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突变和转座 作为一种能决定生命状态存在和延续的生物大分子,DNA在遗传过程中必需保持高度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而且这种性能是细胞中任何一种分子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尽管如此,在DNA复制过程中,仍难免会存在少量未被校正的差错。,此外,DNA还会受到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损伤。这些差错和损伤如果不被修复,将会产生严重的细胞学后果,因为DNA分子本身是无法替代的,一个细胞通常只有1-2套基因组DNA,而不像蛋白质和RNA分子那样,能利用DNA中的遗传信息不断产生新的分子来替代受损伤的分子。 所以,维护DNA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对生物细胞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漫
2、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生物体不仅演化出能纠正复制错误的“校正”系统,而且在细胞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DNA修复系统,能对各种DNA的损伤进行修复,恢复DNA正常的超螺旋结构,以保持每个世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极少数不能修复的DNA损伤将会导致基因的突变,其中一部分突变将有利于物种的进化,而另一部分突变将导致细胞发生变异和死亡。,一、DNA的损伤 由自发的或环境的因素引起DNA一级结构的任何异常的改变称为DNA的损伤。 常见的DNA的损伤包括碱基脱落、碱基修饰、交联,链的断裂,重组等。,两个概念: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由于正常的细胞活动,或细胞与环境的随机相互作用,这
3、些过程所引起的生物DNA序列的改变。 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特定的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的DNA序列改变。 Note: 所有突变都包含DNA序列的改变;,(一)引起DNA损伤的因素: 1自发因素: 1)脱嘌呤和脱嘧啶 在生理条件下,DNA分子通过自发水解经常发生脱嘧啶和脱嘌呤反应,使嘌呤碱和嘧啶碱从DNA分子的脱氧核糖-磷酸骨架上脱落下来。 例如,在腺嘌呤和鸟嘌呤的N-9及脱氧核糖C-1之间的N-糖苷键常发生自发水解反应而断裂,从而失去嘌呤碱基,使该嘌呤碱基所编码的遗传信息丢失。,Lindahl估计,一个哺乳动物细胞在37条件下,20小时内通过自发水解可从DNA链上脱落约
4、10000个嘌呤碱和500个嘧啶碱。 在一个长寿命的非复制的哺乳动物细胞(如人的神经细胞)的整个生活中自发脱嘌呤数约为108个嘌呤碱,它们占细胞DNA中总嘌呤数的3%。 每个细胞每小时脱去的嘌呤碱和嘧啶碱分别约为580个和29个。自发脱嘧啶反应一般频率很低。,2)碱基的脱氨基作用 碱基中的胞嘧啶(C)、腺嘌呤(A)和鸟嘌呤(G)都含有环外氨基,氨基有时会自发脱落,从而使胞嘧啶变为尿嘧啶(U),腺嘌呤变为次黄嘌呤(I), 鸟嘌呤变为黄嘌呤(X)。 这些脱氨基产物的配对性质与原来的碱基不同,即U与A配对,I和X均与C配对。 而且DNA复制时,它们将会在子链中产生错误而导致DNA损伤。,例如,胞嘧啶
5、自发水解脱氨变成尿嘧啶后,如果未被修复,产生的尿嘧啶会在接下来的复制中与腺嘌呤配对,从而产生点突变。 DNA分子以这种方式产生尿嘧啶很可能就是DNA含有胸腺嘧啶而不是尿嘧啶的原因。因为这样可使DNA分子中发现的任何尿嘧啶,均可被一种称为尿嘧啶DNA糖化酶所切除,并由胞嘧啶所替代。 胞嘧啶自发脱氨基成为尿嘧啶的频率估计约为每小时每个细胞8次,即每天每个细胞192次。,3)碱基的互变异构 DNA中的四个碱基都可能自发地使氢原子改变位置而产生互变异构体,从而使碱基的配对形式发生改变。如腺嘌呤的稀有互变异构体与胞嘧啶配对,胸腺嘧啶的稀有互变异构体与鸟嘌呤配对。 当DNA复制时,如果模板链上存在着这样形
6、式的互变异构体,在子链上就可以产生错误,造成DNA损伤。 例如稀有碱基腺嘌呤和胞嘧啶,或稀有碱基胸腺嘧啶与鸟嘌呤形成氢键,便可导致下一世代中G-C配对取代A-T配对。,4)细胞正常代谢产物对DNA的损伤 在所有需氧细胞中,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副产物超氧阴离子(O2-)和H2O2非常活跃,由于这些超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及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氧的存在,导致DNA在正常条件下发生氧化损伤。这些自由基可在许多位点上攻击DNA,产生一系列特性变化了的氧化产物,如8-氧化鸟嘌呤,2-氧化腺嘌呤和5-羟甲基尿嘧啶等。,而且电离辐射引起水分解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会提高这些氧化产物的水平。氧自由基对DNA的损伤
7、是由金属离子,尤其是铁离子所介导的,因此,螯合剂、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增强,都能降低氧自由基的毒性。,此外,葡萄糖和6-磷酸葡萄糖,可能还有其他的糖分子也能和DNA反应,产生明显的结构和生物学改变,这些改变的累积可导致细胞老化。 除上述自发性损伤外,DNA分子还会自发产生单链断裂、链间交联和形成一些甲基加合物等。,2物理因素: 由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等引起的DNA损伤。其中,X射线和电离辐射常常引起DNA链的断裂,而紫外线常常引起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如TT,TC,CC等二聚体。这些嘧啶二聚体由于形成了共价键连接的环丁烷结构,因而会引起复制障碍。,紫外线(
