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自考资料联系 QQ:1273114568 索取一、单项选择题1.1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D】A动物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1.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多面性,即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学科又是社会学科。但从总体上来看,它更偏重于【A】A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B基础学科和自然学科C基础学科和社会学科D应用学科和自然学科1.3在我国近现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C】A肖孝嵘B黄翼C陈鹤琴D陆志韦1.41925年,陈鹤琴写出了【B】一书,该书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典范。A儿童心理之研究B家庭教育C儿童心理学D实验儿童心理学1.5中国心理学会成立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发展心理【C】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时间分别是【D】A1962年、1978年、1984年B1984年、1978年、1962年C1962年、1984年、1978年D1984年、1962年、1978年1.6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D】基础。A科学思想B教育思想C社会思想D心理学思想1.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教育实践。因此,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必须和教育实际密切结合,即遵循【D】的要求。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8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B】所要求的。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9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即要遵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A】原则。A伦理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10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D】出生时间1985(年)1990(年)评价时间(1995年)10(岁)5(岁)A聚合式交叉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拉丁方设计D横断研究设计1.11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B】学生年龄5(岁)10(岁)出生时间(1985年)1990(年)1995(年)A聚合式交叉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拉丁方设计D横断研究设计1.12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A】评价时间1970(年)1975(年)1980(年)5(岁)1965(年)1970(年)1975(年)10(岁)1960(年)1965(年)1970(年)15(岁)1955(年)1960(年)1965(年)A聚合式交叉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拉丁方设计D横断研究设计1.13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A】组别处理后测结果实验组O1控制组O2(表示进行操作,表示不进行操作)A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B事后回溯设计C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D固定组比较设计1.14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C】组别前测结果处理后测结果实验组O1O3控制组O2O4(表示进行操作,表示不进行操作)A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B事后回溯设计C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D固定组比较设计1.15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进行有系统地观察的方法叫【B】A定期观察法B长期观察法C全部观察法D重点观察法1.16观察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行为表现的方法叫【C】A定期观察法B长期观察法C全部观察法D重点观察法1.17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的方法叫【A】A定期观察法B长期观察法C全部观察法D重点观察法1.18按问卷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将问卷分为【C】A个别问卷和团体问卷B个别问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C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D文字式问卷和非文字式问卷1.19按问卷对象的不同,可将问卷分为【B】A个别问卷和团体问卷B个别问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C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D文字式问卷和非文字式问卷1.20根据测验方式的不同,可将测验法分为【D】A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B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C是非测验和操作测验D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1.21根据测验材料性质的不同,可将测验法分为【B】A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B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C是非测验和操作测验D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1.22根据测验目的的不同,可将测验法分为【A】A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B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C是非测验和操作测验D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2.1【C】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A皮亚杰B弗洛伊德C华生D埃里克森2.2【B】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A皮亚杰B弗洛伊德C华生D埃里克森2.3【D】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A皮亚杰B弗洛伊德C华生D埃里克森2.4【A】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A皮亚杰B弗洛伊德C华生D埃里克森2.5【A】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埃里克森D朱智贤2.6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C】。