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道德的起源、功能和相对独立性,1,学习交流PPT,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一、道德与人的存在 人是关系中的存在,决定了伦理的必要性。 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 :“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2,学习交流PPT,孔子已指出:“鸟兽不可与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对孔子来说,与他人共在,并由此建立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境遇 。 布伯(M.Buber)在著名的我与你一书中,区分了我你(I-Thou)和我它(I-It)两种不同的关系。 列维纳斯(E.Levinas)将我与他人(ot
2、hers)的关系视为存在的一个本质的方面。,3,学习交流PPT,作为对人我关系的形而上解释,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和列维纳斯所谓我与他者的关系,似乎仍带有某种思辨和抽象的特点。 对人的存在及作为存在形态的关系的真实理解,在于回到历史本身。,4,学习交流PPT,道德是人存在的方式,为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1、在生命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 了以广义的(最初往往比较松散的)配偶、亲子等关系为形式的原初人伦。,5,学习交流PPT,从这种最原始的、奠基于自然血缘之上的人伦中,逐渐衍生了宽泛意义上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则是家族及或近或疏的亲属网络(kinship); 与家庭关系相
3、关的尚有邻里间的交往,等等 。 邻里与家庭、家族、亲属等等相互交融,又构成了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6,学习交流PPT,儒家似乎已对上述关系有所意识。它对家庭人伦的强调、以亲子、长幼等家庭关系为孝悌的出发点、并进而将孝悌理解为仁道这一普遍价值伦理原则的根据等等,已涉及到家庭关系在人的存在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7,学习交流PPT,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存在的社会本体,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还往往交错着血缘等生物性规定及自然因素 ,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它总是与自然过程难以完全割断联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显然更多地表现出社会性的特点,这种生产固然离不开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但它同时又构成了人的生命生产
4、与再生产的历史前提:正是这种前提,使人的生命生产区别于动物的繁衍。,8,学习交流PPT,作为人存在的社会本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或广义的劳动过程以分工为其内容的规定。 尽管劳动分工在形式上有简单、复杂等等差别,但从社会学上看却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即它蕴含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分化。 分工又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联系。首先是一定劳动组织中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这样较为直接的联系。,9,学习交流PPT,3、道德构成了社会秩序与个体整合所以可能的必要担保。,如果说,作为生命生产与再生产基本形式的家庭关系构成了生活世界中多重社会关联的出发点,那么,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借以展开的劳动分工,则孕育了更广泛的
5、经济、政治、社会联系。 如何赋予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合理的形式? 正是在这里,道德显示了其存在的历史理由。,10,学习交流PPT,4、生产导致了存在本身的分化,生命的生产将人定位在某种存在状态中 。 物质资料的生产使人成为分工系统中彼此相异的特定一员。 在涂尔干(Durkheim)看来,“较之劳动分工对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分工的经济作用是微不足道的。”,11,学习交流PPT,二、道德起源论,(一)神启论 “神启论”是伦理学史上最早提出的一种道德起源论,其基本主张就是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或“天”的旨意,认为道德依据是上帝或“天”的意志创造的。 它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德起源的现实的客观基础,
6、而将道德起源归结为一种宗教神秘主义,同时由于其将道德视为一次性形成之物,因此又具有了一定的形而上学的特征。,12,学习交流PPT,(二)天赋论,它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孟子说:“仁义礼智根源于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持有这样的观点。,13,学习交流PPT,(三)社会本能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均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 以进化论而著称的达尔文为代表的伦理学家一般都持有这种观点。,14,学习交流PPT,(四)情感论,道德起源于人类所固有的情感之中。 休谟认为,道德是“人们具有的一种感到赞同或者不
7、赞同的情感倾向”和“沉思人类的幸福或不幸时就激起人们的这种赞同或者不赞同的情感倾向”。 亚当斯密也认为,人类具有天然的同情本性,这是道德起源的情感基础。 卢梭也认为,道德就是人类“同情心”的产物。,15,学习交流PPT,(五)社会生成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它根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是各种物质利益的反映。,16,学习交流PPT,三、道德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道德是社会生活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社会的产生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出现,是道德起源的基本条件。 1、道德产生的自然前提 人类个体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它为道德的产生奠定坚实的
8、生物学基础。 人类又是一个有理性的种群 ,理性心理过程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奠定了理性基础。,17,学习交流PPT,2、社会分工是道德产生的社会前提,人类个体必须要通过集群活动的方式,在充分协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 原始人之间出于本能而展开的合作互助关系,逐渐地转化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18,学习交流PPT,3、利益冲突是道德的产生的现实前提,物质生产与分配是原始人类种群内部冲突的核心。 为了维护人类个体和整体的发展,人们必须要保持种群的和谐发展,这就客观地要求人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约定,来维护不同个体之间物质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19,学习交流PPT,四
9、、人的需要与道德起源,(一)道德根源于人类个体与群体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 在人们群居(社会)生活方式下,合作分工与食物分配等社会行为的出现,是早期人类解决自我生存问题的直接的产物,而这些社会行为必然要求人们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以增强本群体、氏族或部落的力量,通过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以使人们获得对自己生存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20,学习交流PPT,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体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21,学习交流PPT,(二)道德根源于人们相互协调关系、求得共同
10、发展的需要 。 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也日益复杂化,并出现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由此便产生了协调相互间的关系,确立一定的行为规范以解决利益冲突,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22,学习交流PPT,(三)道德根源于人类自我肯定、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道德是人自我肯定、完善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 道德作为人类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就人的内在方面来说,还是就人的活动方面和外在的社会关系方面来说,都需要道德的支持及其作用的发挥。,23,学习交流PPT,第二节道德的功能,一、道德的命令功能 1、原始人对于人类自身命运的本能的内