8、UV)照射引起的DNA损伤主要是形成嘧啶二聚体。 电离辐射对DNA的损伤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种途径。 直接效应指辐射对DNA直接沉积能量,并引起理化改变; 间接效应是指电离辐射在DNA周围环境的其它成分上沉积能量,而引起DNA分子的变化。 电离辐射的结果可以引起DNA的碱基损伤、链断裂以及DNA的交联。,3化学因素: (1)脱氨剂:如亚硝酸与亚硝酸盐,可加速C脱氨基生成U,A脱氨基生成I。 亚硝酸盐能使C脱氨变成U,经过复制就可使DNA上的G-C变成A-T对。,(2)烷基化剂:这是一类带有活性烷基的化合物,可提供甲基或其他烷基,引起碱基或磷酸基的烷基化,甚至可引起邻近碱基的交联。 硫酸二甲酯
9、、甲烷磺酸甲酯(MMS)等烷化剂可将烷基加到嘌呤或嘧啶的N或O上使碱基烷基化。 鸟嘌呤的N7和腺嘌呤的N3最容易受攻击,形成m7G和m3A烷基化的嘌呤碱基,导致复制时碱基错配。例如鸟嘌呤N7被烷化后会与T配对,结果会使G-C转变成A-T。,(3)DNA加合剂:如苯并芘,在体内代谢后生成四羟苯并芘,与嘌呤共价结合引起损伤。 黄曲霉素B、1,2-乙酰-氨基芴、苯并芘、吖啶等可插入碱基序列,引起移码。 (4)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5-氟尿嘧啶(5-FU)、2-氨基腺嘌呤(2-AP)等。它们的结构与碱基相似,进入细胞能替代正常的碱基参入到DNA链中而干扰DNA复制合成。如5-BU与T结
10、构相似,在酮式结构时与A配对;它更易成为烯醇式结构与G配对,在DNA复制时导致A-T转换为G-C。,(5)断链剂:如过氧化物,含巯基化合物等,可引起DNA链的断裂。 氧自由基伤害细胞代谢副产物O2-、H2O2等会造成碱基损伤,产生胸腺嘧啶乙二醇、羟甲基尿嘧啶等碱基修饰物,引起碱基配对错误。,4.复制中的损伤 复制中的损伤指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时发生的误差再经过DNA聚合酶“校读”和单链结合蛋白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仍然存在的DNA损伤。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复制过程中的错配率为1010左右。 影响复制过程诸因素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错配率就会增高,如DNA本身功能和底物的改变,二价阳离子的改变等。,二、
11、DNA损伤的修复 为了保证遗传信息的高度稳定性,生物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多步骤的修复机制。 人们对DNA的修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多种修复途径,如能纠正复制错误的尿嘧啶N糖基修复酶系统和错配修复系统,以及能修复环境因素和体内化学物质造成DNA分子损伤的光复活修复系统、切除修复系统、重组修复系统和SOS修复系统等。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其损伤修复的重要基础,因为DNA的互补双链可保证其一股链上的损伤被切除后,能从另一股链上获得修复所需要的信息。,(一)直接修复: 1光复活: (light repairing): 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作用。光复活能够修复任何嘧啶二聚
12、体的损伤。其修复过程为:光复活酶(photo-lyase)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在300600nm可见光照射下,酶获得能量,将嘧啶二聚体的丁酰环打开,使之完全修复光复活酶从DNA上解离。,2断裂链的重接: DNA断裂形成的缺口,可以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直接进行连接而封闭缺口。 3直接插入嘌呤 当DNA链上的嘌呤碱基受到损伤时,常会被糖苷酶水解脱落生成无嘌呤位点(apurinic site, AP位点)。近年来人们发现一种酶能对这种损伤进行直接修复,这种酶被称为DNA嘌呤插入酶(insertase)。 此酶首先与无嘌呤位点相结合,并在K 存在下催化游离的嘌呤碱基或脱氧核苷与DNA
13、无嘌呤部位形成糖苷键。,而且插入酶所插入的碱基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例如,在双链DNA中与C相对应的AP位点上,插入酶只催化G插入,而在与T相对应的AP位点上,插入酶只催化A 插入。 插入酶的这种专一性保证了遗传信息的正确修复和遗传的稳定性,而且嘌呤插入酶的存在预示着很可能还存在一种能催化嘧啶碱基直接插入到DNA链中嘧啶缺失位点的酶。,4烷基转移修复 在转甲基酶的催化下,将DNA上的被修饰的甲基去除。此时,转甲基酶自身被甲基化而失活。,(二)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ing): 这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机制,可适用于多种DNA损伤的修复。该修复机制可以分别由两种不同的酶来发动,一种是
14、核酸内切酶,另一种是DNA糖苷酶。,(三)、错配修复 DNA复制是一个高保真过程,但其正确性毕竟不是绝对的,复制产物中仍会存在少数未被校出的错配碱基。 通过对错配碱基的修复将使复制的精确性提高102-103倍。现已在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中都发现了错配修复系统。 复制错配中的错配碱基存在于新合成的子代链中,错配修复是按模板的遗传信息来修复错配碱基的。,因此,该修复系统必须有一种能在复制叉通过之后识别模板链与新合成 DNA链的机制,以保证只从新合成的DNA链中去除错配碱基。 在大肠杆菌中主要通过对模板链的甲基化来区分新合成的DNA链。大肠杆菌中存在一种Dam甲基化酶,它通常首先对DNA模板链的
