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一)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 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里不能少了三样元素,一个是他的专业学养,一个是他的批评意识,一个就是他所建立的自己的课堂。 关于他的专业的学养这一块,既需要他读很多有关专业方面的书籍,同时还需要一种通脱的视野,在文史哲甚至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但是,仅有读书是不行的,知道得再多,可能也只是零散的知识,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他的内在的学理结构。这就需要他有一种容涵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结构,也就是体现在阅读和写作的诸多的方面。在阅读这一块,首先要建立起有独立视野的文本观,也就是说他能够进行独立的文本阅读,对文本能够提出自己
2、的见解,有自己的分析,对文本的不足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至于写作意识,可能在目前对语文教师来说,挑战的意味更浓,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够达到的。这里就不多说。 说到批评意识,我们就可能要将教师提升到知识分子的高度来认识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可贵的品质,我想就在于他有自己的见解,不苟同别人所认可的道理,他对于一切的已知,都要作比较认真地思考,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他视野宽阔,关注和思索社会和教育世界里的人的和非人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种种现象。他必须提供一个给学生的方向性的指示,他必须引导着学生朝着真善美的终极目标行进着,辨别社会和人生的是非和善恶,和建立起学生的对于未来的理想和信念。 同时,他必须建立起
3、自己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合乎他的个性和生命的生长。也就是说,课堂并不是外在于他自己的一个任务或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他可以学习教育的理论,借鉴别人的成功的经验,但最后的一切的努力都要化为他自己可看得见的一整套规范和可操作技术。他既是课堂必要的生长点,又是完全他自己人生的当然性路径。而前两者所有的努力,最后都必须化为课堂上可看得见的力量。(二)不能缺少文本解读的素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就更高。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
4、业素养? 善于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维、重视学生参与、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等等,一个语文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可能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比较理想的样式。当然,我们希望一个语文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还能够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不过,我们也希望教师具有传统所认可的一些素质,比如以前被视为优秀语文教师必备条件的“板书优美”“备课认真、教案清晰”“讲解有重深感”等等。这确实是很诱人的。当然,旧的一套专业素养的标准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些诱人的方面能否决定一个教师就能很好地胜任本职的工作呢?我想,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其实都要认真地思考一番的。如果教师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
5、,终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但我以为衡量的标准并不在是否标合乎时髦的词语所编织出的要求,也不是所有的一套都要打碎重来。衡量一位语文教师的一项绕不过去的指标仍然是他的专业基础,尤其是他对文本的解读;否则谈任何的“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的。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得不到应有的解决,那么我们空谈所谓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科研能力差”,也就没有了切实的内容了。当然,如果教师,尤其是广大的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意识到“教育观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是排斥新的教育理念视其为洪水猛兽而闭关自守的话,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开阔的眼界放眼教育,认真地从
6、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那么问题也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知识结构文本的陈旧仍然是关键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因为这不仅仅是靠意识所能意识到的问题,它需要教师采取切实的行动,需要潜地心问道的。 至于我们现在常常所看到的现象,诸如“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式,以及狭隘的拿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等等,其根子还在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比较薄弱上,尤其是文本的解读的薄弱上。比如徐志向摩的再别康桥诗,相信每一个人都喜欢,但要对这首诗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可能难度就比较大。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只能理解其很浅浅的浮层。如果要深挖,可能仍然要直面我们所面对的一些看似容易实则费解的字词了。 那
7、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这短短的诗行里,其实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们细细地解读的,作一个细细的梳理才能明白的。 “金柳”的意象可能传达出不仅仅是那“艳影”的迷人,在深层上,我以为要表达的是新婚之别的苦痛。诗人要以新婚之别的苦痛来表达他对康河的深情的。而如果有人仅仅以比喻来笼统地称说,岂不是隔了一层?为什么是“夕阳”中的“金柳”形象呢?我想,只要稍稍解会一下这个情结,就知道这是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情结。为什么用“招摇”而不用“摇
8、摆”“动摇”“晃摇”“招手”?这固然是因为后面几个词语的诗性差些,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招摇”里含着那么点放荡不羁的东西,那么点要吸引你的眼球的东西,那么点多情的东西。这多像一个多情而鲜活的女子啊!于是诗歌在看得见的印象里复活了。“揉碎”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要通过这个动作来体会一下诗人当下的那种感受才可以懂得的。事实上,“揉碎”体现了一种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理。我有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可以表现这种体验:“余霞里是清脆的捣衣声/水那边是她的倒影/恼人的秋波又频频泛起/沦漪里到处漂泊着她破碎的身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说:“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
