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论文-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精彩的音乐课堂通用版_第1页
小学音乐论文-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精彩的音乐课堂通用版_第2页
小学音乐论文-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精彩的音乐课堂通用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音乐论文 -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精彩的音乐课堂通用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能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的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小学生的兴趣也是偏向于充满活力的音乐、艺术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创设学生喜欢看乐意听的教学情境,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唱歌曲、欣赏音乐、学习器乐、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以趣激思,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一、开启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 感悟、沟通

2、、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事物的内部动力, 只有学生对所认知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学习技能。老师在上面弹唱,学生在下面跟唱这样机械的音乐教学不但让老师感到枯燥乏味, 也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如果我们音乐老师能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就能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唱美国音乐影片音乐之声中的do-re-mi这首歌曲时,我先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的舞蹈视频,以及用不同方式演绎出来的视频,学生看了之后顿时来了学习兴趣,并且要求先学唱歌谱,这让我感到意

3、外, 每次教唱歌谱的时候, 学生都显得力不从心, 声音就像蚊子哼一样的,学生学会了这首歌曲后,都自己创编动作,边唱边跳,还有七个小女孩自由组合表演 do、re 、 mi、fa 、sol 、la 、 si ,没有我的指导,仅仅看了舞蹈视频,加了自己的动作便把七个音形象生动的表演了出来。改变了教学模式, 借助了多媒体课件视频让学生喜欢上了唱歌谱,喜欢上了创编舞蹈, 这样的音乐课堂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二、营造动态场景,让学生在形象中欣赏。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功能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具体化,使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从看、 听两个方面来理解, 拓宽学生知识

4、面, 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三年级学生在欣赏动物狂欢节这首曲子时,如果就用录音机放磁带,让学生去想象画面说感受,那学生的答案会很空洞,甚至无话可说,或者懒得去听这首歌曲, 利用好多媒体画面和歌曲旋律的结合, 比如钢琴与小提琴此起彼落的合奏时同时播放母鸡下蛋的视频图画, 双簧管与钢琴的合奏时播放公鸡报晓的视频画面, 大提琴在钢琴三连音背景下奏出极慢的旋律时播放乌龟、 蜗牛等等爬行的画面, 两架钢琴交替奏出的短促的旋律时播放可爱的袋鼠、 小白兔蹦蹦跳跳的画面, 长笛和小提琴安详纯净的旋律时播放水族馆画面, 两个小提琴交替合奏一短一长的旋律时播放小毛驴画面, 长笛和钢琴奏着快速的装饰音旋律时

5、播放动物园里的大鸟笼, 以及笼里有着羽毛绚丽斑斓的小鸟画面等等, 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这首乐曲, 再让学生说感受, 学生不但有话说, 而且能奇思妙想说得眉飞色舞,这样的欣赏课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三、激发全员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它可以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料融合到一起,如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在音乐教学中,小学生天生好奇心强,而多媒体教学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媒体创造情境,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艺术知识感知的透明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知识吸收率, 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

6、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达到培养自主审美的目的。对于刚学竖笛的三年级孩子们来说, 竖笛所发出来的那种刺耳的声音, 把它称为噪音也不为过, 孩子们便没了信心学习, 对于这么一种难听的声音孩子们又怎么能够喜欢呢?老师的示范演奏当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激发兴趣的作用, 但光竖笛一种乐器的声音毕竟还是比较单调的, 如果这时候再运用好多媒体播放出配器后的优美音乐,并播放出相关的美丽画面和视频, 孩子们便会马上对学竖笛充满激情和向往。就如学生学习吹奏粉刷匠这首曲子来说吧,上课开始,我一边用课件播放着歌曲动画粉刷匠,一边让孩子们踩着音乐走进教室,孩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首节奏欢快、 曲调优美的曲子, 并

7、且情不自禁地跟着画面上的卡通人物跳起来,课前我准备了二胡、长笛、葫芦丝、巴乌等多种乐器,合着电脑上伴奏带一起演奏, 学生居然自己学会了唱谱, 许多学生很快就会吹奏此曲, 再合着伴奏带,学生们很有成就感。四、注意动静结合,让学生直观中感悟。音乐教学中经常会学到一些乐理知识,如果仅仅靠教师一张嘴或一副图片,就显得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时不能较好的集中注意力,对三年级小学生而言,乐理知识(力度、速度、节奏、节拍等)的学习比较枯燥,而且农村孩子意识不到学习乐理知识的重要性, 就经常会忽略它, 这时,运用多媒体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比如讲切分节奏时, 在讲完概念的基础上, 说明切分节奏改变了音的强弱规律,再

8、用旋律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这样形式呆板、枯燥,效果也不好。而加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相结合起来,在解释概念的基础上,用定音鼓、钗钹来编写切分节奏音型、 或为一段切分节奏的旋律进行伴奏, 通过屏幕显示和播放, 学生会很快看出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 为了巩固学生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情况可以再播放游乐园大门, 要求学生敲对了切分音进入才能进入乐园游戏。这种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获得了真实的感受,使知识性和趣味性互补, 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目标。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给音乐教育带来了阳光, 它是音乐教学中的奇葩, 它在教学中的灵活性、 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及其所具备的多功能性, 可以弥补传统音乐教学呆板的缺陷, 多元化的动画形象和丰富内容更容易唤起学生的真挚情感, 激发小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营造动态情境, 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并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