15、5- GATC序列中腺嘌呤的N6位置进行甲基化,当复制完成后,在短暂的时间内(几秒或几分钟),只有模板链是甲基化的,而新合成的链是非甲基化的。,正是子代DNA链中的这种暂时半甲基化,可以作为一种链的识别标志,以区别模板链和新合成的链,从而使存在于GATC序列附近的复制错配将按亲代链为模板进行修复。 几分钟后新合成链也将在Dam甲基化酶作用下被甲基化,从而成为全甲基化DNA。一旦两条链都被甲基化,这种错配修复过程几乎不再发生。 由于甲基化DNA成为识别模板链和新合成链的基础,且错配修复发生在GATC的邻近处,故这种修复也称为甲基指导的错配修复(methyl-directed mismatch r
16、epair)。,错配修复可以纠正几乎所有的错配。此外对于插入或删除引起的DNA遗传信息的改变也有作用。 错配修复是以底物链上的信息为模板进行的,因此这个系统有区分底物链和新合成链的机制,细胞通过识别DNA链的甲基化状态来区分底物链和新合成的链。 整个修复过程可以分为识别、切除和修补等步骤。,(四)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ing): 这是DNA的复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有差错的修复方式。,DNA的重组修复,(五)SOS修复: 这是一种在DNA分子受到较大范围损伤并且使复制受到抑制时出现的修复机制,以SOS借喻细胞处于危急状态。 DNA分子受到长片段高密度损伤,使DNA复制
17、过程在损伤部位受到抑制。 损伤诱导一种特异性较低的新的DNA聚合酶,以及重组酶等的产生。 由这些特异性较低的酶继续催化损伤部位DNA的复制,复制完成后,保留许多错误的碱基,从而造成突变。,三、 基因突变与生物进化 突变是在DNA分子碱基序列水平上所发生的一种永久性、可遗传的变化,它是与遗传保守性相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自然现象。生物进化始于基因突变(mutation),并通过基因突变的积累和遗传导致生物种属的演化。,(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碱基序列发生改变的基因我们称之为突变基因(mutant gene)。 携带突变基因的生物个体或群体或株系通常称为突变体(mutant)。 基因没有发生变化而表现
18、正常的生物个体则称为野生型(wild type)。 突变及其在机体中的后效也可用基因型(gene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两个术语来表述,基因型用于描述突变及其所处基因;表现型用于描述突变在机体中的后果。,此外,按照突变生成的过程可将突变分为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简称诱变)两种类型。 由于自然界中突变剂的作用或由于偶然的复制错误而产生的突变都属于自发突变。由于人们使用突变剂处理生物体而产生突变则是诱变。 从不同角度看,基因突变可以分为许多相互联系的类别。目前人们最了解和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主要有以下两类:,1
19、、碱基置换突变 指基因中一个或少数几个碱基被替代的突变。最简单的碱基置换突变是点突变,即DNA序列上单个碱基的改变。 如前述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人的血红蛋白中,链第6为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其编码链DNA序列中的谷氨酸密码子GAG被置换为缬氨酸密码子GTG,两者之间仅发生了一个碱基的改变。,点突变如果是嘌呤与嘌呤之间,嘧啶与嘧啶之间发生互换,称之为转换(transversion);如果是嘌呤与嘧啶之间发生互换,称之为颠换(transition)。 此外,点突变的表型效应是多样化的,根据点突变发生的性质和部位的不同,可进一步将其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同义突变(cosense mutation)
20、:也称沉寂或沉默突变(silent mutation)。由于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即同一氨基酸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密码子编码,而且同义密码间通常只有第3位碱基不同。 如果点突变发生在第3位碱基位置,那么它就不会影响掺进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这也就是在某些情况下,DNA编码序列中碱基的取代虽然导致了某一密码子的改变,但所编码的氨基酸并未改变的原因。,换言之,同义突变不会造成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但可形成基因多态性。除此之外,如果突变发生在DNA的非编码区或非调节区,则该突变也将是沉默突变,而且群体中许多沉默及非致死突变的积累会产生遗传多态性,即在“正常” DNA及其蛋白质序列中可接受的变异。,2)、错义
21、突变(missense mutation):基因编码序列中碱基的置换如果发生在密码子的第1或第2位碱基上,导致某密码子改变,并编码另一种氨基酸,则是错义突变。 错义突变有可导致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也可能仅有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而对其功能影响甚微。因为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耐受其氨基酸序列中某些非活性必需氨基酸的改变,特别是密码子的改变,,当碱基变化导致两种性质相近的氨基酸发生替换时,如密码子CTT变为ATT,导致亮氨酸残基被异亮氨酸残基所取代,往往可使蛋白质活性不受影响。 但是,如果蛋白质结构或功能活性的关键部位发生了氨基酸的改变,则极有可能产生突变体或造成致死性后果。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就是典型
