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 教学教案_第1页
人文地理学 教学教案_第2页
人文地理学 教学教案_第3页
人文地理学 教学教案_第4页
人文地理学 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文地理学 教学教案 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家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了解并掌握人文地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重点学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这些理论基础在主要生产部门中的应用。本课程共54学时。目前采用的教材是由王恩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文地理学。 本课程将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讲授式及CAI课件等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所授内容为今后学习部门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地理打下深厚的基础,并为应用遥感技术(GIS)打下地理基础。 二、正文 注:加横线的是板书内容第一篇 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人文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

2、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象宣传一个英雄要从他的成长历程开始一样,我们学习人文地理也要从它的出身、家庭开始。我们先来看一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开始,处于生存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就开始试图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因此,地理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古人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地理简单的理解就是地的理论。而地就意味着空间,也就是研究空间的理论。而这个空间不是数学或哲学的抽象空间,是具体事项充填的地表空间,空间中有各种具体的事物,是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复合空间。因此,1、地

3、理学:就是研究地表物质的空间(区域)变化规律的科 学。从这个简单的概述我们也能发现2、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地表物质和区域空间日本地理学家千叶德尔于1966年在地域和自然一书中对地表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见表1可见在地表物质中,应该包括自然的地表物质和人文的地表物质.这些研究要素与区域空间相对,我们称作物质要素;而区域空间我们则称作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自然要素-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人文要素-生物圈、社会圈非物质要素:空间-大小、形状、位置 时间-变迁、进化从地理学研究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跨学科的或学科间的一门学科,并自成一个独特的科学体系。在地理学研究的

4、这些要素中,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一定要明确:3、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A、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地表,不是任意抽象 的空间。B、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地表空间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 具有空间观点,要从区域入手,从局部到整体。C、由于这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要强调人类与环 境的关系,具有生态的观点。就像现在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的。D、研究地理学还要有时间的观点。注意研究地表物质的流动与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景观形态的变化。不管是地质构造的变化,还是地表地貌的形成;不管是环境的破坏和恢复,还是

5、生态环境的演变,都要有时间的参与。明确了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性后,我们不难划分出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二、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对于地理学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方法1、普通划分方法:二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三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主要按照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不同进行划分的。其中自然地理学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地质等,还有海洋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疾病地理学等。而经济地理学在早期是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人文地理学主要包括: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历史地理学,以前还包括经济地理。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现象的不断复杂,许多人类社会现

6、象仅用简单的人文规律如民族,习俗、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等等去解释是解释不了的,还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阐述各种经济现象,解释经济地理中出现的布局,地域变化等。而且,随着产业的变化,经济地理学不仅有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还出现了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消费地理学等给经济地理学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因此,就有人认为经济地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这两种分法都各持己见,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她们的真正研究内容。教材是采用三分法,即不包括经济地理,是狭义的人文地理。三分法理解的地理科学比原来的意义上的研究领域更加拓宽了,从科学性质上看,是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汇合,从研究的层次上看,已经进入了

7、一个完整的研究阶段。而我们的讲解则是采用二分法,即将经济地理含在人文地理内。而且通过讲解大家也会发现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不可分割。社会在不断进步,各种新的社会现象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在18世纪,战争的大规模爆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战争的渴望,他们需要有更多为战争服务的科学知识。因此,为了适应人类多方面活动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科学水平,扩大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分化出许多独立的科学体系,并不独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形成新的科学分支。其中包括2、历史地理、行为地理、军事地理历史地理包括历史自然、历史人文、历史地图等。他们主要研究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而行

8、为地理研究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它是地理学吸收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成果形成的新的分支学科。主要探讨人类自身的感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行为地理学,钱学森老先生认为,他不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他没有理论基础为依托。军事地理学包括社会地理、犯罪地理、社区地理等。这种科学体系的划分现在已不为人们认同。另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区域问题的增多,地理学又发展起一系列应用科学,于是又形成了以区域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三个层次互补的完整的地理科学体系。主要包括:3、理论地理学-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应用地理学-计量地理 遥感地理等区域地理学-国别地理 世界地理等理论地理学与区域地理