9、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摆在前提的是“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很可能被很多教师轻轻地忽视了。带着这样的误解与忽视的心态,必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根本要求产生糊涂认识,因而在行动上的一系列的做法都是有问题的。 比如,有人说,首先语文教师要不断充电。充什么电呢?“基本原则是坚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充电内容之首要一点是要更新观念,要学习掌握语文教学领域最新出现的学术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这
10、些固然重要,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修养做保证,可能还是雾里看花隔了一层。“第二,要善于向同行业的专家甚至是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其基本途径就是多观摩优秀教师的模范课,多阅读各种语文学科领域的优秀书籍。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语文教师更应该掌握多方面知识,不仅业务知识必须全面,对于其他学科如历史、哲学甚至于某些理工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思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你就无法与学生进行某些学科交叉性质的沟通。”此点糊涂多多,失去语文专业这个基点,或者有意回避语文专业本身,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呢?必然如有些有识之士所说的,搞不清楚课文的内涵,又如何教会学生理解深刻呢
11、?又有人说,“教师必须提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乃至音乐、体育、美术素质,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其实,当前的语文课堂有一种“泛语文化”的倾向,我们急于并过于强调学科的整合与贯通,许多时候语文承担了更多的非语文任务,语文老师无意中扮演了蹩脚的历史、地理、政治、科技老师的角色,甚至是美术、音乐老师。那么,缺少了专业素养的讲求这块基石,又如何让教师努力向学者型教师标准迈进?说到“学者型教师”,有人这样下定义,所谓学者型教师,是以自己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以及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这是将教育学的观念移来,至于说这样的“学者型教师是21世纪教师的新形
12、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能是一相情愿的看法了。 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尤其是其专业性的对文本的解读跟不上,又如何指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我想,不能直面于语文的专业素养,而大提有关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可能有其深刻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我想还是教师的文本意识不到位,致使一系列奇怪的教学病症出现了。其中重要的是,将语文教学变成了数学等学科,打着科学的幌子在行冒险之事。并急于求成,与浮躁冒的时代的流行病搀杂在一起,“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分数与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重
13、要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评价依据”的背景里,语文教学便堕落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有人是这样描述我们语文课堂上的这种时代病的:“课堂上尽是归纳、概括,让学生记录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结构特点。语文课成了一种快餐式教学。学生若是无法消化吸收,就搞题海战术,假期补课。这种教学可能很快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分数,但始终是教师只是利用先定的那点权力逼学生呆板听讲,死记硬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也可谓教得严,教得勤;然而这种又笨又苦的教学,不仅磨损、消耗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磨损、消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语文素质。” “而那些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多媒体进了课堂,但大屏幕上展示的不是课文,就是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繁荣是虚假的繁荣。”不少的所谓考分优异的学生在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暴露出一系列的语文素养方面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是文字,是文学,是艺术,是文化。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美和文化。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关于人的,要把语文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会外联部工作计划范文(30篇)
- 2025大专毕业生自我总结范文(32篇)
- 预测2024年统计学考试出题方向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阿片类中毒解毒药项目建议书
- 2024年食品质量问题的前因后果及试题及答案
- 2024美容师考试中的自主学习方法及试题及答案
- 职场优势测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金丽衢十二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
- 2023公平守正安心消费心得感悟(6篇)
- 2024-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考试直接用
- 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
- 2024年4月自考00153质量管理(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模拟一模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大坝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施工方案
- 交警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规范化课件
- 人教五四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单元《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 第二课时》课件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对标一流-2025年国央企风控合规案例白皮书
- 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 放射医学检查技术及操作规范
- 《南非综合简要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