在该文中,他明确提出心理学应该是一f1自然科学。A“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B“行为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D“行为主义的幼稚教育”2.7华生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这就是【A】A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B教育决定论的发展观C遗传决定论的发展观D本能决定论的发展观2.8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A】A爱B悲C喜D恶2.9华生认为初生儿突然屏息、呼吸加快、闭眼、双手紧握或乱动、放声大哭等表现了他的【B】A爱B惧C怒D恶2.10华生认为最初的【A】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A怒B惧C恶D爱2.11华生认为最初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的表情和行为。这些就是天生的【D】A怒B怕C喜D爱2.12华生以阿尔波特为被试研究其惧怕情绪发展的实验说明惧怕是通过【C】形成的。A无条件反射B词的作用C习得的条件反射D第一信号系统2.13为了消除恐惧情绪,华生首创了【C】A厌恶疗法B满灌疗法C系统脱敏法D森田疗法2.14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梦的解析,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B】A萌芽B诞生C发展D成熟2.15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一出生,与母体分离时体验到的就是人生最大的【B】,这又被称为“出生创伤”。A愤怒B焦虑C恐惧D失望2.16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产生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被弗洛伊德称为【D】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2.17由于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客观的危险来源产生的焦虑被弗洛伊德称为【A】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2.18由于担心违背超我而使原我的需要得到满足所引发的焦虑被弗洛伊德称为【B】更多自考资料联系 QQ:1273114568 索取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2.19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中的【C】阶段的儿童进入了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恋父或恋母情结的阶段。A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B亲密与孤独阶段C主动与内疚阶段D勤奋与自卑阶段2.20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B】A成熟B平衡C练习和习得经验D社会经验2.21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进行群集运算,例如,可将两个集组合为一个新的集,这被称为群集运算的【A】A组合性B结合性C同一性D重复性3.1常见的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是下列【C】A唐氏综合症和杭亭顿舞蹈症B苯丙酮尿症和杭亭顿舞蹈症C唐氏综合症和特纳氏综合症D苯丙酮尿症和特纳氏综合症3.2常见的基因遗传疾病有【B】A唐氏综合症和杭亭顿舞蹈症B苯丙酮尿症和杭亭顿舞蹈症C唐氏综合症和特纳氏综合症D苯丙酮尿症和特纳氏综合症3.3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必须以生理发育、变化、成熟为物质基础,即个体生理的发展变化,例如,人脑机能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是心理发展的【D】A前提B重要条件C主导条件D生理基础3.4研究发展,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波和波之间的斗争而进行的,斗争的结果是【A】A波逐渐让位给波B波和波都让位给波C波逐渐让位给波D波和波谁也占胜不了谁3.5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期,即表现出两次飞跃:第一次发生在56岁左右,第二次发生在1314岁左右。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进行研究,发现56岁和1314岁是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由此,可以看出【B】A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B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C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D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间接决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3.6青少年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的成熟为其心理发展趋向成熟奠定了基础,这突出表现在其思维发展上,已能进行【C】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3.7成熟和遗传因素一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个体心理的发展,但它们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决定因素是【D】A学习B环境C教育D环境和教育3.8孕妇的营养状况、情绪及药物、酒精、毒品都可能导致新生儿智力缺陷,因为胎儿生活的【B】对其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A环境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心理环境3.9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的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所示,直接影响个体所受教育的水平与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是【B】A家庭与父母B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C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D历史文化3.10【C】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A遗传B自然环境C教育D社会环境3.1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这种观点属于心理发展的【B】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调和论D辩证唯物论3.12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刺激-反应”公式表明他们主张环境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这属于【A】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调和论D辩证唯物论3.13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提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则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儿童内部性性质和外部环境二者的合并。