9、学是地理学研究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理论地理的发展必定会提高区域地理的研究水平,区域地理的进步又会丰富理论地理的研究内容、扩大其研究领域、提高其研究水平。为了适应人类生产的需要,也为了使科学的研究成果更加适于应用,对于地理学的划分,又出现了另一种划分体系:4、基础科学:地球表层学、自然地理学原理、经济地理、人 文地理 技术科学:数量地理、遥感地理、地理制图、生态经济 学、环境科学、国土经济、城市学 工程技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综合考察、 气象预报、灾害预报、地区发展战略策划等这些分法主要是针对地理学的用途,也是目前较新的一种分法。这种分法对于促进区域地理的研究、提高理论地理和应用地理

10、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空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个简单的定义告诉了我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我们现在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定义,进而确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科学发展的时期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因此,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也有不一样的理解。1、1980年英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 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2、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

11、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3、吴传钧院士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 形成过程、它的特点、结构和发展趋向。4、张文奎先生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区域系统,研究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这几种定义对于人文地理学的描述可以说是越来越详细,这主要是因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从简单的研究人文事项的空间特征,到对这些人文事项进行预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完全朝着为人类服务的方向前进。因此,学习人文地理学不光是专业的需要,对于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通过上面专家的描述,我对人文地理学也有一个描述。简言之就是研究人文事项区域

12、系统的科学。这里要强调人文事项不包括全部的人文现象。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从区域的观点入手,研究人文事项的空间分布规律、发展变化过程,及预测未来。9页例子。决定这些人文事象分布和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而人类的科学行为实质上是决定人文事象合理分布的决定因素。因此,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当然,区域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对地表人文事象分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制约因素也是非常强烈的。所以人文地理学不同于一般人文科学,它是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与自然地理学组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的特殊的人文科学。确定了人文

13、地理学的定义也就确定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文事项在区域空间中的变化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科学,具有地理学所独有的特性。二、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统一性,人文地理学兼有地理学的科学特性又有它的社会科学性。他的主要特性就是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和社会性(阶级性)。其中,区域性是地理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一)区域性日本的地理学家浮田曲良曾经说过:要用一句话表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区域。正如书上所说,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人文科学就在于他的区域研究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人口地理学区别于人口学、民族地理学区别于民族学

14、、历史地理学区别于历史学就在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上。我们研究地理学,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首先都要选定一定的区域,从区域的角度选定一定的规模,从而确定我们的研究对象。1、区域角度;微观规划理论 中观区位理论 宏观地缘理论微观角度进行单体的规划,比如兴建的各个住宅楼,就是以微观的角度,运用规划的原理对小区进行设计,从而使小区的建设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中观的角度比如对整个长春市进行的研究,研究它的产业结构、民族的构成、发展的方向、未来的目标;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计划等都是从中观的角度运用区位的理论进行研究。宏观尺度主要运用地缘理论,如地球村的概念就是从各国、各大洲的角度通过建立彼此的联系使全球成为

15、一个整体。提到区域,他是人文事项具体分布的空间,是具体实体存在的方式。2、区域域面:是指整个区域的幅员范围节点:是指由于地表物质分布的不均衡性所产生的聚集区域,是区域内部具有个性的地方。网络:是使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联系网、联系方式、联系通道。对于区域的研究因时代发展的不同曾经发生过一次革命。3、区域革命等质区域阶段:在某种区域内部从某种观点看有一定等质的区域。 例子书10页在战前,由于科学的不发达性,等质的区域相对是较多的,但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没有完全的统一,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他无法反映区域内部的差异性,疏密度等。二战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对于区域的研究也由等质区域

16、变为结节区域。结节区域:就是内部不等质,在区域内部存在一个或数个结节点(核心),他们的副射流连接着辐射区,结节区就是由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核心与其辐射区组成的。区域研究的重点已经不是求共同性的问题,而是求其内部职能的差异性及其层次在区域系统中的作用,使区域研究更加深化。4、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每个区域的个性鲜明。(二)综合性1、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人文事项包括的内容非常复杂。研究布局、规划、民族、人口、城市等。2、研究的学科: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3、研究的方法:可以用传统的综合描述、综合制图等方法,也可以用数学的、控制论的、系统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三)统一性1、统一性:就是人地

17、关系,也就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统一于结合,否定那种割裂地理学的做法,认为只有具备深厚的自然地理学基础才能透彻的分析人文地理事项的科学分布规律。即然和人文的统一。2、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争论:赫特纳和佩舍尔(四)预测性:现代人文地理学与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区别就在于预测性。现代科学研究普遍分为三个阶段:记述分类说明说明阶段就是原理、理论推导和科学预测阶段。地理学从现实世界中选择出研究的客体,然后进行观测、测定、技术、分类等,传统的地理学一般到此结束。新地理学需要创建模型,使理论进入预测阶段。只有预测才能掌握地理客体本质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使地理科学拥有巨大的生命力。(五)社会性(阶级性)第三节 研究人文

