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标版 历史 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题组一古代中国的农业 1.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垄作法;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3.西汉发明犁地工具耦犁和播种工具耧车;唐代出现曲辕犁。,4.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5.商周时

2、代实行井田制,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主,北魏至唐朝前期曾实行带有土地国有性质的均田制。 6.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政府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小农破产,是使中国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7.古代中国农业的经营模式是小农经济,它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8.小农经济就是自然经济。() 9.自然经济下农民生活很富足。(),题组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模式包括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其中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其生

3、 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3.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产品投放市场,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 4.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 时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5.中国在东汉时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

4、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 国”;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7.官营手工业在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就是家庭手工业,一直 处于次要地位。(),题组一古代中国的农业 1.史记货殖列传记述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期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这表明() A.铁制工具应用广泛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答案A由材料中“战国和

5、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可以看出,铁器 需求量大,利润高,故A项正确。,2.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消费结构B.市场意识C.小农思想D.节俭习惯 答案C题干材料体现了小农思想,故C项正确;“养牛为种田”是发展 农业,与消费结构不符,故A项错误;题中没有体现商品交换,故B项错误;节俭习惯不是题干反映的本质问题,故D项错误。,3.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B.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

6、,头白不出门”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 答案B“千耦其耘”是指奴隶们集体耕种,故A项错误;“还庐树桑, 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说明农家注重农作物的栽培和牲畜的饲养,是典型的精耕细作的表现,故B项正确;“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故C项错误;“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 名为雇工”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租佃关系,故D项错误。,4.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地租普遍上涨,与其直接相关的是() A.外国资本掠夺B.民族资本兴起 C.人地矛盾突出D.城市化发展

7、 答案C雍正17231735年在位,乾隆17361795年在位。他们在位时 期,属于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由于长期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人口急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严重起来。故C项与地租普遍上涨的现象直接相关。A项的现象发生于鸦片战争以后。B项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错误,城市化与地租普遍上涨无直接关系。,题组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铁技术的进步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答案C解答本题要把握时间信息与木工工具的材质。锯子、刨子等 木工器

8、械的主要材质都是铁,故应是得益于冶金技术的进步,C项正确。,6.唐代诗人元稹织妇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对诗中所述社会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官方保护手工业技术的沿袭 B.政府禁止男方到女方家落户 C.手工技术传男不传女陋习的形成 D.唐朝由盛转衰 答案A官府为保护“挑纹”(丝织技术)的沿袭而耽误了女孩的婚姻, 故A项解读正确。,7.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

9、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答案B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以看出 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故B项正确;A项与题意相反;材料只反映了亳州出的轻纱比较有名,不能表明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中心,故C项错误。D 项并非题干材料主旨。,8.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1435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 A.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低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 答案D“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原因在于官营手 工业管理方式落后,故D项正确;官营手工业有国家政权的支持

10、,技术领先,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政府仍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一、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三大特点和影响 1.特点 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产模式;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脆弱性: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经营和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重难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2.影响 (1)积极影响: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由于小

11、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状态,小农经济的牢固存在不利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命题视角高考对古代中国农业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的特点和土地制度及其经营方式的演变上。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高考试题往往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归纳出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如精耕细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受制于自然条件等;此外还考查古代统治者的农本思想。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及其经营方式的演变:如考查对均田制的理解;土地兼并及其给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12、,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关系如下图所示:,解题关键准确把握均田制下永业田不得买卖的规定。 解析唐代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根据材料中“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可知均田制受到破坏,故C项正确。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D两项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 答案C,典例1(2014广东文综,13,4分)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

13、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命题立意本题以唐代的诏令作为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中国古代的均田制,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1-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表现在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佛教的广泛传播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再加 之小农经济在古代中国

14、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B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愚民政策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均与“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无关,故A、C、D三项错误。,1-2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 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 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 答案C 解析材料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本业,而铁器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人们纷纷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可见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故

15、C项正确;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农业开始成为 “天下之大业”是在铁器的使用之前,故B项错误;D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二、 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 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紧密

16、结合,受农业生产的制约。,重难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命题视角高考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考查,主要包括其经营形态、发展特点,以及冶铁、制瓷和棉纺织业等生产部门的成就。 (1)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的三种模式分别代表着小农经济(家庭手工业)、官营经济(官营手工业)、商品经济(私营手工业),高考试题一般将其与农业、商业综合考查,要求认识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 (2)古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生产曾经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高考对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的考查主要是要求考生认识不同时期产品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深受

17、海外欢迎和赞赏的三大原因: (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和色泽美于一体,深受海外欢迎。 (2)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典例2(2014浙江文综,13,4分)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命题立意本题以学者对“China”含义的理解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史学 研究方法及史学素养。 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关于史学研究及史料运用的基本方法。,解析“China”是表示中国的英文单词,针对这一单词的具体历史含义 的研究,应从这一单词出现的历史背景去考究,故D项正确。“China”这一文化单词很难通过考古研究去考证,A项错误。B、C两项所反映的研究方法不如D项得出的结论可靠。 答案D,2-1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市街巷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