这两种观点【C】A前者属于调和论,后者属于辩证唯物论B前者属于辩证唯物论,后者属于调和论C都属于调和论D都不属于调和论3.14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可以用几个一般特点来描述。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认为,这些一般特点包括:发展速度、时间、顶点和【A】A发展的分化和阶段B发展的稳定程度C发展的协调性D发展的均衡性3.15“个体心理发展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它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阶段的种种特征是在一种特定时间或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这句话指的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参数中的【B】A发展的速度B发展的时间C发展的稳定程度D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3.16在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是【A】A皮亚杰B联系主义心理学C桑代克D格式塔学派3.17比较系统的提出“心理发展的3种矛盾是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的是【C】A皮亚杰B鲁宾斯坦C柳布林斯卡娅D彪勒3.18朱智贤划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A】的特点。A特殊矛盾B主导活动C思维水平D生理发展3.19小鸡一旦印刻在某个客体上,例如对人印刻,就会跟着人走,而且不会对其他物种产生印刻。这说明印刻【C】A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B可能形成得非常快C是不可逆的D只在“关键期”内发生3.20“在进行加法运算时,个体通过心算来得出答案”,这属于知识经验内化过程的【B】A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B内部言语活动阶段C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D物质化活动的阶段4.1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C】的发育是最优先的。A心脏B胃C脑D脾4.2儿童的脑重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增加的速度是【D】A先慢后快再慢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再快D先快后慢4.3婴幼儿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髓鞘化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是【C】A传入神经B轴突C运动神经D树突4.4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22个小时,3岁时可减少到14个小时。这说明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D】A抑制机能减弱B兴奋机能减弱C抑制机能增强D兴奋机能增强4.51岁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做出词的反应。这说明该时期的婴儿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属于【A】阶段。A具体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词的反应C词的刺激-直接反应D直接刺激-直接反应4.6新生儿的头部88的时间转向右边,表明他们是【B】占优势。A丘脑B左半球C小脑D右半球4.7【B】是婴幼儿的主导活动,因为它是解决婴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A学习B睡眠C游戏D想像4.8【C】是幼儿游戏的最高形式。A再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4.9【B】是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智力、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A再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4.10大班的幼儿在游戏进行前能做到事先分配角色。这说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游戏【A】A计划性逐渐加强B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强C独立性显著增加D组织形式日益复杂4.11由于幼儿对左右方位的理解具有【C】,所以他们在行为上经常出现错误,如左脚的鞋穿到右脚上,而右脚的鞋却穿到了左脚上。A他人中心性B绝对性C自我中心性D相对性4.12幼儿掌握各种形状的顺序,由易到难依次为【C】A圆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B三角形一正方形一圆形C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D正方形一三角形一圆形4.13下列描绘婴幼JIAE忆发展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D】A幼儿使用机械识记多,进行意义识记较少B幼儿初期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识记才初步发展起来C幼儿对具体物体的记忆效果优于对语词的记忆效果D7岁幼儿的短时记忆容量已达到成人的水平,即为72个组块4.14婴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是【D】A婴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婴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C婴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婴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更多自考资料联系 QQ:1273114568 索取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4.15林崇德认为,婴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分为4种水平,并将这4种水平作为婴幼儿形成数概念的4个发展阶段。其中,位于水平3的是【B】A口头数数B按数取物C给物说数D掌握数概念4.16下列描绘婴幼儿想像发展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B】A。