18、地理学的任务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自身的研究目的和学习任务。根据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的规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目的是:1、教育学生以马列主义观点,全面认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作用及其独特的研究领域。2、通过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实践能力。3、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4、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科内容。一、研究资本主义国家人文地理学的任务 书1页、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国家人文地理的任务在于用具体的事实揭示资本主义地表人文事象分布的不平衡规律及其各种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地表人文事象分布的自发性与不合理性;、指出资本主义各国对自然

19、资源的掠夺与浪费;、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地域分工的不合理性;、总结各国调整人地关系,充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和解决社会地域问题等方面的经验。二、研究社会主义国家人文地理学的任务、认识社会主义人文事象分布的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布局的理论及其为实践服务的优越性,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宝贵经验,了解各国人文地理学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我们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的主动性。、认真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总结各国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及其提高理论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三、研究我国人文地理学的任务、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实际,解决我国四化建设中

20、出现的急需解决的人文地理学的课题。、根据我国实际,学习国外发展人文地理学的经验,把我国人文地理学全面发展起来。、发展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育事业。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曾经全面学习前苏联,地理学的课程设置几乎全部以自然地理为主。当前,地理科学的人文化、行为化、社会化、生态化发展迅速,与之相适应必须发展人文地理学教育。加之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意义越来越突出。地域开发、区域规划等都需要人文地理学的参与与决策。、扩大我国人文地理学对国际地理学的影响,增强国际交流。思考题:1、阐述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划分体系。 2、简述你对人文地理学特性的认识。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是任何科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

21、一门科学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或者借助其他科学有益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注定其研究过程中要多种方法并用。如果研究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没有独特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的手段和工具;就不知研究工作如何着手。第一节 传统方法一、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只有用具体的资料才能说明各地区人文事项的分布特点。资料来源:实地调查;报刊、杂志、电讯、网络使用资料时,要经过分析和加工。二、利用和编制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存储库。不仅表示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人文事象的分布,还可以表示区域内部和区间的人文事象的联系。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教授说:地图是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他永远是更容易了解

22、的语言。利用:1、新旧地图的对照;2、进行不同要素地图的对照编制:1、编制和利用多种要素和动态的地图 2、编制和利用有活动变量的图表 3、编制和利用对比性强的地图三、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意义:1、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2、扩大视野3、争强学习兴趣4、培养认识伟大祖国、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5、锻炼实践技能。6、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第二节 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一、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计量方法:应用计算机,对研究的客体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定性分析,是研究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现代科学都向定量的方向发展,人文地理学也不例外。尽量用数学的方法解释人文地理客体的物质运动规律

23、,是目前人文地理学的新特征。、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年,克里斯泰勒首先在中心地理论研究中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即计量方法。)、计量地理学创始人挪威的加里逊,开设第一个应用数理统计的研究班。并与贝里发表了数篇利用数理统计法研究的文章。)、年,鲍顿提出了“计量革命”、意义:)、计量地理学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精确的计量方法。)、数理统计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收集和处理统计资料,而且可以用来以数学公式表达逻辑结论,以数学指示表达成果概念。)、计量方法必须与传统的定性综合论述方法结合才能发挥巨大作用。二、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遥感技术的发展对人文地理学的意义遥感技术作为地理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

24、,已成为国外新地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由于应用了现代化的遥感技术给地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文地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给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质资料。)、由于遥感方法视野广阔,精确度高,就减少了其他方法观测地球时造成的误差。)、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同一地域的比较资料,给人文地理学进行动态研究创造条件。)、利用遥感方法绘制地图和进行其它地理研究,效率高、速度快、节省经费。、遥感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应用的领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应用遥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整个地球,应用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对于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二是人文地理的研究

25、方法主要依靠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借助卫星图像就可以身临其境。三是世界范围的地理客体变化速度快,只有应用卫星图像才可以进行时相的对比。)、海洋地理学)、自然环境与资源的调查)、土地利用)、灾害和环境污染的监测)、人文地理的各部门研究)、综合区域调查第三节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论一、基本概念信息论:主要解决对信息的认识问题,即如何描述度量信息问题。控制论:就是解决信息的利用问题,即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的问题。系统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要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成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规律