22、实例。,3)、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指基因编码序列中碱基置换使氨基酸密码子转变为终止密码子的突变。 这种突变可导致mRNA的转录及翻译过程提前终止,产生比原肽链截短并缺失了C末端的蛋白质产物。 所以,无义突变常对编码蛋白质的活性有严重影响,容易产生突变体表型。,4)、终止密码子突变(mutation of termination codon):指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发生碱基置换转变为一种氨基酸密码子,致使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正常终止,结果形成一种比原肽链延长的异常蛋白质的突变。,5)、起始密码子突变(mutation of initiation codon):指基因中起始密
23、码子被置换,导致不能正常转录和翻译,无表达产物的突变。 上述大部分发生在基因编码序列中的点突变,可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但一般不影响基因的表达,少数情况下可伴有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 基因的非编码序列也可发生碱基置换突变,如启动子、增强子、内含子等区域内的突变,均可影响基因表达及表达调控。,2、缺失和插入突变 指在DNA编码区内丢失或增加3或3的倍数个核苷酸而导致的基因突变。这类突变的效应是使基因翻译至突变处时丢失或增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突变位点后的氨基酸序列并无改变。 但是,如果插入或缺失涉及的核苷酸数目不等于3的倍数,将会造成突变点后全部密码子阅读框架移位,进而翻译产生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蛋白
24、质完全不同,或者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或延长,产生无正常功能的异常蛋白质,这种基因突变称为移码突变。,移码突变的结果是所翻译出的蛋白质序列从突变点起至C末端都完全被改变了,若此突变发生在有重要功能的基因中,常可导致生物个体死亡。,(三)、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效应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一般容易误认为突变对生命都具有危害作用。其实就其后果而言,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突变是进化的分子基础 从生物进化史看,进化过程是突变不断发生所造成的,突变为进化提供了最根本、最原始的材料,没有突变就不可能有现今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遗传学家甚至认为,没有突变就不会有遗传学。在进化过程中,DNA序列一
25、定要经历改变,新序列必需加入到生物的基因组中,才可能使生物进化发展。虽然在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内,人类很难亲眼看到某一物种的自然演变过程,而只能看到长期突变积累所造成的结果。 但是通过化石的比较研究,人们发现不同生物物种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不同的。有的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的形态结构变化,从一个物种变成了另一个物种;有的原始种群产生了剧烈的形态结构的歧化,由一个物种演变出两个以至更多的物种;有的物种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灭绝消失。,此外,同一物种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也表明,突变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很多单位性状内的差别,都来自该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 例如,水稻由非糯
26、性变为糯性,小麦由高秆变为矮秆等性状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又如流感病毒就有很多不同遗传变异型的毒株,不同毒株的感染方式、毒性大小有可能相差很大,因而给流感的预防带来相当大的困难。,2、突变可产生遗传多态性 多态性(polymophism)一词是用来描述个体之间基因型差别现象的。只有基因型改变而没有可察觉表型改变的突变,是导致DNA多态性形成的原因。 如前所述的简并密码子中第三位碱基的改变,以及蛋白质非功能区段上编码序列的改变等等。由于许多DNA多态性发生在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上,酶解该DNA片段就会产生长度不同的片段,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
27、th polymorphism,RFLP)。,研究表明,RFLP按孟德尔方式遗传,在某一特定家族中,如果某突变基因与特异的多态性片段紧密连锁,就可用这一多态性片段作为一种“遗传标志”进行分析和诊断。 例如,法医学上的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医学上器官移植的配型及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分析,都要用DNA多态性分析技术。 此外,利用核酸杂交原理,还可以设计各种技术用于识别个体差异和种、株间差异的分析。,3、致死性突变可用于消灭有害病原体 突变发生在对生命过程至关重要的基因上可导致个体或细胞的死亡。 人类常利用这种致死性突变消灭有害病原体,以达到灭菌的目的。,4、突变可创造新类型物种 突变可改变物种的基