婴儿只有想像的萌芽B幼儿的想像全是无意想像C从严格意义上说,婴儿还没有想像,只能是一种知觉的再现D幼儿期创造想像开始发展,但再造想像仍占优势4.17小班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好玩具,自己也说:“爸爸明天也要给我买一个更大的玩具。”这种现象说明【D】A幼儿在撒谎B幼儿想像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C幼儿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D幼儿的想像内容经常与现实混淆4.18学术界通常以【D】的出现为界,将其出现之前婴儿言语的发展过程称为言语发生期,其出现之后婴儿言语的发展过程称为言语形成期。A音节B简单句C复合句D词4.19下列关于幼儿语法结构发展的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简单句逐渐发展为复合句B陈述句逐渐被多种形式的句子所取代C修饰句逐渐取代无修饰句D在复合句中,幼儿最先掌握并列复句,其次是联合复句,最晚才是偏正复句4.20【D】时,婴儿出现对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对父母的分离焦虑等。A56个月B34个月C1岁半左右D68个月4.21朱智贤和林崇德提出:【A】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A掌握代词“我”B知道自己的名字C区分主体与动作D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4.22在“红点测验”中,如果婴儿开始表现出对镜中的自己的映像很感兴趣,表现出微笑、亲吻和到镜后面寻找等动作时,婴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就进入了【D】A相倚性阶段B戏物阶段C自我认识阶段D“伙伴”游戏阶段4.23托马斯-切斯把经常大声哭闹、容易烦躁和发怒、爱发脾气、不容易接受爱抚的婴幼儿归为【C】气质类型的婴幼儿。A容易型B延缓型C困难型D情绪型4.24【B】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一种最为明显的、稳定的个性特征。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4.25当最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离开时,婴儿开始用啼哭表示不满,这说明婴儿的社会化进入了【D】A早期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B伙伴关系萌芽阶段C伙伴关系发展阶段D社会性情感联结建立阶段4.26幼儿能理解性别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时,就进入了【A】A性别稳定性阶段B性别一致性阶段C性别认同阶段D性别恒常性阶段4.27下列有关婴幼儿社会化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C】A婴幼儿性别恒常性发展的过程是:先认识到同性别孩子性别的恒常性,才认识到自己性别的恒常性B2岁左右的婴儿已能分辨出照片上的性别,因此他们已有性别恒常性了C幼儿的伙伴关系比较脆弱,建立得比较快,改变得也较快D从婴儿感情的承受能力来说,在253岁之间入托儿所有些早了5.1刚入学的小学生的脑重已经发展到成人脑重的【B】,到小学末期,他们的脑重已很接近成人了。这就为小学生接受正规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A75B90C80D955.2在小学阶段,学生大脑的各部分都不断发展。从形态上来说,特别表现在【A】的增大上。A额叶B枕叶C顶叶D颞叶5.3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就从游戏转变为【D】A掌握技能B狭义的学习C广义的学习D学习5.4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B】A推理B概括C演绎D归纳5.5下列学习动机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A】A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学习B为了为班集体争光而学习C为了升学而学习D为了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5.6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是与【A】相联系。A学习活动本身B学习兴趣C社会需要D家长希望5.7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下列哪项更感兴趣【C】A学习的内容B学习的结果C背书包上学D抽象的因果关系5.8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这首先表现在知觉的【A】上。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5.9在教学的影响下,随着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发展,中、高年级小学生能做到长时间、有效地进行知觉。这表明他们知觉的【D】增强。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持续性5.10初入学的小学生将正方形叫做方块,将圆叫做圆圈,说明他们的【A】A前科学概念多于科学概念B前科学概念等于科学概念C前科学概念少于科学概念D前科学概念源于科学概念5.11初入学的小学生对“梯形”的认识不如正方形和长方形,说明他们掌握几何图形和几何概念与其对这些图形和概念的【C】有关。A喜欢程度B认识程度C接近程度D探索程度5.12初入学的小学生对于【B】方位,常常需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A上下B左右C前后D东西南北5.13朱智贤研究发现小学生对左右关系的认识,经过几个发展阶段。若小学生能辨认自己的左右手和左右脚,但不能辨认对面人的左右的话,就处于【A】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45.14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能从意义上完整地认识整个图画的内容,这说明他们的观察能力发展到【D】A认识“个别对象”阶段B认识“空间联系”阶段C认识“因果联系”阶段D认识“对象总体”阶段5.15观察品质指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包括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顺序性和【B】A观察的敏捷性B观察的判断力C观察的广度D观察的选择性5.16在观察活动中,小学一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看到哪里就是哪里;中、高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时一般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观察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说。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观察的【C】有了提高。A精确性B目的性C顺序性D判断力5.17在下列描绘小学生记忆发展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A小学生的有意识记仍没有超过无意识记B小学生有意识的发展,并不完全否定无意识记的作用C小学生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D小学生的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5.18下面关于元记忆的理解,错误的是【A】A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结果的理解和认识B元记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和元记忆监控三个方面C元记忆知识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讽D元记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5.19小学生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形成一种稳定的看法。