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_第1页
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_第2页
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_第3页
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_第4页
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是以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先导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涌动,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先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江苏省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进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特点明显,规模企业支撑作用大。以沿江制造业、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龙头,已经形成了以 IT 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年大幅提高。目前以位居全国第二位。到 2007 年一季度,江苏省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但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对如何防范风险,加速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使其保持稳健良好的发展势头,还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优化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关键词:出口 高新技术 现状 探析目 录摘要1 目录2第一章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概况3一 江苏省基本状况3二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概述3第二章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5一 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规模5二 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特点分析6三 对江苏高新技术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分析9第三章 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发展探析11一 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二 应对措施研究 12 三 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发展前景 14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第一章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概况一 江苏省基本状况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东濒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组成,其中点缀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2004 年,江苏实现生产总值 15512.4亿元,比上年增长 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15.4 亿元,增长 6.0%;第二产业增加值 8770.3 亿元,增长 17.1%;第三产业增加值 5426.7 亿元,增长 13.7%。2004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 1708.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50.3%。其中,出口总额 875.6 亿美元,增长 48.1%;进口总额 832.5 亿美元,增长 52.7%。出口商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 66.3%和 41.0%。对四大出口主体市场的出口增长较快,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出口分别为 203.5 亿美元、191.1亿美元、131.2 亿美元和 93.4 亿美元,增长 51.4%、50.2%、29.9%和 58.1%;对东盟、韩国、台湾省出口额 65.8 亿美元、35.4 亿美元和 32.8 亿美元,增长 50.4%、56.9%和75.2%。对俄罗斯、拉丁美洲、非洲出口额 5.0 亿美元、23.3 亿美元和 13.3 亿美元,增长 21.8%、46.2%和 34.0%。2004 年全省协议注册外资为 36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达 121 亿美元,增长 14.5%。全省新批总投资 3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118 个,总投资 5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84 个,总投资 1 亿美元以上大项目 21 家。全年有 2262 个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新增的协议注册外资金额达 62.05 亿美元。截止 2004 年底,全省累计外商投资企业达到 6.4 万家,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已有 240 家在江苏投资。二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概述高新技术产品是指符合国家和省高新技术重点范围、技术领域和产品参考目录的全新型产品,或省内首次生产的换代型产品,或国内首次生产的改进型产品,或属创新产品等;具较高的技术含量、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税率应高于 20%)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本、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附加值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技术和产业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它是智力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需要高额投资、且伴随高风险和高收益;高新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周期短且产业一般呈高速增长态势;学科带动性较强、多为交叉学科综合而成;具有高度的战略重要性、是国际军事竞争和经济竞争的焦点。近年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发展,特别是 2002 至 2004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每年净增 100 亿美元,成为促进江苏外贸可持续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稳步上升势头,目前在整个外贸出口中的比重已达到 43.9%,比去年同期上升 2 个百分点;占到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25.49%,同比上升约 4 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增幅 31 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107.6 亿美元,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 96.6%。2002 年,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500 亿美元大关,达到 513.5 亿美元,增长12.5,其中出口 288.7 亿美元,增长 12.1,继续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累计实际到账外资总额突破 500 亿美元大关,达到 539 亿美元。去年全省合同外资 151.1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71.2 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 15.2,实际利用外资连续 7 年位居全国第二。2004 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4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0.6%,高出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近 20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2005 年 1 至 2 月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完成进出口 120.05 亿美元,增幅 54.61%;进口 54.32 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 22.10%,增幅 55.92%,高出全国平均增幅 38 个百分点。2005 年 18 月,江苏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317.9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3.5%,高出全省外贸出口同期增幅,在全省外贸出口总额中占据了 41.6%的比重。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名列第二位。特别令人欣喜的是,2005 年江苏软件出口 1358 万美元。2006 年江苏出口贸易高新技术情况见下表:总值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金额(万美元) 16042486 7005742同比% 30.4 33.4从表可见 2006 年江苏高新技术出口占总额较大比例。2007 年 1-8 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9090.36 亿元,同比增幅达40.78。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 330.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6%,高于同期全部进出口商品平均增幅 15 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呈现效益增幅高于产值增幅的良好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行质态进一步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第二章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2007 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 1 万亿元,提前并超额完成了第一轮“双倍增”计划的各项任务,从 2007 年 10 月起江苏省启动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作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6649 亿元,全年有望超过 13000 亿元。