28、因型,从而形成新性状。现代物种形成与进化理论已为突变育种新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前辐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以及突变体的筛选等技术已得到广泛运用,并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5、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 这些疾病包括遗传病、肿瘤及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一般人认为突变有害,指的就是这种类型的突变。 现今最详细的内科学记载了4000余种疾病,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有少数遗传性疾病已知其遗传缺陷所在,如血友病是凝血因子基因的突变,地中海贫血是血红蛋白基因突变等等。,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包括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肿瘤等。可以肯定这些疾病与生活环境有关,但也有证据表明
29、存在某些基因的变异,而且涉及的基因不是少数几个,而是众多基因与生活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突变的后果 功能丧失 功能丧失可能是部分的或全部的。 功能获得 很多机制可以产生功能获得的显性表现型。 癌症发生 并非所有的突变都会导致疾病,一个正常细胞转变成恶性肿瘤需要以多种特异性的突变同时发生为条件。,DNA的转座 DNA的转座,或称移位(transposition),是由可移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与DNA的同源重组相比,转座作用发生的频率虽然要低得多,但它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转座子(transposon,Tn)是存在于染色体
30、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包括插入序列和复合式转座子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它们是不含宿主基因的最简单的转座子,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 转座子常常被定位到特定的基因中,造成该基因的突变. 插入序列对插入点后的基因产生极性效应。 IS序列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蛋白。,IS除带有编码转座酶的基因外,不带任何其它遗传信息。 IS的结构特点:长度在1000bp左右。末端具有倒置重复序列,转座时常复制靶位点附近的一小段DNA(415bp),形成位于IS两端的正向重复区。具有编码转座酶的基因。,In this exampl
31、e, the target is a 5 bp sequence. The ends of the transposon consist of inverted repeats of 9 bp.,Insertion sequences are simple transposition modules Characteristics of IS: (1) Short 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 (2) The target site with two direct repeats (5-9bp) (3) Transposase gene,Note: transposit
32、ion rate for a IS The frequency of transposition varies among different elements. The overall rate : 103104 per element per generation spontaneous mutation : 105107per generation Reversion : 106to 1010 per generation (返祖),The mark of a transposon 1 moving directly from one site in the genome to anot
33、her. 2 transposition does not rely on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quences at the donor and recipient sites. 3 Transposons are restricted to moving themselves, and sometimes additional sequences, to new sites elsewhere within the same genome. 4 Character of sequence structure,2 复合式转座子 (composite t
34、ransposon) 是由两个重复序列夹着一个或多个结构基因组成的转座单位,往往存在于R因子及其它质粒中。有的复合转座子的重复序列就是IS。 IS序列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两端时就可能产生复合式转座子 。 除了末端带有IS序列的复合式转座子以外,还存在一些没有 IS序列、体积庞大的转座子TnA家族,一般长4 500200 000bp。,A composite transposon has a central region carrying markers (such as drug resistance) flanked by IS modules. The modules have short
35、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3 转座机制 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即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312bp)、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转座可分为复制性和非复制性两大类: 1)在复制性转座中,整个转座子被复制了,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仅是原转座子的拷贝。 转座酶(transposase)和解离酶(resolvase)分别作用于原始转座子和复制转座子。TnA类转座主要是这种形式。 2)在非复制性转座中,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转位,IS序列、Mu及Tn5等都以这种方式进行转座。,1,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1)