26、的科学即为系统论。二、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的离散元素的集合,也就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我们把整体叫系统,各局部叫子系统。、系统特性:)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三、反馈原理:系统的输出变为输入就是反馈。几乎一切控制都带有反馈。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四、有序原理:系统由较低级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结构称之为有序。无序原理:系统由较高级结构转变为较低级结构称之为无序。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人类活动由简单到复杂,就是由无序到有序。五、整体原理:系统是由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性质功能与运动规律不同于它的各组成要素在独立状态下的性质功

27、能运动规律。即系统有整体属性。整体功能各组成要素功能之和由于各部分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新功能思考题:遥感技术对人文地理学的意义及应用方面。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第一节 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西方古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萌芽阶段(一)、代表人物及著作早期:、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古希腊地理学之父希罗多德波斯战役史到过地中海和西亚地区,对各地的战役、民情加以描述。、古希腊埃拉托色尼地理学概论提出“地理”的名词、古罗马斯特拉波地理学把世界分成了三大洲:利比亚洲(非洲)、亚细亚洲、欧罗巴洲开创了区域地理的先河区分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对区域的影响是古代的经典中期:公元世纪、欧洲:相对衰落、阿拉伯:非常发

28、达后期:世纪下半叶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年、麦哲伦环球远航年、伽马到达印度年、白令穿越白令海峡年(二)、主要特征、时间:世纪下半叶以前、形式:人文地理还没独立,溶于自然科学、哲学、政治之中、实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是记述的人文地理学、意义:为科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二、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时间:资本主义的出现二战的爆发年(二)背景:资本主义瓜分海外市场瓜分殖民地(三)标志(科学地理学形成的标志):、地理学三原则的提出:因果原则洪堡: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文物学家,研究地质。综合原则年到非洲考察年,行程万里,搜集动植物标本,进行地磁泡面的测量,对民俗进行记载。写出了30

29、卷的新大陆热带地区考察记。晚年写出了5卷的宇宙。是它的代表作。范围原则:李希霍芬、拉采尔、有了科学的研究定义和研究对象:洪堡: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布或排列李特尔:地理学是科学的一个部门,他把地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研究它所有的特征、现象和关系,并说明这个统一的整体与人及人的创造者的关系。李特尔:人文地理学之父、有了独特的研究方法: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四)主要流派:、环境学派:德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法白兰士人地相关论、区域学派:德赫特纳、景观学派:德施吕特尔、区位论学派:杜能(五)实质:形成独立的地理学,是科学解释阶段。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新地理学:现代化的新地理学与

30、传统地理学比较,有焕然一新之处。其核心就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地理客体进行理论论证、检验分析和科学预测。主要标志就是不作单纯的记述或对比区域地理,不作某些地理要素的罗列。而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地理客体进行综合论述,从中找出它的规律和原理,对地理客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对问题进行科学预测。、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科学方法论:程序能够公开;定义精确;搜集材料的方法客观;发现的事实可以再现;利用接近法;目的是为了理解、说明、预测、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利用、计量革命和数学方法、行为革命、重视环境研究、科学预测第二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记述阶段(一)地志:、公元前世纪的山海经、禹贡:

31、划分九州;记述当时山川的方位与脉络;物产的分布;土壤的性质及其贡赋;方位的记位法、货殖列传、汉代设立地理志(二)游记、张骞:出使西域汉、法显:佛国记东晋、唐玄:大唐西域记唐、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三)专著、郦道远:水经注卷、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四)特征二、近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学习阶段、西方学者来华讲学、中国学者引进外国文化、留学归国三、现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不平衡的发展阶段、停滞和缓慢发展的阶段、复兴和迅速发展的阶段思考题:1. 标志地理学成为科学的三大标志。 2. 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第二篇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篇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人地关系论、区位论与行为论,她们

32、是贯穿于人文地理学全部领域的理论基础。第四章 人地关系论在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中,是以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划分方法为标准,讲述的内容主要是从其各个分支学科下手。而我们的学习则是从广义人文地理学的角度,不光探讨各个分支学科,还要学习他的基本理论,这样才能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篇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当前,贯穿于人文地理学全部领域的理论基础就是人地关系论、区位论和行为论。而其中,人地关系论又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人地关系论不仅仅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论基础,还是这三大基本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第四章 人地关系论 第一节 现实世界的人地关系要想明白人地关系论,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在人

