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物质基础2营养与健康.ppt_第1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2营养与健康.ppt_第2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2营养与健康.ppt_第3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2营养与健康.ppt_第4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2营养与健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体的主要生物分子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核酸 营养与健康,7 营养与健康,概念:,消化(digestion):把摄入的食物经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分解,最后成为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吸收(absorption):简单的小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人的消化系统,消化管的组成,消化腺的组成,消化液,成分: 水、各种电解质、有机物(消化酶、粘液等) 功能: 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 改变消化道内的pH,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 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通过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

2、保护消化道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伤。,7.1 口腔,(通过牙齿和舌的搅拌)对食物进行机械切割,使:食物 食团。,(1)咀嚼运动,性质:无色无味,近中性、低渗 作用: 湿润、清洁保护和化学消化 化学消化,(2)唾液分泌,分泌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3)吞咽:,咀嚼和吞咽不全是随意活动,也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食管出现的一种收缩波(蠕动),延食管从口腔向胃的方向移动。,7.2 食管:连接胃和口腔,输送食物,7.3 胃:,贮存并消化部分食物,7.3 胃:,刚进入胃腔的食团一层层堆叠在胃中,未与胃液混合时,唾液淀粉酶将淀粉麦芽糖; 胃液与至混合后,唾液淀粉酶失活。,胃液的组成和性状

3、:,浅黄色,有黏性 酸性极强,pH约1.61.8 成分:水、有机物(主要为黏蛋白及胃蛋白酶),无机物(KCl、NaCl等),胃液的组成和性状:,其中的酶类: 胃蛋白酶:蛋白质蛋白胨 凝乳酶(仅小牛第四胃中有):酪蛋白副酪蛋白 酯酶:作用极微,胃液的组成和性状:,其中的HCl: 消化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 水解蔗糖 消毒:防止胃中的发酵及细菌活动,胃的扩张刺激胃体上感受器,促使胃蠕动增强:蠕动波从胃体向下推移,越来越强,至幽门达最强。 幽门部的蠕动收缩将少量食糜挤进十二指肠,大部分食糜挤回胃窦,从而控制食糜进入小肠的速率使达到充分消化。,胃的运动:,食团食糜,胃粘膜屏障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作用

4、:润滑食物,保护胃粘膜 胃粘膜壁细胞分泌内因子,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胃的屏障:,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7.4 小肠,食糜在小肠内停留3-8小时,在同时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消化和小肠运动的机械作用后,变成小分子物质而被小肠吸收。 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则进入大肠。,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1) 小肠最长,长约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2)小肠内有各种来源的消化液,性状: 无色透明、无味碱性液体 成分: 水、碳酸氢盐、多种离子、多种消化酶,A. 胰液,胰液的无机成分

5、和作用: NaHCO3 :中和胃酸、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pH。,胰液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糖酶类:淀粉酶、蔗糖酶、乳糖酶 脂酶类:胰脂酶、磷脂酶 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原、胰凝乳酶原、羧肽酶 核酸酶类:RNA酶、DNA酶 .,胰液中含有水解三大类主要营养物的消化酶,因而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B. 肠液,两种: 在十二指肠近幽门处分泌,量多,含酶丰富; 在小肠各部都可分泌,量少,仅含淀粉酶及肠激酶。,性状:略呈碱性,pH约7.7 组成:水分,有机物(蛋白质及酶类)、无机物等(主要为NaHCO3及NaCl),酶类: 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 酯酶:中性酯酶

6、,磷脂酰胆碱酶、氨肽酶 核酸酶:多核苷酸酶、核苷酸酶、核苷酶,C. 胆汁,肝细胞胆汁肝管胆总管 十二指肠 胆囊管胆囊,(肝胆汁),(胆囊胆汁),胆囊的功能: 胆囊舒张:容纳胆汁 胆囊收缩:胆汁流入十二指肠,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味苦,黄绿色或金黄色, 偏碱性 成分: 无机物:H2O、 HCO3- 、Na+、K+、Cl- 有机物: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酸、磷脂酰胆碱、黏蛋白等,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与消化功能有关的是胆盐。,(3)小肠具有多种运动形式,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分节运动:指以环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蠕动波:慢速,0.52cm/s,短距离推动食糜经过小肠。 蠕动冲:快速,20

