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风情 84 黄心诺.ppt_第1页
西关风情 84 黄心诺.ppt_第2页
西关风情 84 黄心诺.ppt_第3页
西关风情 84 黄心诺.ppt_第4页
西关风情 84 黄心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刚刚看的图片就是广州的著名民居西关大屋。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西关大屋吧!,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是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西关大屋,西关大屋的门廊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角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角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

2、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门廊,又叫神厅,是全屋的“心脏”,是主要的一个厅堂。这个厅屋脊最高,面积最大,建筑装饰工艺最为讲究,气氛也最为庄严。是大家庭聚集、拜祭祖先、决议家庭大事和接待特别重要宾客的地方。,正厅,过去天井多为方形,特别是门官厅、轿厅和正厅之间的天井更强调要方正。天井里的去水孔,常雕成金线形状,这与过去相信“水为财”有关,同时兼有隔栅的功能。,天井,楼梯,古式大屋全部用木楼梯,总步级取单不取双。走道回廊展出关于荔湾衣、住、玩等方面的民俗。,书房,作为主人读书、教子的地方,摆设有文房四宝、书籍、古玩等,高雅别致。前面往往有一个清静幽雅的小庭院,内部种植各种名贵的花草树木,多栽植在

3、1米左右高的转砌花基上,有意让植株的枝叶能尽快的伸出窗外,以接受更多的阳光和美化环境。这种场景的布局显得“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在离开西关大屋之前,再来欣赏一些美图吧!,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来到西关还有一个特色建筑不得不提,那就是,骑楼,1、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 2、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 以商业活动为主,表现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 维; 3、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

4、合璧,多元共存 的独特风貌; 4、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成 功利用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走在骑楼下, 自在闲适,温馨亲近,清洁整齐,透出良好的人际关系;,骑楼的优点:,下一站。,西关美食,又称荷包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荷叶碧绿,饭团松散,饭粒软润而爽鲜,有荷叶的清香。饭馅鲜滑柔软,色泽鲜明,是广东具有特色的饭点。,制作荷叶饭饭,1)荷叶饭,色香味俱全的荷叶饭,老师提问:为什么会用荷叶来包饭而不是别的叶子呢?,根据广州的气温和荷花的生长环境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呢?,由图片可知广州的天气夏季属于高温多雨,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十摄氏度。而荷花是喜温植物,一般

5、810开始萌芽,14藕鞭开始伸长。栽植时要求温度在13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或造成烂苗。1821时荷花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22以上。荷花非常耐高温,40以上对其也无大碍。所以西关的老街坊有充足的荷叶去做美味的荷叶饭啦,虾饺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又叫广东虾饺、广式虾饺。以一层澄面皮包着一至两只虾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现在流行的是独虾虾饺。优质美味的虾饺一定要皮薄而软,如果饺皮是半透明则更佳;虾要爽口弹牙,饺内有少量汁液,全只饺要够热则为最佳。,2)虾饺,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拉粉、卷粉、 猪肠粉(因形似猪肠)

6、。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3)肠粉,4)艇仔粥,艇仔粥是一种广东粥品。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湾河面经营。此品集多种原料之长,多而不杂,爽脆软滑,鲜甜香美,适合众人口味。,科普:,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 艇仔粥 ”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广州话俗称“艇仔”)专门供应“艇仔粥”,故称“荔湾

7、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 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艇仔粥名字的由来=V=,马蹄糕是一种广东小吃。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此品以广州市泮溪酒家的为最有名。因其所处的泮圹是盛产马蹄的地方。所产的马蹄粉,粉质细腻,结晶体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种点心、小吃。以它做成的马蹄糕,是泮溪酒家的传统名食,四季皆宜。,5)马蹄糕,吃完那么多美食,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西关特有风俗,1)“拜七姐”,清初、民国时广州的“七娘会”

8、很兴盛,民间多称“拜七姐”。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各西关小姐纷纷在七夕之夜把自己最拿手的女红巧物摆设出来,一显手艺。 七夕之夜,西关女儿们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精心打扮后,女儿们就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2)拜水神诞,西关历史上是河涌纵横之地,乡民常与水打交道,有时还发生水灾或行船遇难等事故。因此,在民俗意识上认为

9、水有灵性,有神主宰。所以,他们多信奉水神并建庙宇祀之。著名的有南海西庙、仁威庙、三官古庙等。南海西庙位于今文昌路的广州酒家北斜向附近,与东庙一样供奉南海神。后来,西庙毁,此俗便转为拜祭别的水神。荔湾区供奉水神 的习俗保留至今的只有仁威庙,它座落在泮塘乡(今龙津西路庙前街)供奉的是玄武帝君,是北方太阴之神,为龟蛇合体形象。因为北方是水位,玄武帝司水,故称之为北帝或水神。并于农历三月三日为庙诞。,图为仁武庙牌坊,以往西关嫁女,大妗姐在新娘出嫁前一个星期,须挑着饼担走亲戚大妗姐除了在出嫁当天陪伴新娘外,还要在此前一个星期内向新娘的亲友派饼。这位老伯说,过去的婚 嫁很讲究礼仪,昔日,西关流行用花轿接新

10、娘,在到男家门前,男方要踢轿门,然后背着女 方跨过火盆, 取意“去掉霉气”。在泮塘、南岸一带,还流行在婚礼仪式上比赛用顺口溜等简体诗的形式唱咏。在新娘进门3天后,男家得还礼,这礼是鸡和烧猪,因此就有了鸡笼担和烧猪担。 归纳起来可分两类:一类是婚嫁用品,包括饼担、鸡笼担、西关小姐考究的化妆盒、时髦的挂包、小巧的暖水炉、美丽的衣裙、彩绘的油纸伞等。 另一类是日常用品,反映西关人家的衣食住行。展厅墙上挂着遮风挡雨的蓑衣和斗笠,角落里放着米桶、茶水器等,还有桌椅、书箱、马桶等。,3)婚嫁篇,4)西关小姐,晚清时,广州的女性一年也有几次可以“抛头露面”的机会,如人日游花地,乞巧节游石门等,在这人流之中,西关小姐以其新颖的装束和高雅的气质闪现其间,特别令人瞩目。她们打扮入时,锦心绣口,与同窗好友结伴而行,形成了一道动人心魄的风景线。于是,“西关小姐”一语叫起来了 在广州一些老人家的心目中,西关小姐是指住在西关大屋这种豪宅里的大富人家的千金小姐,后来坊间把所有住在西关的女子,都叫作西关小姐,相传住这儿的女子有家教,守妇道,有大家闺秀风范,是广州男人对太太标准的梦想。,西关人家朴实,民性善良,其习俗虽然经历了很多年,但还是一直承继古风传统,积下一薄流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