36、转座引起插入突变 如果插入位于某操纵子的前半部分,就可能造成极性突变,导致该操纵子后半部分结构基因表达失活。 2)转座产生新的基因 3)转座产生染色体畸变 4)转座引起生物的进化,2009-9-27 Cell:发现一种控制基因转座的酶 最近,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该酶能在genomics/基因组的任何位置中“剪切”和“粘贴”(cut-and-paste)“垃圾”DNA。这项发现发表于近期的Cell杂志上,或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在基因转座过程中,发生转移的基因对邻近的基因的功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人类基因组中,抗体基因的重排使得免疫系统更有效地对抗感染。 转移基因的可“剪切”
37、和“粘贴”的性质如今已应用于多种科学研究和医疗应用上。,占人类基因组中近一半的“垃圾”DNA,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而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这种“剪切”和“粘贴”的机制中,“垃圾”DNA的移动对细胞会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Julia Richardson说,通过了解这种酶如何引起基因转座,可以更好调整和控制该酶。,2009-1-10 PLoSGenet:转座子沉默或可遗传 一个基因的表达不仅取决于其位置也取决于其来源序列。表观遗传学修饰,或损伤DNA周围的蛋白质的改变,也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 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从亲本细胞向子细胞传递,保证细胞系在几代之间具有固定特性。,表观遗传
38、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他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 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ting)和DNA编辑(RNA editing)、基因沉默、核仁显性和休眠转座子激活等。,转座子或跳跃基因与其它基因不同,因为它们在表观遗传学上几乎无活性。沉默的转座子对保持基因组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因为这种移动的基因元件可以随机插入基因组,引起有害突变和基因沉默。,科学家已经得知一旦启动,玉米植物将“记忆”并且保持转座子
39、世代沉默,即使启动机制消失。 来自麦吉尔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以上情况并非一成不变。 在基因组的某些区域,启动机制消失后转座子将“再度觉醒”。 该研究认为,植物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前景可能比先前想象的更微妙和有趣,因为对表观遗传沉默的记忆取决于基因的位置。擦掉遗传信息可能是表观遗传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5-24 Science:非编码DNA有可调控基因剪切 普林斯顿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以及印第安纳大学生物系的研究者在Science杂志的在线版上发表关于垃圾DNA(junk DNA)的研究进展,A Functional Role for Transposases in a Large Eukaryotic Genome。,在基因组中存在有一部分不能表达蛋白的非编码序列,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科学家们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屋租赁合同范本3
- 202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本
- 年会会议合同范本
- 房顶更换简易合同范本
- 第12讲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4考点+16题型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 2025年劳动合同终止后如何顺利领取失业保险金
- 语言学导论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内江师范学院
- 2025年度砂石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授权软件开发合同
- 卤菜机构学员签合同(2025年版)
-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 《老师水缸破了》
- 2024-年广州市小升初英语真题含答案
- 自考06779应用写作学试卷(答案全面)
- 202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10-2019
- 养肝护肝科普课件
- 杜瓦瓶充装操作规程
- 7-1-2 现金规划案例分析
- 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0种书名
- 三菱触摸屏GS2107-WTBD、电脑同时与FX5U通信;两台触摸屏同时与PLC通信-图文RoZ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