7、25cm/s,远距离推送,可将有刺激的物质快速排除小肠。,(4)小肠具有特殊结构有利于吸收,环形皱褶 绒毛 微绒毛,绒毛,微绒毛,环形皱褶,小肠上皮仅单层细胞结构 上皮下即是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7.5 回盲瓣,小肠中的食糜经消化吸收后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 回盲瓣能抵 抗50-60cm水 柱反向压力。,7.6 大肠,直肠,吸收水和各种电解质(主要在结肠上半段); 贮存和排除粪便(主要在结肠下半段)。,大肠内细菌的作用:,肠道常居菌种: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发酵:细菌对糖和脂肪的分解 腐败: 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 细菌还能利用食物残渣合成Vit.B复合物和Vit.K。,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类似分节

8、运动的混合型运动:以利水分和电解质的充分吸收。 集团运动:横结肠和降结肠发生长约20cm的收缩,将粪便压缩成团块并推向下部,以利排便(反射活动)。,7.7 吸收,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1)水的吸收:主要靠渗透作用被动吸收 (2)无机盐的吸收 钠的吸收:与糖和氨基酸一起协同转运 钙的吸收:水溶液状态,维生素D、胃酸、脂肪酸促进吸收。 铁的吸收:高铁 亚铁,维生素c,(3)糖的吸收(单糖) 载体+2Na+1单糖 血液,(4)蛋白质的吸收,载体+氨基酸+Na+ 三种不同的氨基酸载体系统 大部分吸收入血液,(5)脂肪的吸收,甘油:溶解后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入血液 短、中链脂肪酸:扩散入小肠上皮

9、细胞入血液 长链脂肪酸 甘油一酯 胆固醇酯 磷脂,胆盐(乳化)可溶微滴扩散入小肠上皮细胞入淋巴,脂肪的运输途径以淋巴为主,(6)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扩散方式 脂溶性-与脂类相似,通过淋巴进入血液 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在回肠末端被吸收,7.8 营养,营养: 食物与正常生理的关系,也就是饮食中的营养素与个体正常发育及保健的关系。,7.8 营养,营养素: 食物的组分。 食物中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水、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常见食物成分表:,每百克食物所含的成分,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化学能,人体能量转换图解,能量输入=能量输出

10、+能量贮存,各种营养素:,(1)糖类: 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构建细胞的成分。 人体所需的能至少有一半来自糖类。但不能说糖类是不可代替的供能者,我们完全可以从蛋白质和脂肪取得所需的能量。,(2)脂类: 脂肪是主要的最高效的储能物质,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 磷脂和固醇构建生物膜、合成某些激素; 亚油酸和亚麻油酸参与免疫、视觉功能、细胞膜的形成和某些激素生成。,(3)蛋白质,建造和修复人体的原料 身体的成分每天都在更新,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补充。 所需量: 成人每人每天需要0.67-1g蛋白质/Kg体重 1-3岁幼儿需要2g蛋白质/Kg体重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增加20g-30g蛋白质/天,必需

11、氨基酸,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 共有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不完全蛋白质:不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动物蛋白为完全蛋白质,某些植物蛋白为不完全蛋白质。,氮平衡:,从食物中摄入的N量与排泄物排出的N量的相对关系。 等N平衡:摄入N量=排出N量 负N平衡:摄入N量排出N量,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指由食物摄入的总N量在身体内存留的百分数。 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 (摄入总N量-排出总N量)/摄入总N量100% = 存留N量/吸收N量10

12、0%,完全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较高; 生理价值较低的蛋白质与另一种蛋白质搭配食用,其生理价值可以增高,(4)维生素:,生命活动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起调节代谢的作用(辅酶的重要组分),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特点:外源性、微量性、调节性、特异性 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 维A:夜盲症,上皮角质化 维B1:脚气病 维C:坏血病 维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某些维生素摄入过量有毒性: 如:VA、VD,每100克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5)多种矿物质:,必需矿物质:必须由饮食供应,对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和生殖有重要作用的无机物。 常量元素:Ca、P、K、S、Na

13、、Cl、Mg 微量元素:Fe、Zn、Se、Mn、Cu、I、Mo、Cr、F、Si、Ni、Xn等。,组成结构 影响酶活性 调节生理作用 调节酸碱平衡 调节神经肌肉敏感性 ,营养过剩的危害,过度肥胖:肥胖症,体重超过正常的20%,是身体过度蓄积脂肪的一种病态。 原因:食用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和饮料,体力活动太少。 危害:易造成动脉硬化、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等。,过度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 BMI=体重(kg)/ (身高m)2,轻体重:BMI18.5 健康体重:18.5=BMI24 超重:24=BMI28 肥胖:28=BMI 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我国居民的膳食原则(2007):,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