这说明他们形成了【D】A元记忆监控能力B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C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D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5.20低年级小学生虽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任务,但却说不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如何解决的。这表明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B】A具体性B不自觉性C不平衡性D自觉性5.21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年龄”是在小学【D】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5.22小学生概念的发展表现在概括性的发展、数概念的发展和【C】的发展三方面。A空间概念B时间概念C字词概念D语法概念5.23小学生数概念的发展与他们学习【A】有密切联系。A算术B语文C自然D音乐5.24小学生已基本上能掌握万以上整数、分数概念正在开始形成的年龄阶段是【C】A56岁阶段B78岁阶段C910岁阶段D1112岁阶段5.25小学生在选择概念的定义和给概念下定义时,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水平。其中,“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属于(C)A水平2B水平3C水平4D水平5更多自考资料联系 QQ:1273114568 索取5.26小学生字词概念的发展,经历了【A】A直观特征一具体形象特征一一般特征一本质特征B直观特征一一般特征一具体形象特征一本质特征C具体形象特征一直观特征一一般特征一本质特征D具体形象特征一一般特征一直观特征一本质特征5.27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谈话时会用到“也许”、“可能”等不确定的词语。他们的这种判断属于【B】A突然判断B盖然判断C偶然判断D逻辑判断5.28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是在【D】A一、二年级之间B二、三年级之间C三、四年级之间D四、五年级之间5.29下列描述小学生幻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由直观性和虚构性向抽象性和现实性发展B由社会性向非社会性发展C由笼统性和肤浅性向分化性和深刻化发展D由易变性向稳定性发展5.30小学生的【D】是他们情绪情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A面部表情B身体动作C言语表情D表情5.31下列哪项所列的内容并不属于小学生的情感范畴【B】A求知欲B疑惑C爱国主义情感D集体荣誉感5.32小学生不仅会微笑、大笑、哈哈笑,还会羞涩地笑、嘲笑、苦笑。这说明他们情感的【C】日趋发展。A内倾性B稳定性C精细性D深刻性5.33直接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社会传统文化和【D】A自我评价B父母的期望C教师的期望D父母和教师的期望5.34小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属于【A】A非社会团体B亲社会团体C半社会团体D反社会团体5.35若小学生能考虑自己或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观点的话,我们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处于【C】阶段。A社会一信息角色采择阶段B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阶段C自我反省角色采择阶段D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5.36下列关于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A从表面到内部B从简单到复杂C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D从关心他人利益到关心个人利益6.1预测身高较理想的指标是【A】,因为它只受遗传的影响,其发育顺序对一切人来说都是一样的。A骨龄B脑重C体重D胸围6.2研究发现在420岁之间,大脑有两个显著加速期。第一次发生在56岁之间,第二次发生在【C】之间。A1112岁B1213岁C1314岁D1415岁6.3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时,表明他们的【A】A性意识开始觉醒与发展B出现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不协调性C产生了“成人感”D运动需要显著增强6.4初中生的思想比较敏感,有时比小学生和高中生更易产生变革现实的愿望。但他们也容易走极端,容易偏激,容易摇摆。这说明初中生的心理具有【D】A过渡性B闭锁性C社会性D动荡性6.5初中生的主导活动与小学生的相比,在内容、方法、动机及【D】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A兴趣和时间B态度和时间C自觉性和时间D态度和兴趣6.6初中生的听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区别【D】的能力明显增长。A旋律B声强C声调D音高6.7初中生能够理解一些较抽象的、概括性强的时间单位,如公元、世纪等。这表明他们知觉的【B】提高了。A有意性B精确性和概括性C目的性D逻辑性6.8初中生为了研制成一个科技产品,能自觉放弃其他活动,而专心从事当前的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D】增强了。A选择性B稳定性C分配性D目的性6.91314岁的初中生能一边注意到课程的讲解,一边抄写笔记。这种情况叫【B】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分散6.10随着年龄的增加,初中生短时记忆的广度不断增大,并【B】成人的平均水平。A小于B接近于C大于D等于6.11“一切事情要看情况而定”是初中生思维发展到【A】阶段的特点。A相对论阶段B二元论阶段C约定论阶段D多元论阶段6.12.初中【D】是初中生掌握概念的一个转折点。A一年级和二年级B二年级和三年级C三年级D二年级6.13.如果初中生能够正确的对各类概念进行分类,也能说明理由,但在说明理由时掺杂着感性经验的话,我们就认为他们对概念进行分类的能力处于【D】A一级水平B二级水平C。四级水平D从第三级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6.14.小学生幻想中空想的成分比重较大,到初中阶段,幻想中理想的成分比重较大。这种情况说明初中生的想像具有【B】的特点。A有意想像占主导地位B想像内容更加现实化C再造想像开始发展D创造想像高度发展6.15.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A】学生的辩证思维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A初三B初二C初三和高一D初二和初三6.16中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其中,【D】是空间想像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A初二B初一和初二C初三D初二和初三6.17在整个青少年期,具体形象理想都占优势,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次之。