33、地关系论中“人”和“地”的具体含义。 一、人地关系中的“人”和“地” 1、“人”的理解人,不难理解,我们大家都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说我们有自然属性,因为我们有性别、年龄、种族、肤色之分,我们还有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更具体一点,我们会感知饥饿、寒冷等等。那么,我们的这些特点与自然界的生物相比,可以说大相径庭。但不要忘了,我们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的社会属性。我们不光是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社会人。我们有各种伦理道德的束缚,受各种法律法规的约束,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构成了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劳动,创造各种财富,我们在自然人的基础上,生活在这个地理环境里,又在

34、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添加社会属性,使我们通过向地理环境,我们生活的空间的索取,创造了我们的人类社会。另外,在我们不断创造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消费,这里边有物质消费也有精神消费。因此,对于人地关系中的“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在自然人的基础上,叠加了社会人的人,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综合 2、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 因为,不管你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你都需要生产,首先满足自身要求。而且你都要消费,因为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自然人 综合人 生产者 社会人 消费者正是由于人的这种属性和特点,人类出于维持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本能,总是要与自然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李旭旦教授对人的理解下

35、了一个定义:人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这里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地理环境是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在理解“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提供给人类生存的各种必需品,是“人的生命,人类社会生存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必要的、和经常的条件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个自然地理环境简单解释一下就是由地球表层的岩石(包括各种矿物),土壤、大气、水、(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动植物等自然物质与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和地球内部热能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地理系统。这是“地”的一个自然特性。但是,有了刚才“人”的理解,相信大家不会

36、忘记,从有了人类开始,人类与环境就密不可分,从这一点来看,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没有多大差别,仅是程度和广度的不同,以前住山洞,现在住楼房;以前穿兽皮,现在穿裘皮;以前吃野菜果子,现在吃山珍海味等。但这种程度和广度的不同,也就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形成就使地理环境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是人类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劳动,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劳动成果,能更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造生存环境而有目的地组成的。他是在人们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知识程度、经济状况、劳动技能、劳动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他的存在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

37、系起着不断修正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地理环境是社会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交织的产物。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人为化了的自然地理环境。2、“地”的理解:人为化了的自然地理环境。李旭旦219页在理解了人地关系论中的“人”和“地”的含义后,对于人地关系论我们就很容易知道,人地关系论所要探讨的内容。二、理论含义1、人地关系论:人地关系论就使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种观点、思想的组成。即人地关系认识论。在这里,我还要对人地关系论进行几点说明。2、说明1、从近代现代的人地关系发展看,人地关系论是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研究的中心课题。这是对他的地位的一种肯定。2、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是属于自

38、然关系的范畴。但从地理学角度看,又有别于一般的人地关系。这是对他的范畴的一种界定,他研究的是一个综合的人对综合的地理环境的关系。3、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看,是探讨人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这里强调人文因素。人地关系并不是人文地理学一门学科独家研究的,而是许多其他自然、社会科学都要涉及的研究内容。但是,只有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这种研究在实际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人地关系的具体形式、表现程度及变化规律的探讨。在理论上,则表现在对人地相互影响和作用程度的哲学观的讨论。不论是实际的研究,还是理论上的讨论,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加深,都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人类关系的存在是人类生存及其社会

39、发展所必须的。这种关系可以集中从人类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活动两方面来考虑。三、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1、人类生产活动中人地关系的表现1)、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必须的各种物质基础,他决 定生产活动内容。任何一种生产活动,都是人类有目的地将自然界物质加工利用和转换的过程。因而,不同自然要素的组合形成不同人类生产活动的资源基础,从而影响它的内容。如:在没有矿产资源的地方不利于发展工业,在水、热、光、土壤等条件组合不佳的地区不利于发展农业等。再如辽中南地区的工业城市圈,由于鞍钢的钢、抚顺的煤、沈阳的机械、大连的港口等基本资源环境造就了这个工业圈。2)、自然环境以其提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

40、 程度。一般地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人类生产活动产生较早,经济发展较快。如:美国中西部平原地区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以其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为基础的。西德重要的鲁尔工业区是在其大量优质煤和铁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波斯湾沿岸大量而优质的石油资源使这里成为世界石油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另外,人类的起源也都是在平原地区或是河流沿岸。3)、自然环境以其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大家知道,平原适于种植业,山区宜林、草原宜牧,煤铁富积的地方易于建立钢铁基地。这种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差异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密切相关的。而且,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制约就越大。我们