在全省工业产值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突破25%,今年将超过 26%,5 年提高了 8 个以上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 699.65 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商品的比重达 43.6%。高新技术产业效益逐步提高,增加值率达到26%左右,比规模以上工业高出 1 个百分点,利税的年增速已突破 40%,比规模以上工业高出 6 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规模快速壮大、效益稳步提升的新格局。 一 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规模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从 1999 年就开始持续增长趋势。1999 年2005 年来高新技术成交合同数量的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全国 5234544 6507519 7827489 8841713 10846727 73343630 15513694江苏 416683 449568 529165 594873 765163 897855 1008296从上表可看出将江苏省的高新技术合同成交数量在逐年上升。2004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71.7 亿美元,增幅为 34.2,高于全省出口增幅两倍多。全省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录的有 300 多家,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成交价格。如无锡小天鹅洗衣机自主开发出模拟电脑全自动洗衣机,出口到马来西亚,把别国的洗衣机挤出了当地市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计算机主机板,2002 年下半年建厂,去年计划出口 2 亿多美元,实际出口 4 亿多美元。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年出口都在 6 亿美元以上。苏州、无锡、常州等市相继成立了软件园,共有 2000 多家软件企业入园,软件从业人员达三四万人,一大批国外留学人员到各软件园领头创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已成为江苏外贸出口的生力军,其中 2004 年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 166.4 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 57.6,其中,出口超过 1 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有 26 家,出口总值达 57.2 亿美元。2004 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 14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77.7%,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份额已达 95.39%。其中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口笔记本电脑,六个月出口额分别达 12.77 亿美元和 12.01 亿美元,上半年出口规模列全省第一、二名。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出口液晶显示器、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出口硬盘驱动器、仁宝资讯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出口笔记本电脑、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出口驱动盘、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电脑配件,六个月出口额分别为 8.3 亿美元、8.2 亿美元、8.2 亿美元、5.1亿美元、5 亿美元,居上半年全省出口规模的前七名。作为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第二大省, 江苏加快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大鼓励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软件出口,实现了 2005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保持在 20%以上,出口额达到 450 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 42%,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上升到 23%;培育 1 家出口超 10 亿美元的国内企业,培育3 到 5 个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强、出口规模达到 1 亿美元的国内高新技术出口企业集团。推进软件出口基地、医药出口基地的建设,构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生产优势,抓住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做大作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2005 年引进外资 103 亿美元的项目陆续开工投产,其中高新技术占比越来越大。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为江苏省产业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做出了贡献。2007 年一季度,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9090.36 亿元,同比增幅达 40.78。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 330.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6%,高于同期全部进出口商品平均增幅 15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94.51 亿美元,增长 51.6。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增速最快的是光电技术,增幅高达 4.5 倍;其次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分别增长 81.2、80.6;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额最高,达到 156.76 亿美元,增长54.2,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88.6。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135.56 亿美元,增长 29.2。其中,航天航空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进口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 55.3、45.5和 42.3;进口额最高的是电子技术,达到 87.08 亿美元,增长 30.1,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6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出口 311.04 亿美元、34.6 亿美元,增长 53.5%、117.1%,合计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96.2%。 随着欧美出口市场份额继续加大,江苏省在高技术上保持高速增长,占比扩大。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幅高于全省外贸出口近 10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 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比上年提高 2 个百分点,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到 21.7%。二 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特点分析江苏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快速提升。据工业统计年报资料显示,截止 2000 年末,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1881 家,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 10.27%,拥有资产 1677.03 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15.12%。比 1999 年净增 177.03 亿元,增幅达 11.78%。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产出和效益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亦加速提升。2000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为 444.06 亿元、1707.17 亿元和 164.59 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为 17.05%、17.12%、19.74%,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6、1.35、1.27 个百分点。无论是从产出还是从效益来看,高新技术企业都已成为江苏工业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二)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较多。目前江苏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绩的外商投资企业 1564 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95%以上,大型外商投资企业 30 家,出口达 220 亿美元,其中有 7 家外资企业出口超 10 亿美元。2000 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个数较多,且产出效益亦占有较高比重。2000 年,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共 447 家,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分别为 227.67亿元、939.24 亿元、57.84 亿和 91.19 亿元,占整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为51.27%、55.02%、62.21%、55.40%;其次是集体企业 391 家,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分别为 62.47 亿元,211.91 亿元,9.83 亿和 19.83 亿元,占14.07%、12.41%、10.57%和 12.05%。在总计中:有限责任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178家,实现的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占.77%、9.91%、7.6%、9.28%;国有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各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192 个和 57 个,其实现增加值所占总体比重相似,分别为 8.05%和 7.93%;股份合作制虽拥有企业个数较多(326 家),但其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所占比重不高,分别为 5.98%、5.05%、4.02%、5.12%。