这就提示我们,在对初中生进行理想教育时,一定要采用【B】的榜样,这样效果才会好。A综合形象B具体形象C语言文字说明D抽象概括6.18研究发现,初中生书写的错别字中,以【D】错误率为最高。A字的结构B形似字C臆造D音近字6.19初中生情绪情感有时可表现一定的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已有明确的主导【A】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6.20在现实生活中,若家长和教师忽视初中生的自尊心,则很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抗,这种反抗表现最突出的年龄是在【A】A125岁135岁B1213岁C135岁145岁D1314岁6.21随着初中生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复杂了,这最明显地表现在他们情绪情感的【B】上。A强度B两极性C稳定性D持久性6.22初中生对惊讶、恐惧和厌恶表情的识别属于【A】A高水平认知B中等水平认知C较低水平认知D低水平认知6.23【C】是中学时期道德最容易变化的阶段,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A初中一年级B初中三年级C初中二年级D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6.24初中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并且表现出【B】的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特点。A成功B成功、愉快C愉快D焦虑6.25初中生开始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表明他们的【D】有很大发展。A道德感B理智感C荣誉感D美感6.26初中生在完成一件工作时,能够集中精力,并能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但如果工作比较繁琐和复杂,他们可能会失去耐心。这说明初中生的意志【A】A有一定的坚持性,但持续时间还有限B意志行动中动机的社会性成分增多C开始对行为进行调节,但行为还常表现出冲动性D意志行动的果断性增强,但行动的盲目性较大6.27要将初中生培养成意志坚强的人,教师必须了解他们意志发展的现状与水平。这可以通过【C】了解来进行。A日常生活B学习生活C文体活动D包括以上三项6.28下列描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的语句,不符合事实的是【B】A初中生懂得了自我反省,表明他们开始要求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B初中生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的能力已经成熟。C初中生首先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其次才是学会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D初中生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6.29若初中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对自己的行为提出高要求的话,更多自考资料联系 QQ:1273114568 索取我们就认为其自我批评能力已发展到【D】水平。A低级B中级C较高级D高级6.30初中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自己的心扉不再向成人敞开了。这说明初中生的自我体验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B】A自尊感B成人感C自卑感D自信心6.31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发展的【A】A剧变期B稳定期C关键期D潜伏期6.32初中生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这是初中生社会化发展任务中的【C】A谋求独立B获得性别角色C确定自我D准备适应“性”的成熟6.33如果某初中生的同伴是个可以交谈个人问题的朋友,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属于【D】A熟人B知心朋友C好朋友D亲密朋友6.34赫洛克认为因尊敬、爱戴而结成的具有共同情感的、排他性的集团属于同伴关系中的【A】A好友B伙伴C挚友D朋友6.35初中生相互之间有好感、为人诚实、热情而体贴人等特点,有利于同伴关系的形成,这其实是【B】因素作用的结果。A集体合作B同情挚爱C相互接近D尊敬共鸣6.36初中生对于自己的亲密朋友可以与之分享自己的隐秘和感受,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或老师交流。,这表明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具有【C】的特点。A选择性B秘密性C亲密性D易变性6.37教师参与初中生各种节假日活动时的师生交往属于【D】A单向交往B正式交往C半正式交往D非正式交往7.1高中生的身高和体重的发展都进入了【B】时期。A快速增长B缓慢增长C增长停滞D负增长7.2下列关于高中生肌肉力量发展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A高中生体重增加是骨骼、内脏、肌肉、脂肪组织共同增加的结果B高中男生肌肉组织的发育远远超过了高中女生C1518岁是肌肉增长最快的时期,肌肉增长主要是肌纤维变长D高中女生体内脂肪的积累量超过了男生7.3高中男女生体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A高中男生肌肉组织的发育远远超过了高中女生B高中女生体内脂肪的积累量超过了男生C高中男生的肺活量大于女生的肺活量D包括A,B两项7.4进入高中阶段,大脑皮层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胞的结构在迅速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上的沟回【D】A减少和变浅B增多和变浅C减少和加深D增多和加深7.5高中生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A】A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平衡B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C抑制过程强于兴奋过程D神经联络纤维在数量上大大增加7.6高中生生理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C】的发展上。A自我意识B自我体验C性意识D自我批评能力7.7若某个高中生虽然喜欢与异性相处,但没有固定的交往对象的话,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就把他归于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A】A狂热期B性反感期C“牛犊恋”期D恋爱期7.8下列关于高中生性意识发展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高中生生理发育已经接近成熟,但心理发展却还没有完全成熟B高中生对自身的发育既喜又忧C由于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他们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出现了与异性实际接触的心理需要D高中生与异性实际接触的心理需要表现为两种方式:第一是相互显示,第二是感情流露7.9高中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观察前能制定详细计划,观察过程中能做到边观察边记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察计划进行调整。