41、东北平原面积广阔,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如果我们加大技术含量,到2008年奥运会时,我们就可以以优质的粮食供应北京。而北京周围的省份有很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河北避暑山庄、兵马俑等等就可以以旅游业迎接世人。再如:桂林、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他们的主导产业就是旅游业。大庆有石油就以石油为主要生产原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4)、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并不是两者之间单独的相互作用,而是要受社会环境的干预和影响。如:非洲大陆拥有许多丰富的矿产资源,许多国家也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但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的掠夺,加上本地部族冲突及落后的传统生活

42、方式(不节制人口,原始的资源破坏型生产等),其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又如中国和日本在资源的拥有上存在很大差异。从总量上看,一个地大物博,一个地狭物稀。这种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也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经济活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吃这种“地大物博”的老本,在传统文化观念(人多事业旺、不靠外援)和特定社会环境(较低的生产水平和过多的意识形态运动)影响下,经济发展成果不理想。相反,较差的自然条件给日本人造成一种发展的危机感,促成一种对外开放,思想活跃,不断创新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5)、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而且以负影响为主,集中表现在导致资

43、源数量减少和资源环境质量下降两方面。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对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破坏所致,资源环境质量下降是指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大气、水、土壤和各种城市污染及自然环境总体质量的恶化。2、人类生活中的人地关系表现1)、不同环境中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2)、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3)、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意义1、人地关系是一种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现象。2、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和人文地理学有关,是不可避免的。3、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透彻性影响到人类的活动,可以指导人类行为。4、学习人地关系论是达到地理学统一的一个桥梁,

44、第二节 人地关系论的各种观点人地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在古代就已开始。一、人地关系论的形成1、我国:49在中国,周易,“仰以观於天文,伏以察於地理”的论点。先秦著作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质,民生期间异俗”,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顺天地,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具有人类对自然应该合理利用的思想。普鲁士2、国外: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开始就出现了有关人地相关思想的论著。其中以古希腊的希波革拉底的论空气水和地方为代表是最早较明确地讨论人地关系的论著。书40页。这里提出了环境对于人的性

45、格、生活习惯、物产资源的影响。此后,有不少人地关系的论述,但不久,神学代替了一切。到19世纪后期,特别是李特尔创立人文地理学后,学者们开始有目的研究人地关系,并将此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文地理学在西方、前苏联和我国有不同的发展经历,特别是建国后的30年,我们受前苏联影响严重,很多书籍是从三方面去探讨,以划分资产阶级科学和无产阶级科学。现在,我以洪堡的三原则中的第一原则:因果原则为原则,从因果观和非因果观的角度探讨不同流派的人地关系论。(一)因果观的人地观因果原则:合理的对地球上各种事物和各种现象作互为因果的推断。因果观的人地关系论其特点是就某种要素和现实结果进行分析,作出互为因果的推

46、断。1、地理环境决定论:1)、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总的发展方向,它影响人类的思想气质、社会组织等。地理环境对人类的体质、社会的发展等有决定的作用。2)、代表人物:孟德斯鸠 拉采尔 辛普尔 亨丁顿71页论法的精神对各种地理要素与政治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提出各种推论。3)评价:肯定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先进性;反对神权、反封建,具有进步性;混淆自然与人类的演化规律,有一定的盲目性。片面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否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唯物的,因果观的(必然的)人地观。认为环境决定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等,是错误的。2、人地相关论:(可能论、或然论)1)核心思想:世界并无必然,环境为人类发展

47、提供多种可能 (可能论),他们是否能为人类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或者地对人有影响,或者人对地有影响(或然论)。两者是互为因果关系,但人是积极的因素。(人可以战胜自然)2)代表人物:白兰士 白吕纳3)评价:研究的重心由自然转向了人类社会 对人地关系用心理因素来解释 把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同生物变化等同起来 基本上较客观的反映了人地关系,纠正了环境决定论 的错误。 过于强调人类的心理因素。 第三节 人地关系的实质思考题:1.人地关系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 2.简述你对环境决定论的认识第五章 区位论第一节 区位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一、区位论的基本概念二、区位论的分类三、研究区位论的意义第二节 区位论的产生和发展一、早期区位论思想的产生二、静态区位论的研究三、动态区位论的研究和现代区位论的新发展第三节 区位论的主要理论一、城市区位论二、市场与消费区位论三、行为区位论思考题:论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第六章 行为论第一节 行为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第二节 行为论的发展一、基本概念二、发展概况三、主要流派第三节 行为论研究的基本课题一、基本理论问题二、行为决策的研究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