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体会: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体会: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体会: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体会: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应是活动课,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由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

2、主体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厌恶你的人或害怕你,对你唯唯喏喏有恐惧感的人来与你友好合作,愉快地交流。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异常心理常常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态度分歧, 兴趣背离。 教师也就很难真正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 学生也很难给予教师以积极配合,有计划、有目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交互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3、生生互动,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协调,冲突较少,心理距离小。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人际交往互动、情感交流、 思维碰撞、 信息沟通、 资源共享的过程。而交往是这个过程的支持系统。学生自主活动与人际合作需要相互支持,平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间相互团结、友好关系, 有利于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其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大胆地猜想、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 需要教师公平、 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在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地倾力相助,细心关注学生的思想

4、动态,异常言行,及时与学生谈心。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敌意与戒备心理,化解同学间的小矛盾。要理解学生, 宽容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班集体的温暖,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培养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方法:1、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要让老师、同学都感受到你的善和诚意。2、消除偏见和成见。对老师、同学有偏见和成见时,要时常自己摆脱其影响,并且逐渐会用全面的、 发展的眼光看待对方,多想想对方好的方面。多开展师生交流会、集体活动,也能很好地拉近师生距离,消除误会。3、认真倾听。即或有不同的意见,或使你感到恼火,也要克制忍耐听到底,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须有

5、分寸,有礼貌。4、如果发生争吵,先冷静几分钟,然后经过友好地辩论,迅速了结,不存积怨。课堂上学生不服时,最好让其课后到办公室再勾通。5、保持善意的幽默气氛,面带微笑。切忌当众挖苦、贬低或嘲笑对方。二、创设好的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想、类比、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 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6、从新的角度去看等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教给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在教学设计上, 应多给学生一此探索、猜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创新源于问题, 问题生于情境,要使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所谓数学情境, 就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同时伴随着一种积

7、极的情感体验, 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 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 源于数学本身, 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离开了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创新思维。数学情境的创设不要脱离课堂教学目标,要围绕既定的数学知识点,

8、恰当处理 “复杂的情境”。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发展性。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发展的实际。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与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数学课应是活动课,通过多开展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数学课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能交流地学习数学和学习数学地交流。其中后者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要内化数学语言,并学习用其反映自己的思考, 将语言与思考逻辑地连

9、接于数学世界, 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应尽量创设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在小组数学活动中, 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方法等。 课堂互动的成败, 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敢放手,是否会引导。 首先教师要敢于放手。刚开始开展数学活动时,学生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探索,不知如何表达、交流,课堂秩序有时较混乱。但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些”。要敢于放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讨论、 猜想。同时,要把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明确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使课堂互动性更有效。要防止“放羊式”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活动。诚然,有时学生的探索与讨论

10、很费时费力,甚至做无用功。这时教师要有耐心,并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启而不发时千万不能着急,乱了阵脚,更不能骂学生笨。注意点拨要适当,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学生才会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在数学课上常采用“组内合作交流”和“组与组之间竟争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数学地表达,学会质疑, 质疑教材, 质疑同学, 互问互答, 鼓励学生超越老师。尽量多创设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合作交流, 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类比、推断、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不仅在用自已的脑子思考,更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

11、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师不能越俎代疱。如在学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时, 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让每个小组分别去调查本班或其他班同学的身高、 体重、年龄、视力情况、 某科考试成绩, 自已近三年来学习成绩的变化等等。然后让各小组绘成某种统计图。 因为学生在学自己身边的事, 在做自己的事, 所以很感兴趣,做得也很快,学得也很轻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性越强,互动性越高,学生学习效率也越高,教师上课也越轻松。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多用手操作,用眼看,用耳听, 用嘴说, 用脑想, 强调 “活动”,强调“操作”,强调 “实践”,强调 “考察”,强调 “调查”,强调“探究” ,强调“经历” 。四、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乐学、勤学。我在数学课堂上经常采用“随机抽点”、“举手发言”和“小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给每个人加分, 每个组加分的方法,一天一小结, 一周一总结。 每周评 3 名学习积极份子,1-3 名进步星,一个优秀组。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也要鼓励大部分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习方法, 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在数学课堂中, 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 撩拨学生上进心和创新的欲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