这说明高中生观察的【A】A自觉性提高B精确性显著发展C概括性高度发展D时间延长7.10下列描述高中生记忆发展特点的语句中,不正确的是【C】A高中生的抽象记忆能力迅速发展并超过形象记忆而占优势B高中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受材料特点的制约,且制约作用非常明显C高中生记忆的方式是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过渡D高中生记忆力增强7.11下列有关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D】A到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辩证思维B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C高中生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思维能力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处于优势地位D抽象逻辑思维由理论型向经验型转化所完成的时间在高中二年级7.12高中生对字词概念的理解达到了【D】阶段。A功用性定义水平B接近本质定义水平C本质定义水平D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7.13关于“关于高中生各种推理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的具体表现”的看法,正确的是【B】A在运用推理能力方面,改正推理中的错误成绩最好B归纳推理发展好于演绎推理C在演绎推理中,假言推理发展最早,其次是直言推理D在运用推理能力方面,排除干扰进行推理的成绩不如改正推理中的错误的成绩7.14下列关于高中生逻辑法则运用能力发展特点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A高中生掌握和运用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B高中生掌握和运用各类逻辑法则的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C高中生在运用逻辑法则时,善于对已有逻辑法则的运用进行判断,但不善于自己独立运用逻辑法则D高中生掌握矛盾律最好,同一律次之,排中律最差7.15下列关于高中生辩证思维发展特点的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A高中生对辩证概念掌握最好,其次是辩证判断,辩证推理最差B高二学生辩证思维已经在思维中占优势C高中生辨证思维的三种形式发展的速度不同,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发展起点高,速度快;辩证推理发展起点低,速度慢D高中生四种辩证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其中分清主次的能力发展最好7.16高中生能主动地、有意识地提出新的问题,并进一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这说明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A】特点。A思维主动性和有意性增强B思维现实性的特点突出C思维品质迅速发展D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7.17高中生在确定自己的理想时,能根据自己的才能、兴趣和爱好来考虑,理想中不切合实际的内容少了。这说明高中生的想像具有【C】的特点。A有意性充分发展B创造性水平显著提高C现实性明显增强D概括性理想逐渐增多7.18下列关于高中生言语发展特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B】A高中生在默读时,基本上没有唇动发生,并能概括地复述默读的内容B从语词掌握成绩来看,高中阶段男生进步速度超过女生C高中生在默读过程中,注视阅读材料的方式主要是先注视问题再注视阅读材料和先注视阅读材料后注视问题D高中生对段落中的词义掌握最好,其次是句子中的词义,对单个词义的掌握最差7.19高中生害怕的内容中增加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害怕寂寞、害怕考试、害怕别人笑话自己等。这说明高中生的情绪体验具有【D】的特点。A体验更加深刻B持续时间延长C体验更加细腻D内容丰富7.20下面描述高中生情感发展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高中生道德感的发展是积极健康的B高中生关注外在美,并不注重心灵美、思想美C高中生对美的追求表现出广泛性,能欣赏各种自然美、艺术美D高中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明显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常以一定的道德理论为基础7.21高中生行动目的明确,既有长远目标,又有短期目标,并能将自己的行为置于预定目标之下,舍弃一些与之无关的行为。这说明高中生意志的【D】品质明显发展。A自制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觉性7.22高中生在心理上将自我分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部分。这种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们体验到自我的【D】A多样性B统一性C竞争性D矛盾性7.23高中生能主动地征求和听取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表明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具有【D】的特点。A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B自我评价的途径多样化C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D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7.24若某个高中生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理想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的话,他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是【C】A自我肯定型B自我矛盾型C自我萎缩型D自我否定型7.25大部分高中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A】,即能够做到将自己的更多自考资料联系 QQ:1273114568 索取兴趣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结合起来。A志趣B有趣C乐趣D情趣7.26人生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部分高中生属于人生观形成的【C】阶段。A观察B定向C探索D确立7.27下面关于高中生价值观发展的看法中,不正确的是【B】A高中生在价值观中,反映了其个性色彩B小学生和初中生尚没有形成价值观,到高中阶段价值观才开始萌芽C高中生的价值观缺乏稳定性,还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D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7.28高中生的性格发展处于【D】阶段。A性格萌芽阶段B性格初步形成阶段C性格形成阶段D性格基本定型阶段7.29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性格有两次快速发展,第一次是在小学六年级前后,第二次是在【A】前后。