11、心恐惧体验,“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是人类道德命令的最原始的形式。 道德他律 康德所强调的绝对命令,其实质在于肯定道德法则的普遍性,以唤起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和自觉遵从。 道德自律,24,学习交流PPT,道德命令是由人类所特有的良心与义务这种心理机制来维持的 。 良心要求人们行善疾恶 。 义务要求人们诚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保持自己的荣誉和尊严。 道德命令不同于政治命令和军事命令的是道德命令不具有外在强制性,它具有内在自觉性。,25,学习交流PPT,二、道德的规约功能,道德是一种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行为规范。 道德的规约功能不同于法律和宗教的制裁功能。 道德的规范约束功能是通过社会舆
12、论和内心信念等手段实现的,是通过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自觉自愿的自我制裁而实现的。,26,学习交流PPT,三、道德的教育功能,道德能够通过舆论、习惯、评价、激励特别是良心等方式,教育人们、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 道德评价、道德榜样、道德理想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 道德教育不同于道德说教,27,学习交流PPT,道德教育与道德说教的区别,道德教育强调把对人的严格要求和对人的个性、愿望的尊重相结合,调动个人作为道德教育过程参与者的积极性,激发人改变和完善自己、改变和完善社会的热情,以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欲求。 道德说教却是把人截然二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13、,完全漠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说教具有欺骗性、虚伪性和道德上的不平等性 。,28,学习交流PPT,四、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道德的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29,学习交流PPT,五、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 道德调节具有规劝和引导的特点
14、 。,30,学习交流PPT,六、道德的激励功能,道德能够激励人们通过对“应有”的追求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使社会关系更加融洽。 道德激励功能的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由社会掌握运用,作用于被激励对象;另一是由被激励对象自身掌握运用,进行自我激励。,31,学习交流PPT,第三节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一、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人对世界的把握”指人对世界的一种主体性关系,32,学习交流PPT,(一)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实践精神的方式是说,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精神化了的行为实践,是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
15、精神。,33,学习交流PPT,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2、道德是一种精神化了的行为实践 道德必须付诸于实践,“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是真正的道德。这种实践是一定精神的体现,如助人为乐的精神就体现在帮助别人排忧解难的实践活动中。,34,学习交流PPT,3、道德是一种精神 我们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焦玉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并非一定是照搬照抄他们的事迹,而是学习他们的精神 道德把握的是人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种价值联系 。道德不仅建立了人和现实世界的价值联系,而且还实现着这种价值。,35,学习交流PPT,(二)道德以评价命令的方式把握世界,道德评价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命
16、令(义务、良心、责任感等),驱使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趋善避恶,创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并完善自身人格。 道德评价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享有权威,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立法。这种道德立法就成为人们选择行动的命令。,36,学习交流PPT,(三)道德以利益道义的方式把握世界,道德的基础是利益,其核心内容就是调整利益关系。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心理、道德立场事实上都是由利益决定的。 利益调整的需要产生了道义,道义是调整利益或均衡利益的工具,它既体现着人们对利益的看法和态度,又综合着人们平衡利益的要求与信念,本质上展现着对社会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认同与维护 。,37,学习交流PP
17、T,二、道德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一)道德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道德的客观性是指:道德受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体现着社会共同体的利益 道德的主观性是指:道德始终同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念及道德理想等密切相关,反映着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感受、体会与偏好。,38,学习交流PPT,客观的外在的社会道德,只有内化和体现为个人道德才能实现其功能,(客体主体化);主观性的个人道德只有外化和提升为社会的道德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主体客体化),39,学习交流PPT,知行合一: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致良知”就是把“自然明觉”之理化为“真诚恻怛”
18、之情,然后付诸“真切笃实”之行,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40,学习交流PPT,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本性之善与人为之善),个人道德:(本性之善)是先天的、普遍的、本能的、不可传授的、非对象的、自然的。除了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之外,还有苏格拉底的良知,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休谟的仁爱与责任,斯密的同情,以及卢梭的四种内在品质(基于自爱的作为保存、同情、趋向完善的能力和自由行动的能力)等等。,41,学习交流PPT,社会道德:(人为之善)是后天的,约定的、有效用的、可传授的、合理的(理性的)、文化的等等。如正义、平等、忠诚、孝悌、贞洁等等,42,学习交流PPT,(二)道德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道德的他律性是指道德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对个人之行为的约束与限定。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道德的主体能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同个人的内心信念、主体自觉结合起来,自己为自己确立行为的准则并能自主自愿地遵从,他们履行道德义务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出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愿望。,43,学习交流PPT,(三)道德是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道德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道德被一定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同时又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苏州城市学院《林木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师范大学《演艺娱乐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维造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装饰工程预决算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4年10月自考05760营养学一押题及答案
- 【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花样跳绳一级动作(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2024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癔症护理查房
- 中国民航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培训课件
- 钢结构施工安全培训
-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解析
- 超市商品结构图
- 沃尔沃S60L 2014款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