在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 317 家。占 16.85%,完成的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 26.99%、29.30%、22.65%、27.27%。(三)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在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合计为 306 家,占总数的 16.27%,但其完成的工业增加值为 218.38 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 49.18%,产品销售收入为 833.38亿元,占 48.83%,利润和利税总额分别为 50.08 亿元 88.24 亿元,分别占 53.86%和53.61%。这些骨干企业的规模效益比较显著,并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重加工工业占据显著优势。在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中,属于重加工工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 1429 家,占 75.97%,其完成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为 311.70 亿元、1226.35 亿元、66.25亿元、113.09 亿元,占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分别为70.19%、71.84%、71.25%、68.71%;轻工业企业有 452 家,占 24.03%。在主要工业行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于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中,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73 家),增加值比重为 31.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587 家),增加值比重为47.73%、医药制造业(264 家) ,其增加值比重为 11.3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85 家),增加值比重为 6.49%、专用设备制造业(57 家),增加值比重为2.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 家),增加值比重为 0.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 家),增加值比重为 0.43%。这七个行业中,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高新企业最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最高。(五)经济效益高于全部工业的平均水平。从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看,高新技术企业明显好于全部工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产值销售率为 97.93%,高于全部工业 0.78 个百分点,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 0.95 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 11.76%,高于全部工业 2.9 个百分点,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 3.4 个百分点;产值利税率为 9.16%,比全部工业高 1.18 个百分点,比非高新技术企业高出 1.43 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5.73%,分别比全部工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高出 1.86 和 2.24 个百分点;百元固定资产实现的利税为 26.36 元,比全部工业高12.87 元,比非高新技术企业高 14.32;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 78262.66 元/人,比全部工业高 28003.34 元/人,比非高新技术企业高 31446.68 元/人。(六)苏南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形成了高新技术信息产业聚集带。江苏高新技术产品通过不断的引进外资,已经步入了“大规模利用外资、推动加工贸易发展拉动出口增长”的良性循环,苏南地区形成了高新技术信息产业聚集带。苏南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1361 家,占全省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 72.36%,实现工业增加值 355.32 亿元,占全省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 80.02%,其中:苏州市 392 家,常州市296 家,无锡市 273 家,南京市 237 家,镇江市 163 家,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1.6%、7.3%、14.59%、21.93%和 4.6%;苏中地区共有 326 家,实现增加值 67.17 亿元,占15.13%,其中:南通市 115 家,扬州市 111 家,泰州市 100 家,增加值比重为4.10%、3.11%和 7.92%;苏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 194 家,实现工业增加值 21.58 亿元,占 4.86%,其中:?盐城市 57 家,徐州市 50 家,淮安市 44 家,连云港市 37 家,宿迁市 6 家。增加值比重分别为 1.3%、1.08%、0.88%、1.51%、0.08%。(七)一批巨人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初露端倪。在全省按工业销售收入排名的前十强中,高新技术企业就占了四强;它们分别是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第四名) 、苏州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第七名) 、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第八名)和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名) 。在全省按利润排名的前十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三家,分别是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第四位) 、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第六位) 、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第八位) 。(八)私营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扩张。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后起之秀私营企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0年末,全省私营高新技术企业共 245 家,比去年同期增长 77.54%,比 1998 年增长 1 倍多,呈现出快速扩张的趋势。在这 245 家企业中,创办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企业有 189 家,占 77.14%,而全部工业中创办于 90 年代以后的企业只占 55.98%。由于私营高新技术企业起点高,技术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完成情况较为显著,全年私营高新技术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 1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12.86%,销售收入完成 48.35 亿元,增长 88.03%,实现利润 1.52 亿元,增长 1.17 倍,实现利税 3.59 亿元,增长 1.14 倍。(九)出口增长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出口的拉动。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 342.2 亿美元,增幅 58.4%,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95.2%。一般贸易出口 16.9 亿美元,增幅 35.3%,仅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4.7%。 此外,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有新突破。2004 年,江苏全省累计登记软件出口合同 167 份,同比增长 62%;软件出口合同总额 2336 万美元,同比增长 134%。登记的软件出口企业有 30 家,较去年增长 87%,以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出口市场以日本为主,软件产品以外包定制的应用软件为主。 三 对江苏高新技术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分析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分析其直接因素有:(一)企业拼抢市场的意识增强。企业拼抢市场抓订单、抓落实,抢时间生产,尽管 1、2 月份假日多、交通较为拥挤。但从出口情况看,江苏省这期间出口货物流量,报关笔数相比未见减少,反而增加。另外苏州名硕、明基公司,南京 LG 同创、熊猫,无锡永中科技,常州新科电子等企业表示 2008 年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其中 8 家外资企业今年出口将超过 100 亿美元。 (二)全球 IT 产品、电子产品需求增长。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强劲。江苏苏南信息产业带已形成一定规模,而大部分 IT 产品出口在 50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基本上获得便捷通关条件,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信息技术产业较好表现在信息技术服务、电信、电子消费品等其他领域。江苏省高端家电生产企业只要参照国际技术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一定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处于高速增长的上升阶段。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特点明显,规模企业支撑作用大。以沿江制造业、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龙头,已经形成了以 IT 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年大幅提高。2000 年出口 52 亿美元,2001 年 74 亿美元,2002 年120 亿美元,2003 年进一步增加到 228.8 亿美元,到 2007 年已增加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 330.07 亿美元。(四)外商投资企业贡献大,民营企业出口增势猛。特别是在台湾产业来祖国大陆投资的新一轮热潮中,江苏的人气是最旺的。去年江苏新批台湾投资企业近 900 家,合同利用台资 22.6 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4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