A高一B高二C高一和高二D高二和高三7.30下列关于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高中生选择朋友时,更看重朋友的心理品质B高中生只喜欢交同性朋友,而不喜欢交异性朋友C高中男女学生交友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D。高中生的友谊观逐渐成熟7.31下列关于高中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的看法中,不正确的是【A】A高中女生比较重视教师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B高中生最喜欢的是关心学生、办事公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教师C高中生喜欢性格活泼、讲话风趣、善于接近学生的教师D高中生希望在师生间有一种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8.11895年,心理学家【B】等人在个体心理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个别差异心理学的宗旨、范围和方法。A高尔顿B比纳C西蒙D斯特恩8.21900年,【D】在论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关于“差异心理学”的观点中首次使用“差异心理学”这一名词。A高尔顿B比纳C西蒙D斯特恩8.3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会影响到教育效果,这些差异中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A】A文化背景差异和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和年龄差异C文化背景差异和性格差异D性格差异和家庭差异8.4一名中学生未能进入大学,是因为他长得很丑。这说明个体差异对人的发展的影响【C】A都是间接的B都是直接的C可以是间接的D可以是直接的8.5学龄前儿童之间的某种差异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儿童入学以后,这些差异就具有了很重要的意义。这说明差异的意义在同一文化中,也会随着【D】的不同而变化。A环境B主导活动C性别D年龄8.6确定个体在某种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的评定,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评定成绩或结果,第二种为评定原因或条件。换言之,第二种评定是为了解释发生第一种情况的【C】A条件B目的C原因D结果8.7通过评定成绩或结果来确定个体在某种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的典型方法是【C】A评定外显技能B评定创造性成果的质量C评定学业成绩D评定为什么取得某种成绩8.8通过评定原因或条件来确定个体在某种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的重点是人,第二种方法的重点是【B】A人的饮食习惯B人的环境C人的智力D人的年龄8.9在确定个体在某种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产生的原因或条件时,评价个体的特征的非典型测量手段是【B】A智力测验B个体对现实的看法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情绪的稳定性测验8.10在确定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时,人们最关心的是寻找原因,而寻找原因时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D】A确定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B确定相关关系的作用C取得的成绩几乎都不是因果关系造成的D取得的成绩几乎都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8.11对个体差异进行测评时,将对个体的测评结果同对一个组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以测量个体进步的方法叫【B】A结果参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小组参照评价D准则参照评价8.12对个体差异进行测评,其结果的主要用途是【D】A确立标准B对人进行选择和编组C测量进步D除前三项外,还包括利用测评结果来分析发展或学习困难的原因,以便克服困难8.13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A】A智力因素的差异和人格因素的差异B智力因素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C人格因素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D社会文化的差异和年龄差异8.14根据个体在知觉过程中的特点不同可将智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一个人知觉的分析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感知,但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较差的话,他的智力属于【B】A综合型B分析型C中间型D思维型8.15将人格类型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的人是【D】A荣格B培因C威特金D阿德勒8.16斯普兰格依据个体在六个基本社会领域的价值观划分人格类型。其中,【C】的人以追求真理为生活目的。A社会型B宗教型C理论型D审美型8.17把人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的人格类型学说是【B】A性向说B机能类型说C文化一社会类型说D场独立一场依存类型说8.18奥尔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务安全协议书:华区餐饮服务业员工劳动保护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内部数据保密管理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度地质勘查技术服务与数据共享合同
- 专卖店装修保修合同模板
- 2024年佛山外向型骨干企业全球化发展白皮书-佛山市贸促会
- 2025年度商用复印机购销合同附带原装耗材包
- 商务办公区装修合同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 1a-1d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浮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勘察设计质量疑难问题汇编(2024 版)
- 地理-浙江省杭州八县市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和答案
- 《康复工程学》课件-第一讲 康复工程概论
- 2025年度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2024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审定)
- 2025四川宜宾市高县县属国企业第一次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及答案
- 南京202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招聘13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 2024年上海普陀区司法局招聘人民调解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