 海商法第 165 条规定:“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前款所称船舶,包括与本法第三条所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艇。 ”7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年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七百三十五次会议讨论通过)。8法第八章的规定,或者是适用民法的一般规定来确定有关船舶的赔偿责任。前者意味着,甲船与乙船对于码头的损失只需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比例赔偿责任 8;而后者则意味着,甲船与乙船对于码头的损失须要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这种差别不能说不大。规定第 3 条对此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此时应适用海商法的规定,即碰撞船舶对于第三人的财产损失(如码头的损失)仅以各船的过错程度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无疑,这一明确规定将有助于统一法院今后就此问题的裁判依据。然而,值得在此指出的是,海商法第八章是按照1910 年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简称1910 年碰撞公约)拟定的。 2 而前述海商法第169 条第 2 款的规定似乎来源于1910 年碰撞公约第 4.2条,其内容为:“The damages caused either to the vessels, or to their cargoes, or to the effects or other property of the crew, passengers, or other persons on board, shall be borne by the vessels in fault in the above proportion without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towards third parties.”910可见,就1910 年碰8 海商法第 169 条第 2 款规定:“互有过失的船舶,对碰撞造成的船舶以及船上货物和其他财产的损失,依照前款规定的比例负赔偿责任。碰撞造成第三人财产损失的,各船的赔偿责任均不超过其应当承担的比例。 ”9 LexisNexis, Handbook of Maritime Conventions, Millennium Edition, U.S.A.,2001,p.3-2.10 Note: “the above proportion” referred to in this paragraph is the proportion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4.1, which reads, “If two or more vessels are in fault the liability of each vessel shall be in proportion to the degree of the faults respectively committed. Provided that if, having regard to the circumstances, it is not possible to establish the degree of the respective faults, or if it appears that the faults are equal, the liability shall be apportioned equally.” 9撞公约的规定而言,所谓“第三人”仅指船员、旅客或其他在船人员,即“the crew, passengers, or other persons on board”,而不包括前述在船人员之外的任何其他人员,如海上或陆上的人员。不言而喻,该公约规定的所谓“比例责任”所针对的受损财产也限于当事船舶、船载货物以及船员、旅客或其他在船人员的物品和财产。显然,这并不包括船舶、船载货物和船上物品及财产以外的其他财产,如码头或其他海上及陆上的财产。换言之,海商法第 169 条第 2 款的规定并没有正确或准确地反映或者并入1910 年碰撞公约第 4.2 条的内容或规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尽管,1910 年碰撞公约第 4.2 条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英文文本 11,但根据该版本也可以得出上述同样的结论。 3 特别是,考虑到1910 年碰撞公约第 1 条的规定 12,即公约的规定仅适用于因船舶碰撞造成的对船舶或船上的财产与人命的损害赔偿,公约的规定不能被扩大适用于船外财产和人命的损害赔偿问题。 还须说明的是,1910 年碰撞公约把第三人的财产限定为船载货物及船上人员的物品与财产是有其道理的。因为这11该版本的第 4.2 条为:“The damages caused either to the vessels, or to their cargoes, or to the effects or other property of the crew, passengers, or other persons on board, are borne by the vessels in fault in the above proportion, even to third parties a vessel is not liable for more than such proportion of such damages.”12 Note: Article 1 of the 1910 Collision Convention provides that “Where a collision occurs between sea-going vessels or between sea-going vessels and vessels of inland navigation, the compensation due for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遂宁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冲刺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常熟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试题(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英语听说(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冲刺诊断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镇江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装修终止合同模板
- 市政划线施工方案
- 2025年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协议
- 公共事业管理心理评估试题及答案
- 合同法分包的法律依据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销售业务员劳动合同(新车与二手车)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河北养老托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急诊医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 《带电作业操作规范-架空配电线路机械化带电立撤杆》征求意见稿
- T-CAS 886-2024 输血相容性检测设备检测性能验证技术规范
-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
- 用户体验测试方法培训
- 压力性损伤安全警示教育
- 眼科诊所安全消毒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